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彭海涛 《中国卫生产业》2012,(27):104+106-104,106
目的分析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SIP)的主要相关危险因素。方法研究对象为在该院进行治疗的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与同期的非进展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比较,对多种可能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通过分析,糖尿病病史、高血糖、内外动脉狭窄等是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对卒中的临床病情发展和患者的预后有重要的影响。结论在对进展性脑卒中患者治疗中应对相关的危险因素积极防治,尽最大可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中医辩证治疗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期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因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进行治疗的患者80例,将治疗方案与患者沟通后,按照患者采用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采用西药,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等药物治疗;实验组(42例)采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方式治疗,两组患者均接受一个月治疗,最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治疗后的神经功能评分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实验组的各类中医证型治疗前与治疗后相比,评分均有所下降,并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进展性脑卒中的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后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较高、神经功能恢复较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诊治的40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同期的40例非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设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实施双侧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探查,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动脉斑块最容易发生的部位为颈总动脉分叉,两组患者数据结果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不稳定斑块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中、重度颈动脉粥样硬化例数明显要比对照组多(P〈0.05)。结论: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最容易在颈总动脉分叉处发生,两者之间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同时也是引起脑梗死早期进展的主要诱因;另一方面,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重度颈动脉粥样硬化也可能是导致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临床分析发现,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该病属于比较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发病原因为颈动脉以及椎动脉等供血动脉闭塞或狭窄造成患者脑部供血不足,导致其脑部组织坏死。临床将其分为四种类型,分别为进展性卒中、完全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以及可逆性神经功能障碍,需及时进行救治,减轻脑组织损伤,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多为老年人群,容易并发多种疾病。房颤属于较为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患者发病后持续性心律失常,心率比正常人群快很多,且不整齐,心房收缩功能异常。缺血性脑卒中合并房颤病情严重,需及时对患者进行救治。目前,临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合并房颤多进行疾病对症治疗,以缓解患者临床相关症状,促进患者病情好转。缺血性脑卒中合并房颤临床相关治疗报道较多,均取得了良好效果,可帮助患者改善病情,促进恢复。故而本文就缺血性脑卒中合并房颤临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缺血性脑卒中合并房颤的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41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SIP)与同期127例对照的非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资料.结果 SIP患者伴随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高白细胞血症、发热及Na+-K+平衡紊乱等病情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SIP患者颈动脉狭窄、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SIP患者出现大脑中动脉大面积梗死及分水岭梗死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SIP患者的预后较对照组差(P〈0.05).结论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在多种基础疾病的基础上发生,影像学改变提示好发部位,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6.
缺血性脑卒中的护理和康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护理工作贯穿整个病程的始终,护理和康复对脑血管病整体治疗的效果和重要性已被国际公认。以下对护理和康复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68例,其中进展性脑卒中组(进展组)88例和非进展性脑卒中组(非进展组)280例,分析两组患者与颈动脉超声结果、CT分型、OCSP分型的相关性。结果糖尿病病史、颈部血管狭窄程度、斑块性质、OCSP分型、CT分型、年龄因素在进展组与非进展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斑块性质、OCSP分型、CT分型、年龄因素进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一致性检验四者联合模型与原样本吻合度一般(Kappa=0.693,PO.O5)。结论颈动脉斑块性质、OCSP分型、CT分型、年龄因素是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四因素联合应用能够提高预测急性脑梗死进展准确度。  相似文献   

8.
缺血性脑卒中(IS)是发病率较高的脑血管类疾病,其致残率与死亡率高,易遗留后遗症或导致严重并发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严重影响.IS的发病机制为多原因引发脑组织缺血,进而导致脑部功能性障碍,因供血不足造成脑组织坏死.受损脑组织主要为缺血半暗带与缺血中心区,前者的损伤原因是旁系血管难以正常发挥血液灌注功能,多为中度损伤....  相似文献   

9.
张君玲 《中国保健》2009,(20):917-917
缺血性脑卒中致残率高,发病后需及时治疗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笔者对5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了护理观察,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与OCSP分型、CT分型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46例,其中进展组110例,非进展组336例,根据标准对所有患者进行OCSP分型、CT分型,比较2组间分型构成的差异,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与OCSP分型、CT分型做相关性分析.结果 在CT分型中,大梗死组最易出现病情进展,其次为脑干梗死组,然后是多发性梗死组,以后依次是中梗死组、小脑梗死组和小梗死组.卒中进展的OR值分别为6.103、5.409、3.589、2.889、2.078.在OCSP分型中,完全前循环梗死亚型最易发生病情进展,其次为后循环梗死,然后为多发腔梗,而部分前循环梗死患者进展率最低.完全前循环梗死与部分前循环梗死、多发腔梗、后循环梗死比较,卒中进展的OR值分别为6.451、5.272、2.536.结论 OCSP分型与CT分型联合应用,可能是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是否进展的一个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1.
贝为武 《中国保健》2007,15(20):22-24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致残率与病死率均很高.关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方法有很多报道,但至今尚未找到一种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综述了抗凝治疗、溶栓治疗、神经保护剂治疗、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低温治疗等方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李玲 《现代保健》2012,(23):79-80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24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心理干预、饮食干预、日常生活干预、肢体障碍锻炼干预、正确服药干预等措施。结果:干预组发生并发症例数、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可以降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减少住院天数,节约住院费用,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2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进展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0倒。对照组在常规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钙离子拮抗剂,清除氧自由基、神经营养剂.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全身营养支持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氮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的N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优于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用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评估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Progressive Ischemic Stroke,PIS)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2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进展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在常规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钙离子拮抗剂、清除氧自由基、神经营养剂、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全身营养支持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的N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优于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小剂量尿激酶联合疏血通治疗进展性脑卒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尿激酶与疏血通联合使用在进展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 82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4例,使用尿激酶50万U+NS100ml静滴,1次/d,连用3d,同时疏血通6ml+NS250ml连用10d。停尿激酶后加用阿司匹林肠溶片200mg,1次/晚,共7d;对照组40例,使用疏血通250ml+NS250ml静脉滴注,1次/d,共10d,同时阿司匹林肠溶片200mg,1次/晚,共10d。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40例占90.91%;对照组治疗有效29例,占72.5%。结论尿激酶与疏血通联合使用,对进展性脑卒中治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从分子水平探讨进展性脑卒中的影响因素。方法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选取30例无进展组及30例进展组进行细胞间黏附分子(sCIAM)的检测。结果进展组细胞间黏附分子含量明显高于无进展组。结论细胞间黏附分子在进展性脑卒中的形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脑卒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经成为全世界第二大死亡原因。脑卒中一旦发病,或危及生命,或遗留严重的功能障碍;或反复发作,越来越重。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家属以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及精神负担。卒中的转归与神经功能的恢复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于原发病的轻重。因此,降低发病率和复发率,减轻致残程度,其根本措施是重视脑卒中的预防,这是今后脑卒中研究的总趋势,也是防治工作的根本方向。1对卒中预防重要性的认识在我国,缺血性卒中现已成为人口死亡以及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脑血管疾病是可以预防的,这是多年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脑卒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经成为全世界第二大死亡原因.脑卒中一旦发病,或危及生命,或遗留严重的功能障碍;或反复发作,越来越重.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家属以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及精神负担.卒中的转归与神经功能的恢复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于原发病的轻重.因此,降低发病率和复发率,减轻致残程度,其根本措施是重视脑卒中的预防,这是今后脑卒中研究的总趋势,也是防治工作的根本方向.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