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疗效。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28例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为63例的纳洛酮组(对照组)和65例的纳洛酮加醒脑静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先用0.8mg纳洛酮静注,以后每隔30~45min再静注0.4mg,直至患者清醒。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醒脑静20m1静点(已排除糖尿病),观察两组患者清醒时间,评价药物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平均清醒时间为(3.88±1.37)h,较对照组患者平均清醒时间(6.82±1.64)h明显缩短,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疗效明显优于单用纳洛酮,抢救成功率高,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2.
万君梅 《中国保健》2007,15(19):43-43
目的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疗效.方法通过128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分为对照组68例和观察组6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不同剂量纳洛酮治疗酒精中毒的观察.结果两组疗效接近,观察组不良反应高于对照组.所以,常规剂量的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疗效显著,且医疗费用低.  相似文献   

3.
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纯 《中国保健营养》2012,(12):1773-1774
目的探讨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5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25例、对照组20例,对两组非昏迷患者均进行催吐,以排出胃内酒精,并给予静脉滴注10%葡萄糖、0.9%氯化钠溶液、VitC、VitB6,利尿、纠正酸碱及水电解质紊乱等治疗;研究组应用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对照组单用纳洛酮治疗。观察两组酒后平均清醒时间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酒后平均清醒时间及症状消失时间均显著早于对照组(P<0.01)。结论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酒精中毒患者具有协同作用,疗效显著、见效快,可作为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首选方法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张延 《现代保健》2014,(19):10-13
目的:研究探讨纳洛酮治疗自由基下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202例符合急性酒精中毒诊断标准的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进行治疗,纳洛酮剂量为:中度酒精中毒为0.4~0.8 mg,重度酒精中毒为0.8 mg或0.4~0.8 mg重复应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意识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各临床症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38%,且意识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57±0.35)h、(53.81±7.69)h,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出现浑身发冷、恶心呕吐、呼吸困难及昏迷的发生率分别为20.79%、15.84%、11.88%及7.9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7.43%、32.67%、26.73%及16.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治疗中重度急性自由基下酒精中毒的疗效较好,意识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减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章道华  金艳  吴菁 《现代保健》2010,(11):66-67
目的观察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6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纳洛酮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补液利尿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的清醒时间。结果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清醒时间明显较对照组提前(P〈0.01),且未发现副作用。结论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林英 《中国学校卫生》2006,27(12):1098-1098
急性酒精中毒是急诊内科常见病之一,严重者可危及生命。近年来,大学生饮酒人数不断增加,急性酒精中毒时有发生。纳洛酮救治急性酒精中毒的有效性,已经得到了实验和临床的广泛印证。笔者对2002-2004年某学院60例急性酒精中毒病例进行系统回顾,选择应用大剂量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患者30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常规剂量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急性酒精中毒患者60例,均为某学院在校大学生,其中男53例,女7例。治疗组30例,男26例,女4例;年龄17~23岁。对照组为30例,男27例,女3例;年龄17~23岁。治疗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分析纳洛酮在抢救急性酒精中毒中的作用和疗效。方法将12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5例)和对照组(4例),观察组使用纳洛酮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高渗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清醒的时间,分析纳洛酮抢救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经纳洛酮静脉滴注治疗的患者的酒醒时间和酒醒后的不良反应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静脉滴注的方法对于抢救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应该得到广泛的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救治方法。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纳洛酮治疗,对照组则采取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患者中毒现象消失快,患者意识提前恢复清醒,缩短了治疗时间,能在短时间内独立行走。结论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可以使患者快速恢复意识,缩短昏迷时间,在临床上应用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方法:将48例诊断为原发性呼吸暂停的早产儿随机分成治疗组25例,用氨茶碱首剂量5mg/kg,12h后予维持量2mg/kg,加10%葡萄糖注射液20ml,1次/8h,加用纳洛酮0.1mg/kg,1次/8h,连用3d静脉滴注;对照组23例用氨茶碱首剂量5mg/kg,12h后予维持量2mg/kg,加10%葡萄糖注射液20ml,1次/8h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显效23例,有效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00%;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69.5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χ2=5.02,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醒脑静与纳洛酮合用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疗效。方法将137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1(41例)和对照组2(45例)分别用纳洛酮和醒脑静治疗,治疗组(51例)联合纳洛酮和醒脑静治疗,比较其催醒时间。结果使用纳洛酮与醒脑静合用组患者共济失调期和昏迷期平均催醒时间为(1.07±0.28)h和(2.31±0.52)h,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纳洛酮和醒脑静合用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疗效明显优于单用纳洛酮或醒脑静,特别对共济失调期和昏迷期的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急性酒精中毒急诊应用醒脑静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随机抽取我院急诊于2016年9月-2017年7月收治的74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参照患者在治疗方法上的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32例)、观察组(42例)2个组别。给予两组患者常规纳洛酮治疗,观察组增加醒脑静辅助治疗。观察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疗效、功能恢复时间、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功能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辅助治疗用于急诊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昏迷的临床效果。方法 1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保暖、止吐止酸、补液、利尿等基础治疗前提下,对照组给予纳洛酮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静脉滴注。观察两组神智清醒时间及肢体运动恢复时间。结果治疗组神智清醒时间及肢体运动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醒脑静与纳洛酮联合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昏迷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新生儿呼吸暂停的疗效。方法489例新生儿呼吸暂停4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纳洛酮0.1mg/kg,加入5%-10%葡萄糖液静脉滴注,q12h或q8h,首剂纳洛酮后,接着用氨茶碱静脉滴注,首剂5mg/kg,12h后给予维持量2.5mg/kg、q12h,两种药物均连用3—5d。对照组(18例)给予氨茶碱治疗,氨茶碱剂量同治疗组,用药3~5d。分别记录两组患儿每日呼吸、心率及呼吸暂停情况。结果治疗组显效25例(83.33%),有效4例(13.33%),无效1例(3.33%):对照组显效10例(55.55%),有效5例(27.78%),无效3例(16.67%)。治疗组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纳洛酮联合氨茶碱在治愈率、总有效率等方面均高于单用氨茶碱,无明显不良反应,可显著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我院急诊科2015年1月至12月收治的急性酒精中毒患者75例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7例,对照组给予补液、吸氧、利尿和心电监护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静滴纳洛酮。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清醒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均快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TAC和CAT均有明显提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观察组的TAC和CAT均有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能加快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恢复,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纳洛酮联合美解眠治疗重度酒精中毒的疗效。方法 110例重度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和治疗组56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和纳洛酮治疗,治疗组再加用美解眠,观察2组的平均清醒时间和治愈率。结果治疗组平均清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纳洛酮联合美解眠治疗重度酒精中毒催醒时间明显缩短,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张锡菊 《现代保健》2010,(36):11-12
目的 探讨大剂量纳洛酮联合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确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给予纳洛酮4.0 mg加灯盏花素注射液20 mg,对照组40例,给予纳洛酮1.2 mg加灯盏花素注射液20 mg静脉点滴,每日1次,连用14 d,观察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液流变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改变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总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剂量纳洛酮加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高文正 《中国保健营养》2012,(20):4644-4645
为了观察纳洛酮在抢救急性酒精中毒的作用及治疗效果,笔者尝试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纳洛酮静脉推注或静点,剂量从0.4㎎-12㎎。结果发现,两组患者均全部治愈出院,无任何后遗症,治疗组的症状缓解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因此,笔者认为,纳洛酮催醒作用快,安全性高,无不良反应,纳洛酮可作为急性酒精中毒治疗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8.
大剂量纳洛酮在救治镇静剂与酒精联合中毒病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大剂量纳洛酮治疗急性安眠药、酒精混合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28例安眠药、酒精混合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大剂量纳络酮治疗组(n=15)和常规治疗组(n=13),分别给予纳洛酮6.0~8.0mg/d和1.2~2.0mg/d治疗。结果大剂量纳络酮治疗组后24小时Glasgow昏迷评分明显增高(p<0.05),而清醒时间明显缩短(p<0.01)。结论大剂量纳络酮治疗安眠药、酒精混合中毒的疗效优于常规剂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内科急诊中纳洛酮与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1月在我院内科急诊治疗的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作研究主体,共计4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单纯使用纳洛酮治疗,观察组使用纳洛酮+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检验两组患者血清指标,记录不良反应,评估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ALT、AST水平比较,差异并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ALT、血清AST水平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内科急诊应用纳洛酮+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的效果显著,安全有效,可以推广至临床。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分析纳洛酮在治疗急性酒精中毒中的疗效,为临床上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提供更多的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在2010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静脉注射密度为5%的果糖二磷酸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入纳洛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采用纳洛酮进行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平均疗效时间比对照组缩短40~80min,症状消失的时间缩短100~200min;对照组患者平均疗效时间为(95±35)min,症状消失时间(300±120)min。两组疗效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在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时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显著改善患者的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缓解患者的痛苦,值得广大医学工作者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