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某院重症监护病房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易发部位及病原菌构成,为采取措施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浙江省平湖市第一人民医院2011年1月-2014年6月ICU收治的200例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不同人群特征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找出危险因素;统计医院感染易发部位及病原菌种类。结果该院I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为45%(90/200)。年龄≥60岁、有吸烟史、糖尿病、住院天数≥14 d、意识昏迷、使用呼吸机、留置尿管、留置胃管、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的I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显著升高(P0.05);ICU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首位(55.56%),其次为泌尿道感染(15.56%)、上呼吸道感染(12.22%);ICU医院感染病原菌前三位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白假丝酵母菌,所占比例分别为27.78%、15.56%和12.22%。结论高龄、伴有基础疾病、住院时间长、创伤性操作是ICU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护理中,应特别注意预防下呼吸道感染,针对感染病原菌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行急诊开颅术后入住ICU监护治疗的患者发生医院感染临床特征,分析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2年12月285例急诊入院行开颅手术治疗的危重患者,对其术后在ICU监护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术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感染部位、病原菌种类,并对医院感染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48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16.84%;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54.17%,其次为颅内感染,占14.58%;共检出病原菌59株,排前5位依次为鲍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分别占22.03%、16.95%、15.26%、15.26%和13.56%;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手术时间、术前GCS评分、呼吸机使用、动静脉置管、ICU住院时间是影响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时间、术前GCS评分和ICU住院时间是急诊开颅术后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急诊开颅术后ICU监护治疗医院感染的发生率较高,与多个危险因素相关,应加强医院监督管理及相关制度落实,有效控制感染率。  相似文献   

3.
安辉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390-391,393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医院感染特点,为有效预防与控制ICU医院感染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008年2月~2009年2月于我院ICU住院治疗的380例患者进行医院感染因素分析。[结果]380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112例次,例次感染率为29.47%;不同基础疾病院内感染发生率不同,其中以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医院感染发生率最高;感染的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最多占54.46%,其次为泌尿道及消化道;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与医院感染关系密切。[结论]ICU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高,明确ICU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有利于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减少ICU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综合性ICU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目的 了解医院综合ICU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前瞻性监测方法,对医院2008年1-12月330例ICU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与基础疾病、年龄、侵入性操作的关系及病原菌状况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根据病情予以分级评定.结果 医院感染发病宰为33.64%,其中死因与医院感染有关者占死亡例数的35.35%;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68.71%),双重以上感染率为11.21%;病原菌居前3位的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15.74%)、鲍氏不动杆菌(12.04%)、嗜麦芽寡养单胞黹(11.57%);住院人数、泌尿道插管、呼吸机、昏迷等是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 ICU医院感染发生率高,引起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多而复杂,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ICU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老年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以期降低重症监护病房老年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医疗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ICU 1107例老年患者临床资料,1015例未发生医院感染老年患者作为非感染组,发生医院感染的92例老年患者作为感染组;分析感染患者的感染部位、感染危险因素等.结果 1107例老年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92例,感染率为8.31%;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手术切口以及深静脉穿刺部位是ICU老年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常见部位;真菌是最为常见的病原菌,其次是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经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患者的年龄、手术时间、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使用抗菌药物以及患者的住院时间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经多因素分析,OR值(95%CI)分别为:18.274(13.174~30.228)、0.248(0.117~1.432)、13.384(6.472~20.482)、16.172(10.742~26.174)、12.371(6.380~24.085)、0.375(0.017~1.488).结论 ICU老年患者发生医院感染以呼吸系统感染最为常见,病原菌较为多样,与多种因素相关,要针对容易发生医院感染的关键环节,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感染的发生率,提高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6.
重症监护病房死亡患者医院感染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7,自引:7,他引:7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死亡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相关因素,以便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方法对2000年12月~2003年12月,ICU住院时间>48h的 186例死亡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的调查分析. 结果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4.41%;死因与医院感染有关者占30.65%;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最多,占45.31%;感染病原体主要为条件致病菌,且多为多重耐药的致病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泌尿道置管、气管切开、化疗、白细胞计数减少、抗生素预防性应用、持续意识障碍是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 结论 ICU死亡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高,医院感染已成为危及患者生命的重要原因,应充分重视这些相关因素,予积极有效地防治措施,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改善危重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研究医院综合性ICU医院感染现状和影响因素,为有效控制综合性ICU医院感染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对我院在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所收治的综合性ICU患者出现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感染现状和影响因素。结果:在所选取的200例综合性ICU住院患者中出现医院感染病例60例,医院感染发生几率为30.0%,其中患者日感染率为25.0%;感染患者疾病严重程度评分为4.38分;患者出现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为应用呼吸机、留置尿管以及动静脉插管,患者感染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感染,之后为革兰阳性球菌感染;存在侵入性操作患者和不接受侵入性操作患者出现感染几率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医院ICU属于医院感染监控的主要科室,对于医院ICU感染加以控制属于目前医院管理工作中的重点,ICU科室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到医院的整体救治能力,属于现代化医院的主要标志,针对医院综合性ICU患者出现医院感染几率比较高,需要提高对感染的监管力度,继而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医院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及其影响因素,并总结其防治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法调查2014-2018年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ICU患者的病历资料,统计医院感染及其病原菌情况,收集所有医院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归纳ICU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总结防治措施。结果共调查2 980例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47例,感染率为4.93%;2014-2016年医院感染率分别为5.69%、4.97%、4.84%,呈降低趋势,2017年(5.60%)有上升,2018年有所降低(4.01%);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61.22%)、泌尿系统(12.24%)、血管(8.84%)为主;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69.87%)为主,位列前三致病菌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其次为革兰阳性菌(18.91%),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11.54%)最高;真菌(11.22%)中以白假丝酵母检出率(4.49%)最高;年龄、基础疾病、住院时间、泌尿系统插管、使用呼吸机、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是ICU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2014-2018年ICU医院感染率整体呈降低趋势,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高龄、合并多种基础疾病、住院时间延长及介入诊疗均为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为降低ICU医院感染率,应尽可能减少非必要介入性诊疗操作,避免滥用抗菌药物,严格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性抗菌药物,对高危人群重点监测,对介入性诊疗病例强化感染监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制定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方法 对2009年某三甲医院19909例住院患者进行了综合性调查和监测.结果 有177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0.93%,ICU、血液科为医院感染控制的重点科室.结论 该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比较低,所发生的医院感染中,以ICU和血液科患者...  相似文献   

10.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医院感染的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目的调查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方法对2007年1月~2008年10月收住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的236例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医院感染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6例神经外科患者在ICU住院期间发生医院感染39例,感染率为16.53%;感染47例次,例次感染率为19.92%;发生的首要部位是下呼吸道,其次是泌尿道;医院感染与患者意识障碍、机械通气、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长有关。结论加强ICU环境管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严格管理侵入性操作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综合干预措施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ICU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征,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期指导临床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统计2012年1月-2013年12月ICU 560例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病原菌检查结果,并对发生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ICU 560例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26例,感染率为22.5%;共分离出148株病原菌,以痰液检出为主,共78株占52.7%;检出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92株占62.2%;发生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意识状态、前期感染、侵入性诊疗、住院时间、血糖水平是导致I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关键因素(P<0.05)。结论 ICU患者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真菌感染发生率有所增高,ICU住院患者的意识状态、前期感染、侵入性诊疗、住院时间、血糖水平是导致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12所综合性医院ICU目标性监测分析   总被引:23,自引:8,他引:15  
目的 了解ICU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危险因素、预防措施,防止医院感染发生.方法 采取目标性监测方法,对12所综合性医院ICU的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进行调查,用ASA法调整医院感染发病率,并对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进行分析.结果 2087例ICU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236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1.31%,患者日感染率为2.38%,根据病情的平均严重程度经ASA法调整后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57%,患者日感染率为0.67%.结论 ICU患者是医院感染易感人群,目标性监测可以有效地降低ICU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创伤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及相关因素,以制定相应对策,从而有效减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 对2006年1月-2007年12月ICU收治的384例患者进行年龄、创伤程度、侵入性操作,人ICU前后急诊手术、住院时间、镇静剂使用等因素与医院感染相关性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384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56例,感染率为40.6%,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占63.3%,其次为泌尿道、皮肤软组织;检出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首,占71.7%,其次革兰阳性球菌占15.2%,真菌占13.1%;病情严重程度、侵入性操作、急诊手术、镇静剂使用,住院时间与医院感染的关系密切.结论 重点关注重度创伤、手术患者,加强人ICU前的管理、建立侵入性操作的护理规范、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加强环境监测和管理,防止交叉感染等均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与相关护理对策。方法:对医院2013-2015年ICU收治的10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56例患者共81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发生率为7.67%;感染的部位以下呼吸道和泌尿道为主;龄、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情况、合并基础疾病是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通过加强ICU病房管理,严格无菌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基础护理和呼吸道护理等有效干预措施能够减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直接相关死亡患者的危险因素,为控制医院感染,降低医院感染病死率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2015年3月医院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医院感染直接相关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2010-2015年3月医院感染死亡患者304例,其中与医院感染直接相关死亡患者37例,占12.17%;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68.29%,其次为血液占12.20%;单因素分析:ICU、使用呼吸机、年龄>75岁、长期住院、透析、免疫功能低下对医院感染相关死亡的影响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高龄、长期住院、免疫功能低、使用呼吸机和透析是发生医院感染相关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医院感染相关死亡患者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预防下呼吸道感染,有助于降低感染死亡风险;应重点关注有高风险因素的患者,防范医院感染的发生,从而降低医院感染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ICU患者导管相关感染的影响因素及感染病原学的分布特点。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7年7月医院ICU住院治疗的患者783例,采用系统回顾性分析法,观察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留置导管时间、住院天数、是否合并相关基础疾病、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等,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感染患者的相关标本进行病原学分析。结果 783例医院ICU住院治疗的患者,其中发生医院感染213例,感染发生率27.20%,感染例次数268例,例次感染率为34.23%;感染部位主要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占51.49%;感染患者共检出病原菌268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56.72%,革兰阳性菌占33.96%,真菌占9.3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60岁、存在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合并相关基础疾病情况、留置相关导管时间7d、相关侵入性操作和住院时间≥2周,是ICU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感染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积极治疗ICU患者合并的相关基础疾病,依据药敏结果进行抗菌药物治疗,严格无菌操作,尽可能减少侵入性操作的次数,减少相关导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对于改善ICU患者预后及降低医院感染率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综合性ICU患者导管相关性医院感染情况,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的方法,对某三级甲等医院综合性ICU,2004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患者的导管相关性医院感染进行调查。结果 2060例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662例,感染发生率为32.14%,患者日感染发生率为22.20‰,经病情平均严重程度调整法(ASIS)调整后,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为7.30%,日感染率为5.05‰;与使用呼吸机、动静脉插管、留置尿管相关的日医院感染率分别为42.36‰、5.98‰、3.93‰;侵入性操作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P<0.01),且均与管道的留置时间有关。结论各类导管的应用是综合性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应加强对ICU患者侵入性操作的管理,尽可能减少导管的使用并缩短留置时间,以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18.
《临床医学工程》2015,(4):523-524
目的研究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通过目标监测方法对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500例患者感染情况进行观察,分析医院感染特点(感染率、感染部位分布情况、病原菌分布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 500例ICU患者中医院感染80例,感染率为16.0%。其中发病例次最多的是脑血管疾病(20.9%),其次是呼吸系统疾病(19.1%)。感染部位中呼吸道发生例次最多(54.4%),其次是泌尿道(22.2%)。80例医院感染患者中共检出病原菌102株,以革兰阴性菌(60株)为主。医院感染独立危险因素有ICU入住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结论 ICU医院感染以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为主,多发生于呼吸道、泌尿道等部位,病原菌多为革兰阴性菌,其独立危险因素为ICU入住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19.
20931份住院病历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某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为制定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年7月-2010年6月所有住院患者医院感染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在20 931例住院患者中,共发生医院感染632例,医院感染率为3.0%;ICU、心胸外科和神经内科的医院感染率较高,各科室间医院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43.7%;医院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是大肠埃希菌(26.0%)、铜绿假单胞菌(19.4%);>60岁和<12岁的患者医院感染率明显提高,各年龄段医院感染发生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加强对重点科室、重点部位和重点人群的医院感染监控,才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口腔颌面外科术后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外科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相关因素的分析。方法自行设计表格,内容包括患者一般情况、住院天数、医院感染情况、感染部位;查阅出院病历,按表格逐项填写,对术后感染的病例进行分析,医院感染病例符合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结果 2942例口腔颌面部外科手术住院患者中有120例发生医院感染,占4.11%;唇腭裂医院感染发生率最高占6.02%;感染部位以手术伤口为主,占35.00%;幼儿和老人是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占5.00%和5.34%;全麻的感染率为4.25%,局麻为3.49%;住院时间与医院感染正相关。结论颌面外科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以呼吸道感染为首位,应对其进行重点监控与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