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玉英 《现代保健》2013,(16):132-133
目的:比较甲硫咪唑与丙硫氧嘧啶治疗甲亢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临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36例甲亢患者,随机分为甲硫咪唑治疗组(MMI组)和丙硫氧嘧啶治疗组(PTU组)各18例,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安全性和预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MMI组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红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及皮疹的发生率分别为22.2%、11.1%、5.6%、16.7%,均显著高于PTU组(依次分别为5.6%、0、0、5.6%)(P〈O.05);MMI组引起的ALT、ALP、TBIL、和DBIL异常发生率为5.6%、0、0、0,均低于PTU组(11.1%、5.6%、5.6%、5.6%),MMI组肝功能损伤发生率为5.6%,显著低于胛u组(27.8%)(P〈0.05)。结论:在甲亢的治疗过程中,不同药物有不同的副作用,MMI易引起的血细胞减少及皮疹等,而P1’u易引发肝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2.
王素梅  李工 《中国保健》2009,(17):727-727
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是内分泌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以心血管及神经系统多见,当累及肝脏时,可引起肝肿大、肝功能异常,甚至发生黄疸、肝硬化等,统称为甲亢性肝损害。现将我院2003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20例甲亢性肝损害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17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结核化疗对结核疫情的控制起很大作用,但抗结核药具有联合、长疗程、足量等特点,对肝脏有不同程度的损害。笔者对医院2000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肺结核住院患者在应用抗结核药物过程中致肝损害170例作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非生产性铅中毒性肝损害临床分析江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职业病科(南昌市永外正街,330006)刘汉名,徐彤铅为古老金属毒物,可以通过呼吸道、损伤的皮肤及消化道进入机体,生产性铅中毒及非生产性铅中毒时有报道。而对铅中毒并发症误诊时有发生,近年来我院曾收治...  相似文献   

5.
笔者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应用氯氮平治疗过程中导致粒细胞缺乏的两病例进行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6.
药物性肝损害是临床慢性肝病之一,随着药物种类的增加,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率也相应增加。本文对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来诊的36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进行临床分析,以进一步提高对药物性肝损害的认识,减少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分析。方法对2005年1月~2011年12月就诊的100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的住院病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多种药物可致肝损害,西药较中药多,居前几位的是抗结核药、中药(包括中成药)、抗菌药、抗肿瘤药等,女性多于男性。结论引起药物性肝损害的药物较多,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诊断以排除法为主,采取综合性治疗措施,一般预后良好,预防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更显重要。  相似文献   

8.
氯氮平所致粒细胞缺乏是临床上比较严重的药物副作用,作就有关治疗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对我院2000年12月-2005年3月收治的1243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发现其中360例并发肝功能损害,排除既往有肝脏疾患病人,住院期间化验肝炎系列均阴性,肝胆B超无肝胆疾患,现将分析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患者的发热、感染及预防措施,以知道临床预防其感染率发生,提高发病率.方法 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2月肿瘤内科56例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患者的发热及感染情况.结果 粒细胞缺乏后发生发热42例,发热率为75.00%;感染22例,感染率39.29%;发热中52.38%发生感染,感染主要发生在化疗后约1周,是骨髓抑制最明显的时间;感染部位主要见呼吸道、胃肠道和泌尿道.结论 化疗致粒细胞缺乏症患者,是需要紧急处理的临床急症,发热及感染的发生率较高,需尽早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及加强支持治疗和生活护理;并给予经验性抗菌药物预防,病原菌明确者参照药敏结果用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甲亢并粒细胞缺乏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护理的方法,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分析20例甲亢并粒细胞缺乏症的临床治疗特点及护理对策。结果:通过积极的治疗和精心护理,本组20例患者18例治愈,2例患者好转出院。结论:对甲亢并粒细胞缺乏患者严格执行保护隔离,使用升白药,加强基础护理,积极控制感染是治疗护理的关键。通过实施健康教育工作,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定期检查血常规,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可以将对身体的危害程度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2.
李丹 《时尚育儿》2016,(3):187-187
经过回顾和总结相关的中草药引起的中草药引起的药物性肝损害(drug induced liver injury,DILI)患者临床资料可以发现,中草药引起的临床和病理特征和西医相比没有明显的特异性,所以在使用中草药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中草药的肝毒性,并加强管理和定期监测患者的肝功能。本文将探讨中草药致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与病理分析,以此引起临床医师对于中草药导致肝损害的重视,从而提高自身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致药物性肝损害(DILI)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科129例肺结核患者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发生DILI的临床资料。结果高龄、嗜酒、肝炎病毒携带者或有肝病史、抗结核药物治疗的1~3周、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更易发生药物性肝损害。结论对抗结核药致DILI的早期诊断和及时合理治疗,以保证患者能够顺利完成化疗。  相似文献   

14.
我院2001~2004年,共收住1496例甲型副伤寒患者,其中合并心肌损害352例,占23.5%。现就本院352例甲型副伤寒合并心肌损害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老年恙虫病致肝损害的临床特点,探讨发病机制,阐明治疗措施。方法:通过临床分析、实验室及B超检查,对结果采用X~2、t检验进行比较。结果:老年人恙虫病致肝损害与中青年组比较,厌食、腹胀多见(P<0.05),肝脾肿大少(<0.05),血ALT、TBil、TP、A损害重(P<0.05~0.001),胆囊壁水肿和腹水发生率高(P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使用抗甲状腺药物(ATD)引起粒细胞缺乏及引发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感染部位、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使用ATD引起粒细胞缺乏及引发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2例患者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55.3%,其次为泌尿系、胃肠道,分别占21.1%和10.5%;共分离出病原菌52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0株占38.5%;革兰阴性菌26株占50.0%;真菌6株占11.5%;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敏感性最高,分别为90.0%和100.0%,对其他抗菌药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革兰阴性菌对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敏感性最高,均为92.3%,对第三代头孢类药物、阿米卡星等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结论使用ATD容易引起患者粒细胞缺乏,继而诱发各种感染,且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最为常见,引起感染的病菌中革兰阴性菌与革兰阳性菌相当,真菌感染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抗甲状腺药物致粒细胞缺乏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选择敏感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3年5月34例甲状腺药物致粒细胞缺乏发生医院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所有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粒细胞缺乏症患者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占41.18%,其次为泌尿系和皮肤软组织,分别占26.47%和11.76%;共分离病原菌4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9株占45.24%、革兰阳性菌20株占47.62%、真菌3株占7.14%;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和美罗培南耐药率最低,均为0;主要革兰阴性菌则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均为0;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20.00%。结论甲状腺药物致粒细胞缺乏合并医院感染以呼吸道常见,加强细菌培养、药敏试验,早期应用敏感抗菌药物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董淑霞  尹世琦 《中国保健》2009,(18):717-718
目的:观察硫普罗宁对结核化疗致肝损害预防作用。方法:将102例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抗结核化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以硫普罗宁0.2g+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滴,每日1次,连用2w;对照组以维生素C3.0g+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滴,每日1次,连用2w,后比较疗效。结果:化疗后治疗组仅2例ALT升高(>40U/L),对照组有14例,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化疗后治疗组1例AST升高(>40U/L),对照组有12例升高(>40U/L),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硫普罗宁是目前预防结核化疗致肝损害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并发肝损害的临床特点,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资料。结果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并发肝损害占6.28%,食欲下降和乏力各12例,腹胀2例,恶心3例,肝肿大2例。腹部B超:25例肝胆脾胰等脏器未发现异,2例肝肿大,1例肝脏光点增粗。28例肝功能异常:ALT68u/L~219u/L,平均(168&#177;16)u/L,AST56u/L~298u/L,平均(179&#177;24)u/L,均无黄疸,各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均阴性。治疗结果28例痊愈。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并发肝损害多数肝功能损害较轻,随肺炎的改善而好转,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诱发肝损害的发病情况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近10年来496例结核病在使用抗结核药中诱发的72例(14.52%)肝损害的临床资料,观察与分析肝损害情况。结果该组肝损害治愈缓解率达94.44%(68/72)、死亡率5.56%(4/72)。72例肝损害中有肝炎病史者占52.78%(38/72)。结论抗结核药物诱发肝损害应引起重视,对有肝炎病史者选用抗结核药时要慎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