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和非甾体类消炎药(NSAIDs)对上消化道溃疡的协同致病作用,为临床治疗消化道溃疡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选取消化科于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200例消化道溃疡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同期就诊的200例非消化道溃疡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Hp感染和服用NSAIDs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对上消化道溃疡的协同致病作用。结果 Hp感染服用NSAIDs的患者患胃溃疡的OR值明显比仅感染Hp者和仅服用NSAIDs者患胃溃疡之和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感染服用NSAIDs对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患者,引发上消化道出血的OR值均明显比仅感染Hp者和仅服用NSAIDs者,引发上消化道出血的OR值之和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感染和NSAIDs对胃溃疡具有协同致病作用;而在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中无协同致病作用;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和服用NSAIDs的时长无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和非甾体类消炎药(NSAIDs)对上消化道溃疡的协同致病作用,为临床治疗消化道溃疡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选取消化科于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200例消化道溃疡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同期就诊的200例非消化道溃疡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Hp感染和服用NSAIDs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对上消化道溃疡的协同致病作用。结果 Hp感染服用NSAIDs的患者患胃溃疡的OR值明显比仅感染Hp者和仅服用NSAIDs者患胃溃疡之和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感染服用NSAIDs对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患者,引发上消化道出血的OR值均明显比仅感染Hp者和仅服用NSAIDs者,引发上消化道出血的OR值之和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感染和NSAIDs对胃溃疡具有协同致病作用;而在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中无协同致病作用;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和服用NSAIDs的时长无关。  相似文献   

3.
老年人服用非甾体药物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玉祥  韩力 《职业与健康》2007,23(20):1887-1888
目的了解老年人服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与上消化道出血的关系。方法对服用NSAIDs患者与未服用NSAIDs患者2组之间在性别、年龄、既往史、服药史、临床症状、胃镜结果、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情况进行比较分析。HP检测采用活检胃黏膜快速尿素酶和组织学切片行Giemsa染色确定。结果服药组有消化性溃疡史35.29%,心脑血管病史52.94%,消化道症状40.44%;未服药组有消化性溃疡史30.78%,心脑血管病史23.31%,消化道症状75.62%。胃镜结果:服药组胃溃疡41.17%,十二指肠溃疡27.21%,复合性溃疡17.64%,糜烂出血性病变13.98%,HP阳性78.68%;未服药组胃溃疡24.21%,十二指肠溃疡65.38%,复合性溃疡6.23%,糜烂出血性病变9.08%,HP阳性86.65%。结论老年人服小剂量NSAIDS易致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病变伴出血。用药的同时服用抑酸和胃黏膜保护剂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非甾体类抗炎药造成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方法将我院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A和观察组B,A组给予NSAIDs观察,B组未给予NSAIDs观察;并观察比较性别、心血管病史、胃镜表现、消化道症状、血红蛋白水平(Hb)。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消化道溃疡病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年龄、心血管病史、Hb、住院时间、止血效果等方面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NSAIDs是引发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因素,尤其是针对老年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止血效果不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原因.方法 调查上消化道出血5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前有无服用NSAIDs史将患者分为NSAIDs组(116例)和非NSAIDs组(412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是否有吸烟史、是否有溃疡史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SAIDs组患者的年龄(57.4±12.1)岁,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史者占65.5%(76/116),均较非NSAIDs组的(44.6±11.9)岁、25.0%(103/412)高(P<0.01);糜烂、多发、复合型溃疡病灶在NSAIDs组更多见(P<0.01或<0.05).结论 应加强对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特点的认识,尽量减少NSAIDs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不同抗消化性溃疡药对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患者胃粘膜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0例风湿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兰索拉唑组、法莫替丁组和铝碳酸镁组,在维持原来治疗方案继续服用NSAIDs的基础上,分别加服兰索拉唑15 mg,qd,法莫替丁20 mg,bid和铝碳酸镁2 g,bid。观察3个月时间后,对三组胃粘膜损伤及上消化道症状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与兰索拉唑组比较,法莫替丁组和铝碳酸镁组胃粘膜损伤及上消化道症状发生率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患者,兰索拉唑防治胃粘膜损伤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不同年龄段消化性溃疡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黎馨贤 《现代医院》2010,10(8):46-48
目的分析老年人与中青年人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症状、溃疡灶部位、幽门螺杆菌检测、并发症和伴发病,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选择经胃镜检查出的87例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观察组并与同期行胃镜检查的60岁以下的中青年消化性溃疡患者87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不良影响因素、主要临床症状、溃疡灶部位、幽门螺杆菌检测、并发症和伴发病等。结果两组患者长期吸烟、饮酒、服用NSAIDs等不良影响的比例均居高;32例老年人临床症状不典型;胃溃疡的发生率观察组46例高于对照组22例;穿孔在中青年人多见,上消化道出血是老年人主要并发症之一;过半数以上老年人溃疡伴发三种及以上慢性疾病。结论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胃溃疡构成比高,并发症发生率高,因其临床症状不典型而易被忽视,合并全身性疾病而增加病死率,所以内镜下明确诊断和及时止血治疗为首选治疗。  相似文献   

8.
覃祖燕 《现代养生》2013,(22):33-33
目的:对应用全面护理方式对患有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在接受经胃镜止血钛夹治疗的过程中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92例患有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6例,两组均接受经胃镜止血钛夹治疗。采用常规胃镜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全面护理方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彻底止血时间、消化道功能复常时间、临床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住院期间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全面护理方式对患有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在接受经胃镜止血钛夹治疗的过程中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症状等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间收治的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6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病因以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胃癌、急性胃粘膜病变为主。以呕血或黑便等主要临床表现;老年人合并病、并发症、再出血率和死亡率显著增高。结论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有自身临床特点。针对老年人消化道出血特点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提高本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析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胃镜下疗法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情况。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上消化道出血患者322例,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入两组,观察组进行胃镜下治疗,对照组进行鼻饲或口服凝血酶等常规止血疗法,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上消化道出血患者322例中检测其急性胃黏膜病变91例(28.26%),消化道溃疡89例(27.64%),消化道肿瘤80例(24.84%),消化道静脉曲张破裂34例(10.56%),消化道粘膜28例(8.7%);观察组、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0.12%、8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14%、27.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消化道出血病因主要以急性胃黏膜病变、消化道肿瘤、消化道溃疡诱发,上消化道出血经胃镜下疗法,临床效果确切,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原因及治疗措施进行分析.方法 对2011年5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上消化道出血的52例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52例患者中因消化性溃疡而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为40例,因胃粘膜发生急性病变而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有10例,有2例患者因食管静脉曲张而引发上消化道出血.其诱因则有饮食方面、烟酒史、精神因素等.在为患者进行相应的治疗后,52例患者的消化道出血症状碍到了明显缓解.结论 上消化道出血的最常见原因是消化性溃疡,其常见诱因则包括饮食、烟酒、药物、精神因素等各方面.对于患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应为其进行止血和内科治疗,缓解患者出血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相关性胃病在内镜下的特点,治疗方法及防治措施。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研究和比较对我院于2010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的85例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相关性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分析NSAIDs相关性胃病的特点、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并探讨其防治措施。结果在内镜下观察,85例患者当中有52例患者粘膜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发生率61.18%。其中,食管损伤的发生8例(15.38%);胃腔内损伤的发生34例(65.38%):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10例(19.23%)。经过约1~3个月的治疗后,对所有患者进行胃镜复查,患者的症状以及内镜下的表现情况都有所好转——部分溃疡愈合,糜烂减轻,炎症消失,出血停止。结论内镜下观察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相关性胃病的患者其粘膜损伤率比较高且损伤程度不同,因此在必须要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治疗胃病的条件下,一定要注意消化道的各种损伤并及时的进行相关治疗或者进行预防性用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根除幽门螺杆菌联合质子泵抑制剂对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患者胃十二指肠损伤效果。方法选取天津市西青医院2017年2月—2019年5月收治的64例心绞痛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均采用阿司匹林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质子泵抑制剂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根除幽门螺杆菌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消化道黏膜以及Hp阳性率、上消化道症状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上消化道症状发生情况。结果通过不同的治疗后,两组上消化道症状,研究组患者数值低于对照组;消化道黏膜损伤以及Hp阳性率,研究组患者各项数值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上消化道症状以及消化道黏膜损伤评分,研究组患者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除幽门螺杆菌联合质子泵抑制剂对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患者胃十二指肠损伤程度较高,患者易发生上消化道损伤以及消化道黏膜受损。  相似文献   

14.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是全世界范围内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类处方药,每天有超过3000万人服用。在我国,非甾体抗炎镇痛药是仅次于抗感染药物的第二大类药物。调查显示,服用非选择性NSAIDs的患者镜下溃疡发生率高达15%~25%,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增加可3.2倍,下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增加2.6倍,这充分说明非选择性NSAIDs对胃肠道的危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方法选择因呕血或黑便就诊并行急诊胃镜检查确诊的178例患者,分为NSAIDs组和非NSAIDs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内镜下表现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伴随的消化道症状、心脑血管病史、内镜下表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出血方式、Hp感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多见于伴有心脑血管疾病或病史的老年患者,多不伴有消化道症状,以胃黏膜糜烂及溃疡居多,两组患者Hp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临床及内镜特点.方法:对198例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1周内是否服用NSAIDs分为NSAIDs组(86例),和非NSAIDs组(112例),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比较,NSAIDs组患者消化道出血发生率高(P <0.05),大便隐血阳性率高 (P <0.05) ;胃溃疡和复合性溃疡、溃疡≧1cm的情况更多见(P <0.05).但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Hp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 >0.05).结论:加强对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溃疡的认识,并采取相应措施,以减少非甾体抗炎药对胃肠道产生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NSAIDs组和非NSAIDs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NSAIDs组与非NSAIDs组在病变性质和病灶数目上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NSAIDs组胃溃疡和复合溃疡发病率高于非NSAIDs组(P<0.05)。结论 NSAIDs是诱发或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明确原因,应加强对其临床特点的认识,合理应用的同时采取措施减少其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分析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江苏省扬中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患者.首先,分析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其次,按照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个性化循证护理.以两组患者出血时间、出血次数、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及护理总有效率作为观察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经相应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出血时间、出血次数、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0%;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有效率87.5%.结论:以上消化道患者临床特点为依据,给予个性化循证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出血时间、出血次数、住院时间,且患者满意度、有效率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金爱龙 《现代保健》2011,(35):123-124
目的 探讨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消化性溃疡临床和胃镜下特点.方法 分析2005年11月~2010年8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诊断或治疗NSAIDs相关的上消化道溃疡46例,并排除Hp感染的干扰.结果 46例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消化性溃疡患者以出血为首发症状就诊占30%;多发性溃疡和巨大溃疡较多,分别为22例(47.83%)和25例(32.60%);胃溃疡多于十二指溃疡,分别为34例(73.91%)和12例(26.09%);胃体溃疡多于胃窦溃疡,分别20例(43.48%)和12例(26.09%).结论 无消化性溃疡典型症状及以出血为首发症状比例较多是NSAIDs相关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多发性溃疡和巨大溃疡是NSAIDs相关消化性溃疡胃镜下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影响老年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根据患者是否出血,将370例患者分为出血组和未出血组,回顾两组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基础疾病情况、溃疡部位、溃疡直径、溃疡数量、服用NSAIDs情况、幽门螺杆菌监测情况,以总结高危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基础疾病、是否服用NSAIDs、腹痛、溃疡部位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性别为女性、基础疾病、服用NSAIDs、复合性溃疡和无腹痛是导致老年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高危因素。结论女性患者、合并有基础疾病、无腹痛、服用NSAIDs和复合性溃疡是导致老年人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的主要因素。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要根据这些高危因素,提早介入诊断和治疗,以提升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