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王晶  张长青  孙鹏 《中国内镜杂志》2007,13(2):129-131,134
目的 探讨液基薄层细胞检测系统(TCT)宫颈细胞涂片及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4041例TCT筛查结果及其中308例细胞学阳性行阴道镜下活检的病理结果。结果 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LSIL)及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HSIL)的诊断,细胞学检查诊断率高于阴道镜下活检病理学检查。炎症及鳞状细胞癌(SCC)的诊断,阴道镜下活检病理学检查诊断率高于细胞学检查。结论 采用TCT筛查可早期发现宫颈病变;细胞学阳性或临床可疑者应配合阴道镜捡查及镜下活检可提高CIN的检出率;对TCT呈意义不明确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和不除外高度上皮内瘤变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H)的患者进行阴道镜下活检可降低漏诊率。  相似文献   

2.
TCT及阴道镜下活检在宫颈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TCT联合阴道镜下活检在诊断宫颈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6年11月至2009年9月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苏州九龙医院妇科门诊8 377例患者行TCT筛查,其中细胞学阳性患者进一步阴道镜检查并行病理活检。结果细胞学阳性患者225例,其中ASCUS142例,LSIL 41例,HSIL 33例,病理符合率分别为73.9%,53.7%,51.5%。阴道镜下宫颈活检225例共检出CIN以上病例105例,病理阳性率占(46.7%)。CIN及原位癌年龄主要分布在20-49岁,CIN发生在20-39岁占58.1%。结论 TCT与病理组织学检查有较高符合率,联合阴道镜下活检能提高宫颈病变的检出率,可作为宫颈病变的筛查诊断方法 。  相似文献   

3.
液基薄层细胞检测与巴氏细胞学筛查宫颈病变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检测(LCT)用于宫颈病变的筛查效果及与巴氏涂片法相比的优越性。【方法】对300例患者同时给予巴士涂片法与LCT法检查,对其中细胞学检查阳性(ASCUS及以上)者进行阴道镜活检及手术病理组织学对照,观察比较其阳性符合率。【结果】①LCT法和巴氏涂片法对宫颈异常细胞的检出率分别为20.67%和13.33%,两组结果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②LCT法与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的阳性符合率为66.13%,巴氏涂片法为45%,两组结果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③阴道镜活检与术后病理诊断完全相符率为87.8%。【结论】在宫颈病变的筛查中,LCT检查敏感性高于巴氏细胞学,LCT检查结合阴道镜下定位活检可提高宫颈上皮内瘤样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TCT联合阴道镜检查在筛查宫颈病变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应用TCT对836例门诊就诊的妇女进行初筛,对其中63例细胞学阳性的患者进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以组织病理学结果为判断金标准,比较分析细胞学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结果:TCT筛查836例患者中阳性63例,阳性检出率7.53%。63例TCT阳性患者进行阴道镜检查及镜下多点活检。病理结果显示:CINⅠ级以上44例,符合率69.84%。结论:TCT联合阴道镜下活检组织学检查能明显提高子宫颈病变的检出率,降低漏诊率。  相似文献   

5.
李小利  何善阳  刘萍  沈艳  刘岩丽 《新医学》2009,40(6):393-395
目的:了解广州番禺区外来女工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病现状,探讨子宫颈液基细胞学(liquid—based cytologic test,LCT)结合阴道镜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000名在广州番禺区工厂务工的外来女工进行LCT筛查,对LCT阳性(细胞学TBS分类为不典型鳞状细胞以上)的女工进行阴道镜及镜下多点活组织检查(活检),分析LCT阳性者的阴道镜检查及活检结果,比较LCT阳性者中不同年龄段患者的活检结果。结果:3000名受检者中,LCT阳性537例(17.9%),其中经活检证实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190例(6.3%),宫颈浸润癌2例(0.07%)。537例LCT阳性者中,阴道镜检查正常264例(49.2%),其中活检结果为CIN34例,阴道镜的假阴性率为12.9%;异常273例(50.8%),其中活检结果为湿疣34例,CIN或浸润癌158例,阴道镜与活检的诊断符合率达70.3%(192/273)。LCT为轻度鳞状上皮内病变、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鳞状细胞癌的病例与活检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50.4%,88.3%和2/2,假阳性率则分别为49.6%、11%和0。537例LCT阳性者中,20~30岁组、31~40岁组、41~47岁组的CIN检出率分别为33.7%、42.5%、26.7%(P〈0.05)。结论:广州番禺区外来女工CIN的发生率高,是宫颈癌的高发人群。LCT结合阴道镜检查是较好的宫颈癌筛查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应用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测宫颈病变,使患者得到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 采用TCT配合阴道镜检查及镜下定位活检,对244例患者进行检查。结果 在244例单纯行阴道镜检查的患者中,有3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I 级以上病变,再行阴道镜检查发现CIN I级以上宫颈病变的122例,占56.6%。结论 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结合阴道镜检查能够显著提高宫颈癌的早期检出率及准确性为患者的及时正确治疗提供的依据,阻止CIN病变升级,可隆低宫颈癌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测宫颈病变,使患者得到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 采用TCT配合阴道镜检查及镜下定位活检,对244例患者进行检查。结果 在244例单纯行阴道镜检查的患者中,有3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I 级以上病变,再行阴道镜检查发现CIN I级以上宫颈病变的122例,占56.6%。结论 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结合阴道镜检查能够显著提高宫颈癌的早期检出率及准确性为患者的及时正确治疗提供的依据,阻止CIN病变升级,可隆低宫颈癌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测宫颈病变,使患者得到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 采用TCT配合阴道镜检查及镜下定位活检,对244例患者进行检查。结果 在244例单纯行阴道镜检查的患者中,有3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I 级以上病变,再行阴道镜检查发现CIN I级以上宫颈病变的122例,占56.6%。结论 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结合阴道镜检查能够显著提高宫颈癌的早期检出率及准确性为患者的及时正确治疗提供的依据,阻止CIN病变升级,可隆低宫颈癌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电子阴道镜检查应用于宫颈细胞学意义未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的效果.方法 对2008年7月至2010年7月我院门诊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 为ASCUS患者进行电子阴道镜检查,其中150例阴道镜诊断为官颈上皮内瘤变(CIN)及以上病变者在可疑病变区取活检送病理检查;156例阴道镜检查为正常或慢性宫颈炎者给予阴道用药治疗1~3个疗程,3个月后复查宫颈涂片,4例细胞学仍异常者行阴道镜下取活检送病理检查,余152例细胞学阴性者定期复查宫颈细胞学.结果 306例宫颈细胞学ASCUS患者,共行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154例(5%),检出CIN Ⅰ~Ⅲ105例,宫颈癌3例,余152例避免了宫颈活检损伤,随访6~30个月复查宫颈细胞学均未发现异常.结论 阴道镜结合宫颈细胞学检查可有效检出宫颈细胞学ASCUS中CIN及宫颈癌患者,可作为基层医院对ASCUS进行有效分流管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南京市江宁区2 153例两癌筛查妇女的阴道镜检查结果。方法对江宁区2016年2 153例两癌筛查妇女进行阴道镜检查,可疑病变者予以宫颈活检,统计分析宫颈病变的情况及在各年龄段妇女的分布。结果 2 153例阴道镜检查妇女中,予以宫颈活检686例,活检率31.86%,检出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Ⅰ级78例,CINⅡ级44例,CINⅢ级17例,子宫颈癌1例,腺上皮不典型增生1例。宫颈活检妇女中的宫颈病变比例为20.55%。液基细胞学检测(TCT)为LSIL的病理符合率为34.24%,TCT为HSIL的病理符合率为65.38%。TCT为炎症的病理符合率为96.59%,TCT为炎症但阴道镜观察异常的妇女宫颈活检后,发现病变15例,其中CINⅠ级11例,CINⅡ级3例,宫颈癌1例。55~59岁女性检出宫颈病变的比例最高(30.35%),其次为35~39岁者(24.68%)。结论阴道镜检查可提高宫颈病变的检出率,弥补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测的低敏感性,是筛查宫颈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宫颈活体组织病理检查与宫颈超薄液基细胞学检查在诊断意义未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8例用宫颈新柏氏液基细胞学检查(TCT)为ASC-US的患者,同时进行多点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和高危型HPV-DNA检测,将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308例ASC-US患者中病理学检查,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27例(41.2%),其中高级别CIN(CINⅡ~CINⅢ)33例(10.7%),炎症181例(59.7%);高危型HPV-DNA检测阳性116例(37.7%),其中CIN 81例(26.3%),高级别CIN 30例(9.7%)。结论对30~49岁年龄段女性宫颈筛查中发现的ASC-US病例和HPV-DNA检测中高危型HPV阳性者应做病理活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人乳头状瘤病毒(HPV)DNA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价值。方法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HC-Ⅱ)技术和液基细胞学测试(LCT)2种方法 ,对1026例在妇科病中心就诊的受检者进行同步盲法检测,同时进行阴道镜检查。以宫颈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为诊断标准。评价该方案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病理检查结果显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级152例,CIN-Ⅱ级108例,CIN-Ⅲ级109例,宫颈浸润癌28例。筛查高危型HPV感染366例,阳性率35.70%,在不同宫颈病变中的阳性率分别是:宫颈癌92.90%(26/28),CIN-Ⅲ90.0%(99/109),CIN-Ⅱ88.90%(96/108),CIN-Ⅰ87.50%(133/152)。高危HPV对宫颈高级别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是98.60%、86.10%、14.80%和99.80%;HPV与LCT联合检测(平行试验)的以上各指标分别是100.00%、80.90%、12.10%和100.00%。结论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检测在宫颈癌前病变的筛查中有较高的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联合LCT检测是目前宫颈癌筛查具有诊断价值的方法 。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TCT)联合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8-01—2010-08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妇科门诊宫颈病变患者570例进行宫颈病变筛查,其中300例行TCT联合阴道镜活检者为实验组,270例直接行阴道镜下取材活检者为对照组。最终以病理组织诊断为标准,比较两组间差异。结果 TCT联合阴道镜下取材行病理组织检查与未经细胞学检查,单一阴道镜下取材活检,两者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T联合阴道镜检查与病理组织诊断阳性符合率为72.7%(218/300),诊断CIN的特异性87.8%,敏感度48.2%;直接阴道镜下取材活检阳性率为33.0%(89/270),诊断CIN的特异性89.0%,敏感度79.8%。结论采用TCT联合阴道镜检查能较早筛查出宫颈病变,有利于宫颈癌前病变及早期宫颈癌早诊断、早治疗,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4.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对宫颈癌筛查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荔  张江宇  毛玲芝 《华西医学》2004,19(4):585-587
目的:分析妇女宫颈疾病患病情况,对液基超薄细胞检测及Bethesdas(TBS)细胞学分类法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综合评价。方法:对妇科门诊2600例患者行液基超薄细胞检测,采用TBS分类法,按年龄分为6个组,其中205例上皮异常者进行阴道镜检查和活检作病理诊断对照,随访6~18个月。结果:鳞状上皮异常者共409例(15.73%)。其中未明确诊断意义的鳞状细胞(ASCUS)167例,未明确诊断意义的腺细胞(AGUS)2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210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28例,鳞状细胞癌(SCC)2例。205例上皮异常者行阴道镜下活检。细胞学诊断鳞状上皮内病变(SIL)114例,检出率4.38%,组织病理学检出鳞状上皮内病变(CIN)117例,检出率3.73%。细胞学与组织学诊断符合率为89.21%。结论:宫颈疾病患病年龄趋于年轻化。TCT技术应用于宫颈癌筛查能明显提高宫颈异常细胞检率。TBS报告方法直观、具体,便于临床与细胞学医生之间的沟通;不典型上皮细胞根据个体情况观察4~6个月或进行阴道镜下检查,而HPV阳性者立即行阴道镜下活检。  相似文献   

15.
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的3种方法比较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比较宫颈上皮内瘤变(CIN)3种诊断方法——液基薄层细胞检查(TCT)、阴道镜下活检、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的诊断价值。方法:2007年7月-2008年3月对门诊患者用TCT、阴道镜下活检及LEEP术后组织病理检查诊断CIN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共有1282例患者接受了TCT,发现异常者158例。共有1282例患者作阴道镜下定位活检,病理诊断CINⅠ级70例,CINⅡ级70例,CINⅢ级10例,宫颈浸润癌8例。TCT与阴道镜下活检病理结果比较,低度病变诊断符合率54.29%,高度病变诊断符合率100%。TCT与LEEP术后病理结果比较,低度病变诊断符合率40.00%,高度病变诊断符合率90.00%。LEEP术后病理与阴道镜活检病理比较,诊断完全符合86.21%,术后病理诊断升级3.45%,术后病理诊断降级2.87%。结论:3种诊断方法均有一定的漏诊率。TCT-阴道镜-LEEP三者在CIN的诊断和治疗中互为补充,可以提高CIN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液基薄层细胞学(TCT )检查,电子阴道镜检查及镜下活检病理在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本院2009年1月至2013年5月行TCT检查诊断为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的247例患者,行电子阴道镜检查根据图像做出诊断并行活检送病理检查。对TCT结果与阴道镜活检的病理诊断及阴道镜下诊断与活检的病理诊断进行对比分析。对156例术前阴道镜活检病理与术后石蜡切片病理进行对照研究。【结果】247例 TCT 结果为 HSIL的患者中,宫颈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为高级别CIN即CINⅡ和 CINⅢ为221例(89.5%),浸润癌为5例(2.0%)。电子阴道镜在宫颈疾病诊断中敏感性为98.7%(231/234),阳性预测值95.9%(231/241);阴道镜拟诊与活检病理学诊断的关系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阴道镜活检病理与术后石蜡切片病理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TCT是筛查高级别CIN的有效方法;电子阴道镜是辅助诊断高级别CIN的可靠而重要的手段,典型的异常阴道镜图像是诊断高级别CIN和宫颈癌的重要手段;单独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不能替代术后诊断。  相似文献   

17.
TCT配合阴道镜在宫颈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柏氏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配合阴道镜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5年7月至2006年12月妇科门诊2311例进行TCT检查。结果异常者344例,宫颈病变检出率14.88%。宫颈上皮内病变及鳞癌共221例(9.56%),其中包括ASCUS162例(7.00%)、LSIL23例(0.99%)、HSIL34例(1.47%)、鳞癌2例(0.082%);HPV感染38例细胞检出率1.64%;良性病变85例,其中滴虫性阴道炎56例(2.42%)、霉菌性阴道炎29例(1.25%)。LSIL、HSIL、ASCUS在30~39岁组中发生率最高,40~49岁组为第二个高发阶段。对161例ASCUS及以上病变者进行阴道镜检查及活检,结果TCT细胞学与病理组织学诊断LSIL以上宫颈上皮内病变符合率为89.8%。结论TCT技术能明显提高异常细胞的检出率,因取材方便及无创,可作为宫颈癌前病变筛查的参考指标,阴道镜可确定宫颈病变的部位,提高宫颈活检的阳性率,故TCT配合阴道镜可作为宫颈癌前病变及早期癌筛查的可靠早期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阴道镜检查和宫颈细胞学筛查在子宫颈病变中的临床诊断价值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本院门诊641例宫颈病变患者的阴道镜检查和宫颈细胞学筛查结果。结果641例宫颈病变患者均行阴道镜检查和宫颈细胞学筛查。病理诊断为宫颈不典型增生(CIN)Ⅰ级58例,Ⅱ级82例,Ⅲ级95例,宫颈原位癌10例,宫颈早期浸润癌3例,宫颈慢性炎404例。系统宣教以后患者对宫颈病变的认知度提高32%。结论阴道镜检查和宫颈细胞学筛查对早期发现宫颈癌、宫颈癌前病变有重要价值,系统的护理可以提高患者对宫颈病变的认知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P16、Ki-67蛋白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中的表达情况和意义及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CIN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宿迁市钟吾医院160例行宫颈组织活检或宫颈LEEP术活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0例正常宫颈黏膜上皮组织的患者作为对照组,120例出现CIN患者作为观察组,两组均检测P16、Ki-67蛋白的表达情况,同时检测HPV的感染情况。结果对照组P16、Ki-67的阳性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高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和CINⅢ)患者中,P16和Ki-67的表达呈正相关(r=0.785,P<0.05),高度上皮内瘤变患者P16、Ki-67阳性率明显高于轻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患者。观察组HPV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阳性率与P16的表达呈正相关(r=0.486,P<0.05),且HPV阳性率随CIN的发展而升高。结论联合检测P16和Ki-67可作为诊断CIN的有效指标,HPV的感染与CIN的发生有着密切联系,对临床上诊断CIN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