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力苏胶囊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CA1区ACP、CCO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采用酶组化的方法,通过脑力苏胶囊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 VaD)大鼠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 ACP)、细胞色素氧化酶(Cytochrome Oxidase CC0)酶活性影响的研究,探讨脑力苏胶囊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智能障碍的改善效果及作用机理.方法根据0lsson方法,采用永久性阻断双侧颈总动脉复制VaD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喜德镇组、大剂量脑力苏胶囊组、中剂量脑力苏胶囊组、小剂量脑力苏胶囊组,并加假手术组(每组10只),共用药21 d.用酶组化方法对海马CA1区ACP、CCO酶活性进行观测.结果大剂量脑力苏胶囊、喜德镇治疗后大鼠海马CA1区ACP酶活性低于模型组,CCO酶活性高于模型组.结论脑力苏胶囊可以改善脑缺血状态,保护脑缺血性损伤,提高神经细胞对缺氧的耐受性,从而对缺血引起的VaD具有益智、增智作用.大剂量脑力苏胶囊的作用与喜德镇相近.  相似文献   

2.
脑力苏胶囊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CA1区ACP、CCO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脑力苏胶囊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 VaD)大鼠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 ACP)、细胞色素氧化酶(Cytochrome Oxidase CCO)酶活性的影响,并探讨脑力苏胶囊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智能障碍的改善效果及作用机理。方法:采用Olsson方法复制VaD大鼠模型,然后,随机将其分为模型组、喜德镇组、大剂量脑力苏胶囊组、中剂量脑力苏胶囊组、小剂量脑力苏胶囊组,并加假手术组(每组10只),共用药21d。用酶组化法对海马CA1区ACP、CCO酶活性进行观测。结果:大剂量脑力苏胶囊、喜德镇治疗后大鼠海马CA1区ACP酶活性降低,CCO酶活性增加。结论:脑力苏胶囊可以改善脑缺血状态,保护脑缺血性损伤,提高神经细胞对缺氧的耐受性。大剂量脑力苏胶囊的前述作用与喜德镇相近。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脑力苏胶囊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 VD)小鼠记忆及行为学影响的实验研究,探讨该方药对血管性痴呆小鼠学习记忆及行为学改善的效果及部分作用机理。方法:首先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脑缺血再灌注的方法制备血管性痴呆小鼠模型,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假手术组、脑力苏高剂量组、脑力苏低剂量组、西药(喜得镇)组。术后2天开始给药,连续给药15天后进行行为学实验测定。结果:经脑力苏胶囊、喜德镇治疗后,小鼠学习记忆及行为能力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脑力苏胶囊具有一定的提高实验动物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提示脑力苏胶囊具有益智复元作用。  相似文献   

4.
脑力苏胶囊改善VD大鼠认知障碍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通过脑力苏胶囊对血管性痴呆 (VD)大鼠学习记忆、海马乙酰胆碱酯酶 (AchE)和血浆生长抑素 (SS)含量影响的研究 ,探讨脑力苏胶囊改善VD大鼠认知障碍的机制。方法 :根据MassayaKato方法 ,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复制VD大鼠模型 ,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喜得镇组、脑力苏胶囊组。用水迷宫试验检测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借助放免法对海马AchE含量、血浆SS含量进行观测。结果 :喜得镇、脑力苏胶囊治疗后 ,大鼠学习记忆明显改善 (P <0 .0 5 ) ,海马AchE及血浆SS含量显著升高 (P <0 .0 0 1 )。脑力苏胶囊能显著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可能作用机制为增加海马AchE表达 ;上调脑缺血时SS含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力苏胶囊改善血管性认知障碍(VCI)大鼠认知障碍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永久性结扎双侧颈总动脉法制备慢性脑灌注小足VCI动物模型。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喜得镇组、脑力苏胶囊大剂量组、脑力苏胶囊中剂量组、脑力苏胶囊小剂量组。用水迷宫进行学习、记忆状态测定;借助光学屁微镜对大脑额叶皮层组织形态结构进行观察。结果:大、中剂量脑力苏胶囊、喜得镇治疗后VCI大鼠学习、记忆障碍得到明显改善(P〈0.05);大脑皮层神经元数量显著增多(P〈0.05)。结论:脑力苏胶囊具有改善VCI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能力,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改善脑血流量,对抗缺血缺氧,阻止皮质神经元变性坏死。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脑力苏胶囊对血管性痴呆模型小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探讨脑力苏胶囊对血管性痴呆小鼠的部分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首先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脑缺血再灌注的方法制备成血管性痴呆小鼠模型,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假手术组、西药(喜得镇)组、脑力苏高剂量和脑力苏低剂量组。术后2 d开始给药,连续给药15 d后取血清测定SOD活性、MDA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脑力苏胶囊组能明显改善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提高血清中SOD活性,其中以脑力苏低剂量组较为明显;脑力苏低剂量组、喜得镇组能显著降低血清中MDA含量。结论脑力苏胶囊可提高血清SOD活性,降低MDA含量,有改善实验性血管性痴呆模型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部分作用。  相似文献   

7.
脑灵汤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行为学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脑灵汤对血管性痴呆(VaD)大鼠行为学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脑中动脉梗死(MCAO)法制成VaD大鼠模型后随机分为脑灵汤组、喜德镇组、模型组、假手术组和正常组,连续给药28 d,给药后以Morris水迷宫检测其学习记忆能力,取血检测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结果 Morris水迷宫实验中,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存在明显的学习记忆障碍(P<0.05);与模型组比较,脑灵汤组、喜德镇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得到改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流变学测试中,与模型组比较,脑灵汤和喜德镇组高、中、低切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刚性指数降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与喜德镇组比较,脑灵汤组高、中、低切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均比喜德镇组低,且中、低切黏度及血浆黏度与喜德镇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灵汤能改善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且能改善全血黏度及红细胞指数,此可能是治疗VaD模型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聪灵胶囊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聪灵胶囊对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的干预效果。方法 :采用永久性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法建立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 ,应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结果 :手术后用药 1个月聪灵胶囊各剂量组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较模型组明显缩短 ,趋向式和直线式搜索策略总比例较模型组有明显的增加。结论 :聪灵胶囊可改善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黄蒲通窍胶囊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及海马CA1区病理变化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多奈哌齐组及黄蒲通窍胶囊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法复制VaD大鼠模型。连续灌胃45d后,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大鼠的行为学表现,光镜下观察大鼠海马CA1区的病理变化。结果 Morris水迷宫的定位航行实验和空间搜索实验表明,黄蒲通窍组和多奈哌齐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较模型组显著缩短(P0.01),跨越平台次数、目标象限次数和目标象限距离均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1)。光镜下观察结果显示,黄蒲通窍组和多奈哌齐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凋亡、坏死较模型组显著减轻。结论黄蒲通窍胶囊具有改善VaD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及减轻海马CA1区神经细胞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脑力苏胶囊对小鼠海马区脑红蛋白(neuroglobin,NGB)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反复脑缺血再灌注的方法制备血管性痴呆小鼠模型.模型成功建立后,随机分为假手术、模型、喜得镇组、脑力苏胶囊高、低剂量组,其中后3组为治疗组.术后15天进行行为学实验,并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实验小鼠海马组织NGB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小鼠学习成绩与记忆成绩下降,各治疗组小鼠学习成绩与记忆成绩均有提高.模型组小鼠脑组织海马区NGB mRNA的表达较假手术组增加,各用药组均较模型组增加.结论脑力苏胶囊对血管性痴呆小鼠有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海马组织NGB mRNA的表达,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