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时延利 《中华中西医学杂志》2005,3(10):70-70
美尼尔氏病,或称膜迷路积水是临床常见急诊病症,系内耳的膜迷路发生积水,致出现发作性眩晕、耳鸣、耳聋、头胀满感等症状的疾病。发病率近年来似有增加,已属常见病。由于该病症病因复杂,大多难以及时确定病因,目前缺乏特异治疗方法,患者接受的一般治疗多为调节植物神经功能、改善耳蜗微循环以解除膜迷路积水等方法为主,疗程较长,笔者采用利多卡因静脉注射治疗该病3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 有关药物治疗美尼尔氏病的报道很多,但大都效果不甚理想。我院自1989年以来应用盐酸利多卡因行中耳腔封闭治疗美尼尔氏病收到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文报道18例中男8例,女10例。平均年龄20岁~45岁。均有眩晕、耳鸣、耳聋等症状,部分病人有多次发作史。前庭功能检查半规管轻瘫共13例。18例中均有不同程度听力下降,平均听力损失为30分贝~60分贝。经应用盐酸利多卡因行中耳腔封闭治疗美尼尔氏病后疗效显著,18例美尼尔氏病,其中眩晕治疗有效率为94.4%,耳鸣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美尼尔氏病的合理治疗方法。方法对16名美尼尔氏病患者口服硝苯地平1疗程(1周)后进行疗效评定和分析。结果总有效率达87.5%,结论硝苯地平治疗美尼尔氏病有较好的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利多卡因联合复方丹参治疗美尼尔氏病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文轩 《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6(5):412-412
美尼尔氏病是以突发性眩晕、耳鸣及听力下降。眼球震颤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为主要特征的内耳性疾病 ,近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临床多以抗炎、脱水、镇静、抗过敏等综合措施予以治疗。我院自 2 0 0 1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以利多卡因联合复方丹参静脉给药治疗该病 30例 ,取得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30例中男 8例 ,女 2 2例 ,年龄最大 5 5岁 ,最小 2 3岁。平均 33岁。其诊断均符合《实用内科学》诊断标准。症状轻重程度不等。其中旋转性眩晕伴恶心呕吐 2 1例。眩晕伴恶心、耳鸣、听力下降 2 4例 ,眩晕伴恶心、出… 相似文献
5.
利卡多因是目前普遍应用的一种局部麻醉药,静脉应用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功能,大剂量对中枢神经系统则有兴奋作用,可引起惊厥。Gerjot报道:静脉应用利多卡因可以治疗美尼尔氏病。Satata和Umlda也报道过鼓室内注射利多卡因可治疗耳鸣。笔者采用鼓室内注射利多卡因这一方法治疗美尼尔氏病患者31例,现就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7.
8.
9.
刘文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1979,(3)
美尼尔氏病系指内耳的机构受到了某种原因的激惹而发生了眩晕、耳聋和耳鸣三大主要症状的疾病。在1861年,本病首先由法国人ProsperMeniere所描述。该氏指出,发生眩晕、耳聋、耳鸣以及恶心、呕吐是由于迷路受到刺激而引起。由于当时对本病发生 相似文献
10.
朱贞国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2,(1)
美尼尔氏病是指突发性眩晕、伴耳鸣、恶心和呕吐的临床综合症,其病理基础是内耳膜迷路水肿,到目前为止,确实原因还不清楚,此病容易复发,严重者可使病人失去工作能力,治疗均以对症处理为主。本文介绍直流电钙离子导入治疗美尼尔氏病的主要作用和效果,旨在探讨较为满意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复旦学报(医学版)》1959,(6)
美尼尔氏病为一种非炎性之內耳疾患。其主要病理为迷路水肿。至于发病机制及病源的学說虽然甚多,但迄今尚未明了。患者屡次突发眩晕、耳聾、及耳鳴,严重者象有恶心及嘔吐。主要体征为眼球震颤,感受性耳聾,重音及重振。由于病源及发病机制未明,治疗方法不胜枚举。本病每次发作病程短暫,虽未經治疗一般均自动消失,因此每种疗法及其疗效实难正确估計。虽各作者均认为其所創用的方 相似文献
12.
李雪萍 《中华医学研究与实践》2004,2(8):50-50
美尼尔氏病是对以眩晕为主伴有耳鸣、耳聋、恶心呕吐、平衡失调五个症状而言。1861年法国学者美尼尔氏,以其命名为美尼尔氏综合征。我国古代医书中早有记载。如黄帝内经写到“厥阴之胜、耳鸣、耳聋、头眩、愤垣欲吐”。金元时代东垣一书写到“厥阴之胜、耳鸣、耳聋,如立舟之上,起则欲倒”。由于我国传统医学没有和内耳的生理和病理结合起来,故说是“厥阴之胜”,肝胆经气不足之故。 相似文献
13.
14.
15.
中西医结合治疗美尼尔氏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邵秋萍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12(9):587-587
笔者从 1 998年 1月~ 2 0 0 1年 1 2月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美尼尔氏病 47例 ,获得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47例均系门诊就诊患者 ,其中男 3例 ,女 44例 ,年龄 30~ 5 0岁 45例 ,70岁以上 2例。中医分型 :风阳上扰 7例 ( 1 4.8% ) ,肝火上炎 5例 ,痰浊上蒙 2 1例 ,气血亏虚 8例 ,肝肾阴虚 3例 ,瘀血阻窍 3例、病程 1个月~ 1 0年。2 治疗方法2 .1 中医辨证治疗 1风阳上扰型 :治宜平肝潜阳滋养肝肾 ,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 9g,钩藤 (后下 )1 2 g,石决明 (先煎 ) 2 0 g,黄芩、栀子各 9g,牛膝 1 2 g,杜仲、桑寄生、茯神、夜交藤… 相似文献
16.
许启蒙 《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11(2):139-139
用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美尼尔氏病65例,并与51例用西药治疗进行对照。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组有93.8%,对照组为90.2%,P〉0.05。治愈、显效率治疗组为83.1%,对照组为51%,P〈0.01。治疗组的副作用明显少于对照组。因而认为丹渗注射液可作为治疗本病的常规用药推广。 相似文献
17.
程雪峰 《中国实用医学研究杂志》2004,3(3):256-257
美尼尔氏病(Meniere’s disease)是一种内耳病,又称内淋巴水肿。是由于内耳迷路病变引起的阵发性眩晕、耳鸣、波动性感音神经性聋及耳内胀满感。其特征性病理变化为特发性的膜迷路积水。因Meniere于1861年首次报道而得名。 相似文献
18.
运用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美尼尔氏病,取得了显著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近5年来共收治52例经临床诊断为美尼尔氏病的患者 相似文献
19.
20.
美尼尔氏 (m eniere)病亦称内耳眩晕病 ,系由内耳迷路水肿引起前庭功能障碍所致 ,祖国医学亦称眩晕范畴 ,属本虚 (肝肾 )标实 (风痰 )引起。1 临床表现 美尼尔氏病为一种原因不明的疾病 ,症状起源于迷路 ,其典型三征为 :(1)发作性眩晕 ;(2 )波动性感音性耳聋 ;(3)耳鸣。多数病人最后发生不同程度的耳蜗及前庭功能永久性减退。本病多数于中年起病 ,男性略多。典型症状为阵发性眩晕 ,伴有耳鸣及听觉障碍。1.1 眩晕 眩晕常突然发作 ,它是对空间定向障碍的运动错觉 ,患者睁眼时感觉周围景物在旋转或上下左右跳动 ,闭眼时则感自身转动 ,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