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7 毫秒
1.
结肠血管发育不良合并下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肠血管发育不良合并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结肠血管发育不良的合并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结果:9例年龄>60岁,8例为急性大出血,5例为间歇性出血;10例纤维结肠镜均无阳性发现,4例99锝红细胞显像均见有异常放射性聚集,8例行选择性肠系膜血管造影均显示病变结肠肠壁血管“静脉相”迂曲、扩张;8例急性大出血作病变结肠肠段切除,痊愈出院。结论:中老年人无明原因出现下消化道出血者需考虑到结肠血管发育不良的可能性。选择性肠系膜动脉造影是首选;用99锝红细胞显像是下消化道出血定位诊断的筛选方法,最终手术切除是可靠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的诊治方法。方法 分析21例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的诊治经过。结果 本组21例中6例药物治疗止血成功,成功率28.6%。肠系膜动脉造影阳性率92.8%,介入治疗成功率84.6%,随访1个月至4年无复发。结论 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首先选用药物治疗。出血不能控制者宜选用选择性肠系膜动脉造影检查。造影确认出血动脉后同时介入栓塞治疗。造影阴性而出血不能控制者应手术探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本院25例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表现,特殊检查(如纤维胃镜、结肠镜、气钡结肠造影、急诊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以及核素扫描)进行了分析和对比。结果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和核素扫描的阳性诊断率分别为78.6%和86.4%,而气钡结肠造影的阳性率为67%,急诊结肠镜检查的阳性率仅为41%。结论尽管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的最有效的诊断方法是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和核素扫描,但急诊肠道镜检查仍应为下消化道大出血的常规检查。如果血管造影疑为肠血管性疾病出血时则应保留导管,术中注入亚甲兰有助于术中的定位诊断,且术中肠道镜检查也可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本院25例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表现,特殊检查(如纤维胃镜、结肠镜、气钡结肠造影、急诊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以及核素扫描)进行了分析和对比。结果 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和核素扫描的阳性诊断率分别为78.6%和86.4%,而气钡结肠造影的阳性率为67%,急诊结肠镜检查的阳性率仅为41%。结论 尽管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的最有效的诊断方法是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和核素扫描.但急诊肠道镜检查仍应为下消化道大出血的常规检查。如果血管造影疑为肠血管性疾病出血时则应保留导管,术中注入亚甲兰有助于术中的定位诊断,且术中肠道镜检查也可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5.
下段胃肠道急性出血需行全面系统的检查,以防诊断和治疗错误,诊断方法以肠系膜动脉造影和结肠镜检查为主,加上闪烁扫描、钡剂小肠检查和CT扫描等。遇有出血不明而行剖腹探查时,尚可做术中内窥镜检查,不主张做盲目性结肠切除术。瑞士Bern大学外科于1972~1990年曾收治83例下消化道急性大出血病人,计男62例,女21例,平均年龄6O岁(20~91岁),胃十二指肠镜检排除屈氏韧带近端的出血病变。11例的病变经肛管直肠镜检确诊,再对余下的72例进行分析;第一组37例,做早期肠系膜动脉造影;第2组35例,病情稳定,先做结肠镜检,如属阴性,则进一步做标记红细胞扫描、~(99m)Tc闪烁扫描、钡剂小肠造影和择期性动脉造影,最后才考CT扫描,必要时做剖腹探查。术后出血原因明确者74例。第一组病例平均需输血14单位,27例施行了紧急动脉造影,23例明确诊断,如结肠憩室病、结肠动静脉畸形、空肠憩室病、回肠克隆病、小肠平滑肌瘤、  相似文献   

6.
下消化道大出血41例诊断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下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诊断方法。方法 对41例下消化道大出血资料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 ①41例中,29例有13种明确的出血病因,其中肠血管畸形8例。12例原因不明。②明确出血病因的29例中,18例借助纤维结肠镜、钡剂灌肠X线、核素显像或选择性腹腔内脏动脉造影获诊,8例经手术探查、2例经术后病检、1例依 赖临床资料建立诊断。经手术探查获诊者仅占27.6%。③3例进行了^99mTc-红细胞显像,9例进行了选择性腹腔内脏动脉造影,均获阳性发现,其中小肠良性肿瘤3例,肠血管畸形6例。结论 ①下消化道出血病因繁多,除常见病因外,应注意肠道血管畸形。②剖腹探查对下消化道出血定位、定性诊断价值有限,除非同时存在肠梗阻症状,腹部触及肿块或具有腹膜刺激征者,只要全身状况允许,均应进行核素显像和/或选择性内脏血管造影,明确出血部位,方行手术。  相似文献   

7.
介入诊疗急性动脉性消化道大出血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动脉性消化道大出血介入诊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9例急性动脉性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行DSA检查,对38例出血征象阳性的患者中37例采用明胶海绵颗粒配合微弹簧圈进行介入栓塞治疗。结果 39例动脉造影中38例出血征象阳性,主要表现为对比剂外溢。接受栓塞治疗的37例中,止血成功36例(其中3例行第2次栓塞),均未发生与介入栓塞相关的严重并发症。最终2例患者转剖腹探查手术。结论介入技术是急性动脉性消化道大出血安全、有效的诊疗手段,能快速明确出血动脉及部位,并迅速有效控制出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合并下消化道出血结肠血管扩张症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9月至2001年3月住院诊治的6例结肠血管扩张症合并下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年龄>60岁;4例为急性大出血,2例为间歇性显性出血;5例纤维结肠镜均无阳性发现,3例行99mTc-细胞显像均见异常放射性聚集,5例行选择性内脏血管造影均显示病变结肠肠壁血管“静脉相”迂曲,扩张;4例急性大出血者作病变结肠肠段切除,痊愈出院。结论:(1)凡老年人无诱因出现下消化道出血者应想到结肠血管扩张症的可能性;(2)99mTc-红细胞显像是消化道出血定位诊断的筛选方法,选择性肠系膜动脉造影是结肠血管扩张症定性诊断的首选;(3)手术切除病变肠段是其可靠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陆永良  顾凤元 《腹部外科》1997,10(5):219-220
作者自1988年1月至1995年1月,对38例经常规检查不明原因的下消化道出血采用选择性动脉造影作定位和/或定性诊断,出血诊断率84%(32/38)。31例手术治疗,送病理检查均明确病因。并提出选择性动脉造影后,动脉内留置导管,术中推注美蓝作定位诊断,确定病变范围,切除出血病变肠段。亦可用于经导管动脉内推注血管收缩性药物,作止血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下消化道出血病因,总结诊治经验。方法对1999年1月至2009年12月诊治的118例下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下消化道出血发生原因依次为肿瘤(69.5%)、血管畸形(13.6%)、炎症性肠病(5.9%)、肠憩室(5.9%),均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结论肿瘤及血管畸形是引起下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增强螺旋CT扫描、内镜、选择性肠系膜血管造影、核素扫描是下消化道出血的主要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下消化道出血的手术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0年间经内镜、血管造影、增强CT扫描及核素扫描均不能明确下消化道出血部位及原因、由于反复出血或出血凶猛而采用剖腹探查诊治者1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最常见的出血原因是血管发育不良或畸形(5例),其次,小肠憩室2例,小肠平滑肌瘤1例,3例原因不明。最终的手术方式主要是右半结肠切除(7例),其他有病变小肠段切除3例及结肠次全切除1例。死亡率27.3%,再出血率18.2%。结论原因不明的下消化道出血,多数病人可以通过剖腹探查明确诊断及治疗,应及时手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急性下消化道出血并失血性休克的诊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剖腹探查术结合术中肠镜检查对12例急性下消化道出血并失血性休克患者诊治的临床资料。结果 除1例患者死于DIC外,余患者明确了诊断、抢救成功。结论 对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支持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应积极手术,术中肠镜有助于明确诊断,急诊手术是处理出血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小肠出血35例临床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耿全利  曹其彬  傅卫 《腹部外科》2010,23(3):153-154
目的分析小肠出血的病因,总结其临床表现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09年9月间收治的35例小肠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除出血和贫血表现外,62.9%(22/35)不伴其他症状,85.7%(30/35)不伴腹部阳性体征。35例中急性大出血4例,慢性显性出血29例,慢性隐性出血2例。入院时合并失血性休克4例(11.4%)。出血病因中小肠肿瘤为首位,占37.1%(13/35),其次为小肠憩室31.4%(11/35),小肠炎症22.9%(8/35),血管疾病8.6%(3/35)。35例中,33例手术,2例行内镜下止血治疗。33例手术治疗病人中,28例均行小肠部分切除肠吻合术,5例行腹腔镜下憩室局部切除。术中肠镜7例。结论小肠出血的症状与体征无特异性,小肠肿瘤、小肠憩室、小肠炎症是小肠出血常见原因。术中肠镜检查为最后诊断隐匿性小肠出血的有效方法。外科手术治疗是治疗小肠出血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肠血管畸形致下消化道出血42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纪伟  曾勇 《腹部外科》2010,23(3):144-146
目的探讨肠血管畸形致下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对42例肠血管畸形所致下消化道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选择性血管造影确诊35例(83.3%)。经血管造影后介入治疗治愈28例(66.7%),经内镜治愈1例(2.4%),手术治愈13(31.0%)例。结论选择性血管造影加血管介入栓塞术是诊断和治疗肠血管畸形的首选有效手段,外科手术切除病灶仍是治疗肠血管畸形出血最可靠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克罗恩病(CD)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情况,回顾分析56例CD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维也纳分类标准进行临床分类。结果显示,56例CD患首的男女之比为2.11:1,年龄13~68岁。根据维也纳分类标准进行分类,56例CD患者中诊断时年龄〈40岁(A1)者36例(64.3%),≥40岁(A2)者20例(35.7%);病变位于末端回肠(L1)者22例(39.3%),结肠(L2)者12例(21.4%),回结肠(L3)者21例(37.5%),上消化道(L4)者1例(1.8%);无狭窄、穿孔(B1)者25例(44.6%),发生狭窄(B2)者17例(30.4%).发生穿孔(B3)14例(25.0%)。A1型中病变位于末端回肠者占44.4%,A2型中病变位于回结肠者占45.0%。狭窄发生率在L1及L2中的比例相近(36.4%vs33.3%),而穿孔发生率L1明显高于L2(31.8%vs8.3%)。结肠镜下可见节段性病变、黏膜充血水肿、溃疡、铺路石样改变等;胶囊内镜下表现为不规则溃疡、线样溃疡、阿弗他溃疡等。活检标本的肉芽肿检出率为33.3%,手术标本为74.1%。27例患者接受手术诊治.手术率为48.2%。结果表明,简单易仃的维也纳分类标准遁用于我国CD人群的分类。CD的诊断较困难,手术率高,需重视发病早期胶囊内镜和回结肠镜检查的重要作用,减少手术发生,延缓患者首次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胰腺腺泡细胞癌的病理改变、临床特点、诊治及预后。方法:回顾2004年1月至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8例胰腺腺泡细胞癌病例,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结合随访资料进行总结。结果:8例胰腺腺泡细胞癌病人的平均年龄为(55.1±8.9)(37~67)岁,均为男性。术前主诉为腹胀(1例)、腹痛或不适(3例)、黄疸(2例)和体重下降(1例)。术前血清CA19-9平均值为(83.3±14.1)(3.7~285.1)U/mL。肿瘤位于胰头部3例,胰体尾部5例。术后病理学分期ⅠA期1例,ⅠB期3例,ⅡA期4例,无Ⅲ、Ⅳ期病例。术后死亡3例,死因分别为腹腔感染伴出血、全身多发转移伴恶病质和消化道出血。2例病人带瘤生存,分别为肝转移和肝、骨转移,其余3例情况良好。结论:胰腺腺泡细胞癌是一种少见的胰腺上皮源性恶性肿瘤,男性为主,预后较差,但明显好于胰腺导管腺癌。手术是胰腺腺泡细胞癌治疗首选。新辅助化疗和辅助化疗是否可改善病人预后,尚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上尿路移行细胞癌12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上尿路移行细胞癌患者在诊治过程中的误诊情况。误诊为肾炎4例,上尿路结石3例,泌尿系感染3例,肾结核1例,前列腺增生1例。结果 12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证实肾盂移行细胞癌9例,输尿管移行细胞癌3例,伴膀胱移行细胞癌2例。通过B超、静脉尿路造影(IVU)、逆行肾盂造影、CT、输尿管镜及膀胱镜等检查均提示发现肿瘤病灶。8例患者随访6个月~15年,3例死于肿瘤进展,2例术后出现膀胱移行细胞癌。结论对长期血尿病史患者需进一步病因检查,B超、IVU、CT等影像学检查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同时应提高对检查结果的正确分析和判读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肠系膜动脉DSA在下消化道出血诊断中的应用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结肠镜检查为阴性结果的下消化道出血患者36例,其中8例为急性大出血,28例为慢性出血;对所有患者均行肠系膜上、下动脉及腹腔动脉DSA检查。结果 DSA发现6例病变,阳性率为16.67%(6/36)。5例病变位于小肠,其中3例可见对比剂外溢等直接出血征象,手术证实为小肠憩室;1例表现为血管局部囊状扩张,伴对比剂外溢,手术证实为小肠动脉瘤破裂出血;1例表现为空回肠段静脉早显、异常血管湖,诊断为血管扩张。1例病变位于结肠,表现为肿瘤染色,手术证实为间质瘤。结论肠系膜动脉DSA对于诊断结肠镜阴性的下消化道出血、特别是对于结肠镜难以观察的小肠病灶所致出血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9.
Acute bleeding of the lower gastrointestinal tract causes complex diagnostic problems. Colonoscopy is subject to discussion as the first method of diagnosing lower digestive tract bleeding. From June 1998 to September 2001 we observed 80 patients with acute bleeding (45 males and 35 females; mean age: 65.5 years). All patients underwent an emergency colonoscopy. In 15 cases we carried out an angiography and in 9 a scintigraphy (always after colonoscopy). Colonoscopy detected the cause of the bleeding in 69 patients (86.2%) during the first examination. Angiography and scintigraphy revealed the haemorrhage in 8 (53%) and 7 (77.7%) cases, respectively. Ten cases were treated during colonoscopy; 31 underwent surgery. We consider an emergency colonoscopy as the first method for diagnosing the causes of bleeding. If this examination fails we consider arteriography and scintigraphy as second-line approaches for obtaining a diagnos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