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医中药是中国伟大的宝库,也是世界医学的瑰宝。中西医结合在理论研究和实践运用都日趋深入,成果斐然,世界瞩目。中医中药既要传承更要与时倶进,发展中西医结合,国家政策是引领,学科交叉和团队合作是关键。中西医两种医学相互渗透,相互结合,是未来医学的发展方向,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造福人类,推动健康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西医结合医学是我国独创的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中西医结合学科综合中西医两者之长,充分吸收利用现代科学和中西医药研究的新成果,在近50年来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和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目前中西医结合教育、培养及普及尚不完善。医学模式的转变及医学发展本身都对中西医结合医学提出了客观要求。因此,必要认识中西医结合教育的重要性及目前中西医结合教育存在的问题,找寻培养中西医结合人才的重要新途径,推动中西医结合教育从探索阶段逐步发展向成熟和规范化。中西医结合教育只有在不断的继承和创新中前进。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中医理论和西医理论特点的分析概括,阐明不能用中医理论研究西医,也不能用西医理论研究中医.中医和西医诊断疾病的角度不相同,中西医结合的目的 :重视中西医结合基础和临床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借助现代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与技术,提倡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合作和融合,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应抓住机遇,谋求发展,使骨伤科中西医结合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一门学科,它是建立在中医学与西医学发展的基础上,两者相互兼容,相互渗透,优势互补,相互结合而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开设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是培养中西医结合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课程是实施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它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直接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结合是中医药和西医药两种学科相互渗透、理论互补及知识创新的重要途径,是我国医学发展的特色和优势,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要方针之一。近50年来的事实证明,中西医结合在保障与增进人民健康、促进中医药学现代化、丰富现代医药理论知识、加强国际医药学术交流等...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科是泉州地区中西医结合学科发展历史最悠久的分学科之一。近三十年来该学科在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临床诊疗技术、中药动物和临床试验以及中医护理等方面的研究均取得长足的发展,同时也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成为制约学科发展的瓶颈,现试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临床理论的建立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探索目前中西医结合的临床思维方式,针对中西医结合学科研究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提出应建立和完善中西医标准化诊疗体系和疗效评价体系;辨证论治与专方专药相结合,增强用药的针对性是当前临床医学和中西医结合学科发展的方向;在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研究中,重视先进科学技术的吸收和利用,是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重要保证;中医和西医两种不同理论的结合,关键在于能否找到结合点。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是推进中医学发展的重要途径。中西医理论结合是中西医结合的重要组成部分。试以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为例,探索中西医理论结合研究的切入点。从生理、病理及致病因素等几方面,用中医学的太过、不及、气血等理论阐释现代医学的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  相似文献   

9.
胸痹心痛痰浊证的客观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证"的研究,是近50年来中医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也是制约中医学发展的瓶颈.同时证的客观化研究又是中西医结合的重要课题[1].将中医证型与现代检测指标及实验室数据融为一体是实现中西医结合的一条重要途径[2,3].  相似文献   

10.
博士研究生是国家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文章分析了中西医结合教育的机遇与发展方向,介绍了中西医结合博士教育的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了中西医结合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4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慢性肾小球肾炎进行疗效观察,方法:建立慢性肾小球肾炎单纯补肾化瘀利水中药组、西药组、中西医结合组进行治疗前后血肌酐,尿素氮及24h尿蛋白定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单纯中药组、西药组和中西医结合组在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血肌酐、尿 氮、24h尿蛋白定量均有改善(P<0.05)。而单纯中药组和西药组治疗后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中西医结合组与单纯中药组,西药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可改善肾功能,减少尿蛋白流失,提高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治愈率其疗效优于单纯中药或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2.
一部好的中西医结合临床指南的制定,应由多学科专家,包括中西医结合临床专家、中医临床专家、西医临床专家、不同层次医疗保健机构的医务人员、有关临床科研人员、基础医学研究者、统计学家、临床流行病学家、临床经济学家和医学决策与管理专家共同参与;遵循以下程序:中西医结合学会和(或)各专科分会确定指南题目,组成专题指南制定小组(或以研究项目的形式确定),系统文献评价,草拟初稿,同行咨询及评议,向学术界公开内容,收集反馈意见与建议并进行分析,对指南进行修改,发表与发行,各地应用,反馈审计与评价.再修订完善;在循证医学基础上强调科学证据与证据更新,不断补充和完善原定的指南版本;坚持病证结合,以病统证,规范证型标准,合理设置证型数量,在典型证型基础上,设置加减治疗的标准与方法;注意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强调指南只能作为临床医生的诊疗参考,实际应用应灵活处理,不能机械照搬;注重指南的实用性,使使用者看后很容易使用与操作,同时指南制定组织有义务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以推进临床指南的实施。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所制定的中西医结合临床指南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权威性、规范性与适用性,达到制定指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功能低下性不孕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6年2月至2017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就诊的不孕症患者,根据纳入标准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卵巢功能低下性不孕症患者316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3组:中药治疗(TCM)组(n=115)、西药治疗(WM)组(n=50)和中西医结合治疗(ITCWM)组(n=151)。3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经周期,疗程结束后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基础血清卵泡刺激素(follicule-stimulating hormone,FSH)、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FSH/LH、雌二醇(estradiol,E2)、睾酮(testosterone,T)水平的改变,并统计3组患者治疗后的成功妊娠率。结果 3组患者治疗前年龄、中医证候积分、基础血清FSH、LH、FSH/LH、T、E2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FSH水平、FSH/LH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血清T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3组患者治疗后组间比较,ITCWM组中医证候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TCM组、WM组(P<0.05);ITCWM组血清FSH、FSH/LH水平下降较TCM组、WM组明显(P<0.05);血清T、E2水平上升较TCM组、WM组明显(P<0.05);ITCWM组成功妊娠率明显高于TCM组及WM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功能低下性不孕症疗效明显。血清T水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卵巢功能,可以作为评价卵巢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全部96例病人随机分为中西医组(n=50)和西医组 (n=46)。西医组给予常规治疗,中西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中药治疗,均用活血化瘀治疗 (血府逐瘀汤加减或血府逐瘀胶囊加减)。[结果]中西医组总有效率为86 9%,西药组总有效率为53 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均有不同程度的糖皮质激素或/和细胞毒性药物副作用,中西医组副作用发生明显轻于西医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可以提高疗效,降低副作用发生。  相似文献   

15.
翁蔼蔼 《河北医学》2009,15(12):1444-1445
目的: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盆腔瘀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西药以及采用桂枝茯苓丸及益气化瘀汤加减,7d为一疗程,治疗2-4个疗程。结果:痊愈40例,显效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6%。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盆腔瘀血综合征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治疗手足部慢性角化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8例手足部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中西医结合组。中药组外用自拟中药煎剂熏洗,西药组外用丙酸氯倍他索软膏,中西医结合组采用中药组与西药组两种疗法相结合进行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组临床总有效率为100.0%,西药组为61.5%,中药组为80.0%。中药组与西药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7);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西药组(P=0.000),高于中药组,但差异无显著性(连续校正x^2检验,P=0.026)。结论:中药熏泡配合糖皮质激素外用可显著提高手足部慢性角化性湿疹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康雷  杨迎霞 《中国病案》2011,12(3):12-13
目的了解中医运行电子病历的质量现状,分析运行病历存在的缺陷,探讨提高中医电子病历质量的有效方法。方法应用电子病历系统对随机抽取的1000份运行中医病历进行实时监控,以入院记录、首次病程记录、病程记录、知情同意、医嘱、辅助检查、中医内容完整性等为质控指标,进行评价。对监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00份病案资料中,甲级病历877份,乙级病历123份,无丙级病历,病历甲级率为87.7%;入院记录发生缺陷最多;中医辨证问题最为突出。结论重视中医运行病历的规范化管理,是提高中医院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的前提,是发展中医药,提高中医学生培养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中医从业人员管理规制问题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师是具有一定特殊性的医疗服务群体,现有的涉及中医从业人员的法律法规未能充分反映其发展规律和特点,仍存在基本概念的界定不清和对特定人员的管理缺失。本文分析中医从业人员的资格准入、执业范围等方面的问题,提出明确中医师的执业范围,调整考试方式和准入条件,对从业人员进行分类管理,建立健全中医药法律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医药是中华医学与文化的瑰宝,随着当代医学科学的迅猛发展,中医药面临着日趋严峻的挑战与竞争,中医药要保持自身的永恒魅力必须适应时代的需要进行发展与创新,而中医药的发展与创新离不开中医药创新型人才。作者结合近10年来国内中医药创新型人才研究的情况,分析我国及广西在中医药创新型人才引进、培养、管理和使用的现状和问题,提出广西中医药创新型人才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