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用CD3 4标记胃癌微血管内皮细胞 ,测定肿瘤微血管密度 (MVD) ,探讨其与胃癌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检测 5 2例胃癌、10例癌旁组织和 16例正常胃黏膜组织CD3 4抗原的表达 ,对CD3 4单克隆抗体标记的血管计数MVD。结果 CD3 4染色胃癌微血管具有高度的特异性、敏感性及清晰的背景 ,易于计数。胃癌组织MVD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P <0 .0 1)和癌旁组织 (P <0 .0 5 ) ;MVD与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是否发生远处器官转移、TNM分期明显相关 (P均 <0 .0 5 )。结论 CD3 4是良好的血管内皮细胞标记物 ;胃癌血管生成与肿瘤的生长、浸润、转移及疾病进展密切相关 ;MVD可作为判断胃癌生物学行为 ,预测胃癌发生发展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CD105和CD34在胃癌微血管中的表达及与VEGF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CD105与CD34在胃癌微血管中的表达及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uth factor,VEGF)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CD105、CD34和VEGF通过免疫组化S-P法,对50例胃癌及10例正常胃组织进行标记,检测CD105及CD34的微血管密度(MVD)及其与VEGF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进展期胃癌、早期胃癌中CD105抗体标记的MVD分别为26.49±7.26,13.07±3.13;CD34标记的MVD分别为53.32±23.05,18.35±13.46,VEGF阳性率分别为82.5%,53.33%.正常胃组织CD105、CD34标记的MVD分别为3.54±2.69,8.79±8.83,VEGF阳性率为20%.胃癌与正常胃组织之间各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进展期胃癌中CD105和CD34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CD34比较,CD105标记的MVD在胃癌浸润深度中的表达有差异(P<0.05),并在淋巴结有/无转移组中,显著性高于CD34标记的MVD(P<0.01,P<0.05).两者标记的MVD与VEGF表达均呈显著正相关(均P<0.01).结论 CD105比通常用的总内皮标记物CD34更好,是一种更有特异性的肿瘤血管内皮标记,CD105和CD34标记的MVD与VEGF密切相关,为患者预后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食管鳞癌微血管密度与临床病理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食管癌中微血管密度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在57例食管癌标本中标记CD34,检测食管癌中微血管密度(MVD)。结果食管癌MVD值与肿瘤的分化程度、肿瘤大小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浸润深度无关(P>0.05)。结论微血管密度可作为食管鳞癌的生物学行为的一项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4.
Ang-2、CD105和CD34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促血管生成素-2(Ang-2)、CD105和CD34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5例胶质瘤和10例正常脑组织中Ang-2蛋白的表达及CDl05和CD34标记的MVD,并分析它们与胶质瘤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Ang-2在胶质瘤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2.2%,显著高于正常脑组织(P〈0.05)。胶质瘤组织中,CD105、CD34标记的MVD均明显高于正常脑组织。Ang-2表达的阳性标记指数及CD105标记的MVD与胶质瘤病理分级密切相关(P〈0.01),CD34标记的MVD与胶质瘤病理分级无明显相关(P〉0.05)。Ang-2与CD105、Ang-2与CD34均呈协同表达,CD105在胶质瘤中表达的特异性较CD34高。结论:Ang-2、CD105和CD34表达在促进胶质瘤的恶性演进中发挥重要作用;CD105较CD34更能准确反映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NET-1、Ki67和CD34表达的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86例胃癌组织中NET-1、Ki67和CD34的表达,对三指标均阳性病例进行免疫组化三重标记法双染方法,原位检测三指标的表达特点和毗邻关系。所有病例随访60月以上。结果胃癌组织中 NET-1、Ki67和CD34高表达分别为56.98%、74.42%和62.79%,三指标阳性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1)。三指标高表达分别与肿瘤临床分期呈正相关(均P<0.05),与患者生存率呈负相关(均P<0.05), 其3、5年生存率均显著低于相应的低表达组或阴性组(P<0.05,P<0.01)。 NET-1、Ki67高表达分别与肿瘤分化呈负相关(均P<0.01)。NET-1、CD34高表达分别与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NET-1、Ki67和CD34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与癌细胞增殖、癌血管形成和预后差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食管癌中微血管密度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在57例食管癌标本中标记CD34,检测食管癌中微血管密度(MVD)。结果食管癌MVD值与肿瘤的分化程度、肿瘤大小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浸润深度无关(P>0.05)。结论微血管密度可作为食管鳞癌的生物学行为的一项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检测子宫异位症病灶和正常子宫内膜CD34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表达,初步探讨血管生成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3例子宫内膜异位症(AM)组患者异位内膜、在位内膜及17例对照组正常内膜中MVD的的表达。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的异位内膜平均MVD(33.5±14.6)明显高于在位内膜平均MVD(19.5±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子宫内膜异位症组在位内膜与对照组正常的内膜平均MVD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8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与血管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CD105在声门上型喉癌组织中的表达,评价其标记的微血管密度(IMVD)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CD105在40例声门上型喉癌标本及20例正常喉黏膜标本中的表达情况,并计数其标记的微血管密度(IMVD)。结果 40例声门上型喉癌组织中IMVD值(23.45±8.27个/HPF)明显高于正常喉黏膜组织(P<0.01),有淋巴结转移组IMVD值(29.72±2.97个/HPF)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15.10±3.49个/HPF)(P<0.01),IMVD值随临床分期增加而明显增加(P<0.05),而IMVD值与肿瘤的分化程度以及病人的年龄、性别等因素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CD105是肿瘤新生血管的标志,其标记的微血管密度与声门上型喉癌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可能作为一种新的肿瘤标志物来监控喉鳞状细胞癌的发生、浸润和转移。  相似文献   

9.
王猛  黄乃祥 《实用癌症杂志》2002,17(6):659-660,666
有研究表明肿癌的生长和转移有赖于瘤体血管的形成 ,这给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但目前还缺乏直接的检测手段来检测肿瘤内血管生成。现就检测肺癌瘤体血管形成的抗体 ,微血管密度 (microvesseldensity ,MVD )测定的计数方法 ,免疫组化检测MVD的临床意义作一综述。1 血管内皮免疫组化染色抗体的选择1.1 抗Ⅷ因子相关抗原 (factorⅧ relatedantigon ,FⅧ -RA )抗体免疫电镜下观察发现FⅧ -RA定位于内皮细胞 (endothe liacell ,EC)的Weibel -palada小体…  相似文献   

10.
miR-29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miR-29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113例胃癌组织及3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miR-29的表达,利用CD34指标检测胃癌组织内MVD。[结果] miR-29在胃癌组织内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正常胃黏膜组织(2.62±1.17vs3.31±1.18,t=2.897,P=0.004)。胃癌组织内miR-29表达水平与MVD值呈负相关(r=-0.587,P〈0.05)。[结论] miR-29低表达可促进胃癌内微血管形成,是一个潜在的抑癌miRNA。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D2-40和CD3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D2-40阳性的淋巴管密度(LVD)和CD34阳性的微血管密度(MVD)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08例胃癌和36例癌旁组织中D2-40和CD34的表达情况,并分别计数D2-40阳性的LVD和CD34阳性的MVD,分析两者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D2-40在胃癌和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2%(92/108)和22.2%(8/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CD34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4.4%(102/108),高于癌旁组织的36.1%(13/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胃癌组织中LVD和MVD计数分别为10.14±5.37和45.32±15.78,显著高于癌旁组织中的3.38±1.69和4.92±1.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为0.000);单因素分析显示两者与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与性别、年龄无关。Cox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MVD和LVD是胃癌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乏淋巴管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69.0个月(95% CI:59.91~77.20个月),高于富淋巴管组的33.0个月(95% CI:23.20~42.66个月);乏微血管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67.0个月(95% CI:58.10~76.39个月),高于富微血管组34.0个月(95% CI:24.63~44.02个月),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2-40标记的LVD和CD34标记的MVD与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有望成为胃癌发展及预后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2.
微血管密度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微血管密度(MVD)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0例结直肠癌、30例结直肠腺瘤及30例正常结直肠组织中CD34表达并计算MVD值,分析MVD值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结直肠癌MVD值为30.2±6.3,显著高于结直肠腺瘤的13.1±1.6和正常结直肠组织的6.5±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直肠癌MVD值与Dukes分期、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1)。结直肠癌高MVD值组患者5年生存率为35.71%,显著低于低MVD值组的7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VD值在结直肠癌中较高,并能够预示肿瘤具有更高的侵袭性及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腋淋巴结阴性(lymph node negative,LNN)乳腺癌中PTEN蛋白的表达,探讨与微血管密度(MVD)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1例LNN乳腺癌及20例癌旁乳腺组织中PTEN和CD34蛋白的表达,分析与各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的关系.结果:32.6%的患者PTEN蛋白表达减低或完全阴性表达,PTEN与乳腺癌病理分级,ER状态和复发转移显著相关;PTEN阳性表达组的5年生存率(83.7%)明显高于阴性表达组(66.7%)(P<0.05);PTEN的表达与MVD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552,P<0.01).结论:PTEN缺失是乳腺癌发生过程中的多发事件,并有抑制血管生成的作用,PTEN缺失和高MVD的LNN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低,两者的检测有助于提高评估LNN乳腺癌患者术后生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抗CD34单克隆抗体标记血管生成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Zhu B  Wen J 《中国肺癌杂志》2000,3(5):355-358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中抗CD34单抗标记的血管生成的表达状况。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1例手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标本中抗内皮细胞表面抗原CD34单抗标记的血管生成。结果 CD34以其染色的特异性、敏感性及清晰的背景而易于识别。统计学分析显示微血管密度同肺癌临床分期的进展有密切关系(P〈0.05),但与淋巴结转移及其它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 肺癌中微血管密度在肺癌的发生、发  相似文献   

15.
肿瘤微血管密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伟 《实用肿瘤学杂志》1999,13(2):159-160,F003
实体瘤在发生、发展以及转移过程中,其中一个关键的因素是必须形成功能性血管系统来供应其生长所需的氧和营养物质;近年来陆续发现了许多血管形成因子与血管形成抑制因子,并提出“血管形成的开关平衡假说”,当血管生长因子增多时,平衡被破坏,导致瘤体局部倾向于血管形成。同时,丰富的血管形成必然对实体瘤的生长及转移起到加速作用。近年来关于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的测定方法及其与肿瘤生长、病理分期、转移及预后的关系屡有报道,许多学者将MWD作为肿瘤微血管形成程度的标志和肿瘤的生物学特征,现综述如下。 1 MVD的测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第Ⅷ因子相关抗原(FⅧ-RAg)和CD34在前列腺癌(PC)组织中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探讨其与前列腺组织分化、临床分期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PC、3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中的FⅧ-RAg和CD34的表达,并检测其MVD。结果:CD34表达高者其MVD值高于FⅧ-RAg表达者高。PC与BPH相比较,不同组织分化、临床分期、预后的PC组织间相互比较,其CD34、FⅧ-RAg表达水平及MVD值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MVD与前列腺癌组织分化、临床分期和预后密切相关。同时检测肿瘤组织中CD34和FⅧ-RAg的表达,可使其MVD值更准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不同骨桥蛋白(OPN)的表达水平及其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89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OPN和CD34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与病理特征的关系。定性资料分析采用x2检验,定量资料分析采用t检验。结果在89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OPN阳性表达率为57.30%(51/89)。组织学分级Ⅰ、Ⅱ、Ⅲ级浸润性导管癌OP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7.27%(6/22)、66.67%(24/36)、67.74%(21/31),三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780,P=0.005);有、无淋巴结转移者OP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4.47%(35/47)和38.10%(16/42),伴有淋巴结转移者OPN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不伴转移者(x2=11.993,P=0.001)。乳腺癌组织OPN表达阴性、阳性组的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分别为(68.42±23.45)条/每高倍视野和(94.96±31.03)条/每高倍视野,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13,P=0.000)。结论OPN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高表达与肿瘤血管的生成和肿瘤的浸润及转移有一定关系,针对OPN的进一步研究可能为临床治疗乳腺癌转移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D105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作为肿瘤新生血管标记物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5例结直肠癌手术切除标本中CD105单克隆抗体表达的微血管密度(MVD)及其与临床病理参素之间的关系。结果CD105在结直肠癌中表达的新生血管大多局限于肿瘤实质边缘,而在正常组织的血管无表达。CD105检测的MVD为35.80±8.88,MVD值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Dukes分期密切相关,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CD105表达的MVD值可以被认为是与肿瘤浸润、转移有关的1项重要指征。  相似文献   

19.
大肠癌VEGF表达及微血管计数的临床病理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彭敦发  林鸿民  齐琼  黄文斌 《癌症》2000,19(1):86-87
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是其生长、浸润、转移的重要条件,为此,我们对大肠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进行研究,并探讨其临床病理意义.  相似文献   

20.
微血管密度及CD146在小肠间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微血管密度(MVD)及CD146在小肠间质瘤中的表达以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73例小肠间质瘤中MVD及CD146的表达情况,用CD105标记MVD.另取30例正常小肠组织作为对照.结果 小肠间质瘤中MVD为28.00±12.29,CD146高表达率为72.60%(53/73),均明显高于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