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 温病学说是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逐步发展而形成的.概括来说是源于内经、发展于伤寒,成热于明清.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中医政策的光辉照耀下,温病学也展现了新的面貌.在防治急性传染病和急性感染性疾病的实践中,温病学不仅得到了广泛应用,而且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为了更好地学习和研究温病学,特将近三十年来对温病概念的认识,按温病的定义、温病的分类、温病与伤寒、新感与伏邪四个方面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 二、温病的分类温病分类方法是历代医家在临床实践体会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到了清代温病学发展已渐趋成熟,对温病的认识更加深化,提出了多种分类方法.叶天士在《温热论》中屡屡例举纯热无湿和湿与温合,两个温病类型作为例证.吴鞠通将温病分为九种(兼附疟、痢、疸、  相似文献   

3.
各论第一章风温风温:是感受风热病邪所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肺卫见症:发病初起有发热、微恶风寒、咳嗽、口微渴、脉浮等见症者。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是吴鞠通提出的治疗上焦心肺病变的治疗原则,采取以轻清宣透之品清宣肺卫之邪的治疗方法。辛凉平剂:银翘散为辛凉解表方剂,因银翘散中有荆芥、豆豉辛散透表之品,合于辛凉药物中其解表力较胜,故称为“辛凉平剂”。  相似文献   

4.
4.营分证是否就是热入心包?为什么? 答:营分证不能说是热入心包。在病情上,热入心包较营分证为重,营分证只有在邪热内陷心包时,才是热入心包。但由于心主血属营,故热入心包一证,可以归属营分阶段。上述的说法,是因为营分证与热入心包的病机、证状、治疗都各不相同。营分证是在温热病邪内传入营分时出现的,它的病机是热入营分,灼伤营阴,心神被扰,血分受累。故临床表现为身热夜甚,心烦不寐,时有谵语,口干而不甚思饮,或见斑疹隐隐,舌绛脉细数,治以清营泄热,滋养营阴,方用清营汤为  相似文献   

5.
(六) 息风法是平息内风、制止痉厥的治疗方法,具有凉肝息风或滋阴息风的作用。凉肝息风适用于热盛动风证,属干清法;滋阴息风适用于阴虚风动证,属于补法。 1.凉肝息风 (l)概念:用清热凉肝之品以息风止痉。 (2)适应范围:温病牙吓热亢盛,引动肝  相似文献   

6.
近三年来,随着国际上中医热的掀起,促使台湾政府对中医药界的关心。台湾当局在中医药的行政管理上,中医药的现代化,科学化的发展上都给予一定的财政上扶植和政策上的支持。台湾中医药界,在改进中医  相似文献   

7.
暑温署温是发于夏季的急性热病。临床以突然发病、身热、痉厥、津液易伤,传变迅速为特征。《素问》简名为“暑”或叫“伤暑”。署亦名“喝”。《金匮》以痉湿喝同论。小儿肌肤脆嫩,神气最怯,不奈天暑下迫,地湿上蒸,尤易罹惠,且易见窍闭动风,气阴欲脱的危候。吴鞠通《温病条辨》指出:“小儿暑温,身热,卒然痉厥”。雷少逸《时病论》谓:“暑邪袭人。有伤暑、冒暑、中暑之分,且有暑风、暑温、暑咳、暑瘵之异”。暑,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素问·热论》:“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生气通天论》:“因于暑,汗,烦则喘渴,静则多言”。概括了暑的发病与证候特征。  相似文献   

8.
9.
灸法的研究灸法在古代是相当盛行的一种治疗方法,现存最早的古医学文献,首推《足臂十一经脉灸经》,它是中医经典《黄帝内经》的前期作品。晋代名医陈延之说:“夫针须师乃行,其灸则凡人便施……野间无图不解文者,但逐病所在便灸之,皆良法……。”说  相似文献   

10.
清营汤配伍精妙,突出体现了中医温病学卫气营血辨证的特色。近年来,围绕清营汤又有很多新的见解,特介绍如下,以丰富创新中医理论。  相似文献   

11.
八、灸法治疗原理的研究灸法具有温经通络、散寒祛湿、消肿散瘀、温中回阳固脱以及防病保健等作用。其治疗原理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提高机体的防御机能关于艾灸对机体防御机能的研究有较多的报道。  相似文献   

12.
近三年来中药丹参的药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近三年来丹参的药理学研究进行了综述 ,为中药丹参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应用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3.
<正> 五、针灸治疗运用针灸治疗急性出血性中风,一般是闭证多用泻法,脱证多用灸。于氏采用(1)手十井及十宣放血,交替使用,头痛眩晕明显或耳门动脉搏动明显者加刺太阳、百会放血;舌强、恶心或呕吐者加刺金津、玉液放血。(2)针刺手足十二针(曲池、内关、合谷、阳陵、足三里、三阴交,均双侧)。急性  相似文献   

14.
有关祖国医学对肾炎临床研究的资料,作者曾于1962年底进行了初步综述。最近2年来,全国各地对肾炎的研究工作续有进展,特别对肾盂肾炎的治疗方面,累积了更多的经验。兹将近2年来(1963~1964)有关中医在肾炎临床研究方面的材料,择其主要者再予以综述,以供临床研究之参考。治疗急性肾炎的概况最近2年来,中医在治疗急性肾炎的疗效方面,基本上与以往相似,治愈率在68.3~74%之间。一般认为,急性肾炎属风水、皮水范  相似文献   

15.
四、热入营分证治热邪深入营分所发生的病理变化,总的来讲是以营热炽盛,营阴受损,心神被扰为其特点。本篇的营分证重点论述的是;气营两燔以及痰热阻闭心包的证治。 (一)气营两燔 [原文)风温证,身大热,口大渴, 目赤唇肿,气粗烦躁,舌绛,齿板,痰咳,甚至神昏谵语,下利黄水者,风温热毒,深入阳明营分, 最为危候,用犀角、连翘、葛根,玄参、赤芍.丹皮、麦冬、紫草、川贝、人中黄解毒提斑, 间有生者。  相似文献   

16.
刺血疗法,又称刺络疗法。是以三棱针等器具刺破人体某些腧穴、病灶处、病理反应点或浅表静脉,放出少量血液,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一种特殊外治法。刺血疗法,渊源流长。至现代,其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现将国内近三十年来,以此法治疗皮肤科疾病的概况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7.
据中医研究院研究生郭王琦等同志参考103篇文章综述:证是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核心,证实质的研究对中医诊疗体系的现代化极为重要。本文从临床及实验研究,理论及方法探讨二个题材进行综述。对肾阴虚与肾阳虚的研究,从神经内分泌,植物神经与能量代射,免疫等方面作归纳;对阴虚与  相似文献   

18.
李东垣对祖国医学发展有一定贡献,他首创甘温除热的治法,并提出“阴火”这一概念。但由于他对“阴火”这一定义模糊,概念不清,引起了后世医家的纷争。建国后从六十年代初开始到现在一直继续在对东垣的学术观点进行争论、阐述、发挥或评价。“阴火”到底是什么性质的火?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火?下面谈一些粗浅认识。东垣之论源于《内经》。他说:“历观诸篇而参考之,则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元气。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信,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  相似文献   

19.
证实质近三十年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证是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核心,证实质的研究对中医诊疗体系的现代化极为重要。本文综述了证实质研究近三十年的进展,供参考。临床及实验研究一、肾阴虚与肾阳虚1.神经内分泌:六十年代初,上海研究发现六种  相似文献   

20.
一、伤阴的病因病理温为阳邪,必从火化,极易化燥伤阴。吴鞠通指出,“温病最善伤阴”,“春温、夏热、秋燥,所伤皆阴液也”;叶天士曰,“热邪不燥胃津,必耗肾液”。热邪与阴津,两者是对立的矛盾。热邪炽盛,必灼烁阴津,迫令水分从汗、吐、下等途经大量消失。阴液不足,阴虚则阳盛,又可使热邪炽盛,更易耗损阴津。这样恶性循环,每致体力迅速下降,终致“亡阴”,形成“阴绝阳脱”的危重症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