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虚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与对照组34例,治疗组给予黄芪注射液静滴,对照组不用任何药物;观察前后分别测定BALFCD3 、CD4 、CD8 、CD4 /CD8 及SIgA、IgM、IgG含量。结果治疗组BALFCD3 、CD4 、CD4 /CD8 及SIgA、IgG有明显升高,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结论黄芪注射液对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虚患者有免疫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2.
董磊 《亚太传统医药》2013,(10):161-162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胸腺五肽注射液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90例胃癌综合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纽,即对照组和参麦联合胸腺五肽治疗组。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滴注,治疗组给予参麦注射液联合胸腺五肽注射液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情况,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NK)细胞数量变化及免疫球蛋白IgG、IgM、IgA水平改变。结果:经过治疗,参麦注射液联合胸腺五肽注射液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CD3+、CD4+、CD8+、CD4/CD8以及NK细胞的数量上升,免疫球蛋白IgG、IgM、IgA水平升高。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胸腺五肽注射液能够有效增强胃癌术后患者的免疫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免疫细胞的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3.
29例慢性肾衰(CRF)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加用黄芪注射液治疗后,与实验对照组25例比较,免疫功能获得明显改善,患者外周血CD4^ T细胞、CD4^ /CD8^ 比值、NK细胞活性、IL-2明显升高,临床疗效亦明显提高,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结果提示:黄芪注射液具有显著改善MHD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和提高临床疗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生脉注射液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T细胞亚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轶斌  张怀勤  王香梅 《中成药》2005,27(9):1051-1053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人参,麦冬,五味子)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6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常规治疗为对照组(30例),常规治疗加生脉注射液为治疗组(30例),对两组患者治疗前CD3、CD4、NK、CD8、CD4/CD8比值进行自身比较及组间对照比较.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均有T细胞亚群的改变,CD3、CD4、NK升高,CD8下降,CD4/CD8比值升高,治疗组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较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各项免疫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生脉注射液结合常规西医治疗,在心功能改善同时纠正改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存在的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血小板及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10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予参附注射液静滴和常规化疗),对照组48例(常规化疗),2周期后评价两组血小板抑制状况和机体免疫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血小板抑制Ⅰ~Ⅲ度发生5例,低于对照组的14例;两组治疗后CD3+、CD4+、CD8+水平上升,CD4+/CD8+比值下降,且治疗组的变化大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参附注射液对于改善肿瘤患者化疗后的血小板抑制,提高免疫功能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6.
参芪扶正注射液对恶性胃肠道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对恶性胃肠道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恶性胃肠道肿瘤手术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参芪扶正注射液 化疗)40例;对照组(单纯化疗)40例。检测治疗前、治疗8周后的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T细胞亚群:CD4 、CD8 、CD4 /CD8 ,比较两组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NK细胞、CD4T细胞百分数、CD4 /CD8 比值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而CD8T细胞百分数下降;对照组结果相反。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可以改善胃肠道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青年女性急性病毒性心肌炎(AVMC)气虚证患者使用黄芪注射液治疗前后NK细胞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将60例AVMC青年女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和黄芪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3周。结果:治疗前AVMC患者NK细胞活性低于健康人组(P<0.001),其CD3,CD4,CD8,CD4/CD8比值均显著低于健康人组(P<0.05-0.001),经黄芪注射液治疗后,显著改善了NK细胞活性(P<0.001)和CD3,CD4,CD4/CD8比值(P<0.05-0.001),而对照组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具有良好的免疫调节作用,是治疗AVMC的有效治疗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8.
29例慢性肾衰(CRF)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加用黄芪注射液治疗后,与实验对照组25例比较,免疫功能获得明显改善,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CD4+/CD8+比值、NK细胞活性、IL-2明显升高,临床疗效亦明显提高,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结果提示黄芪注射液具有显著改善MHD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和提高临床疗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杨晓玲 《山西中医》2013,(11):20-21
目的:观察康莱特注射液对晚期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对41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应用康莱特注射液,观察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康莱特注射液治疗后患者体力状况、进食量及体质量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及血红蛋白等指标较前升高(P〈0.05);T细胞亚群CD3、CD4及NK阳性细胞比例较治疗前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CD8阳性细胞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康莱特注射液能有效提高晚期肿瘤患者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联合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对术后化疗后大肠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47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黄芪注射液、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黄芪注射液联合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观测治疗前后患者症状、生存质量、T细胞亚群、NK数量等变化。结果:黄芪注射液可以缓解大肠癌术后化疗后患者的症状,改善生存质量,提高受到抑制的CD3、CD4、CD8以及NK细胞的数量;IL-2可以提高大肠癌术后化疗后患者CD3、CD8以及NK细胞的数量。黄芪注射液联合IL-2可以达到协同的作用。结论:黄芪注射液联合IL-2可以用于大肠癌患者手术化疗后免疫功能低下的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的最佳方式。方法:将10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注射232次)、对照组51例(注射245次),对照组采用注射进针前针头内保留苄星青霉素溶液进行注射,观察组采用进针前针头内保留0.5%利多卡因溶液诱导注射,比较2组一次注射成功率及患者的疼痛度。结果:一次注射成功率观察组为96.98%,对照组为61.6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程度观察组较对照组轻(P〈0.05)。结论:采用利多卡因溶液诱导下苄星青霉素注射方法针头无堵塞,一次注射成功率高,患者疼痛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12.
丹参注射液与氧氟沙星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丹参注射液为中药制剂,是丹参水溶性提取物与5%葡萄糖配制而成的灭菌水溶液,为棕色的澄明液体,具有扩张冠状动脉、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浆黏度、加速红细胞流速的作用,从而有利于改善微循环和预防血栓的形成。氧氟沙星注射液为淡黄绿色的澄明液体,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的特点,对革兰氏阳性菌、阴性菌群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我们通过临床观察发现丹参注射液和氧氟沙星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为此我们进行以下试验观察,现报告如下。方法与结果丹参注射液:上海长征富民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每瓶250ml,批号023037;氧氟沙星注射液:湖北潜江制药股…  相似文献   

13.
黄芪注射液联合刺五加注射液治疗脑梗塞4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国庆  常风云  刘楠 《陕西中医》2003,24(8):688-689
目的 :探讨黄芪注射液合刺五加注射液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ICVD)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及血脂的影响。方法 :85例 ICV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4 5例 )和对照组 (4 0例 ) ,观察 2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3 .3 %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χ2 =1 1 .3 5 ,P<0 .0 1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差异 ,且以治疗组为优。两组间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及血脂变化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 :治疗组 (黄芪注射液合刺五加注射液组 )治疗 ICVD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改善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联合丹红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均取胰俞并辨证加减,治疗组每穴每侧分别注射黄芪注射液和丹红注射液各1 m L,对照组每穴每侧分别注射甲钴胺各1 m L。2组均每日注射1次,10天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3天,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2组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NCV)和运动传导速度(MNCV)的变化情况并统计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均能明显提升神经传导速度(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在提升MNCV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提升SNCV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58/60),优于对照组的66.67%(40/60)(χ~2=30.745,P0.01)。结论:黄芪注射液联合丹红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优于甲钴胺穴位注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考察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在室温条件下与木糖醇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模拟临床用药浓度和使用方法,将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8瓶,分别用木糖醇注射液5 ml溶解后转注入木糖醇注射液250 ml中,混合均匀后,在室温条件下考察6h内配伍溶液的色泽、澄清度、pH值、不溶性微粒、紫外全波长扫描图谱、总皂苷变化情况,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皂苷及五味子醇甲的含量,同时考察皂苷及木脂素的指纹图谱变化情况.结果 在室温条件下,配伍溶液的色泽、性状、pH值、不溶性微粒、紫外全波长扫描图谱、皂苷、五味子醇甲含量、皂苷及木脂素指纹图谱在0~6h内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与木糖醇注射液配伍,在室温条件下6h内配伍稳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研究生脉注射液与参麦注射液中人参皂苷类成分在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内的药代动力学变化。方法:20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成2组,交叉试验,两组分别一次性滴注生脉注射液与参麦注射液,采用质谱法检测人参皂苷类成分不同时间点的血药浓度,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并对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分别静脉滴注生脉注射液和参麦注射液后,人参皂苷Rg 1 、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 1 和人参皂苷Rc的达峰血药浓度参麦组均高于生脉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参皂苷Rg 1 的半衰期,人参皂苷Rc的表观分布容积和清除率,人参皂苷Rd达峰时间两组间亦均有差异(P≤0.05);而其他药动参数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两组患者分别一次性滴注生脉注射液与参麦注射液,人参皂苷Rg 1 、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 1 、人参皂苷Rc、人参皂苷Rd在患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存在差异,临床用药应对患者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17.
葛根素注射液与头孢唑啉钠注射液配伍稳定性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葛根素注射液与头孢唑啉钠注射液在生理盐水中配伍的稳定性。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用Nova-PakC_(18)柱(4μm,3.9×150mm),以甲醇—水(25:75)为流动相,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254nm,外掠法定量。结果:在37℃条件下8h内配伍液的外观形状、pH值和含量未见显著变化。结论:实验证明,葛根素注射液与头孢唑啉钠注射液两者可在生理盐水中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热毒宁和地塞米松注射液配伍稳定性。[方法]利用光阻法测定热毒宁与地塞米松注射液中的不溶性微粒,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热毒宁与地塞米松注射液配伍放置几小时内栀子苷及绿原酸的含量变化,以及溶液外观和pH值变化,重点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是液相指纹图谱检测。[结果]配伍药液色泽、澄明度、pH值、主要成分含量、液相指纹图谱在配伍后4h内没有显著差异,不溶性微粒有显著差异。[结论]两种成分在配伍药液中含量相对稳定,但是不溶性微粒数远远超过标准,存在配伍禁忌。为保证临床用药安全,不建议配伍后使用。  相似文献   

19.
丹参及复方丹参注射液质量分析研究   总被引:49,自引:1,他引:49       下载免费PDF全文
袁璐  苏桂兰  胡冠时 《中草药》1994,25(6):299-301
对丹参及复方丹参注射液中有效成分进行紫外吸收度测定,薄层扫描测定,并建立了儿茶酚类物质总量测定法,发现布售产品有效成分含量差异很大。注射液中鞣质对红细胞及血浆蛋白的相关性研究证实,市集产品均含大量鞣质,能使人红细胞及血浆蛋白变性,会导致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室温条件下考察大黄注射液与紫苏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制备大黄及紫苏注射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对其进行质量检查.应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酸度计、显微镜检查大黄及紫苏注射液配伍6 h内的外观、吸收度值、pH值以及微粒的变化.结果 配伍液外观、含量、pH值及微粒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大黄和紫苏注射液配伍后稳定性良好,可配伍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