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卒中单元对脑卒中患者的早期疗效。方法2007年1月--2008年1月住院的5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按照卒中单元的模式管理和治疗。对照纽为成立卒中单元前普通病房牧治的5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观察指标是日常生活能力评价(BI)、神经功能缺损评价、病死率、卒中后押郁的发生率及好转率。分析卒中单元的效果。结果卒中单元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程度较普通病房提高,住院病死率低,住院并发症明显减少(P〈0.01),卒中后抑郁急性期治疗的好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相比普通病房,卒中单元明显提高患者的早期日常生活能力,减少神经功能缺损,减少脑卒中住院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部位及范围对吞咽困难轻重程度的影响。方法对166例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随机进行饮水试验和X线电视透视吞咽钡荆造影(VF)检查及临床评估,吞咽困难评级分为正常、轻度、中度和重度。结果急性脑卒中患者吞咽困难发生率为50.00%(83/166),脑干卒中发生率为73.68%(14/19),双侧大脑半球卒中发生率为73.33%(33/45),单侧大脑半球卒中发生率为42.86%(36/84)。重度吞咽困难多见于脑干卒中和双侧大脑半球卒中。结论急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发生率与卒中损害部位和面积有关。脑干卒中者及双侧大脑半球卒中吞咽困难发生比例大,尤以脑干卒中者为甚。  相似文献   

3.
李曙光 《河北医学》2009,15(2):141-143
目的:探讨联合卒中单元治疗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近期内疗效。方法:将30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联合卒中单元(Shock Unit)治疗组及神经内科常规病房(General Ward)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2月后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价(Barthel指数),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院内感染发生率(肺部及泌尿道)以作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治疗前各评价指标无明显差异性(P〉0.05),经治疗后治疗组NIHSS、Bl指数、HAMD、院感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联合卒中单元对于急性脑卒中疗效优于单一常规病房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卒中单元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卒中单元组、卒中单元+高压氧组,均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卒中单元组早期制定标准化操作程序,给予规范的综合康复治疗,卒中单元+高压氧组在卒中单元的基础上加上高压氧治疗。在治疗前后均采用欧洲卒中量表(ESS)和Barthel指数(BI)评分,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后卒中单元组、卒中单元+高压氧组ESS评分及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卒中单元+高压氧组ESS评分及BI评分显著高于卒中单元组(P〈0.05)。结论卒中单元联合高压氧治疗能明显改善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郸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4例。采用西医卒中单元模式对对照组实施治疗;采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模式对治疗组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卒中疾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方案对病情处于急性期阶段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完善"卒中单元"对重症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方法,研究完善"卒中单元"治疗重症脑卒中患者186例,选用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评分法,在治疗前与疗程结束后分别对患者的神经系统损失状态进行评分,并用卡方检验进行了统计学检验.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3%)显著高于对照组(68.5%)(Р〈0.05).其中出血性脑卒中两组经χ2检验差异不显著,Ridit分析发现两组区间重叠极少; 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组有效率(92.5%)与对照组(67.2%)相比差异非常显著(Р〈0.01).结论:完善卒中单元是治疗重症脑卒中患者的有效措施,能显著改善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卒中单元治疗脑卒中的疗效。方法 75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卒中单元治疗组和非卒中单元,卒中单元治疗组采用多元化医疗模式,而对照组则主要药物治疗。治疗前、治疗后的两个月分别进行日常生活能力(ADL)的Barthel指数评分,应用Cart—shepherd运动评价表对患者运动功能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两个月时的ADL评分、运动功能评分均较人选时的评分有差异(P〈O.01),两个月时的卒中单元组较非卒中单元组评分也有差异(P〈0.01)。结论 运用卒中单元的管理模式对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运动能力的改善要明显优于单纯的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卒中单元模式下持续综合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4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病死率、生活能力评价(Barthel指数)、神经功能评价(NIHSS)、社会功能评价(OHS)等指标,分析卒中单元的效果。结果治疗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Barthel指数、NIHSS评分、OHS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各项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卒中单元模式下持续综合治疗能减少脑卒中患者的病死率,明显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减少神经功能缺损,提高回归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张蓓  张红  刘琴  徐庆 《四川医学》2005,26(11):1239-1240
目的了解影响脑卒中患者就诊时间早晚的因素。方法对214例急性脑卒中住院患者的自然条件、病情轻重、卒中知识和就诊时间等进行调查,并分析影响就诊时间早晚的因素。结果72例(33.5%)患者早就诊。早就诊与用救护车(P〈0.05)、有卒中史(P〈0.05)和病情轻重(P〈0.05)有关。结论广泛开展卒中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可增加早就诊患者人数,使患者得到早期诊治和更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0.
李斌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23):127-127
目的:观察脑卒中在康复性卒中单元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康复性卒中单元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药物治疗组给予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康复性卒中单元治疗组在内科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康复治疗,疗程45天。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ADI)分别用Fugl—meyerassessment(FMA)和改良的Barthel指数评定。结果:康复性卒中单元治疗组患者运动功能和ADI。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药物治疗组。结论:脑卒中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早期实施康复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和ADL,降低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卒中单元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及对改善其生存质量的作用。方法 20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2组,其性别、年龄、病情、病程等基线资料均衡。对照组80例行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卒中单元组120例除常规治疗和护理外同时配合运动疗法、语言训练、心理康复及健康教育。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量表(FMMS)、Barthel指数评定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卒中单元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前Barthel指数评分〔(35.35±20.16)vs(36.24±18.19)分〕、FMMS评分〔(24.78±21.17)vs(25.42±18.23)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治疗后4周Barthel指数评分〔(70.86±29.82)vs(44.05±22.73)分〕、FMMS评分〔(59.23±31.51)vs(43.95±19.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卒中单元可明显提高脑卒中患者运动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急性脑卒中血脂与病情的关系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时血脂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对急性发病的脑卒中患者151例的血清胆固醇(CH0)、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血清CH0和TG低者易发生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患者血清CH0和TG显著低于缺血性者(P〈0.01);脑卒中急性期CH0、TG较低者病情较重。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清CHO和TG水平与卒中类型和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卒中单元和药学监护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14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卒中单元药学监护组75例和普通病房组71例,并进行相应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CRP)、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的差值及疗效,比较感染率、抗菌药物应用率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卒中单元组较普通病房组的NIHSS评分降低(3.70±1.40)分,CRP降低(1.08±0.07)mg/L,BI升高(9.20±4.23);抗菌药物应用率、感染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降低28.8%、22.1%、22%;基本痊愈率、总有效率分别提高11.2%、8.8%,病死率降低5.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卒中单元和药学监护能明显改善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14.
卒中单元对急性脑卒中治疗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通过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分析卒中单元的治疗效果及经济学评价。方法 对进入卒中单元(n=32例)和普通病房(n=32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住院期间神经功能评分、生活能力评价(BI)、住院费用及病人和陪护者工资损失进行分析,并经SPSS11.5统计软件来分析卒中单元的经济效益。结果 卒中单元较普通病房组神经功能缺损每减少1分,少花费707.51元,较普通病房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能提高5分,少花费33.23元。结论 卒中单元能明显降低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但所需的花费较普通病房患者少,卒中单元在改善患者结果上更为经济。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多学科整合治疗模式治疗脑卒中患者预后,揭示卒中单元中多学科整合治疗模式对脑卒中的远期治疗价值。方法依托《多学科整合治疗模式(卒中单元)治疗脑卒中的应用研究》科研项目原有病例,出院后门诊或家访随访约4年,对脑卒中患者死亡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结果治疗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学科暨整合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的远期疗效同样优于传统单纯药物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6.
汪玲 《安徽医学》2004,25(4):318-319
目的 探讨脑卒中急性期血糖变化情况。方法 检测 13 8例非糖尿病性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后 72小时内空腹血糖 ,并根据血糖值分为高血糖和非高血糖组。观察脑卒中急性期血糖升高与病变的性质及部位的关系。结果 血糖升高在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缺血性卒中 ,两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 χ2 =10 .7,P <0 .0 1) ,并且血糖升高与脑卒中病变部位有一定关系 ,靠近脑中线部位脑卒中血糖升高发生率高于脑叶。结论 脑卒中急性期血糖升高与卒中的性质及部位有明显关系 ;故应尽量避免引起血糖增高的因素 ,以避免加重脑卒中  相似文献   

17.
孙小平 《中外医疗》2011,30(15):51-52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卒中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1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有关临床资料。结果 191例患者中,平均住院时间为(15±5)d。发生SAI61例(31.9%),其中肺部感染38例(62.3%),泌尿系统感染17例(27.9%),6例(9.8%)为其他类型的感染。合并糖尿病、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年龄及侵袭性操作与卒中相关性感染发病有关。结论脑卒中并发相关性感染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与高龄、合并糖尿病、病情重、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及侵袭性操作等密切相关,发生后直接影响患者预后,增加病死率,临床医师应高度重视其预防与治疗,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患者实施移动卒中单元管理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2月—2014年4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予以移动卒中单元管理和脑卒中常规护理,比较两种不同管理模式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出院时及出院后3个月NIHSS、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3个月研究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给予脑卒中患者移动卒中单元模式下的护理管理,对功能恢复、日常生活能力、治疗依从性都有显著的提升作用,同时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增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卒中单元模式下综合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效果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卒中单元模式下综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效果。方法:将在我院神经科卒中单元病房及普通病房住院,洼田氏饮水试验评价在Ⅲ级及以上的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普通病房组患者按照《中国脑血管病的防治指南》进行处理及常规基础护理,卒中单元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综合治疗。治疗3~4周后比较二组吞咽障碍的疗效、肺部感染发生率及近期预后。结果:卒中单元模式下综合治疗吞咽障碍,痊愈24例,有效90例,无效26例,总有效率为81.4%,明显高于普通病房组(P〈0.05)。卒中单元组肺部感染43例,感染率为30.7%,而普通病房组肺部感染72例,感染率为50.7%,二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3~4周后卒中单元组患者NIHSS评分明显降低,BI明显增高,与普通病房组患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近期预后好。结论:卒中单元模式下综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效果明显,肺部感染率低,近期预后好。  相似文献   

20.
脑卒中后深静脉血栓栓塞(DVT)发生率高,它的发生与脑卒中病死率增加及预后不良相关。卒中单元是针对住院的卒中患者一种新型的病房医疗管理模式,国内外研究均表明,治疗脑卒中最有效的方法即为卒中单元。但卒中单元医疗模式是否也能降低脑卒中后DVT的发生,国内外报道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