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分析乳腺肿块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我科2008年1月~2010年5月143例手术切除乳腺肿块的临床病理资料,从患者发病年龄、组织学类型、病种分布、临床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1)青少年和成人发病率上升,年龄最小15岁,最大79岁;(2)病种分布:乳腺小叶增生76例(占53.14%),乳腺纤维瘤35例(占24.48%),乳腺炎7例(占4.90%),囊肿8例(占5.59%),乳腺癌17例(占11.89%)。结论成年和青少年发病有增多趋势;乳房肿块呈年轻化趋势;乳腺肿块多为乳腺良性病变;肿块及时就诊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与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乳腺肿块是外科临床中常见的疾病,其中乳腺癌又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因此,对乳腺肿块作出早期、正确的诊断,甚为重要。一、几种常见乳腺肿块的临床特点今按发病的顺序,简要介绍如下:(一)慢性囊性乳腺病:多见于30~40岁左右的妇女。肿块常为多发性、可见于一侧或双侧、大小不  相似文献   

3.
郭华  李建梅  王维  李少英 《右江医学》2010,38(4):398-400
目的了解深圳市宝安区社区妇女乳腺疾病现状。方法采用乳腺临床检查、乳腺B超检查或/和乳腺X线检查,并调查乳腺癌发病危险因素。结果 1946例社区妇女中乳腺疾病检出率为71.17%,乳腺增生、乳腺肿块、可疑乳腺恶性病变及乳腺导管扩张检出率分别为42.55%、23.23%、3.91%及0.41%。其中企事业单位职工的乳腺增生及乳腺肿块的患病率高于社区居民(P<0.0 5);已婚妇女乳腺增生及可疑乳腺恶性病变的患病率高于未婚妇女(P<0.0 5);乳腺癌发病的高危人数为3 8例(占1.95%)。结论宝安区社区妇女乳腺疾病患病率较高,因此定期进行妇女乳腺病普查普治是十分必要的。进行乳腺癌发病风险评估,能帮助社区妇女更好地了解患乳腺癌危险因素,并进行针对性干预。  相似文献   

4.
张颖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173-174
目的:分析乳腺实性肿块的声像图表现,评价超声在乳腺实性肿块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并与病理对照,发现其异同点,以期提高诊断符合率。方法:综合分析了经病理证实的50例乳腺实性肿块的二维声像图特征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特点。并从患者的年龄、乳腺小肿块的形态、方位、内部回声、后壁回声、包膜、边缘、边界等多方面来分析。结果:50例乳腺实性肿块发病最高的3处依次为位于乳腺外侧、乳腺上方及外上象限。良性39例,占72%;恶性11例,占22%;诊断符合率94%。误诊3例,误诊率6%。  相似文献   

5.
对本院1989~1993年间全部613例乳腺肿块手术的病理诊断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发现乳腺肿块病例呈上升趋势,乳腺肿块发病年龄有所提前。据此初步提示乳腺肿块发病可能存在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检测乳腺肿块内微钙化灶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12例合并钙化的乳腺肿块患者进行高频超声检测,重点观察肿块内钙化灶大小、形状、数目及分布特征,以术后病理为诊断“金标准”,比较分析乳腺肿块内不同钙化类型与肿块良恶性之间的关系。结果术后病理证实:112例肿块中恶性79例,良性33例。乳腺恶性肿块合并钙化(70.54%,79/112)较良性肿块合并钙化(29.46%,33/112)多见;恶性肿块微钙化发生率(92.41%)明显高于良性肿块(30.30%)。恶性肿块微钙化以簇状分布为主(69.86%)。微钙化灶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敏感度为92.41%。结论高频超声能有效显示乳腺肿块内部微钙化灶类型,呈簇状分布的微钙化灶是高频超声诊断乳腺癌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乳腺结核文献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建军 《中国医疗前沿》2009,4(23):13-14,18
目的了解我国乳腺结核的临床特点和误诊现状,提高对乳腺结核的诊治意识。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1978年~2008年的相关文献,分析乳腺结核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结果近30年国内有关乳腺结核文献174篇,可供分析的97篇1256例。乳腺结核发病率1.3%,20~40岁发病占93.2%,已婚妇女占95.4%,有生育哺乳史者占95.8%,乳腺外结核占50.8%,无痛性边界不清质硬肿块占86.7%~94.9%,单侧发病占91.7%,结节型占82.2%,误诊乳腺癌占51.6%,药物加手术治疗切口一期愈合占98.3%。结论乳腺结核发病率低、20~40岁女性多见、单侧多见、单侧乳腺无痛性边界不清质硬肿块多见、易误诊乳腺癌、药物加手术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杨建树  岑裕铭 《中外医疗》2012,31(25):180+182-180,182
目的探讨乳腺癌X线表现特点。方法对30例经病理确诊为乳腺癌X线平片进行回顾性分析其特点。结果本组乳腺癌病变发生部位分布依次为乳腺外上限占63.33%,乳腺外下限占23.33%,乳腺内上限占10.00%,乳腺内下限占3.33%。X线征:肿块伴钙化征10例,占33.33%,肿块伴皮肤增厚,血管增粗扭曲9例,占30.00%,肿块伴血管增粗扭曲、乳头凹陷、皮下脂肪及乳后间隙消失,皮肤增厚者8例,占26.67%,单一呈钙化征3例,占10.00%。结论乳腺癌病变好发于外上限,其次为外下限,X线呈多样化,以肿块伴钙化征、肿块伴皮肤增厚,血管增粗扭曲、肿块伴血管增粗扭曲、乳头凹陷、皮下脂肪及乳后间隙消失,皮肤增厚为主要X线征。  相似文献   

9.
彩色多普勒超声配高频探头及钼钯X线摄影 ,用于诊断乳腺肿块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 ,认为是应用最广、最有价值的检查方法。我院自 1996年~ 1998年对 5 6例乳腺肿块的患者分别采用此二种方法进行检查 ,研究的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配合使用 ,可使乳腺肿块诊断准确率达到 96 .4% ,具体方法如下。1 仪器与方法临床触诊有肿块的患者 ,分别进行彩超及X线检查。彩超为挪威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CFM 72 5 ,探头频率7.5MHz。在检查中患者采取坐位或左右前斜位 ,常规扫查两侧乳腺 ,以乳头为中心呈放射状环周扫查。发现肿块做纵横扫查 ,对病灶大小…  相似文献   

10.
乳腺肿块是女性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而乳腺癌严重威胁女性健康。在我国,乳腺癌的发病以每年3%的速率上升,远远超过肺癌,成为死亡率增速最快的恶性肿瘤。因此早期对乳腺肿块进行定位定性诊断,对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目前超声是诊断乳腺肿块的临床常用手段之一,本文将二维超声技术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相结合,分析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超声特点,并与病理结果相对照,以提高乳腺肿块的超声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1.
林小颜 《中原医刊》2014,(24):128-128
目的:探讨乳腺区段切除术在乳腺良性肿块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110例经手术或穿刺病理明确诊断的乳腺肿块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乳腺区段切除术与传统乳腺良性肿块切除术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110例乳腺良性肿块中增生性结节38例、乳腺囊肿26例、纤维腺瘤46例,乳腺区段切除术治愈率分别为96.72%、97.25%、95.68%,传统乳腺肿块切除术治愈率分别为89.23%、91.69%、92.0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乳腺区段切除术与传统乳腺良性肿块切除术在治疗乳腺良性肿块时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乳腺区段切除术在乳腺良性肿块治疗中的优势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2.
乳腺结核文献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我国乳腺结核的临床特点和误诊现状,提高对乳腺结核的诊治意识.方法 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1978年~2008年的相关文献,分析乳腺结核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结果 近30年国内有关乳腺结核文献174篇,可供分析的97篇1256例.乳腺结核发病率1.3%,20~40岁发病占93.2%,已婚妇女占95.4%,有生育哺乳史者占95.8%,乳腺外结核占50.8%,无痛性边界不清质硬肿块占86.7%~94.9%,单侧发病占91.7%,结节型占82.2%,误诊乳腺癌占51.6%,药物加手术治疗切口一期愈合占98.3%.结论 乳腺结核发病率低、20~40岁女性多见、单侧多见、单侧乳腺无痛性边界不清质硬肿块多见、易误诊乳腺癌、药物加手术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钼靶微钙化阴性乳腺单纯性导管内癌的超声表现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8年1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80例钼靶微钙化阴性乳腺导管内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超声表现分为肿块型、非肿块型,并分析其与病理学亚型及核级间的关系。结果钼靶微钙化阴性乳腺病灶80例中,43例(53.8%)呈肿块影,1例(1.2%)呈不对称性致密,36例(45.0%)无异常;超声62例(77.5%)显示肿块型,16例(20.0%)显示非肿块型,2例(2.5%)未见异常;80例患者中超声诊断准确50例,准确率为62.5%,其中肿块型诊断准确46例,诊断率为74.2%,非肿块型诊断准确4例,准确率为25.0%。超声诊断肿块型乳腺癌的准确率为74.2%,高于非肿块型25.0%(P<0.05)。11例(13.8%)超声探及微钙化,其中8例(12.9%)为肿块型,3例(18.8%)为非肿块型,超声显示微钙化在肿块型、非肿块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亚型、核分级在肿块型、非肿块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钼靶微钙化阴性乳腺导管内癌超声多表现为肿块型,以非粉刺型、中低核级为病理表现,超声可作为乳腺钼靶阴性的有效辅助,进而减少或避免漏诊,值得临床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近年来乳腺Paget病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10月至2017年12月123例乳腺Paget病患者的入院情况、手术方式、病理特点。结果患者发病年龄26~86岁,平均(52.6±11.0)岁。发病时间3 d~20 a,中位发病时间为1 a。就诊原因中,以皮肤病变就诊占70.7%(87/123),肿块就诊占18.7%(23/123),合并病变占10.6%(13/123)。术前彩超发现肿块占41.5%(49/118),其他回声异常占28.8%(34/118),合并异常占13.6%(16/118),无明显异常占16.1%(19/118)。手术方式中,保乳术占3.3%(4/123),改良根治术占52.0%(64/123),单纯切除术占44.7%(55/123)。病理结果中单纯乳腺Paget病占9.8%(12/123),乳腺Paget病合并导管原位癌占29.3%(36/123),乳腺Paget病合并浸润癌占60.9%(75/123)。免疫组化表现为ER、PR低表达,Her-2高表达,Ki-67<15%占9.6%(11/115),Ki-67 15%~30%占18.5%(21/115),Ki-67≥30%占72.2%(83/115)。淋巴结转移占15.4%(19/123)。根据是否伴有浸润将病例分为非浸润癌和浸润癌两组,两组肿块、淋巴结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ER、PR、HER-2、Ki-67的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Paget病有其独特的临床特征,病程进展缓慢,ER、PR呈低表达,Her-2、Ki-67呈高表达;早期乳腺彩超对乳腺Paget病的分期较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乳腺肿块通常发病于乳房内部,多数为单发,形态多变,病灶组织质地较正常乳腺坚硬,大多数为女性。近年来,随着女性人群社会角色的转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乳腺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且日趋年轻化;同时恶性病变占比逐年升高,对女性人群生殖健康造成较为严重的不利影响。准确鉴别乳腺肿块性质,是临床制定针对性治疗措施的重要保障[1]。本研究观察超声联合X线钼靶检测用于小体积乳腺肿块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非肿块样乳腺导管癌的临床特点。方法:统计分析2012年~2017年间228例233处乳腺导管癌(5例双侧)中,肿块样(n=201)和非肿块样乳腺癌(n=32)在导管原位癌成分、微钙化、核级别、雌激素受体(E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发病年龄、脉管癌栓、腋窝淋巴结转移各方面的差别。结果:非肿块样乳癌患者平均年龄显著低于肿块样乳癌患者(44.97±9.91/55.34±12.65),在原位癌成分(93.75%/31.34%)、微钙化(62.50%/37.81%)、高级别核(59.38%/36.82%)、脉管癌栓(31.25%/4.98%)比率上,均显著高于肿块样乳癌(均Ρ<0.05)。而在ER(-)(28.13%/26.87%)、Her-2(誔)(31.25%/20.40%)、淋巴结转移(31.25%/40.80%)比率上,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均Ρ>0.05)。结论:非肿块样乳腺导管癌发病年龄更轻,绝大部分含有导管内癌,易合并微钙化,高级别核较多见,脉管癌栓发生概率高,发病隐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分析超声弹性成像(UE)与乳腺影像学报告及数据系统(BI-RADS)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483例(541个肿块)乳腺肿块患者(良性358个,恶性183个)分别进行BI-RADS评分及UE检查,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对比分析UE与BI-RADS评分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的准确性。结果 UE诊断乳腺肿块的敏感性89.1%、特异性91.9%、准确性90.9%,BI-RADS评分诊断乳腺肿块的敏感性95.6%、特异性70.4%、准确性78.9%。结论 UE对乳腺肿块诊断的准确性高于BI-RADS评分,但临床上应将二者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乳腺肿块28例的临床资料,并对乳腺肿块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及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流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血流最大速度(Vmax)进行分析。结果 28例乳腺肿块中,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证实良性肿块22例,恶性肿块6例。乳腺良性肿块的超声表现为形态规则,包膜完整,内部回声均匀。乳头、乳晕下实质性小结节呈中高回声,内部不均,边界清晰,邻近大导管可伴有扩张。肿块周边或内部可见彩色血流。恶性肿块边界不清,边缘呈多角形或蟹足样,形态不规则,内部呈低回声,无包膜,肿块呈细点状、斑片状、团状、条状、线状等形态,主要为以细点状多见的钙化灶。CDFI显示肿块周围及内部可见多条动、静脉彩色血流信号,多有动脉穿入肿块内并有弯曲或分支。乳腺良性肿块组患者的PI、RI、Vmax分别明显低于恶性肿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良性肿块组血流分级以0~Ⅰ级为主,恶性肿块组的血流分级以Ⅲ级为主。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诊断准确率高,且操作简便,患者无痛苦,更易接受,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比分析超声弹性成像(UE)与乳腺影像学报告及数据系统(BI-RADS)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483例(541个肿块)乳腺肿块患者(良性358个,恶性183个)分别进行BI-RADS评分及UE检查,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对比分析UE与BI-RADS评分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的准确性.结果 UE诊断乳腺肿块的敏感性89.1%、特异性91.9%、准确性90.9%,BI-RADS评分诊断乳腺肿块的敏感性95.6%、特异性70.4%、准确性78.9%.结论 UE对乳腺肿块诊断的准确性高于BI-RADS评分,但临床上应将二者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超声垂直切面纵横比鉴别女性乳腺肿块良恶性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宁波市北仑区人民医院超声科检查存在乳腺肿块的女性患者108例,借助超声图像分别对乳腺肿块最大切面纵横比及垂直切面纵横比进行测量,并分析其诊断女性乳腺肿块良恶性的效能。结果 132个乳腺肿块中,恶性肿块82个(62.12%),良性肿块50个(37.88%)。在超声肿块最大切面中,恶性乳腺肿块目测法垂直位生长、测量法纵横比≥1的肿块占比均显著高于良性乳腺肿块(P<0.05);恶性乳腺肿块的最大切面纵横比及垂直切面纵横比均显著大于良性乳腺肿块(P<0.05)。垂直切面纵横比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的曲线下面积为0.885,取截断值为0.846时,敏感度为88.00%,特异性为92.70%,诊断效能最优。结论 与超声最大切面纵横比相比,垂直切面纵横比在鉴别女性乳腺肿块良恶性方面更具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