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提高胰腺癌早期诊断率的有效手段。方法:分析行根治性手术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血清学检测在胰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地位和作用。结果:行根治性手术17例以黄疸为首发症状8例;B超、CT及MRI检查的阳性分别15例(88.2%)、14例(82.3%)和15例(88.2%),CA19—9及TSGF诊断率分别为9例(52.9%)及12例(70.6%)。结论:重视胰腺癌的早期临床表现,借助多种影像手段及合理分析血清学检查结果,可提高胰腺癌的早期诊断率。对于高度怀疑胰腺癌但又缺乏足够证据的患者,剖腹探查为一种积极而合适的手段。  相似文献   

2.
田峰  赵英恒 《广州医药》2003,34(6):27-29
目的:探讨胰腺癌的发病情况、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及早期诊断。方法:对20年间本院收治的75例经手术病理确诊、资料完整的胰腺癌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胰腺癌有以下特点:①大多数病人发病年龄在40岁以上;②腹痛、黄疸、纳差、消瘦为主要的首发症状;③肿瘤解剖分布为胰头癌最多占50.7%,其次是全胰癌占32%,体尾部癌最少占17.3%;④目前常用的生化检验和影像学检查对胰腺癌的早期诊断较困难。结论:胰腺癌误诊率高,对于40岁以上的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腹痛、黄疸、纳差、消瘦、γ-GT持续升高,要考虑到胰腺癌。应尽快行影像学检查,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胰腺癌早期诊断及治疗的必要性.方法:对33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于出现腹痛、上腹不适、厌食及黄疸等症状的病例,要考虑到胰腺癌的可能,及时诊断和治疗.结论:对于出现上述症状的患者,要考虑到胰腺癌的可能,及时进行有效的辅助检查,是发现早期胰腺癌、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胡明  杨璐 《农垦医学》1999,21(3):175-176
胰腺癌为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明显增高,且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因此早期诊断困难,临床上发现的进展期胰腺癌仅10~30%可以根治,5年治愈率为0.18~3.75%,我院自1980年~1998年收治胰腺癌67例均为晚期患者,为提高早期诊断率,对误诊原因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本组67例,其中男性48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54.1岁。病变部位:胰头51例,头体3例,胰尾3例,全知4例。主要症状:黄疽83.58%,腹痛64.18%,食欲减退《776%,背部病23.8%,恶心力.34%,消瘦及上腹部包块为29.85%、21.34%。51例经手术及病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胰腺癌发病过程中的临床特征及确诊方法,为早期诊断胰腺癌总结经验。方法收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胰腺癌患者56例,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重点了解首发症状、临床特征、确诊方法。结果以上腹部胀痛为首诊者多见,占57.1%,误诊率约59.2%;以黄疸为首诊者占39.8%,误诊率为8.2%。以CT或MRI影像学确诊者占91.5%,超声引导下穿刺组织学占5.4%,腹腔镜取组织学占3.5%,剖腹探查术后组织学占3.5%。结论胰腺癌早期症状缺乏特异性表现,早期诊断十分困难。影像学仍是最主要、最可靠的诊断手段。提高对首发症状的警觉、做到早期诊断是提高胰腺癌患者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治疗、转归等临床特点,为临床及时诊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门诊及住院的180例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对其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B超等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180例多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程中并发,或继发于肠道炎症之后,临床首发症状主要为腹痛及呕吐,89.44%有脐部或右下腹痛压痛,B超显示全部患儿均有不同程度淋巴结肿大,予口服抗生素治疗131例,输液治疗49例后症状体征均消失,超声复查肿大淋巴结消失或明显缩小,临床治愈好转率100%。结论: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多以腹痛呕吐发热为主要表现,需重点与阑尾炎、肠套叠等鉴别。及早行腹部B超检查可明确诊断,经抗炎、抗病毒治疗后预后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析普外科腹部开放性外伤的早期诊断及临床治疗措施。方法:对我院2001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69例腹部开放性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早期诊断并实行手术治疗。结果:69例患者通过手术治疗,治愈66例。1例患者因感染性休克而死亡;2例患者因肝脏破裂,出血性休克而死亡。治愈率为95.65%。结论:腹部开放性外伤应早期诊断,及时剖腹探查以避免漏诊,合理的处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早期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2004年3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30例腹部手术后早期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者均采用保守治疗,治愈率为100%。随访1个月后无复发病例。结论:应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对早期肠梗阻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确诊后进行积极的保守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治愈率高。病情恶化者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小儿卵巢肿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小儿卵巢肿瘤的临床特点,探讨合理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早期诊断和治愈率。方法对38例小儿卵巢肿瘤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等进行分析。结果38例年龄最小13个月,最大15岁,良性肿瘤30例(78.9%)恶性肿瘤8例(21.1%)以腹部肿块就诊17例,以腹痛就诊15例,下腹部有压痛9例,伴反跳痛6例;腹部B超检查28例,确诊卵巢肿瘤26例,误诊为肠系膜囊肿1例,大网膜囊肿1例;并发扭转8例,其中坏死5例,扭转肿瘤的直径平均值为9.0cm,广泛转移1移,均行手术治疗,良性肿瘤中单纯行肿块切除术15例,恶性肿瘤中单纯行附件切除5例,根治手术2例,良性肿瘤中随访10例3-8年均正常,恶性肿瘤中随访7例2-5年,3例2年内死亡。结论重视腹痛,结合早期腹部B超检查,能提高早期诊断率;正确的手术方法,辅以合适的化疗方案有助于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史文昕  赵秋 《重庆医学》2007,36(12):1175-1176
目的 分析胰腺癌的临床特点,探讨胰腺癌的早期诊断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21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首发症状以上腹痛最常见,共114例(51.6%),其次为黄疸42例(19.0%)、上腹饱胀不适36例(16.3%).B超检查、CT检查、细胞学检查阳性诊断率分别为82.2%、80.5%、92.8%.肿瘤标志物检测癌胚抗原(CEA)、CA19-9、CA50阳性率分别为60.3%、80.9%、72.1%.结论 加强健康教育,重视患者首发症状,筛查临床胰腺癌高危人群患者,选用合理检查方法,可以提高胰腺癌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胰腺癌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胰腺癌的临床认识,综合利用各种治疗手段改善中晚期胰腺癌的生存质量。方法分析收治的106例胰腺癌病例的临床表现特点、治疗方法与结果。结果本组病例常见症状主要为腹部不适、腹痛腹胀、腰背部胀痛、呕吐、黄疸。肿瘤位于胰腺头颈部者51例,体尾部者43例,钩突部者3例,全胰者9例。合并肝脏转移者46例,肺部转移者2例,腹腔淋巴结及腹膜转移者35例,门静脉癌栓者5例,其他部位转移者18例。肿瘤标志物有不同程度升高,其中以CA199升高最为明显。结论胰腺癌早期诊断率低,大多数就诊时已属中晚期,充分利用B超、核磁共振、CT及超声内镜等影像学技术有助于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治疗、介入治疗、放化疗等各种手段以提高生存期,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探讨早期胃癌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随机选取100例早期胃癌患者,对其病理以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对其进行病理分析后可知,临床早期胃癌常见症状为上腹不适、隐痛;可以根据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判断早期胃癌患者预后.结论 临床针对早期胃癌,通过评估患者预后指标,有助于选择合理的胃癌治疗方案,提升临床早期胃癌病理检查水平,早诊断、早治疗,提高胃癌早期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王义平 《中外医疗》2014,(22):21-23
目的比较吉西他滨、顺铂姑息性化疗联合奥施康定和单用奥施康定控制晚期胰腺癌癌痛的作用。方法对42例晚期胰腺癌患者分成两组。一组用吉西他滨、顺铂姑息性化疗联合奥施康定(联合组22例)控制癌痛,另一组单用奥施康定(单药组20例)控制癌痛,并比较两组疗效差异。结果研究表明联合组镇痛有效率为95%(21/22),单药组镇痛效有效率为70%(14/20)。并且CBR方面,联合组较单药组平均减少镇痛药用量50%,平均KPS体力改善提高50%,平均体重增加幅度提高75%。结论联合组比单药组在治疗晚期胰腺癌癌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有更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胰腺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20例胰腺损伤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8例合并其它脏器损伤。所有的病人都有腹痛(昏迷除外)。腹胀是胰腺损伤时继腹痛后出现的另一主要症状。术前CT检查诊断准确率为55%。非手术治疗6例,手术治疗14例。治愈19例,死亡1例,并发胰腺假性囊肿2例。结论 胰腺损伤的术前诊断有一定的困难。CT检查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治疗应根据胰腺损伤分级来选择手术或非手术。  相似文献   

15.
张妲  胡瑞海 《中国全科医学》2021,24(15):1962-1966
本文报道了1例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伴腹痛为首发症状的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病例。该例患者以DKA为首发症状,且在DKA纠正后仍存在腹痛及胰酶、炎症指标、CA19-9升高,经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为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胰腺肿胀减轻,胰酶、炎症指标、CA19-9恢复至参考范围,血糖改善。提示临床医生需要强化糖尿病分型诊断的意识,尤其是在腹痛症状持续存在、肝酶或胰酶持续升高的患者中,需进一步明确其血糖升高的病因,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确诊,及时诊断、早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有助于改善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结肠镜检查对腹部单发症状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03年7月1日至2007年6月30日我院消化科871例具有腹部单发症状腹痛、腹泻、便秘或血便者的结肠镜检查结果作回顾性分析,按症状分为四组:腹痛组、腹泻组、便秘组及血便组。结果腹痛组患者肠癌与息肉的检出率分别为4.02%、14.66%:腹泻组患者肠癌与息肉的检出率分别为4.05%、14.86%;便秘组患者肠癌与息肉的检出率分别为5.26%、17.54%;血便组患者肠癌与息肉的检出率分别为25.66%、18.58%。息肉的检出率4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0.0017 P〉0.05);肠癌的检出率腹痛组、腹泻组、便秘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0.0662 P〉0.05),血便组与腹痛组、腹泻组、便秘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χ^2=69.42 P〈0.05)。大肠癌61例,男性与女性之间差异不明显(χ^2=3.67 P〉0.05)。右半结肠12例,左半结肠49例。〈30岁肠癌检出率为0,息肉检出率为3.39%;31—50岁肠癌检出率为2.78%,息肉检出率为11.42%;51—70岁,肠癌检出率为10.62%,息肉检出率为22.12%;〉70岁肠癌检出率为17.78%,息肉检出率为22.22%。结论血便可以作为大肠癌的报警症状,除血便外,医生不能单凭某一症状来判断结肠镜检查的可能性及阳性发现。乙状结肠镜检查可作为初选检查,但如果条件允许应行全结肠检查以免遗漏右半结肠病变。50岁以上患者应放宽结肠镜的检查范围,以发现早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胰腺炎的治疗方案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7~2012年我院收治的15例慢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各自接受的治疗方案和效果。结果手术治疗12例,内科治疗3例。9例行胰管切开取石,胰管空肠Roux-en-y吻合;2例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1例行胰体尾部切除加脾脏切除术。7例术后疼痛症状完全缓解,5例手术后糖尿病症状得以缓解;其中2例特发性慢性胰腺炎患者,术后腹痛症状完全缓解且分别在术后2个月和4个月时完全停用胰岛素。1例术后6个月时发现为胰腺癌。结论慢性胰腺炎应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手术方式应该以简单安全和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为前提,对于肿块型的慢性胰腺炎要尽量行肿块的切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以急腹症为表现的结肠癌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以2009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56例以急腹症为表现的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临床表现,均给予急诊腹部X线平片、超声或CT扫描检查,根据病变部位、术中所见及临床分期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结果 56例患者均确诊为结肠癌,其中27例表现为急性肠梗阻,17例表现为急性阑尾炎,8例表现为肠穿孔,4例表现为消化道出血;给予结肠切除并I期吻合42例,行姑息性肿瘤切除并造瘘6例,单纯造口姑息术8例;术后患者恢复良好,3年生存率为91.07%(51/56),5年生存率为41.07%(23/56)。结论以急腹症为表现的结肠癌容易发生误诊,术前应注意鉴别诊断,手术治疗应注意术式的选择,术中给予肠道灌洗、术后全肠外营养等治疗方法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真性胰腺囊肿(TPC)和假性囊肿(PPC)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经手术和(或)病理证实胰腺囊肿39例,对一般资料、既往史、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伴发病、囊肿部位和囊液检验及手术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发现腹痛是最常见症状。假性囊肿组中有胆道感染,胰腺炎,胆道结石,恶心,呕吐,囊液混浊、呈棕、红及黑色,及采用囊肿内、外引流术的病例数均显著多于真性囊肿组(P<0.05)。真性囊肿组中伴有肝、肾囊肿和采用囊肿切除术的病例数均显著多于假性囊肿组(P<0.05)。本组中共36例进行B超检查,均发现胰腺囊肿。结论 对伴有上腹痛疑有胰腺囊肿者,应首选B超检查。胰腺囊肿病人如伴有胆道疾病,胰腺炎史,有恶心,呕吐,穿刺囊液混浊,呈棕、红及黑色可诊断为假性囊肿,应行囊肿内、外引流术。如伴有肝、肾囊肿,又无上述表现者,则可诊断为真性囊肿,可行囊肿切除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