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消食散治疗小儿食滞100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食滞又称积滞,是儿科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四季皆可发病,夏秋之季尤多。发病原因,常为饮食不节,饥饱失常或恣食生冷油腻,损伤脾胃,或因脾胃素虚,兼感外邪而影响脾胃纳运功能,以致饮食停积中州,气滞不行而成。临床主要症状为纳呆,口臭,腹部胀满,嗳腐吞酸,口渴喜饮,手足心发热,大便或干或溏,头项汗多,夜寐不安,甚则见有发热,咳喘,吐泻等证。若食滞日久,也可成积。本文1000例小儿食滞,均系门诊病例。根  相似文献   

2.
<正>痛有虚实,凡三焦痛证惟食滞、寒滞、气滞者最多,其有因虫、因火、因痰、因血者,皆能作痛。大多暴痛者,多有前三证;渐痛者多由后四证……可按者为虚,得其处者为实。久痛者多虚,暴痛者多实。得食稍可者为虚,胀满畏食者为实。痛徐而缓,莫得其处者多虚,痛剧而坚,一定不移者为实。  相似文献   

3.
外感纳差说     
纳差是临床常见的一个自觉症状,又称纳呆、不欲食、食欲不振、纳谷不香,甚则厌食或恶食、或为不能食。究其原因,或内为脏腑功能失调,或情志所致,或饮食所伤,或外为六淫之邪所侵。历代医书论及内因者多,述及外感者少。脾胃为仓廪之官,主受纳腐熟水谷,运化水谷精微。外感与内伤均可引起脾胃功能失调而导致食欲  相似文献   

4.
脾胃湿热证乃脾胃实证中的常见证型,有发病隐匿渐进、病情缠绵难愈易反复的特点,其主症为舌质红,苔黄腻;脘腹痛满或胀或痛或灼热;口渴少饮;食少纳呆;大便溏而不爽.次症为肢体困重;身热不扬或汉出不解;口苦而黏;恶心欲吐;脉濡数 [1].  相似文献   

5.
四君子汤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主治气短面白,声微倦怠,食少纳呆,呕吐泄泻,脉细弱,苔薄质淡之证。为补气之主方。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补气多从脾胃着手,本方以人参大补充气为君,白术健脾补气为臣,茯苓渗湿扶脾为佐,甘草和中养胃为使,四物皆甘温之品,具平和之性,扶助脾胃中土,敷布精微以荫五脏,不偏不倚,而有“君子”之称。张潞曰:“气虚者,补之以甘,参术、苓、草、甘温健胃,有健运之功,具冲和之德,故为君子。盖人之一生,以胃气为本,胃气旺则五脏受荫,胃气伤则百病丛生。故凡病久虚不愈,诸药不效者,惟有益胃、补肾两途。故用四君子,随证加减,无论寒热补泻,先培中土,使药气四达,则周身之机运流通,水谷  相似文献   

6.
疳积证是儿科常见疾病,古人将其例为儿科四大难证之一。本病多由饮食不节,过食肥甘,恣食生冷,喂养不当,致使脾胃受损,积滞内停,营养失调所致。临床症见,轻者形体瘦弱,食少纳呆,倦怠懒言,五心烦热;重者形体羸瘦,面色无华,目陷晴糜,腹部胀大,青脉暴露,四末不温而致虚  相似文献   

7.
半夏泻心汤系治痞证代表方,按痞证多指湿阻气机,胃脘部(旧指心下)满闷不舒而言,因痞字从病从否,说明病人胃脘难受堵闷痞塞,按之濡软而不痛,有难言之意。痞有虚实之不同,虚痞多由脾胃素虚,或病后气虚,或吐下伤及脾胃,以致中阳不振,运化无权而发生本症。实痞多因食滞、痰热或湿热等邪陷中焦,壅阻于胃而形成本症。伤寒之痞多因表邪误下入里,壅聚于胃,以致中气已虚、寒热互结而成,故多挟虚;而温病多因湿热互结,热重于湿而未经误下,或由痰热凝聚,故多成实痞,此与伤寒致痞有所不同。《伤寒论》半夏泻心汤为治少阳误下伤中而形成痞证。因痞出自误下,损伤脾胃,邪热内陷,以致脾胃升降失司,或呕或利,寒热错杂,壅阻心下,遂成心下痞硬之证。此证偏虚,  相似文献   

8.
医话二则     
一、气滞由气虚者宜补“凡常人之于气滞者,惟知破之散之,而云补以行气,必不然也。不知实则气滞,虚则力不足运动其气,亦觉气滞,再用消散,重虚其虚矣。如心脾气虚而滞,宜五味异功散,如脾胃气虚而滞,宜六君子汤,归脾汤,……以上皆补以行气之法。”(《罗氏会约医镜》)此论点指导临床,辨证施治很有意义。笔者曾治一妇女胸闷纳呆,夜寐欠安,四肢倦怠,心情易郁,便溏肤胀,舌质淡红苔薄白,脉象细。曾服舒肝理气药月余,胸闷气短加重。参其脉证,乃为脾胃气虚,脾气虚则运化精微失司,故便溏倦怠,四肢乏力,因气虚而气滞,故见胸闷。经曰:“胃不和,卧不安。”脾胃失和,夜寐欠安。脉细,苔薄白,质淡红,亦为气虚之象。思其病乃犯重虚其虚之误,故余拟香砂六君子汤以益气健脾和  相似文献   

9.
梁宗翰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脾胃是后天之本,具有运化水谷、吸收精微、益气生血的功能,《灵枢·脉度篇》说:“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说明脾气调和是知饥纳谷,食而知味的必要条件。一、师古法而创今论厌食是脾胃功能不健直接导致的病症。多由饮食不节,恣饮寒凉等使脾胃损伤,此为因食致虚;脾胃运化功能减弱,吃下的饮食物不能及时有效的消化,反而停滞于中,此为因虚致实。病初食滞为先,滞久化热,热久伤津,  相似文献   

10.
魏喜保教授是湖北省中医脾胃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第二届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魏师擅治脾胃病 ,治法独成体系。现将魏师治疗脾胃病的经验介绍如下。1 审因论治纳呆证纳呆是一种以不思饮食、饮食减少或食不知味为主要表现的常见病证。魏师在治疗纳呆证时 ,强调审证求因 ,并指出纳呆证可因外感或内伤而致。外感者病在胃 ,内伤者病在脾。外感邪盛者 ,以祛邪为第一要义 ,邪去而正自安 ,脾胃纳运功能自可恢复。内伤脾胃虚弱或病后胃口不开、饮食不进者 ,一是病邪未尽 ,脾胃已伤 ;二是病邪虽去而中气未复。曾治二例纳呆证…  相似文献   

11.
杜昌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6):145-146
"虚痞",是指由脾胃中焦亏虚导致以胸腹间痞闷满胀不舒的一种自觉症状。在《内经》中称为痞、满、痞满、痞塞等。张景岳概括说:"有邪有滞而痞者,实痞也;无物无滞而痞者,虚痞也"。本证临床极为常见,肝、胆、胃、肠、胰诸疾均可见到此证,但尤以胃病为多。笔者于临床中见到有医者动辄则以泻利之药,以图一时之效,而犯"虚虚"之戒。诚如《医学正传.痞满》所说":故胸中之气,因虚而下陷于心之分野,故心下痞。宜升胃气,以血药兼之。若全用利气之药导之,则痞尤甚。痞甚而复下之,气愈下降,必变为中满鼓胀,皆非其治也。"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谈谈自己对"虚痞"的肤浅认识。  相似文献   

12.
小儿厌食症的发病原因多与过食肥甘 ,生冷杂物损伤脾胃 ,或病后中气未复 ,或素禀脾胃虚弱密切相关。其病在脾胃 ,病机不外虚、实两端 ,实者多为食滞胃肠及湿困中州 ,虚者包括脾胃气虚和胃阴不足。笔者根据小儿脏腑娇嫩 ,易虚、易实、易寒、易热及脾阳常衰 ,胃阴易损等生理病理特点 ,结合临床分型治之 ,取得了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1 食滞胃肠治以消食化滞小儿脾胃薄弱 ,乳食不能自控 ,加之有些家长片面追求高营养食物 ,盲目投以甘肥厚味或滥服补品 ,超越了小儿脾胃正常的消化吸收功能 ,影响了脾胃的正常运化、受纳功能 ,致乳食停聚不消 ,…  相似文献   

13.
徐景藩教授为我国著名的中医脾胃病专家,学验俱丰,造诣精深。徐老通过多年的诊治经验,将胃脘痛分为3个主要证型,即中虚气滞证、肝胃不和证和胃阴不足证。但在病变过程中,上述3种证型常可夹有兼证,即血瘀证、湿阻证、胃寒证和食滞证。血瘀证和湿阻证可兼见于上述3种证型之中,胃寒证则多见于中虚证,食滞证在慢性病程中可短时间出现。  相似文献   

14.
自古缺乳之证,不外虚实二因:虚者脾胃素弱,气血生化之源不足,多见乳汁清稀,乳房柔软,面色少华,神疲食少之征;实者肝郁气滞,经脉涩滞,乳汁运行受阻,见有乳房胀硬而痛,情志抑郁不乐,胸胁胀闷,食欲不振之候。故治之法亦不外有二:虚则补气养血,方如傅山通乳丹之类;实则疏肝解郁,方如下乳涌泉散之属。正如《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所  相似文献   

15.
观察符合诊断条件的CRF患者120例,拟定脾胃证候诊断标准及中医脾胃证候积分,以探讨临床症状分布、临床体征分布及中医证候分布情况。结果:CRF患者脾胃证候有本虚标实之分,脾胃本虚中以脾胃气虚证在CRF各期中出现频次最高,脾胃标实证中以脾胃湿浊在CRF各期中最为多见,脾胃本虚标实证中则以脾胃气虚湿阻证更为常见;脾胃证候的演变规律,以脾胃亏虚为病之常,脾胃升降失常为病之变,脾胃阳衰为病之甚;脾胃虚证的病机演变依次为脾胃气虚→脾胃阴虚→脾胃阳虚→脾不统血;脾胃功能失调是病变的重要环节,且贯穿于慢性肾衰竭的始终。  相似文献   

16.
小儿积滞化热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积滞是指小儿由于内伤乳食 ,积而不化的一种脾胃病证。积者有积蓄、堆积之意 ;滞者则为停滞不畅之意。临床以不思乳食 ,脘腹胀满 ,食而不化 ,嗳腐呕吐 ,大便酸臭或便秘为特征。《证治准绳·幼科·宿食》云 :“小儿宿食不消者 ,胃纳水谷雨脾化之 ,儿幼不知撙节 ,胃之所纳 ,脾气不足以胜之 ,故不消也”。脾胃之不足为积滞形成的内因 ,而小儿年幼无知 ,乳食不知自节 ,喂养稍有不当 ,或调护不周 ,即成为产生积滞的外因。1 积滞化热的病理机制  脾主运化 ,运化水谷精微和运化水湿 ;脾为后天之本 ,四季脾旺不受邪。胃主受纳 ,腐熟水谷 ,为水谷…  相似文献   

17.
便秘病位多居中州脾胃,太阴、阳明只因脾胃阴阳盛衰而异,虚者补不足,盛者损有余,虚中夹实者多因中州运化无力,津液不足、水饮、积滞而成,脾胃气机升降失常、肠腑失于濡润,糟粕难以排出。桂枝汤治疗便秘,一是表邪得解,里气自合,“不大便”自然而解;二是太阳阳明合病,伴“汗出多”“脉浮虚”者须顾及“阳浮而阴弱”的病机特点,以桂枝汤;三是太阳阳明合病,桂枝汤解肌和营卫,顾护津液,防止伤津传变;四是从药证分析,桂枝汤方药具有通便、培中化饮之效。痰饮盛者当以温药和之,去桂类方不在“去桂”,而在“去芍”,以去桂加术汤类方化饮通便。中州虚损者以桂枝加芍药类方,小建中州,营卫自和,津液乃生,虚中兼有食积或湿滞者以桂枝加大黄汤微微调和脾胃。津液亏虚者以桂枝加葛根汤生津液,升举阳明胃气,清气升则浊气降,津亏更甚者以瓜蒌桂枝汤生津润肠通便。  相似文献   

18.
巨邦科 《辽宁中医杂志》2005,32(10):992-993
脾胃为后天之本,中焦气机之枢。脾胃失调,气机不畅则诸病生焉。平胃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乃燥湿运脾,行气和胃之名方。该方药味少而组方精,用药简练,燥湿行气,切中病机。青海省中医院白云老师在治疗脾胃病中,每以平胃散为基础方,改散为汤,或加味,或合方运用,形成了诸多平胃散变化方:人参平胃汤治疗脾胃虚弱证;藿半平胃汤治疗脾胃湿滞,胃气不和证;连黄平胃汤治疗脾胃湿热证;柴平汤治疗肝胃不和,偏于热者;平胃承气汤治疗阳明腑实证;理平汤治疗中焦虚寒证;四平汤治疗肝郁脾虚证;胃苓汤治疗脾胃虚寒,水湿下注证等。白师以平胃汤执中州加减运用而达四旁,有是证便用是方,不但在脾胃病证治疗中疗效显著,而且在证治中理、法、方、药一脉相承,师古而不泥古,堪称楷模。  相似文献   

19.
骆常义 《四川中医》1998,16(7):13-14
脾胃病多由脏腑生理功能虚表,或由情志所伤,疾病影响,劳倦太过,饮食不慎等引发。因而脾胃病患者,本虚标实者居多,虚在牌为本,实在胃为标,即仲景所谓“虚则大阴,实则阳明。”若脾胃功能失常,则可见脾失健运,胃失和降的病理变化。治疗应以辨证为主.证病结合,以益气扶婢、和胃降浊为法,恢复脾胃纳化与升降之能是其关键。l益气活血扶牌助运本法多适用于脾胃气虚证。此证临床颇多见,其特点是病久且虚。症见院腹隐痛,时作时止,空腹尤甚,喜温音技,得食腹胀,暖气不朽,食欲不振,倦怠乏力,面色萎黄,舌质淡红,或有齿印,或喜…  相似文献   

20.
食滞是由饮食停滞不化而致的胃肠疾患,以嗳腐吞酸、腹胀为常见症状,多见于小儿,成人亦可罹病,病因有饮食不节,过食生冷,脾胃虚弱等。治疗当消食导滞,健脾益胃。青皮、枳实消食,因能破气,宜于食积气滞,胃脘痞闷证。然青皮善行肝胆,以食滞兼有肝胆郁气为习用;枳实善走脾胃,以食滞兼有肠胃结气多用,临证之中,以枳实消食常用,如枳术丸、枳实导滞丸。三棱、莪术消食,宜于宿食不化,因又能行气,宜于食积气滞,作用以莪术为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