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凝血酶与肿瘤的血管新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凝血酶是止血过程中的核心因子,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凝血酶通过多种途径促进肿瘤的生长、转移及血管新生。抗凝治疗不仅缓解了肿瘤的高凝状态,而且也能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本文就凝血酶及其受体、凝血酶及其受体与肿瘤生长、转移及血管新生的关系、凝血酶影响肿瘤血管新生的可能机制及抗血管新生和抗凝治疗的应用前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骨桥蛋白:一种新的肿瘤标志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桥蛋白(OPN)是一富含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序列的磷酸化糖蛋白,参与细胞信号转导,促进细胞粘附和迁移,并与肿瘤细胞的生长、侵袭、转移密切相关,近年被认为是一新的肿瘤标志物。现就OPN的生物学特点及在肿瘤转移中所起作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死亡受体途径和穿孔素/颗粒酶途径是免疫系统杀伤肿瘤细胞的主要机制,SerpinB9是已知的人体中唯一能够抑制颗粒酶B(granzyme B,GrB)水解活性的蛋白。研究表明,肺癌、前列腺癌等肿瘤细胞可通过表达SerpinB9抵抗细胞毒性淋巴细胞通过穿孔素/GrB介导的杀伤作用。在皮肤肿瘤领域,恶性黑色素瘤、鳞状细胞癌及皮肤淋巴肿瘤细胞中均可检测到SerpinB9表达,并通过促进免疫逃逸、抵抗免疫治疗、影响肿瘤微环境等多种途径促进肿瘤进展。此外,已有研究证实SerpinB9抑制剂可抑制恶性黑色素瘤生长,表明SerpinB9可作为潜在的抗肿瘤治疗靶点。本文将对SerpinB9在皮肤肿瘤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热休克蛋白是受各种应激原刺激后诱导产生的一组应激蛋白,具有维持蛋白稳定、促进细胞生存等功能,在细胞生长、发育、分化、基因转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近年研究对其结构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热休克蛋白在肿瘤中高表达,与肿瘤细胞增殖密切相关,可通过调控细胞凋亡的线粒体和死亡受体信号转导通路以及应激与生长信号转导通路,抑制肿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
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转移是肿瘤患者最主要的死因。肿瘤的早期诊断对于其治疗至关重要[1]。循环肿瘤细胞相关检测在肿瘤的诊断疗效和预后判断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1循环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和分子特征在原发肿瘤形成和生长的早期,部分细胞会从原发灶脱落并进入血液循环,这些高度异质性的细胞被称为循环肿瘤细胞(CTCs)。来自肿瘤原发灶的CTCs可能成为播散肿瘤细胞(DTCs),导致肿瘤细胞在骨髓、肝、肺、脑和骨等远处组织器官中定植和生长。因此,DTCs也被称为肿瘤的微转移或肿瘤的微小残留病(MRD)。在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和大肠癌等上皮性肿瘤中,如,患者体内出现CTCs和DTCs的情况尤为多见[2]。  相似文献   

6.
热休克蛋白是受各种应激原刺激后诱导产生的一组应激蛋白,具有维持蛋白稳定、促进细胞生存等功能,在细胞生长、发育、分化、基因转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近年研究对其结构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热休克蛋白在肿瘤中高表达,与肿瘤细胞增殖密切相关,可通过调控细胞凋亡的线粒体和死亡受体信号转导通路以及应激与生长信号转导通路,抑制肿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
随着对TNFLs和TNFRs在免疫系统及非淋巴组织中调节细胞凋亡、坏死作用越来越广泛的研究,LT及其受体作为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TNFSF)的一员被越来越多的提及。淋巴毒素α(LTα)是一种淋巴细胞受丝裂原及特殊抗原刺激后反应性产生的细胞毒性物质,LTα能与相应受体结合,从而引起肿瘤细胞凋亡及坏死,而激动性抗LTβ受体抗体和LTαβ生理性作用相同,同样能够产生抑制瘤细胞生长、减少瘤细胞淋巴结转移、增强化疗效果的作用。本文就淋巴毒素及其受体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来源金属蛋白酶1组织抑制剂(TIMP-1)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侵袭与转移特性的影响。方法分别构建内源性和外源性TIMP-1表达乳腺癌细胞模型,检测MDA-MB-231细胞、MDA-MB-231(TIMP-1)细胞和MDA-MB-231(AdTIMP-1)细胞在体外增殖速度、克隆形成、重组基底膜侵袭抑制试验、细胞移动试验和SCID免疫缺陷小鼠移植瘤形成试验进行体内外研究。结果通过细胞体外增殖速度检测显示,内源性TIMP-1的表达有可能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外源性TIMP-1的表达有可能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无论是内源性还是外源性的TIMP-1表达均不影响肿瘤克隆形成能力和肿瘤形成能力。内源性TIMP-1的表达有可能促使肿瘤细胞的移动能力增强;外源性TIMP-1表达不影响肿瘤细胞的移动能力。内、外源性TIMP-1对MDA-MB-231的侵袭能力均有抑制作用,但外源性TIMP-1的抑制作用更大。通过体内致瘤实验显示,内源性TIMP-1的表达可显著促进肿瘤生长;外源性TIMP-1的表达可显著抑制肿瘤生长。结论不同来源的TIMP-1对MDA-MB-231细胞的生物学行为有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9.
肿瘤正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在我国,癌症正超过心脑血管病成为致死原因的第一位。Gray 等在1953年发现富氧肿瘤细胞比缺氧肿瘤细胞对放疗的敏感性高3倍,这提示肿瘤生物学特性与缺氧微环境可能有一定的相关性。肿瘤的特性之一是快速生长。随着肿瘤细胞的快速生长使得肿瘤细胞数量增多,体积增大,其内部的血液供应不足,尤其是中心部位由于血管供血的相应不足,逐渐导致肿瘤内部氧的供应和消耗发生失衡。研究发现,一定程度或一定区域的缺氧在肿瘤内部都是显著存在的。缺氧是大多数实体肿瘤的特征之一,缺氧微环境也是实体肿瘤微环境中的重要特征之一,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局部微环境的缺氧可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浸润和转移、凋亡等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发生。新近研究已证实,肿瘤对缺氧微环境的适应并不仅仅是为了维持肿瘤的生存和生长,因此对缺氧微环境的深入研究可进一步了解肿瘤的生长特性,对肿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肿瘤缺氧微环境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和治疗及预后的研究已成为探索癌症新治疗方法的热点。本文对近年来在肿瘤缺氧微环境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NF-related apop-tosis inducing ligand,TRAIL)是TNF超家族成员。TRAIL能选择性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而对正常细胞无凋亡作用,同时它的杀伤作用与传统的化疗药物又具有协同性,使其成为最具有潜力的肿瘤治疗药物。本文就TRAIL的生物学特点及其受体、TRAIL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机制及采用药物干预提高TRAIL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的作用进行综述。1 TRAIL的生物学特点及其受体TRAIL是在已表达序列数据库(expressed seqencedtag,EST)中寻找TNF与Fas配体具有序列同源性的分子时发现的,最早由Wiley等…  相似文献   

11.
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s)是肿瘤坏死因子(TNF)超家族的新成员,属Ⅱ型跨膜蛋白,其通过与细胞表面的3个受体——B细胞成熟抗原(BCMA)、穿膜蛋白活化物(TACI)和B细胞活化因子受体(BAFF—R)结合而广泛参与B、T淋巴细胞增殖和功能调节。BLys缺乏可导致免疫功能低下,在体外其过量表达能促进多种B系肿瘤细胞的生长,在BLys转基因小鼠中可出现严重的红斑狼疮样症状。现综述介绍BLys及其受体的分子结构、生物学活性以及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瘤等发生与发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恶性肿瘤异质性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体的肿瘤 ,特别是恶性肿瘤是由不同病理表现及生物学行为的细胞亚群构成。肿瘤的异质性 (Heterogeneity)主要指同一肿瘤内部由于肿瘤细胞系不同而造成的肿瘤细胞的差异[1~ 4] 。肿瘤异质性最初发现在组织学方面 ,后来又扩展至抗原性、免疫性、激素受体、代谢性  相似文献   

13.
随着单采血小板保存时间的延长,血小板活化增加,血小板微粒释放增多。血小板微粒是直径为100 nm—1μm的活化的血小板膜脱落的囊泡,具有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作用,是血小板功能的延伸,具有促凝、促进炎症反应和促进肿瘤浸润和转移,影响肿瘤细胞生长等作用。血小板微粒中含有微粒内有蛋白、线粒体、mRNA、miRNA和其他非编码RNA等物质调节自身的功能。血小板微粒能释放和运输生长因子、细胞受体、micRNA和促进炎性细胞因子,促进肿瘤的浸润和转移,影响肿瘤的增值。血小板微粒通过MAPK、MMPs和EMT等途径影响肿瘤细胞释放外泌体。研究表明血小板微粒中多种miRNA参与肿瘤增值和转移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4.
血管紧张素Ⅱ的工型受体(AT1)对调节心血管系统功能及细胞的生长增殖起重要作用。AT1可以在多种肿瘤组织和肿瘤细胞内高表达,如皮肤癌、肾细胞癌等,参与肿瘤细胞的恶性转化、细胞增殖和血管新生。AT1亦可以参与很多炎症发生过程,而这些炎症发生过程与肿瘤的浸润与生长直接相关,是肿瘤防治的新靶点。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又称血管通透因子,是一种高度特异的内皮细胞促分裂因子,对增加血管通透性及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Kupffer细胞(KC)是机体防御和杀伤肝细胞癌的主要效应细胞,生物学反应修饰可激活KC对各种肿瘤产生非特异性细胞毒作用、吞噬作用、ADCC作用及抗原呈递,是KC细胞免疫的主要方式。KC也通过分泌肿瘤坏死因子等细胞因子参与体液免疫间接杀伤肝癌细胞或者转移而来的肿瘤细胞。这些均表明,KC在杀灭肿瘤细胞中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的重大疾病,机体对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去控制,细胞的增殖与凋亡调节失衡是肿瘤发生主要因素之一。细胞失控性异常增殖是肿瘤最突出的生物学特性。生存素(Survivin)作为近年来被发现的凋亡抑制蛋白(IAP)家族中的新成员,研究表明其细胞凋亡抑制效应最强,组织学表达具备肿瘤高度特异性,在抑制肿瘤细胞凋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Survivin的分子结构、生物学性能、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在肿瘤基因治疗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外泌体(exosomes)是直径在30~100 nm,内含RNA、脂质和蛋白质的纳米级囊泡,来源于细胞内溶酶体微粒内陷形成的多囊泡体,与细胞膜融合后释放到胞外,是肿瘤微环境中细胞间通讯和遗传物质的重要载体。肿瘤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可通过外泌体与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内皮细胞和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之间相互作用从而促进肿瘤的进展,其携带蛋白质、脂质和核酸等内容物释放到细胞外随着体液运输改变肿瘤微环境、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加快血管形成及促进癌症发展;肿瘤微环境是由肿瘤细胞、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及细胞外基质等共同构成的局部稳态环境,在癌症的发生、复发、转移和化疗耐药等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综述着重讨论外泌体的生物学特性及对肿瘤微环境的影响,为研究及诊断治疗肿瘤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跨膜受体蛋白Notch信号通路的活性在决定细胞命运(包括增殖、分化以及凋亡)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的功能异常将导致未分化细胞向肿瘤细胞转化.人类许多肿瘤中均可检测到Notch信号通路活性的改变,并且其受体配体的表达水平可以作为判断肿瘤预后的指标.由于肿瘤来源及其微环境的不同,Notch信号通路具有促进或抑制肿瘤发生、发展的双重作用.以Notch信号通路作为肿瘤治疗的靶点.正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叶酸受体及其在介导药物靶向肿瘤细胞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肿瘤细胞表面过度表达一系列受体,能与特异性的配体结合并诱导细胞内化.以这些受体为作用靶点,使药物与特异性配体结合即可将药物主动靶向肿瘤细胞.叶酸受体在多种肿瘤细胞特别是髓细胞白血病细胞中都有过度表达,它可通过介导细胞内化将叶酸摄取入细胞胞浆,利用叶酸受体进行肿瘤,特别是白血病的靶向性治疗颇有应用前景.本文就叶酸受体生物学性质、染色体定位及与配体的相互作用,叶酸受体在正常组织、肿瘤组织,特别是白血病细胞中的分布特点,以及叶酸受体介导主动靶向肿瘤细胞,特别是白血病细胞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20.
刘家刚  毛庆 《华西医学》2004,19(2):310-311
原发性的神经胶质瘤.特别是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其生物学特征如不可控制的细胞增生,正常凋亡程序的关闭,新生血管的形成和浸润性牛长.给治疗造成了极大的困难。目前认为一系列的基因变异是发生胶质瘤的生物学基础,这些变异主要发生存受体酪氨酸激酶信号传导系统。该系统可调控细胞周期,调节细胞生长与分化,促进损伤修复。最近的研究表明.受体酪氨酸激酶信号传导系统的异常活化与胶质瘤的发生和进展密切相关。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选择性抑制酪氨酸激酶的活性.从而阻断肿瘤细胞的信号传递,抑制肿瘤的生长,增加肿瘤对放、化疗的敏感性。对胶质瘤中受体酪氨酸激酶信号传导通路及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研究,是当今国内外生物治疗肿瘤的研究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