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内经》中说:"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皱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饮食的酸、甜、苦、辣、咸五种味道与人的健康密切相关。若调配得当,可强体益寿,若食之过量则会伤害身体,危害健康。酸味:中医认为,酸味入肝。适当吃些酸食可促进食欲,能健脾开胃,增强肝脏功能,  相似文献   

2.
《西部医学》2007,19(5):840-840
酸甜苦辣咸,是对日常饮食口味的概括。为了人体健康减少疾病,专家建议饮食五味:多食酸、多食苦、多食辣、少食甜、少食咸。[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7饮食 日:"安身之本,必资于食.救疾之速,必凭于药,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全生也".然而,饮食必须以俭约为佳,厨膳勿使脯肉丰盈.食啖佳肴,务必简少.不要暴饮暴食,不多食生冷.不极饿而食,食不过饱.不极渴而饮,饮不过多.饮酒要节制,不要酗酒,不要饮酒当风.饮食五味不偏嗜,五味偏嗜会引起脏腑功能失调.饮食不要过饱,若贪味多食,临盆大饱,食旋腹胀短气,或致暴疾,变生霍乱.夏至后至秋分节,必须慎肥腻、饼霍、酥油之属.乳酪酥等常食之,令人有筋力,肌体润泽.卒多食之,亦令人胪胀泄利.饮食五味不可偏嗜,"酸走筋,多食酸令人癃".注意饮食卫生,勿食生菜、生豆、陈腐物.日:"茅屋漏水坠诸脯肉上,食之成瘕结","饮食上有蜂行住,食之必有毒,害人".还要注意,腹有宿病,"勿食鲮鲤鱼肉,害人".食后散步摩腹,则食易消.夜勿过于饱醉.  相似文献   

4.
我们的日常饮食口味离不开酸、甜、苦、辣、咸,不同地区的人饮食口味各异,如广东人喜食甜品、浙江宁波一带的人尤为嗜成、西域之人多食辛、川人则是无辣不欢,而孕妇偏好酸味等。可见,口味的偏嗜常常与生活区域或某些特殊的生理、病理阶段有关。  相似文献   

5.
五味偏嗜指酸、苦、甘、辛、咸5种味道太过,无论是药物五味还是饮食五味都与人体有密切的关系。五味对五脏有滋养作用,但如偏嗜或久用,就会引起相应脏腑之气增加,偏胜,使该脏腑的平衡失调而发生疾病。如过咸:咸味作用于肾脏,易损伤肾中精气,肾气虚耗,温煦不利,水邪上犯,若上凌脾土,导致筋肉短缩,若水气凌心,则发为水肿,惊悸等。  相似文献   

6.
酸、苦、甘、辛、咸五味,在食物、药物中都各有所具,《内经》论之很详。本文仅就《素问·脏气法时论》:“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两句经文分析一下它在临床用药上的指导意  相似文献   

7.
佐料与良药     
古人说:“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的饮食离不开厨房中的佐料。倘若没有佐料,人们的饮食就会似如嚼蜡。五味是否调和,对人体健康影响极大。祖国医学中对辛、苦、酸、甘、咸五味很早就有认识。在两千多年前的《内经》中提出了“五味所入”、“五味所  相似文献   

8.
<正>中医学十分重视饮食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认为科学的食谱和良好的饮食习惯是健康长寿的关键之一。中医学素有药食同源之说,最早可追溯至《黄帝内经·太素》:"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食物同药物一样,具有寒热温凉四性和辛、甘、酸、苦、咸五味以及升、降、浮、沉等作用趋向,只是其性能一般不如药物强烈,有部分食物兼有食物和药物的  相似文献   

9.
《内经》论五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物、食物均有辛、甘、酸、苦、咸五味之不同。对不同药 (食 )物而言 ,五味既异 ,其所入脏腑经络、所发挥的补泻功能及所引起的毒副作用都有差异。对于不同机体而言 ,由于所受外邪不同 ,外邪入体后所中脏腑 (经络 )有异 ,因而采取不同性味的药 (食 )物的治疗方案也当有所区别。内经的作者们已经对药 (食 )物的这种五味作用有相当深刻的认识 ,并由此而创新立了比较系统的“五味学说” ,试论述于次。1五味归藏药物因其性味、升降浮沉的不同 ,进入体内后可分布于不同的脏腑经络 ,简称“归藏”。就五味而言 ,其归藏的一般规律 ,如《素问·至真…  相似文献   

10.
图21:《千金翼方》中说:"水陆百品珍羞,每食必忌于杂,杂则五味相挠,食之不已,为人作患"。释:饮食太杂,五味太乱,则五味相互干扰,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而产生病变,所以提倡五味戒杂乱。图22:《遵生八笺》中说:"发宜多栉,齿宜多叩,液宜常咽,气宜清炼,手宜在面。此为修昆仑之法。五者为不死之道"。释:昆仑,指人之头面。头发应该多梳理,牙齿应该多叩,唾液应该常咽,气应该常炼,手应该常常按摩脸面,这是修养头面的办法。这五种方法是长生之法。  相似文献   

11.
药食五味对于人体的重要作用在《内经》中有详细的论述,一方面人之阴精来源于饮食五味,五味分人五脏而藏之,是气化活动乃至于生命的基础,即《素问·六节藏象论》所云:“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味入口,藏于肠胃,以养五气。”但偏嗜五味又可以伤五脏所藏之精气,如《素问·生气通天论》:“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或者影响相关脏腑,导致脏腑间功能失调,如“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  相似文献   

12.
“苦”味辨析王茹燕王锡安(安徽中医学院中医系合肥230038)关键词:五行;苦味中图法分类号:R226作为中医基础理论中的一个内容———五味,与人体的脏腑、中药的性能以及饮食等诸多方面有关,是五行比类中的一个部分。譬如,它与五脏的关系是酸入肝、苦入心...  相似文献   

13.
乌梅丸方出张仲景《伤寒论》。第338条说:“……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后世通过大量临床实践证明乌梅丸治蛔虫病确有良效,究其机理,一般多采用《名医方论》:“蛔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的解释,竟信而无疑。笔者认为,乌梅丸酸辛苦味并用确属事实,但仅用性味阐述治蛔机理却十分牵强,值得商榷。假若选用麻黄、葱白之辛,大黄、黄芩之苦,白芍、五味之酸重新组合一张酸辛苦兼  相似文献   

14.
中药中五味是指酸、苦、甘、辛、咸.其最早记载,据目前资料,见于《尚书·洪范》曰:"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周礼·天官冢宰中记载:"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又云:"凡药以酸养骨,以辛养筋、以养脉、以苦养气、以甘养肉".  相似文献   

15.
五味对脏腑的选择性及双重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五味理论作为中药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临床治疗。用药物之偏性以平脏腑阴阳气血之偏盛偏衰,这是祖国医学治疗疾病的理论依据和重要手段。 1、五味对脏腑的选择性《内经》论述颇多。《素问·宣明五气篇》:“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素问·五脏生成篇》:“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所合五脏之气也”。《素问·至真要大论》:“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攻,酸先入肝,苦先人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灵枢·五味篇》:“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咸、先走肾。”《素问·阴  相似文献   

16.
浅谈疾病与药物饮食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芳 《实用医技杂志》1998,5(2):106-106
<正> 食物的性味和药物一样,具有寒、温、凉、热四性和辛、甘、酸、苦、咸五味,故两者均有密切的关系,掌握的适宜,可辅助药物的治疗,提高疗效,否则不但影响治疗效果,而且可引起严重的不良后果。所以在服药中要掌握饮食宜忌的基本知识,是做好中医饮食护理工作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7.
《黄帝内经》对中药药性理论做了纲领性的描述,提出了"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治寒以热,治热以寒"的原则,为药物四气理论的萌芽;提出了"辛、酸、甘、苦、咸"五味,及"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耎"等五味功能,成为五味理论的基础;此外,还有关于归经、升降浮沉、有毒无毒等方面的阐释。后世在其基础上进一步发挥,逐渐发展为现在的中药药性理论。  相似文献   

18.
五脏苦欲补泻学说对组方遣药的指导意义杨德平指导谢文光(92级研究生)关键词五脏,苦欲补泻,方剂配伍中医关于药物的补泻学说,主要有3种。第一种是五味作用补泻学说,根据五味辛散、苦泄、咸软、甘补、酸收的基本作用,一般把甘和酸作为补药,把辛、苦、咸作为泻药...  相似文献   

19.
浅议中药五味——化学成分—药物功能三者之间的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药性理论源远流长,并自成一套用药的理论系统。中药五味:酸、苦、甘、辛、咸,作为中药基础药性之一,在说明药物功能,指导中药的临床应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经诸多学者对五味的研究,药物化学成分的分析,实验结果均证实辛、甘、苦、酸、咸的五味与所...  相似文献   

20.
通常我们所说的气味是指用鼻子可以闻到的味道和用舌头尝可以感觉到的滋味。而中药里所说的气味却并非完全如此。中药归纳起来有四气,即寒、热、温、凉四气,也称药性;有五味,即酸、苦、甘、辛、咸五味。四气与五味是对中药性质的高度概括,我们平时习惯称为“性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