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核糖霉素为氨基糖甙类广谱抗生素,动物实验证明其耳、肾毒性低于链霉素、卡那霉素及庆大霉素。健康志愿者肌注0.5g本品后,达峰时间为1.14h,峰浓度为24.02μg/ml,药时曲线下面积为 95.2h·μg/ml,与日本产品相符。根据药代动力学参数计算结果,每12h肌注0.5g,为合理的给药方案。临床治疗急慢性尿路感染、肺部感染及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共71例,总有效率89%。除原有肾功能不全者1例用药后有加重外,无肝功能损害,无皮疹、耳呜、重听等副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国产阿洛西林的犬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用微生物法测定血清药物浓度。犬静注和肌注阿洛西林20mg/kg后,体内药物转运过程分别符合开放型二室和一室模型。静注本药后即刻血浓度为214.28±14.02μg/ml,分布相半衰期仅0.13小时,可迅速达到有效杀菌浓度,消除相半衰期1.36小时。肌注0.75小时后的峰浓度为21.17±11.54μg/ml,消除相半衰期1.20小时。但肌注后的AUC仅为静注相同剂量后的40.36%,说明肌注本品的生物利用度低。 该药静注和肌注后的表观分布容积分别为0.38和0.34L/kg,提示该药主要分布于细胞外液中。作者根据此药的抗菌活性和药动学特征,对给药方案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氨基甙类抗生素和半合成青霉素合并用药可扩增抗菌谱,对革兰氏阴性细菌具有协同作用;同时也观察到许多青霉素在体外可使氮基甙类抗生素失活。本文报道,苯唑青霉素和乙氧萘青霉素与妥布霉素混合于血清后的结果。临床上羧苄青霉素所能达到的浓度能使妥布霉素失活的作用已被证实,故本组合并用药是供实验灵敏度和准确度对照用。以血清配制仅含10 μg/ml 的妥布霉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哌拉西林(Piperacillin,PIP)在8例施各类胆道手木附T型管引流患者中 的药代动力学,采用AVANTAGE全能自动化微 生物分析仪测定了血清及胆汁哌拉西林浓度,结果 表明,静滴3g或2g哌拉西林后即刻血药浓度分别可达到322.7±28.4和204.5±16.2ug/ml,8h后仍保持7.4±3.0和1.8±0.7ug/ml;T型管胆汁药物峰浓度可达到207.9±83.6和144.7±6.6ug/ml.达峰时间约2h左右,该药体内表观分布容积大于血容量,提示体内分布广泛,因静滴哌拉西林后血药及胆药浓度均较高,故适用于防治胆道感染。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双环铂在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HPLC法测定家兔给药后不同时间点的血浆药物浓度,利用药代动力学分析软件计算各项参数。结果DCP在0.5~40μg/mL铂浓度范围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0.999,最低检测限≤0.5μg/mL,日内RSD低于6%,日间RSD低于10%,回收率89.0%~98.8%,双环铂在家兔体内处置符合二房室模型特征,平均分布半衰期为0.50h,平均消除半衰期为11.34h,平均中央分布容积为0.406L/Kg。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30例呼吸道感染病人肌注妥布霉素的临床药动学,用FPIA法测定血药浓度,30例病人肌注80mg妥布霉素后的峰浓度为3.21±0.76mg/L,谷浓度为0.04±0.08mg/L:20例病人肌注2.8±0.4mg/kg妥布霉素后的峰浓度为7.44±2.10mg/L,谷浓度为0.28±0.30mg/L,Bayesian法拟合的药动学参数为,t_(1/2)2.30±0.42h,V_d 0.3341±0.0480L/kg,CL103.94±24.09ml/h·kg,观察和计算结果表明,妥布霉素肌注给药,以每次2.0~2.5mg/kg,1次/12h的给药方案较好。  相似文献   

7.
浅谈小诺霉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谈小诺霉素周茂金,梅任奎,苏美英(山东泰安市中心医院271000)小诺霉素(MicronomicinMCR)是国际八十年代理想的第三代氨基甙类抗生素。经过近几年的临床初步应用,认为该药具有抗菌谱广、杀菌力强、耐药性小及安全性大等特点。1药动学MCR...  相似文献   

8.
何琪莹  吕万良  张强 《中国药学》2006,15(3):147-154
目的通过在动物体内进行急性肝、肾毒性安全性评价,筛选出适合注射用的阿奇霉素盐型并研究最终选定的阿奇霉素盐型在健康人体内的药物动力学。方法通过大鼠体内急性肝、肾毒性试验,将8种阿奇霉素盐型谷氨酸盐、枸橼酸盐、盐酸盐、硫酸盐、磷酸二氢盐、乳糖酸盐、酒石酸盐和天冬氨酸盐,分别经大鼠尾静脉静注,连续给药14天,每天给药一次,每次给药剂量为10 mg,观察给药后肝、肾功能生化指标的变化。采用自身对照交叉给药方法,分别静滴、肌注500 mg阿奇霉素谷氨酸冻干粉针剂,以微生物检测方法,测定12名健康志愿者血中的阿奇霉素浓度,经3P87程序拟合,计算人体内的动物动力学参数。结果与其他阿奇霉素盐注射剂相比,注射谷氨酸阿奇霉素的肝、肾毒性较轻。将谷氨酸阿奇霉素冻干粉针剂分别静滴和肌注后,其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 -120 h)分别为21·47 ±1·57 h·μg·mL-1及19·36 ±2·44 h·μg·mL-1,肌肉注射的生物利用度为92·6%。结论通过动物实验筛选出了谷氨酸阿奇霉素,该盐适合制成注射用阿奇霉素制剂,药动学研究阐明了谷氨酸阿奇霉素的药物动力学特征,为其临床应用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用氚标记异丁基哌嗪力复霉素研究了其在大鼠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排泄。根据血浆中放射性物质浓度的下降和尿中放射性物质排泄速率,分别计算得半衰期为31小时和25小时。实验表明,该药在肠胃道吸收缓慢,最高血浆放射性物质浓度在给药后8小时出现。该药广泛分布于体内各组织,除脑外,组织浓度均高于血浆浓度。药物排泄主要通过胆汁由粪排泄,给药后6天内,尿中排泄的放射性物质占给药量的10%以下。  相似文献   

10.
克拉霉素脂肪乳剂在大鼠体内药动学和组织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克拉霉素脂肪乳剂在大鼠体内药动学和组织中的分布情况,并与克拉霉素注射液相比。方法通过高压均质方法制备克拉霉素脂肪乳剂,通过微生物管碟法测定克拉霉素在大鼠体内血药浓度和组织中药物浓度。结果克拉霉素脂肪乳剂和克拉霉素注射液药-时曲线相似并均符合二室模型,两种剂型的AUC0-t分别为(66.76±16.34)和(59.00±11.20)μg·h/ml。大鼠单剂量静脉注射37.5mg/kg克拉霉素脂肪乳剂和溶液剂后,测定各时间点各组织中药物浓度,以肺为最高。与溶液剂相比,脂肪乳剂提高了脾、肺、肝、肾和脑的药物分布。结论克拉霉素脂肪乳剂与克拉霉素溶液剂血药浓度相似,但脂肪乳剂明显改变了克拉霉素体内组织分布,说明更有助于治疗局部脏器感染。  相似文献   

11.
小诺霉素的不良反应樊国斌(武汉市东西湖区人民医院430040)小诺霉素(小诺米星)是氨基甙类抗生素,抗菌谱广,体内无蓄积,毒性较低,不良反应较少,可作为庆大霉素的换代产品。随着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出现了一些不良反应,现综述供临床参考。1药疹文献[1,2]...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磷霉素分别与五种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阿米卡星,异帕米星,庆大霉素,奈替霉素,妥布霉素)对20株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联合抗菌效应。方法:采用棋盘法设计,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测定不同浓度组合的5组抗菌药物对20株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并计算FIC指数判定联合效应。FIC≤0.5为协同作用,0.52为拮抗作用。结果:磷霉素与5种氨基糖苷类药物联合应用后,药物MIC50显著降低。FIC指数分布:FIC≤0.5占65%~85%;0.52为0。结论:磷霉素与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联合用药后,对铜绿假单胞菌表现为协同作用和相加作用,并以协同作用为主,无关作用较少,更无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3.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的化学结构中都有氨基糖分子与非糖部分的甙元结合的甙,故称为氨基糖甙类。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仍为目前临床治疗严重感染的主要抗菌药物之一。常用者有链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丁胺卡那霉素、西梭霉素、乙基西梭霉素等。它们不仅化学结构类似,而且抗菌范围、作用  相似文献   

14.
HPLC法测定头孢硫脒大鼠体内分布浓度及其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建立大鼠体内头孢硫脒血药浓度和分布浓度的测定方法及进行药动学研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不同剂量(200.92m g/kg,100.46m g/kg)头孢硫脒大鼠体内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和药物分布浓度。C18反相色谱柱(Hypersil,250nm×4.0nm,5μm),流动相为乙腈∶磷酸盐缓冲液(20∶80)。结果在0.20~50μg/m 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7,定量限为0.20μg/m l,回收率在95.91%~103.1%。大鼠静注头孢硫脒后,体内分布以膀胱、甲状腺、关节腔、皮肤、前列腺、肾上腺、胃、十二指肠、肾、子宫、淋巴结、眼球、卵巢、肺等脏器的浓度较高,脑、睾丸、脂肪、脾等脏器的浓度较低,主要经尿排泄,约占给药量的95%;体内药动学呈开放二室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如下:t1/2α0.2950,0.2711h;t1/2β1.345,1.327h;CL 4.284、4.254L/h;V c0.5540、0.4901L/kg;V 2.077、2.035L/kg;AUC 23.62和46.92(m g.h)/L。头孢硫脒高、低剂量药动学参数值非常相近,表明在高、低剂量范围内药物呈线性动力学特征。结论本方法适用于药动学研究,测定结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用反相高效液相法测定犬静注和肌注阿洛西林20mg/kg后的血中药物浓度,并据此计算有关药物动力学参数。ODS-C_(18)为固定相,甲醇/67mmol/L磷酸缓冲液(1:1,vol/vo1)为流动相,紫外(uv)检测。以对硝基丙酰苯胺为内标物对血清中阿洛西林进行定量测定。根据F值,r 2/1值和AIC(Akaike's Information Criterion)值判断静注和肌注药物后在体内的转运过程分别符合开放型二室和一室模型。静注后即刻血药浓度为218±13μg/mL,T_(1/2α)为0.13h。肌注后T_(max)和T_(1/2ka)分别为0.75和0.24h,C_(max)为16±6μg/mL,但im后AUC仅为iv相同剂量后的38%。该药iv和im后的T_(1/2)分别为1.5和1.7h,V_d分别为0.35和0.43L/kg。本实验结果与微生物法测定结果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张斌  郑永  周远大  何海霞 《中国药房》2003,14(4):204-206
目的 :测定国产阿维A胶囊的药代动力学参数 ,为临床合理应用该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兔血浆中阿维A浓度 ,用3p97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国产阿维A在兔体内呈一室模型分布 ,Cmax 为 (316 33±170 83)ng/ml,Tmax 为 (1 92±0 85)h ,T1/2Ke为 (4 37±3 33)h ,AUC0~10 为 (1817 74±563 95)ng/(h·ml)。结论 :该药易吸收 ,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目前常用的氨基甙类抗生素主要有链霉素、庆大霉素、新霉素、巴龙霉素、妥布霉素、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等。它们的治疗浓度与中毒浓度均极为接近,而且,由于个体间的差异极大,所以选择最适宜的剂量比较困难。所有的氨基甙类抗生素在内耳的内、外淋巴液中的浓度,尤其是在外淋巴液中的浓度均显著地高于其在血清中的浓度,而且消除也较慢,故易招致内耳毒性。主要是引起耳蜗损伤  相似文献   

18.
丁胺卡那霉素(amikacin,Amk)是一种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主要治疗由G~-杆菌引起的感染,特别对其他经抗生素耐药的多种需氧型或兼性需氧型G~-菌引起的感染有效。Amk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与它在体内浓度密切相关。不同生理病理状况可影响该药的吸收,分布和代谢等。Amk的使用不当可使1%~10%的病人出现耳、肾毒性。了解Amk的药动学过程及各种临床因素的影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5-氨基水杨酸锌结肠定位肠溶胶囊的体内转运释放和吸收特征。方法健康受试者和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各10例,定时X线拍片观察胶囊在体内的位置和溶解情况;同时检测血浆5-氨基水杨酸(5-ASA)和乙酰-5-氨基水杨酸(AC-5-ASA)及锌离子浓度。结果 10例健康受试者:胶囊到达升结肠的平均时间为(5.80±1.99)h,胶囊崩解平均时间为(8.00±1.63)h。10例患者:胶囊到达升结肠的平均时间为(6.80±3.65)h,崩解的平均时间为(9.75±2.50)h。9例健康受试者:口服5-氨基水杨酸锌1.0 g,5-ASA主要参数Tmax为(12.33±1.73)h,Cmax为(325.72±197.52)μg.L-1,AUC0→t为(3.66±2.26)mg.L-1.h;排泄总量:5-ASA为(94.4842±61.3647)mg,AC-5-ASA为(120.4207±78.2098)mg,经尿液排泄的5-ASA约为剂量的9.4%。8例患者:口服5-氨基水杨酸锌1.0 g,5-ASA主要参数Tmax为(11.38±5.72)h,Cmax为(235.83±177.90)μg.L-1,AUC0→t为(3.19±1.58)mg.L-1.h。结论 5-氨基水杨酸锌结肠定位肠溶胶囊能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及健康受试者结肠定位释药,两者释放特征、吸收情况相近。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阿奇霉素颗粒剂和片剂在健康人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三周期三交叉试验设计,利用建立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24名健康男性受试者口服含阿奇霉素0.5 g的阿奇霉素颗粒(受试制剂Ⅰ)、阿奇霉素片A(受试制剂Ⅱ)及阿奇霉素片B(参比制剂)后不同时刻血浆中阿奇霉素的质量浓度,同时绘制血药质量浓度-时间曲线并计算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阿奇霉素颗粒、阿奇霉素片A、B血浆中阿奇霉素的tmax分别为(1.9±0.6)、(1.9±0.7)、(1.8±0.6)h,ρmax分别为(441.0±129.5)、(421.7±142.8)、(426.2±128.1)μg.L-1,t1/2分别为(48.0±10.7)、(44.8±8.0)、(45.6±9.8)h,AUC0-t分别为(4 564.6±1 312.0)、(4 743.1±1 616.1)、(4 654.6±1 489.4)μg.h.L-1,AUC0-∞分别为(5 224.6±1 529.7)、(5 373.4±1 854.7)、(5 278.7±1 675.9)μg.h.L-1。以AUC0-t计算,阿奇霉素颗粒剂及片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99.7±14.0)%和(101.8±13.8)%。结论双单侧检验结果证明,阿奇霉素颗粒及阿奇霉素片A与阿奇霉素片B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