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建立严重脂血标本凝血检测的稀释法解决方案.方法 随机收集30例正常外观血浆标本,分别检测原血浆和3倍稀释后PT和aPTT两项指标,将每项指标的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线性回归分析,得到各指标的回归方程.另外收集20例严重脂血标本,分别检测3 000 r/min离心10 min后3倍稀释血浆和10 000 r/min高速...  相似文献   

2.
郭斌  龙春燕  谢宁  李君安  唐中 《重庆医学》2012,41(28):2973-2975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脂质对血凝仪CA7000测定PT及APTT凝血结果的影响,并获得偏差结果的校正公式。方法使用高速离心法制备的血脂浓缩液按不同比例干扰凝血(PT、APTT)测定,以结果变化趋势求得直线回归方程并得出校正公式。结果随着脂质浓度的增加,PT检测结果呈增高趋势,而APTT在TG浓度为0.0~2.5mmol/L时结果降低,当TG>2.5mmol/L时结果呈升高趋势,当TG≥8.5mmol/L时,PT、APTT结果明显升高或无法检出。结论脂质对PT、APTT的检测结果均存在干扰,并随脂质浓度变化而不同,通过对数据的直线回归分析得出了结果偏差的校正公式,保证了临床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卢美红  景蓉蓉 《海南医学》2012,23(18):80-82
目的研究不同分析前处理方法对比浊法凝血仪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将乳糜血20份、健康人血20份,分别用常规法、高速离心法和手工法进行PT、APTT检测;将溶血标本21份、血量不足标本30份和重新补抽来的51份标本同时进行PT、APTT检测。结果健康人标本常规法、高速离心法、手工法检测的PT,APTT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乳糜血标本常规法检测PT、APTT结果高,甚至检测不出,经高速离心处理后结果与手工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血、血量不足等问题标本的PT、APTT结果与重新采血后标本的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别是血量不足时APTT明显延长。结论乳糜血、溶血、血量不足等问题标本大大影响了光电比浊法凝血仪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分析前标本的处理是保证其检测结果可靠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脂血对临床生化常用检验指标的干扰:TG、Urea、ALT、AST、GLU、PA、TCHO、HDL、LDL,比较消除干扰方法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乳糜干扰物和高甘油三酯混合血清分别制作系列浓度干扰标本,在离心和稀释前后检测上述生化指标,结果行偏差计算和线性回归统计。结果高TG混合血清干扰物TG=5.75mmol/L:两种处理方法 ALT、AST、LDL均在允许误差范围(Ea)内;TG=13.87mmol/L:高速离心法PA,HDL在Ea内;TG=16.56mmol/L:稀释法PA、HDL在Ea内;TG、Urea、AST、GLU、TCHO、HDL、LDL经高速离心相关系数r〉0.98,TG、Urea、ALT、AST、GLU、TCHO经稀释r〉0.98。乳糜干扰物TG=13.10mmol/L:ALT、AST、HDL、LDL三种处理方法均在Ea内,UREA经高速离心+稀释法在Ea内,TG=14.53mmol/L时PA经高速离心在Ea内;GLU经高速离心r=0.98,TCHO经高速离心=0.99和高速离心+稀释r=0.99,HDL高速离心+稀释r=1.0。结论消除脂血的干扰方法中高速离心法优于稀释法,重度乳糜标本可通过高速离心法结合稀释法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消除脂血对生化检验结果干扰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检验科的脂血标本112份,均采取高速离心法、乙醚萃取法及离子水稀释法消除血脂,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速离心法、乙醚萃取法、离子水稀释法脂血消除后K~+、CL~-、Ca~(2+)、Na~+、TP、ALB、TBIL、DBIL、Cr、BUN、ALT、AST等生化指标与血浆原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三种检测方法各项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生化检验标本采取高速离心法、乙醚萃取法及离子水稀释法消除血脂各具特色,可根据临床实际需求合理选择消除脂血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两种枸椽酸钠浓度对常规凝血试验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 10 9mmol/L和 12 9mmol/L枸椽酸钠浓度对凝血酶原时间 (PT)和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的影响。方法 :应用全自动凝血仪对 2 0例健康人和 35例口服华法令治疗病人进行PT和APTT测定。结果 :健康组含 10 9mmol/L和 12 9mmol/L枸椽酸钠浓度的PT和APTT结果分别为 (12 5± 1 8)s、(2 9 3± 8 3)s、(12 8± 2 0 )s、(30 4± 7 9)s,无显著差异 ;治疗组含 10 9mmol/L和 12 9mmol/L枸椽酸钠浓度的PT和APTT结果分别为(16 6± 3 5 )s、(36 9± 7 0 )s、(17 9± 3 7)s、(41 5± 8 4 )s,该组内两种浓度的结果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12 9mmol/L枸橼酸钠对健康人PT和APTT结果无明显影响 ,使口服华法令治疗病人PT和APT结果明显延长 ,故应选用 10 9mmol/L的枸橼酸钠作为凝血试验的抗凝剂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去离子水稀释法和高速离心法对测定严重脂血标本转氨酶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9月本院健康体检者的空腹静脉血标本50例,将每个标本分为3份,1份原血清检测转氨酶指标,另2份按比例加入脂肪乳,模拟严重脂血标本后,分别给予高速离心法和去离子水稀释法处理后检测ALT及AST。结果三种处理方式受试者转氨酶的总体均数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离子水稀释法和高速离心法均能消除脂血对转氨酶检测的干扰,高速离心法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凝血功能异常时,标本放置时间对PT和APTT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利用STA-R全自动血凝仪及配套试剂,测定不同放置时间下70例血凝标本PT和APTT的检测结果 。根据PT 和APTT的正常参考值,将空腹(0 h)检测结果分为正常组(PT:11.0~14.3 s,APTT:32.0~43.0 s)和异常组(PT>14.3 s,APTT>43.0 s)。将标本于室温下分别放置 1、2、4、6、8、12、24 h,检测其PT和APTT,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正常组PT与APTT标本分别室温存放8 h和4 h检测结果基本稳定。异常组PT与APTT标本分别室温存放4 h和2 h检测结果基本稳定。异常组较正常组检测结果更易受标本放置时间的影响,PT标本放置6 h、APTT标本放置4 h,检测结果即发生明显的改变。结论 对于凝血异常者,标本放置时间对检测结果影响甚大,PT和APTT测定均应于标本采集后2 h内尽快进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实验因素或者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如溶血对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APTT)的影响,改变和指导实验室检测及加强与临床的沟通.方法 用半自动血凝仪仪器法(武汉中泰生物)检测,严格按标准操作规程操作.结果 溶血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无溶血与溶血组之间PT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溶血程度之间无显著性差异.APTT无溶血组与溶血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不同溶血程度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危重病患者血乳酸水平和凝血功能变化的关系,探讨组织代谢与凝血功能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测定137例危重病患者入ICU2h内的动脉血乳酸(ABL)水平和凝血指标: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imer)、纤维蛋白原(FBG)及血小板(PLT)。按照ABL三分位数法分为三组:A组,ABL≤1.5mmol/L(n=40);B组,ABL 1.6-4.4mmol/L(n=67);C组,ABL≥4.5mmol/L(n=30),比较各组间上述凝血指标异常的发生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①C组患者PT、APTT、D-dimer、FBG及PLT异常的发生率,分别为43.3%、43.3%、80%、23.3%、56.7%,高于A组(P〈0.05);C组PT延长、APTT延长及PLT减少发生率高于B组(P〈0.01),B组PT延长及FBG降低发生率分别为10.4%、14.9%,高于A组(P〈0.05)。②ABL水平与PT、APTT、D-dimer、FBG及PLT异常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组织缺血缺氧和凝血功能紊乱相互影响,共同作用。尽早纠正组织低灌注可改善危重病患者凝血功能紊乱,同时针对凝血功能紊乱的治疗可提高危重病患者的组织供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在室温下不同放置时间对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检测结果差异,为做好分析前质量控制确定最佳检测时间。方法:随机抽30份109mmol/L枸橼酸钠抗凝,按9:1比例抽的血凝标本,3000转/分离心10分钟后,即刻检测、(22±2℃)分别放置2h、4h、6h、8h检测PT、APTT、TT时间和FIB的含量。结果:PT在6h、8h检测与即刻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TT、TT4h、6h、8h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B在各个时间点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室温下PT标本放置4h,APTT、TT 2h内检测有临床参考价值。检查凝血四项的标本采集后应尽快送检验科,在2h内检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实验因素或者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如溶血对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APTT)的影响,改变和指导实验室检测及加强与临床的沟通.方法 用半自动血凝仪仪器法(Sysmax CA-50)检测,严格按标准操作规程操作.结果 标本溶血对检测的结果影响不大(血浆Hb<30g/L).溶血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无溶血与溶血组之间PT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 <0.05),不同溶血程度之间无显著性差异.APTT无溶血组与溶血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不同溶血程度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 结论 对于凝血项目的 测定时,严格按标本采集的标准进行标本采集,避免溶血的发生,得到更加可靠的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13.
不同程度的脂血和黄疸对酶法测定血清钾干扰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的脂血及黄疸对酶法测定血清钾结果的影响.方法:对不同程度的脂血及黄疸标本的血清钾分别采用酶法及离子选择电极(ISE)法进行检测.结果:当血清甘油三酯(TG)水平>10.0 mmol/L时,有部分标本不能用酶法测定,而当血清TG水平>15.0 mmol/L时,大部分标本不能用酶法测定.酶法与ISE法的相关性良好(r=0.926 6),但测定结果有明显差异(P<0.01).而黄疸对酶法测定血清钾无明显干扰,两法的相关性良好(r=0.990 3),测定结果也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黄疽及中度脂血(TG<10.0 mmol/L)对酶法测定血清钾无明显干扰,但酶法不适用于严重脂血标本(TG>10.0 mmol/L).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重度脂血标本对凝血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为规范分析前过程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收集本院重度脂血标本20例,常规离心后分别用SysmexCA7000和STAGO全自动血凝分析仪2种不同仪器方法同时进行血浆血凝测定,后经高速离心后于CA7000上再进行检测.结果 重度脂血经高速离心后在SysmexCA7000对PT、aPTT、Fig 、TT的检测结果与常规离心后在STAGO的检测结果一致,无统计学差义(P>0.05).结论 临床检测中重度脂血标本对smT、PT、TT、Fbg干扰较大,高速离心,消除脂血的干扰.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并且总结出临床生化检验常用指标干扰消除脂血的措施。方法:抽取我院内科住院部2014年5月-2016年1月收治高脂血症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集空腹静脉血,分别使用低温高速离心法和去离子水稀释法检测生化常规指标,检测结果与未处理样本结果比较,并分析。结果:低温高速离心和去离子水稀释样本后生化指标检测结果显著低于常温高速离心样本检测结果(P0.05)。结论:低温高速离心法和去离子水稀释法能够有效消除脂血对生化常规指标检测的干扰,可根据临床实际目的进行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体外不同浓度肝素及不同浓度硫酸鱼精蛋白对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影响,了解该实验对PT、APTT真实结果及正确分析和判断.方法:采用0.1 U/mL~2.0 U/mL肝素,1.0 μg/mL~20 μg/ mL硫酸鱼精蛋白,测定240份随机标本分成的各组血浆标本的PT、APTT及加入上述试剂后的PT、APTT时间. 结果:肝素活性在2.0 U/mL以下时对PT无明显影响,硫酸鱼精蛋白在10 μg/mL以下时对PT、APTT亦无明显影响.肝素在0.2 U/mL时对APTT影响非常明显,两者呈相关(r=0.98,P<0.05). 讨论:临床上可采用回归方程△APTT=1.22+30.41A(A为肝素活性U/mL)回归方法验证,也可以用加硫酸鱼精蛋白中和后复测APTT的方法来纠正肝素对APTT的影响,对DIC的动态监测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陈燕 《中外医疗》2016,(31):27-29
目的 研究比较3种不同方法 消除脂血对生化测定结果 干扰的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该院收治的76例患者的脂血标本,将标本均分为四等份,用四种方法进行生化测定,对其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K+指标四组之间生化测定值(4.1±0.2)、(4.1±0.1)、(4.2±0.1)、(4.2±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处理组(离子水稀释组、高速离心组和乙醚萃取组)Ca2+、TP等指标的生化测定结果与未处理组(原血浆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血浆测定值最高,与原血浆相比较,乙醚萃取法处理后的标本测定值降低第最为显著,高速离心法处理后的标本测定值降低次之,离子水稀释法降低幅度最小.结论 脂血可能会使得生化测定结果中Ca2+、TP等指标测定值偏大;三种消除脂血对蛋白质类的生化测试影响由强到弱依次为乙醚萃取法、高速离心法、离子水稀释法.在临床工作中可根据检测目的以及具体设备配置的不同进行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不同胎龄新生儿出生初期凝血功能检测四项指标的危急值参考范围。方法 选取2012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在深圳市3家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的新生儿1 110例,按胎龄分为早期早产儿、中期早产儿、晚期早产儿和足月儿,患儿入院24 h内检测凝血功能四项指标。建立新生儿出生初期凝血功能四项指标的危急值参考范围,并依据此范围判断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1 588例新生儿的病情。结果 凝血功能危急值参考范围,早期早产儿: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96.6 s或≤46.7 s、凝血酶原时间(PT)≥21.4 s或≤12.5 s、凝血酶时间(TT)≥23.9 s或≤15.7 s、FIB≥3.1 g/L或≤0.9 g/L;中期早产儿:APTT≥92.4 s或≤49.1 s、PT≥18.9 s或≤12.3 s、TT≥23.5 s或≤15.4 s、FIB≥3.0 g/L或≤1.1 g/L;晚期早产儿:APTT≥93.4 s或≤54.8 s、PT≥17.1 s或≤12.5 s、TT≥19.3 s或≤15.3 s、FIB≥2.2 g/L或≤1.1 g/L;足月儿:APTT≥77.6 s或≤42...  相似文献   

19.
PT、APTT检测中的一些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晶  鲁英  孙莹 《现代实用医学》2003,15(11):699-699
近年来不断有报道许多因素可以影响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测定结果 ,并强调检测中的质量管理和标准化问题〔1~ 3〕。作者观察了离心力、血标本存放时间和方式对PT、AFTT测定结果的影响。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材料 仪器 :德国BE公司 (Coag ulator2 )半自动血凝仪。主要试剂 :(1 )APTT试剂Hemostataptt;ET试剂盒。(2 )抗凝剂 1 0 9mmol/L柠檬酸钠。1 .2 方法1 .2 .1 对象来源 本院肛肠科做痔疮手术的术前病人 ,共 60例 ,其中男 3 5例 ,女 2 1例 ,年龄 1 8~ 5 6岁。经检验病人全血细胞计…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ACL TOP血凝仪抗干扰能力进行评价.方法 重复测定20份体检健康人混合血浆的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定量(FIB)各20次;采用临床收集和制备的溶血、脂血和黄疸标本的血清分别加入到试验血浆中,再测定各种浓度干扰物-试验血浆的PT、APTT、TT和FIB.结果 重复测定PT、APTT、TT和FIB的CV<4%;准确性试验P>0.05;抗溶血、黄疸干扰能力良好,脂血影响PT、APTT的结果 测定.结论 ACL TOP血凝仪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抗溶血、黄疸干扰能力良好,有一定的抗脂血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