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5 毫秒
1.
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假体力线及导航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子荣 《广东医学》2005,26(2):145-146
现代全膝关节置换术 (totalkneearthroplasty,TKA)之父Insall医师说 :TKA是一种技术上很困难的操作。为什么 ?因为牵涉到许多复杂问题。欲接受TKA手术的患者除膝关节疼痛外 ,多数患者均存在程度不等的各种畸形 ,包括内外翻 ,旋转 ,屈曲及远离关节的骨干畸形。要使假体安装在理想的位置也要考虑许多因素 ,包括股骨和胫骨的假体 ,它们可能成为内翻或外翻 ,内旋或外旋 ,屈曲和过伸 ,前移或后移 ,以截骨的长短等 ,髌骨假体也可成高位或低位内移和外移 ,厚和薄以及截骨面倾斜等 ,上述近 2 0个因素需医师在手术时考虑选择 ,稍有不慎或经验不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原因。方法:对2010年11月至2011年6月共46例固定平台的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进行回顾分析。随访1 a。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33例。进行术后膝关节CT扫描。结果:46个患者中包括14个术后疼痛患者和32个无痛患者。疼痛组中胫骨假体平均内旋9.43°(外旋3°-内旋16°),股骨假体平均内旋6°(内旋2°-内旋10°);无痛组中是胫骨假体平均外旋0.44°(外旋8°-内旋6°),股骨假体平均外旋0.75°(外旋5°-内旋4°)。结论:全膝关节置换中假体可以适度外旋,而假体的内旋会导致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尤其是在胫骨平台内旋大于6°,股骨假体内旋大于4°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30):93-95
目的 探讨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两种胫骨假体旋转对线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 年2 月至2019 年2 月在本院接受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手术患者70 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 例,采用基于Insall 线行胫骨假体旋转对线技术,试验组35 例,采用基于Akagi 线行胫骨假体旋转对线技术。采用膝关节功能评分表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通过CT 影像数据对胫骨假体旋转角度机进行测量并对比。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KS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末次随访,两组患者的KS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末次随访KSS 评分均高于术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KSS 评分总优良率为82.86%,试验组为91.4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末次随访的胫骨假体旋转角度总体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胫骨假体外旋角度小于对照组,内旋角度大于对照组,且试验组的胫骨假体外旋占比少于对照组,胫骨假体内旋占比多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与基于Insall 线行胫骨假体旋转对线技术相比,基于Akagi 线行胫骨假体旋转对线技术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减少术后发生胫骨假体旋转不佳的情况,临床治疗效果更佳,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也更好,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4.
王珊丹  张菊 《吉林医学》2009,30(8):736-737
严重的骨性关节炎及创伤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有不可忍受的疼痛。其关节面破坏严重,股骨髁及胫骨髁破坏深度不超过5cm,髌骨能活动,膝内外翻畸形〈30°,侧副韧带基本正常的患者,如条件允许均可进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以提高其生活质量。我院自2007年7月~2008年5月,为8例患者(10个膝关节)进行了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后术,术后疗效显著,体会到严格无菌技术和术中密切配合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是一项成熟的可缓解和治疗终末期膝关节骨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的手段。TKA术后下肢力线的重建以及假体的位置均与患者术后的满意度、假体的长期生存率密切相关,也是决定其临床效果的重要因素和评价指标。临床可通过X线、二维CT(2D-CT)、三维CT(3D-CT)等影像学技术对TKA术后下肢力线和假体的位置进行测量和评估,但目前尚无公认的金标准。2D-CT测量较X线在分析假体位置或松动、假体周围骨吸收、骨折、感染等方面的敏感性更高,而3D-CT对于轴面旋转的测量具有独特优势。相信随着计算机导航和机器人辅助技术的发展,3D-CT测量会逐渐成为TKA术后常用的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膝关节骨关节炎(KOA)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采用不同假体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庐山康复疗养中心2020年4月—2023年4月收治的80例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KOA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研究,依据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采用的假体类型将其分为A组(固定平台假体)和B组(高屈曲旋转平台假体),各40例。对比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膝关节功能[Lysholm膝关节评分、西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Lysholm膝关节评分均显著上升,且B组高于A组,两组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均显著下降,且B组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1 d,两组IL-6、CRP均显著下降,且B组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后稳定型膝关节(PS)假体与后交叉韧带保留型(CR)假体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该院收治的107例重度膝骨关节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3例。两组均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采用CR假体,观察组采用PS假体,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水平,术前及术后6、12个月膝关节功能(AKS)评分、关节活动度(ROM)和疼痛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两组膝评分和功能评分均高于术前,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两组ROM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S假体与CR假体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重度膝骨关节炎患者的总体效果相当,但采用PS型假体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术后关节活动度的效果优于CR型假体。  相似文献   

8.
目的 基于文献结果和患者报告,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急性疼痛的危险因素,初步建立TKA术后急性疼痛预测模型,为疼痛高危人群提供筛查工具.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甘肃省某三甲医院行TKA的患者,收集其人口学、临床及心理学资料.根据术...  相似文献   

9.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旋转力线对于患者术后功能和假体使用寿命十分重要。近年来,针对膝关节假体旋转力线的评估方法和手术技术在不断发展,特别是计算机导航辅助手术的应用,使得关节假体的旋转力线更为精确。本文就膝关节假体旋转力线的评估、旋转力线对术后功能的影响,以及计算机导航的最新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肖斌  冯宏伟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10):1324-1326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疼痛的影响因素。方法:212例因膝骨性关节炎(OA)接受TKA的患者,根据是否出现持续性膝关节疼痛分成疼痛组55例和非疼痛组157例。分析2组患者TKA术前Kellgren-Lawrence分级的情况。结果:疼痛组早期OA患者发生率高于非疼痛组(P0.01)。结论:早期OA患者接受TKA治疗后可能更容易产生术后膝关节疼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arthro plasty,TKA)术后膝前痛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自2007年1月~2010年1月128例在我院初次单侧膝关节置换术的骨性关节炎患者,入院后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64例,安装骨水泥型髌骨假体;对照组64例,仅作髌骨去神经化处理,不做髌骨置换;观察2组患者膝前痛的发生率。术前膝关节内、外翻畸形和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前痛的关系。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24月,平均16.5月。实验组患者膝前痛发生率10.9/%(7/64),对照组膝前痛发生率为14.1%(9/64);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膝内、外翻畸形患者,TKA术后膝前痛的发生率为21.2%(11/52)。结论 TKA术中在置换髌骨,并不能降低膝前痛的发生率。术前膝内、外翻畸形患者术后膝前痛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围术期规范化疼痛管理对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疼痛控制的效果。方法选择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骨科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围术期规范化疼痛管理,对比2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疼痛程度、Ramsay镇静评分,并比较2组的不良反应、患者对疼痛管理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在术后48h内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疼痛管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Ramsay镇静评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完善疼痛评估体系,制定个体化、多元化、分阶梯镇痛治疗方案,规范围术期的疼痛管理,能够有效地缓解全膝关节置换患者的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疼痛管理满意度,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正常成人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磁共振研究,确立股骨前轴在全膝关节置换手术中作为股骨旋转对线标志的重要作用。方法:本研究对60侧正常膝关节(A组),骨性关节炎中40侧轻度内翻畸形膝关节(B组)及20侧重度内翻畸形膝关节(C组)行磁共振(MR)扫描,测量三组后髁轴、Whiteside’s轴、股骨前轴相对于外科经股骨髁上轴及,临床经股骨髁上轴旋转的角度,对各个角度做三组之间的比较研究。结果:股骨后髁角(PCA)为-(3.2±1.6)°、髁转角(CTA)为-(7.0±1.7)°、Whiteside’s轴相对于外科经股骨髁上轴旋转的角度(WSA)为-(87.7±3.6)°、Whiteside’s轴相对于外科经股骨髁上轴旋转的角度(WCA)为-(91.4±3.6)°、股骨前轴相对于外科经股骨髁上轴旋转的角度(AFSA)为-(9.0±2.2)°、股骨前轴相对于临床经股骨髁上轴旋转的(AFCA)为-(12.8±2.4)°,LSD—t检验提示PCA及CTA在A组与c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1)和0.041),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SA及WCA在各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FSA及AFCA在各纽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前轴较股骨后髁轴、Whiteside’s轴受骨性关节炎影响小,可以参照此轴放置股骨假体。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疼痛特点、影响因素及对患者活动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0~2012年行膝关节置换的41例患者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及简明疼痛量表(BPI)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患者术后第3天平均疼痛强度评分为(3.70±1.30),75.6%的病人感觉手术区域疼痛,63.0%为搏动性疼痛和酸痛;女性各种疼痛评分均显著高于男性(P<0.05);不同教育水平最痛和最轻疼痛均显著不同(P<0.05);疼痛对患者影响较大的为行走(5.9)、康复锻炼(5.8)、日常活动(5.4)及睡眠(4.0)。结论:术后疼痛使患者康复时间延长,仅仅根据疼痛程度来决定镇痛方式是不够的,护理人员应该同时评估疼痛程度和对患者的影响来决定疼痛处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行固定平台和活动平台人工膝关节置换的患者术后的中期膝前痛情况。方法 选取2006至2009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骨科行固定平台和活动平台膝关节置换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固定平台组和活动平台组。所有患者均未置换髌骨。记录患者术前术后膝前痛发生率、膝前痛评分、髌骨评分、KSS功能评分(Knee Society Function Score),并进行术前术后和两组间的比较。拍摄术后膝关节正侧位和Merchant位X线片,观察髌骨位置情况。结果 共63人、85膝纳入研究。其中活动平台组31人、45膝,随访时间3.9~7.6年,平均(5.9±1.1)年。固定平台组30人、40膝,随访4.2~8.1年,平均(6.4±1.3)年。两组患者术后膝前痛评分、髌骨评分、KSS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提高,但两组患者间术后上述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间术后膝前痛发生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X-ray均未显示明显的髌骨脱位或半脱位。结论 非置换髌骨的活动平台和固定平台膝关节置换术均可以有效地缓解膝前痛、恢复膝关节功能,术后中期效果满意。相比固定平台假体,活动平台假体的应用并未显著地改善术后膝前痛情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人工全膝关节置换中胫骨平台假体不同的选择原则,对女性患者胫骨平台匹配程度的影响。方法 近3年开展的连续102例女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组成研究队列,使用胫骨平台前后径(antero-posteriordiameter, A/P)作为参考选择胫骨平台假体型号定义为A组,使用胫骨平台内外径(medial-lateral diameter, M/L)作为参考选择胫骨平台假体型号定义为B组。观察胫骨截骨面与假体是否匹配,覆盖面积超过75%定义为匹配,低于75%定义为不匹配。比较膝关节术前及术后3d、7d、3个月屈曲伸直角度及膝关节KSS评分、WOMAC评分、切口周围感染、假体周围感染、深静脉栓塞、肺栓塞、假体位置不良、脱位、假体松动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B组假体匹配程度显著优于A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但显著低于国外报道的匹配程度。术后7d,A组膝关节伸直角度为(3.2±1.5)°,B组为(2.5±1.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观察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出现感染等术后并发症。结论 国人膝关节解剖数据与进口假体设计基础存在差异,特别是国人胫骨平台前后径与左右径比例远低于白种人,这种差异在女性群体尤为突出。根据国人的解剖数据设计更加符合国人解剖数据的膝关节胫骨平台假体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不同股骨髁间截骨膝关节假体行TKA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4年6月~2015年8月在我院接受TKA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假体的不同分为CR组(交叉韧带保留型膝关节假体组,55例)和PS组(后稳定型膝关节假体组,50例).观察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一般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和输血量无明显差别;治疗前两组患者HSS评分、功能和活动度等膝功能指标无明显差别,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升高更明显;两组患者治疗前躯体功能、躯体角色和肢体疼痛等生活质量得分无明显差别,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升高更明显.结论:CR组患者采用股骨髁间截骨膝关节假体行TKA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Background Multimodal cocktail periarticular injection (MCPI) with a large volume of low concentration local anesthetics, adrenaline, and anti-inflammatory agents such as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 or steroids have shown good pain control and improvement in range of motion after surgery. This study compares the efficacy of pain control after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using multimodal cocktail periarticular injection with steroid or without steroi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