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6 毫秒
1.
目的 通过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同阶段血清CA125水平、组织P53和Bcl-2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其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癌变预测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子宫内膜异位症癌变患者12例(癌变组),卵巢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16例(增生组)和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25例(内异症组),检测3组患者血清中CA125的水平及组织中P53、Bcl-2蛋白表达.结果 癌变组和增生组的血清CA125水平比内异症组各期均显著增高,且癌变组显著高于增生组,内异症组随着严重程度的增加,血清CA125水平逐渐升高;癌变组P53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增生组和内异症组,增生组与内异症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Bcl-2蛋白在癌变组和增生组中的阳性表达率较高,与内异症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癌变组和增生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癌变组中P53蛋白在癌变区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移行区和内异区,Bcl-2蛋白在不同区域中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血清CA125水平过高、组织中P53、Bcl-2蛋白的高阳性表达率均是提示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癌变的指标,可用于早期预测和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癌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bcl-2、p53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与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和内膜癌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对子宫内膜场50例,不典型子宫内股增生、复杂型子宫内膜增生和单纯型内膜增生各15例,进行bcl-2、p53蛋白和PCNA的检测。[结果]bcl-2、p53在内膜癌、不典型子宫内膜增生、复杂型子宫内膜增生的表达分别为64.0%和52.0%,40.0%和20.0%,13.3%和0,单纯型子宫内膜增生表达均为阴性。内膜癌、内膜不典型增生及复杂型单纯型增生三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PCNA在子宫内膜癌、不典型子宫内膜增生表达为100.0%和73.3%,显著高于复杂型及单纯型子宫内膜增生(26.7%和20.0%,P<0.05)。本实验发现p53和PCNA与内膜癌分化程度,转移扩散有关(P<0.05),与临床分期,肌层浸润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bcol-2与内膜癌分化程度有关,与转移、扩散、分期及肌层浸润之间无显著相关性。[结论]p53和PCNA联合检测可以作为子宫内膜癌预后判断的良好指标。bcl-2与PCNA在不典型内膜增生内有较高表达,是癌变危险因素,联合检测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组织中PTEN、p16蛋白的异常表达,探讨其与子宫内膜癌变的关系和早期诊断及评判预后的可能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40例子宫内膜增生症组织、30例内膜腺癌组织中PTEN、p16蛋白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在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生症(单纯型增生、复杂型增生、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PTENp1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呈递减趋势,子宫内膜腺癌与除不典型增生外的子宫内膜增生症组织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的glEN蛋白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正常子宫内膜、单纯型增生与不典型增生组织的PTEN蛋白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子宫内膜腺癌与正常子宫内膜及单纯型增生子宫内膜p16蛋白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正常子宫内膜与增生症子宫内膜差异无显著性(P〉0.05)增生症子宫内膜各组间p16蛋白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PTENP16蛋白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手术分期、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有关(P〈0.05)。PTEN、p16蛋白表达存在正相关性(r=0.978,P〈0.05)。结论:PTEN、p16蛋白的异常表达与子宫内膜的癌变过程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脑膜瘤自发性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p53蛋白在脑膜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TUNEL法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脑膜瘤中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bcl-2,p53蛋白的表达。结果 恶性和非典型脑膜瘤中的细胞凋亡指数(AI)明显高于良性脑膜瘤(P<0.05),良性脑膜瘤不同亚型之间bcl-2,p53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p53蛋白表达随脑膜瘤恶性程度增高而增强,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53阳性与阴性的脑膜瘤中的细胞凋亡指数无显著性差异;bcl-2蛋白表达与脑膜瘤细胞凋亡呈负相关。结论 恶性及非典型脑膜瘤中自发性细胞凋亡增多;凋亡是脑膜瘤恶性或不典型的1个重要的生物学行为;p53基因在脑膜瘤的恶变过程中发生重要作用,与脑膜瘤的恶性进展密切相关;bcl-2基因在脑膜瘤中可抑制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
子宫内膜腺癌p53表达及细菌L型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腺癌发生与细菌L型感染和p53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用革兰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对102例子宫内膜腺癌,30例基本正常宫内膜进行细菌L型和p53蛋白检测。结果腺癌组的细菌L型检出率为81.4%,与基本正常组的细菌L型检出率(80.0%)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腺癌组的p53表达率(50%)却高于基本正常组(3.3%,P<0.005);腺癌组中细菌L型阳性伴p53表达率也高于细菌L型阴性伴p53表达率(P<0.05)。表明内膜腺癌与细菌L型感染和p53过表达均有关。结论提示细菌L型感染可能通过引起p53基因突变而参与了致内膜腺癌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基因p16、p53在单纯性子宫内膜增生(ESH)、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EAH)和子宫内膜癌(EC)组织中表达情况。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分别对26例EC、28例EAH、24例ESH组织进行PCNA和p16、p53基因蛋白定位及表达程度检测,并对比其差异,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PCNA在ESH、EAH和EC3组病例中强阳性表达分别为16.7%、82.1%和96.2%,ESH与EAH、E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EAH与E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16在ESH、EAH和EC3组病例中阳性表达分别为95.8%、46.4%和50.0%,ESH与EAH、E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AH与E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53在ESH组无阳性表达病例,EAH组阳性率25%,EC组阳性率65.4%,3组病例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CNA、p53表达在子宫内膜增殖性病变、细胞恶性转化的进程中呈递增趋势,而p16趋于递减,提示细胞的过度增殖和增殖-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失衡在子宫内膜恶性转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PCNA、p16和p53的异常表达可作为子宫内膜增生性疾病不同发展阶段的诊断及预测其生物学行为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肖玉平  吴东瑛  林志  高余佳  孙宏伟  辛彦 《中国肿瘤临床》2006,33(19):1088-1090,1097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ax、Smwivin、p53编码蛋白异常表达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相关分子病理学机制。方法:构建胃癌及其癌前病变组织芯片,采用Envisien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编码蛋白表达。结果:Bax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率(17.7%,17/96)显著低于正常胃粘膜、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组织中的表达(51.0%、69.2%、75.0%),P〈0.01;Smwivin编码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率(80.6%,89/98)显著高于正常胃粘膜、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9%、91.4%、100%),P〈0.01;胃癌转移组Smwivin蛋白表达率(淋巴结转移86.2%;肝脏转移组100%:卵巢转移组100%)显著高于无转移组(64.3%),P〈0.05。胃癌组织中Bax与Smwivin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5,而与mp53蛋白表达无关,P〉0.05;Smwivin与mp53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p53基因突变导致凋亡异常可能与其对Smwivin表达调控失识关系更为密切,Bax表达下调与Smwivin表达上调可能共同在胃粘膜癌变和癌变后的恶性演进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二者.联合检测有望作为预警胃癌发生和转移的病理生物学标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基因p16、p53在单纯性子宫内膜增生(ESH)、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EAH)和子宫内膜癌(EC)组织中表达情况。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分别对26例EC、28例EAH、24例ESH组织进行PCNA和p16、p53基因蛋白定位及表达程度检测,并对比其差异,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PCNA在ESH、EAH和EC 3组病例中强阳性表达分别为16.7%、82.1%和96.2%,ESH与EAH、E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EAH与E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16在ESH、EAH和EC 3组病例中阳性表达分别为95.8%、46.4%和50.0%,ESH与EAH、E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AH与E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53在ESH组无阳性表达病例,EAH组阳性率25%,EC组阳性率65.4%,3组病例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CNA、p53表达在子宫内膜增殖性病变、细胞恶性转化的进程中呈递增趋势,而p16趋于递减,提示细胞的过度增殖和增殖-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失衡在子宫内膜恶性转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PCNA、p16和p53的异常表达可作为子宫内膜增生性疾病不同发展阶段的诊断及预测其生物学行为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Wu W  Zhang X  Yan X  Wang J  Zhang J  Li Y 《中华肿瘤杂志》2002,24(3):264-267
目的 探讨β-catenin、p53和增朱(PCNA)在大肠腺瘤癌变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7例大肠腺瘤(CRA)及癌变组织中β-catenin、p53蛋白及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 CRA随上皮不典型增生程度的提高以及癌变的出现,β-catenin异常表达率逐渐增高(P<0.05)。伴中、重度上皮不典型增生的CRA和CRA癌变的出现,β-catenin核表达阳性率均明显高于上皮轻度不典型增生的CRA(P<0.01)。CRA伴轻度不典型增生和CRA伴中、重度不典型一及CAR癌变3组的p53蛋白和PCNA表达依次增高,其阳性率分别为10.3%、43.8%、75.0%和17.2%、62.5%、87.5%。在β-catenin核表达阳性者中,其PCNA的强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β-catenin核表达阴性者(69.7%和36.4%,P<0.05);在p53蛋白表达阳性者中,其PCNA的强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p53表达阳性者(72.4%和37.5%,P<0.05)。在CRA癌变组中,有50.0%可见β-catenin和p53同时表达。结论 β-catenin、p53和PCNA在CRA癌变过程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胃粘膜p53,bcl-2,c-myc基因的表达,以探讨Hp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60例胃癌组织,18例异型增生,29例肠上皮化生,35例萎缩性胃炎,29例浅表性胃炎组织中Bcl-2,c-myc基因蛋白表达情况,PCR/SSCP测定p53基因第5-8外显子突变,Hp阳性由快速尿素酶法和HE染色确定,结果:胃癌组Hp阳性41例,阴性19例,在胃癌组织中p53,bcl-2,c-myc基因阳性表达分别为38例(63.3%),38例(63.3%),18例(30.0%),p53,c-myc基因在胃癌中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异型增生(P<0.05),bcl-2在异型增生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与胃癌,肠上皮化生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5),p53,bcl-2,c-myc基因表达与胃癌分期,淋巴结转移均无显著性关系(P>0.05),但bcl-2与胃癌类型,分化程度显著相关(P<0.05),每一种病变类型Hp阳性组p53,bcl-2,c-myc基因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Hp阴性组,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p感染者具有更多肿瘤生物学行为,可以引起抑癌基因p53第5-8外显子突变,癌基因c-myc,凋亡调节基因bcl-2表达增加,Hp可能为促癌剂,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1.
膀胱癌癌旁组织的病理学及p53蛋白、bcl-2表达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膀胱癌癌旁组织的病理学改变和p5 3、bcl 2基因的表达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 ,对 5 8例行手术治疗的膀胱癌标本 ,分别进行 p5 3、bcl 2基因的检测。 结果 p5 3阳性表达在膀胱癌的不同病理分期及分级中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bcl 2基因阳性表达在浅表性膀胱癌与浸润性膀胱癌具有差异 (P <0 .0 5 ) ,bcl 2基因阳性表达在不同病理分级中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p5 3阳性表达、bcl 2阴性表达的膀胱癌具有恶性程度高、易复发的特点 ;癌旁组织恶变发生率 ,浸润性膀胱癌 5 6 .4 % ,浅表性膀胱癌 2 1.1% ,提示手术时尽可能保证足够的切除范围。  相似文献   

12.
乳腺癌及其癌前病变中细胞凋亡与p53、bcl-2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通过观察乳腺癌及其癌前病变中细胞凋亡调控基因p53、bcl-2的表达,探讨细胞凋亡与凋亡调控基因在乳腺组织恶性转化进程中的作用。方法:利用DNA缺口末端标记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原位观察31例乳腺癌,20例乳腺不典型增生和20例乳腺单纯性增生中细胞凋亡和p53、bcl-2蛋白的表达,以8例正常乳腺组织作为对照。结果:乳腺不典型增生和单纯性增生中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高于乳腺癌及正常乳腺组织(p〉  相似文献   

13.
乳腺癌分子生物学特性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Yu ZY  Yu JM  Wu TH  Zhuo PY  Wang SF  Li M  Zhang X  Lü BY  Liu YB 《中华肿瘤杂志》2005,27(7):420-422
目的探讨乳腺癌细胞增殖活性、bcl2和突变型p53蛋白表达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21例乳腺癌的DNA倍体、S期细胞百分比(SPF)及bcl2和突变型p53表达阳性率,结合雌激素受体测定和6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组织学分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Ⅰ、Ⅱ、Ⅲ级间异倍体阳性率、DNA指数(D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乳腺癌组织Ⅰ、Ⅱ、Ⅲ级的SPF分别为(1.84±1.02)%、(2.44±1.07)%和(2.71±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突变型p53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03±1.11)%、(2.91±1.61)%和(3.37±2.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l2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癌组织与正常组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雌激素受体阳性与阴性两组间,SPF分别为(2.17±1.04)%和(4.56±1.77)%,突变型p53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93±1.63)%和(4.39±2.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cl2表达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I、SPF和p53表达阳性率两两相关,DI与SPF、DI与p53表达阳性率、SPF与p53表达阳性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3,0.40和0.42(P均<0.01);bcl2表达阳性率与各指标之间无相关关系。结论突变型p53和bcl2与乳腺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异倍体率、DI与突变型p53表达阳性率可以提示肿瘤预后;流式细胞术检测可以作为病理诊断的补充;乳腺癌患者可术前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提示预后,确立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p53及bcl-2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c-erbB-2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选取50例乳腺癌患者,搜集其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并采集其乳腺癌组织(观察组,n=50)及癌旁正常乳腺组织(对照组,n=50)。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并比较各组织标本中p53及bcl-2蛋白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乳腺癌组织病理分级的关系。另据乳腺癌组织中c-erbB-2蛋白表达情况分为c-erbB-2阳性组(n=37)及c-erbB-2阴性组(n=13),Person相关性分析评估p53、bcl-2蛋白与c-erbB-2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及观察组中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0%、64.00%;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8.00%、64.00%。观察组p53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p53蛋白阳性率随乳腺癌组织病理分级升高而逐渐升高,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随乳腺癌组织病理分级升高而逐渐降低,各级别间差异显著(P<0.05)。c-erbB-2阳性组中p53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c-erbB-2阴性组,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c-erbB-2阴性组,且乳腺癌组织中p53蛋白与c-erbB-2蛋白表达显著正相关(γ=0.894,P<0.01),而bcl-2蛋白与c-erbB-2蛋白表达显著负相关(γ=-0.803,P<0.01)。结论乳腺癌组织中p53蛋白高表达,bcl-2蛋白低表达,且乳腺癌组织中p53蛋白与c-erbB-2蛋白表达显著正相关,而bcl-2蛋白与c-erbB-2蛋白表达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Wang Y  Zhang XR  Fu J  Tan W  Zhang W 《中华肿瘤杂志》2004,26(6):369-372
目的 探讨脂肪酸合成酶(FASE)、HER-2/neu、bcl-2和p63在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预后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84例Ⅰ期肺癌手术标本进行FASE、HER-2/neu、bcl-2和p63蛋白的检测,分析各标志物与多种临床因素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FASE、HER-2/neu、bcl-2和p63在Ⅰ期NSCLC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9.8%、40.5%、33.3%和39.3%。FASE阳性和阴性患者的术后局部复发率分别为28.0%和10.2%,差异有显著性(P=0.050);骨转移率分别为61.5%和23.9%,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7)。HER-2/neu阳性和阴性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37.7%和67.7%(P=0.008),FASE阳性和阴性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35.1%和66.1%,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均=0.008),表明HER-2/neu和FASE的表达与预后明显相关。HER-2/neu和FASE均为阴性的患者5年生存率为78.2%,均为阳性的患者5年生存率为36.3%,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2)。然而,bcl-2和p63未发现有临床预后意义。结论 HER-2/neu和FASE是Ⅰ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独立预后因素,HER-2/neu和FASE阳性患者的预后差。  相似文献   

16.
bcl-2、p53在皮肤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bcl-2、p53在几种皮肤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和免疫荧光技术对皮肤鳞状细胞癌(SCC)、恶性黑色素瘤(MM)、基底细胞癌(BCC)、色素痣(PN)bcl-2、p53蛋白的表达进行定量分析,以荧光指数(FI)作为定量表达指标。结果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的bcl-2、p53基因蛋白的FI值均显著性高于正常对照(P<0.05),基底细胞癌的bcl-2基因的FI值显著性高于鳞状细胞癌(P<0.05),而二者的p53基因蛋白的FI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恶性黑色素瘤、色素痣的bcl-2、p53基因蛋白的FI值均显著性高于正常对照(P<0.05),恶性黑色素瘤的p53基因的FI值显著性高于色素痣(P<0.05),而二者的bcl-2基因蛋白的FI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鳞状细胞癌、恶性黑色素瘤、基底细胞癌、色素痣中均有bcl-2的表达,基底细胞癌bcl-2表达显著高于鳞状细胞癌,说明基底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可能与细胞凋亡受抑密切相关;p53在恶性黑色素瘤的表达高于色素痣,说明p53为黑色素瘤的恶性标志,检测p53表达可以作为鉴别皮肤黑色素瘤恶性病变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7.
We analyzed 104 patients with non-Hodgkin’s lymphoma, follicular or diffuse large-B-cell-type lymphoma,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parameters. Immunostaining was performed by means of mono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Ki-67, bcl-2, and p53 expression. Forty-nine of the patients showed follicular lymphoma. A high expression of bcl-2 was found in 93%, high expression of p53 in 57%, and low expression of Ki-67 in 96%. Follicular lymphoma grade III showed a p53 expression (p=0.07) slightly higher than follicular lymphoma grades I and II, not reaching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Follicular lymphoma grades I and II tended to express lower Ki-67 and higher levels of bcl-2 expression than grade III (p=0.06). Fifty-five cases showed diffuse large-B-cell lymphoma. Among them, bcl-2 was absent in 39%, whereas p53 and Ki-67 expression were high in 38%. In the diffuse large-B-cell lymphomas, a high bcl-2 expression correlated with stages III and IV (p=0.03) and involvement of more than one extranodal area (p=0.03). High Ki-67 expression was also associated to extranodal involvement of more than one area (p=0.03). Overall survival of patients did not show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regarding Ki-67, bcl-2, and p53 tumoral expression. Prognostic factors for overall survival in the multivariate analysis were age (p=0.02) and LDH (p=0.003). Time to progression was worse among follicular lymphoma with high p53 expression than with mild/moderate p53 expression (p=0.009).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HPV16E6蛋白及抑癌基因p53在口腔癌中的表达.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口腔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理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口腔癌组织中p53和HPV16E6蛋白的阳性表达情况,分析其与患者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的关系.结果 男性口腔癌患者的p53阳性表达率低于女性患者,HPV16E6阳性表达率高于女性患者;年龄﹥50岁口腔癌患者的p53阳性表达率高于年龄≤50岁的患者,HPV16E6阳性表达率低于年龄≤50岁的患者,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口腔癌患者的组织切片显示,p53阳性表达细胞较少,而HPV16E6阳性表达细胞较多.随着患者临床分期的升高(Ⅰ~Ⅳ期),p53阳性表达率呈下降趋势,HPV16E6阳性表达率呈上升趋势,Ⅱ、Ⅲ、Ⅳ期患者与Ⅰ期患者的p53和HPV16E6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患者病理分级的升高(Ⅰ~Ⅲ级),p53阳性表达率呈下降趋势,HPV16E6阳性表达率呈上升趋势,Ⅱ、Ⅲ级患者与Ⅰ级患者的p53和HPV16E6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癌患者的p53阳性表达率随患者病理分级与临床分期的升高而降低,HPV16E6阳性表达率随患者病理分级与临床分期的升高而升高,p53阳性表达率的降低和HPV16E6阳性表达率的升高可能与口腔癌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9.
bcl—2基因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类型,分级及其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Yang H  Sun Y  Liu F 《中华肿瘤杂志》2000,22(6):490-492,I017
目的 探讨bcl-2基因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类型、分级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对85例随访5年以上的乳腺癌进行bcl-2蛋白表达检测。结果 85例乳腺癌组织中,bcl-2蛋白表达的总阳性率为68.2%。bcl-2蛋白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类型无关,与组织学分级呈负相关。组织学Ⅰ级中,bcl-2蛋白表达阳性占95.2%,显著高于Ⅱ级(64.6%)和Ⅲ级(25.0%,P〈0.01)。bcl-2蛋白表达与乳腺癌患者预后亦密切相关,生存≥5年组bcl-2蛋白表达阳性为75.9%,显著高于生存〈5年组(51.6%,P〈0.05)。结论 乳腺癌bcl-2蛋白表达阳性提示肿瘤分化程度高,患者预后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