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早期塌陷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钛网植骨钢板内固定患者钛网应用优缺点。方法:57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病变累及2个间隙49例,3个间隙5例,采用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钛网植骨并辅以4种不同带锁钢板内固定,其中Orion钢板25例,Zephir钢板ll例,Coddman l0例,CSLP钢板ll例。对其疗效及钛网融合情况进行评价。结果:57例中5l例获6-17月随访,植骨均在12周达到临床愈合,3例患者在术后6周发生钛网下沉,颈椎椎间高度降低,颈椎曲度减小,但术后病人主观感觉满意,3月后复查未见进一步下沉。结论:钛网植骨比自体骸骨植骨有优越之处,但有发生下沉的可能。正确处理终板、合适的撑开高度、修剪面进行适当处理以及选择全锁定钢板,以降低下沉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正病人,女,50岁。因多关节肿痛9年,加重伴四肢麻木无力1个月,于2017年3月入院。体格检查:四肢多关节畸形压痛,颈椎4~7棘突压痛,四肢肌张力高,霍夫曼征阳性,胸骨角水平以下肢体浅感觉减退,巴氏征阳性。肺部CT检查提示双下肺基底段支气管扩张并两下肺感染。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Ⅲ导联、avf导联见Q波,ST-T改变。颈椎MRI检查示颈3椎体滑脱并椎管狭窄,颈4/5椎体后缘骨赘增生,脊髓受压缺血变性。入院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质疏松,肺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脊髓型颈椎病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钛网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食管肿胀的影像学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5-11-2018-07采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钛网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的151例脊髓型颈椎病,比较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8个月、术后12个月食管肿胀面积.结果 151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1...  相似文献   

4.
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钛制网状接骨板植骨的对比和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钛制网状接骨板植骨内固定患者钛制网状接骨板应用的优缺点。方法:147例脊髓型颈椎病,6例颈椎损伤患者,病变累及2个间隙153例,3个间隙1例。采用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并辅以4种不同内固定,其中钛制网状接骨板47例,Orion钢板60例,Zephir钢板26例,CSLP钢板16例,钛质网笼4例。对其疗效及植骨融合情况进行评价。结果:153例中150例获6~68个月随访,植骨均在12周达到临床愈合,未发生内固定物松动,2例钛质网笼植骨发生下沉,颈椎椎问高度降低。术后病人主观感觉满意。结论:钛制网状接骨板比其它类型内固定有优越之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术前和术后6、12个月的JOA评分进行比较,计算术后6、12个月的神经功能改善率,评价术后植骨融合情况。结果 36例均获随访,时间12~18个月。JOA评分:术前为8.8分±1.0分,术后6个月为12.8分±1.6分,术后12个月为13.2分±1.4分,术后6、12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改善率:术后6、12个月分别为56.6%±9.8%和57.9%±10.1%。术后3个月31例(86.1%)植骨融合,术后6个月36例全部植骨融合。结论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融合术后钛网下沉的相关因素,提出相对应的改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96例行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钛网钛板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的病例,观察其术前术后的影像学照片、术中钛网的放置情况、椎体撑开的程度、患者的骨密度等。通过JOA评分来评价手术前后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及术后钛网下沉后神经功能的改变情况。结果 96例患者中,术后3个月随访时有18例钛网发生下沉,下沉的原因可能与骨质疏松、钛网修剪放置不当、椎体过度撑开、终板破坏过多等因素相关。通过延长佩戴颈围时间,术后6、9个月随访时,钛网下沉程度无明显加重,术后9个月复查时全部植骨融合。发生下沉的18例患者,与非下沉组相比,JOA评分结果无明显差异。结论颈椎前路钛网发生下沉是颈椎前路手术的常见并发症,一定程度上影响手术疗效,发生钛网下沉的患者,通过延长佩戴颈围,可有效阻止进一步下沉,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颈前路钛网植骨融合术后钛网沉陷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目的:探讨颈前路钛网植骨融合术后钛网发生沉陷的原因及其对颈椎曲度和临床疗效的影响,并提出相应改善对策。方法:对24例颈前路钛网植骨融合术后钛网发生沉陷的病例行影像学检查,观察骨密度、钛网修剪及放置情况、钢板类型、终板处理情况等,JOA评分法评价手术前后及钛网沉陷后神经功能改变情况,测量手术前后及钛网沉陷后颈椎曲度“D”值并行统计学比较。结果:钛网发生沉陷的原因主要为钛网修剪放置不当、终板刮除过多、术中过度撑开、骨密度下降、选用钢板不适当。术后JOA评分平均增加6.5分(P<0.01),颈椎曲度“D”值平均提高9.25±2.52mm(P<0.05),发生钛网沉陷后18例JOA评分平均增加1.8分,6例平均下降2.1分,“D”值视钛网沉陷发生部位的不同增减不一,但结果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颈前路钛网植骨融合术后钛网沉陷对颈椎曲度和临床疗效无明显影响;通过合理修剪、放置钛网并使用垫片、椎间适度撑开、保留相邻终板、选用全锁定钢板等措施,可有效防止术后钛网沉陷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接受单节段前路椎体次全切钛网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and fusion,ACCF)术后颈椎三维活动度的变化规律。方法 :对2015年2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23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男11例,女12例,平均年龄(54.6±13.3)岁。患者术前经问诊、查体及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为脊髓型颈椎病,均行单节段ACCF手术进行治疗。通过三维颈椎活动度测量仪对患者手术前后颈椎三维活动度进行比较,并采用JOA评分和VAS评分评价手术效果。结果:入组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9.4±1.6)个月。术后3个月颈椎活动度与术前比较,除左旋转外,其他方向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术后6个月颈椎活动度与术前比较,6个方向上的活动度与术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9个月颈椎活动度与术前比较,右侧屈、左旋转方向上的活动度明显高于术前(P0.05)。术后6个月颈椎活动度与术后3个月比较,后伸方向活动度明显高于术后3个月(P0.05)。术后9个月颈椎活动度与术后6个月比较,后伸、右侧屈、左侧屈及左旋转方向上的活动度明显高于术后6个月(P0.05)。术后各时间点JOA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结论:单节段ACCF术后颈椎三维活动度的变化表明,术后短期内活动度下降,之后活动度增加并优于术前水平,同时神经功能得到显著改善。但术后近期和远期活动度变化以及多节段ACCF术后活动度变化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后路椎体次全切钛网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后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重度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2例成人重度胸腰椎爆裂骨折均采用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撑开复位、一期伤椎椎体次全切除、椎管减压、钛网植骨融合.结果 术后影像学检查显示减压及复位效果满意,其中31例神经功能均有1~2级的恢复.结论 经后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重度胸腰椎爆裂骨折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交通运输业和建筑业的发展,颈椎损伤和/或颈髓损伤的患者逐渐增多.手术治疗方法依骨折移位和对脊髓的压迫情况可选用后路和/或前路减压、植骨及融合手术。自1999年8月~2004年8月我们对21例下颈椎爆裂骨折患者采用经颈前入路骨折椎体次全切除、钛网笼植骨联合Orion钢板内固定治疗,效果满意。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钛网植骨钛网裁切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钛网植骨钢板内固定患者术中钛网修剪的技巧以获得更好的接触面.方法47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病变累及单间隙7例,双间隙40例,行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钛网植骨并辅以O-rion钢板内固定.术中根据钛网结构和所需长度进行设计,采用四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剪切.结果47例中43例获6~18月随访,植骨均在12周达到临床愈合,未见钛网下沉、颈椎椎间高度及曲度改变.结论通过针对不同长度的特殊设计和钛网剪切,增加钛网接触面积,可以减少因接触面原因导致的钛网下沉.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观察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全接触钛网植骨融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对患者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2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56例,分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28例),对照组进行颈椎前路髓核摘除加植骨内固定术,观察组进行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全接触钛网植骨融合术。术后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和椎间丢失高度,并统计患者术前和术后6个月NDI、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计算植骨融合率和术后改善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椎间丢失高度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ND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植骨融合率96.43%与对照组的82.14%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改善率86.94±3.52%高于对照组的83.77±4.16%(P0.05)。结论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全接触钛网植骨融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较好,可明显降低患者NDI。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颈椎前路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17例颈椎骨折脱位伴不全瘫的患者均在全麻下行颈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自体髂骨植骨钢板内固定术,手术历时平均110分钟,术后颈托保护,常规脱水、消炎、对症治疗.结果 所有病例术后不全瘫均有恢复,颈椎序列良好,无主要并发症,随访8-42月,椎间高度得以保持,椎体间骨性融合,Frankle分级E级15例D级2例.结论 采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加自体髂骨植骨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不全瘫可以恢复颈椎序列,重建颈椎的稳定性,达到骨性融合,让受损脊髓得到良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钛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髓型颈椎病主要为后突的椎间盘及椎体后缘骨刺压迫脊髓,引起的临床症状。我院从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共收治脊髓型颈椎病32例,均采用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钛板内固定术治疗,全部随访1年以上,效果较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颈椎前路锁定钢板加钛网复合固定的并发症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分析颈椎前路锁定钢板加钛网复合固定在临床应用中发生的并发症及其发生原因,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总结颈椎前路锁定钢板加钛网复合固定治疗的颈椎骨折脱位、颈椎病和颈椎椎体肿瘤共140倒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与此类复合固定相关的并发症。结果:平均随访16个月(12—28个月),12例(8.6%)患者出现3种共17例次与使用钢板、钛网复合固定相关的并发症,包括颈椎生理曲度明显丢失5例,钛网下沉7例,内固定松动、移位5例。结论:颈椎前路锁定钢板加钛网复合固定有一定的并发症发生率,必须谨慎选择应用,严格掌握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17.
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早期塌陷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钛网植骨钢板内固定患者钛网应用优缺点.方法57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病变累及2个间隙49例,3个间隙5例,采用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钛网植骨并辅以4种不同带锁钢板内固定,其中Orion钢板25例,Zephir钢板11例,Coddman 10例,CSLP钢板11例.对其疗效及钛网融合情况进行评价.结果57例中51例获6~17月随访,植骨均在12周达到临床愈合,3例患者在术后6周发生钛网下沉,颈椎椎间高度降低,颈椎曲度减小,但术后病人主观感觉满意,3月后复查未见进一步下沉.结论钛网植骨比自体髂骨植骨有优越之处,但有发生下沉的可能.正确处理终板、合适的撑开高度、修剪面进行适当处理以及选择全锁定钢板,以降低下沉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急性颈髓损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颈髓损伤是一种后果十分严重的创伤,对其治疗方法、手术时机及手术方法等一直存在着争议。我院自2000年4月-2003年5月采用颈椎前路槽式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加带锁钢板固定治疗急性颈椎颈髓损伤26例,获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and fusion,ACCF)后钛网(titanium mesh cages,TMC)沉降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脊柱组2019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实施ACCF手术的82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其中男性44例,女性38例,年龄52.4±10.1岁(34~76岁),随访时间26.6±12.5个月(6~42个月)。根据术后3个月时融合节段高度下降是否超过2.0mm将患者分为沉降组和未沉降组。在术前、术后1d、术后3个月颈椎侧位X线片上测量C2/C7 Cobb角、手术节段Cobb角、椎体间撑开距离、融合节段高度;在术前颈椎CT上测量手术节段近端及远端椎体的CT值,评估骨质疏松情况,记录术前、末次随访的JOA评分,计算JOA评分改善率;将各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将P<0.1的变量及有临床意义的危险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危险因素预测钛网沉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钛制网状接骨板植骨内固定患者钛制网状接骨板应用的优缺点.方法:147例脊髓型颈椎病,6例颈椎损伤患者,病变累及2个间隙153例,3个间隙1例.采用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并辅以4种不同内固定,其中钛制网状接骨板47例,Orion钢板60例,Zephir钢板26例,CSLP钢板16例,钛质网笼4例.对其疗效及植骨融合情况进行评价.结果:153例中150例获6~68个月随访,植骨均在12周达到临床愈合,未发生内固定物松动,2例钛质网笼植骨发生下沉,颈椎椎间高度降低.术后病人主观感觉满意.结论:钛制网状接骨板比其它类型内固定有优越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