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荣  孙雪梅  袁芳  熊慧  焦文静 《护理研究》2005,19(23):2161-2161
心跳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丧失.从心跳骤停至发生生物学死亡时间取决于原来病变性质以及心跳骤停至复苏开始的时间.心室颤动发生后,病人将在4 min~6 min发生不可逆性脑损害,随后经数分钟过渡到生物学死亡[1].我科于2004年10月成功救治1例化疗后心跳骤停病人.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创伤性心跳骤停预后因素分析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创伤性心跳骤停预后因素,总结复苏成功经验。方法 应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本院近两年来创伤性心跳骤停病人各因素和出院存活率进行分析。结果 两年来共收治创伤性心跳骤停病人74例,存活率为6.75%;院内与院外心跳骤停存活率无差别,室颤比心电静止存活率高。立即复苏组比未立即复苏组存活率高,存活组受伤至心跳骤停时间比死亡组长,存活5例在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同时还针对病因进行手术治疗。结论 创伤性心跳骤停复苏存活率总体水平不高,心跳骤停发生地点与存活率没有明显关系,但室颤、心跳骤停发生时间晚、早期复苏、积极处理病因者存活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影响院前心跳呼吸骤停存活出院率的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以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2015年10月至2017年6月诊治的院前心跳呼吸骤停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影响院前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存活出院率的因素。结果:影响院前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存活出院率的因素较多,包括有无第一目击者、是否专业急救人员、心跳骤停时的心电图类型(心室颤动、心电静止及无脉性电活动)等主要因素,且存活组与死亡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院前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存活率的影响因素较多,其中目击者、专业急救人员、心跳骤停时的心电图类型(心室颤动、心电静止及无脉性电活动)对院前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存活率的影响较大,应加强此方面的培训与识别。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钠肽对心跳骤停患者28天生存率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共74例东莞厚街医院、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急诊接诊心跳骤停患者资料。根据28天预后,分为存活组(n=43)和死亡组(n=31)。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别对自主循环恢复时间、APACHEⅡ、cTnI、CK-MB、NT-ProBNP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原发病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存活组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和NT-ProBNP均显著低于死亡组(P均0.05)。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和NT-ProBNP 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7(95%CI:0.740-0.933)和0.845(95%CI:0.756-0.933)。NT-ProBNP对院前心跳骤停患者28天生存率的预测价值的预测价值优于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当NT-ProBNP取临界值2500.5 ng/L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3.5%和58.1%。结论:NT-ProBNP对院前心跳骤停患者28天生存率的预测价值的预测价值优于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可做为评估心跳骤停患者预后的筛查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心跳呼吸骤停的临床救治效果,进一步提高心肺复苏的救治成功率。方法选取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66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的复苏时间、病因、复苏场所及成功率数据资料之间的关系。结果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是心跳呼吸骤停的主要病因,且抢救治疗成功率较其他病因偏低,复苏地点与复苏开始时间对临床抢救成功结局具有一定的影响,66例患者经过心肺复苏的救治,共有28例患者成功,其余失败,成功率为42.4%。结论患有心血管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易发生心跳呼吸骤停,及早采取措施进行救治可以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急诊患者心跳呼吸骤停的急救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发生心跳呼吸骤停时,在最短时间内有效的复苏有可能挽救其生命.急诊心肺复苏(CPR)和有效的护理应对最能体现"时间就是生命"的理念.为总结急诊抢救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经验,本文将我院48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在急诊科的救治体会总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由于心跳骤停事件的突发性,美国心脏协会采用“生存链”表明对心跳骤停患者紧急抢救的时间紧迫性:(一)早期识别心跳骤停事件,立即启动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S);(二)早期实施CPR:即刻的心肺复苏能使心室颤动导致的心跳骤停患者存活机会提高2~3倍;(三)早期电击除颤:心跳骤停事件发  相似文献   

8.
谢刚  吴英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1):1107-1109
目的探讨术中心跳骤停的原因。方法对9例术中心跳骤停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复苏成功6例(66.7%),死亡3例。结论术中心跳骤停与疾病、麻醉和手术有直接和间接关系,为减少其发生,要做到术前认真评估,合理选择麻醉,密切观察病情,麻醉中供氧充分,采取有效措施,合理调控麻醉,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9.
邵纯  戴泓  朱利红  宋洁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9):1807-1808
临床中几乎没有任何征兆、完全出乎预料的心跳呼吸骤停,时有发生,这给家属带来巨大的痛苦和哀伤。在当今尸体解剖尚缺乏伦理支持的情况下,使一些患者真正的死亡原因难以探明,为此,笔者通过对本院外科住院患者心跳呼吸骤停的发生及护理应对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0.
23例急性心肌梗死致心跳骤停急救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急性心肌梗死致心跳骤停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急诊科2006年11月至2008年10月23例急性心肌梗死致心跳骤停患者的抢救经过,总结其成功的经验。结果18例急性心肌梗死致心跳骤停患者经过及时、正确、持续有效的胸外心脏按压、呼吸机辅助通气、药物复苏及电击除颤等抢救成功,5例患者因院外心跳骤停而贻误了最佳抢救时机致心跳禾恢复。结论提高急性心肌梗死致心跳骤停的急救,关键是及时心肺复苏和电击除颤。  相似文献   

11.
危重病儿反复心跳呼吸骤停予后差,死亡率高。对小儿尤其是婴幼儿若忽略了复苏后进一步处理和监测可发生反复心跳呼吸骤停而死亡。本文对我科62例初步复苏压再次心跳呼吸骤停死亡者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临床上应重视的致死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2.
当患者出现心跳骤停时 ,心肺复苏的速度、效率、处理是否得当都直接关系到复苏的成功率。突然意外发生的无循环衰竭基础的心跳骤停 ,如给药及时且恰当 ,有长期存活的可能。以往大多数医生在患者出现心跳骤停时 ,首先考虑的是给予心脏按压及药物治疗 ,而延误了电击除颤时间 ,使患者少有成活者。近两年 ,我们采用“三次一串”电击除颤及“弹丸式”给药法抢救心跳骤停患者 17例 ,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治疗组 :近两年急诊科收治的心跳骤停患者 17例 ,男性10例 ,女性 7例 ,年龄 17~ 72岁 ,平均 49岁。其中心肌梗死5例 ,心…  相似文献   

13.
心跳骤停是指心脏因一过性急性原因突然丧失有效的排血功能,而致循环和呼吸停顿的临床死亡状态,是围手术期最严重的突发事件,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心跳骤停后,机体全身缺血缺氧,而脑细胞在5分钟内即可发生不可逆的损害,因此临床心肺复苏指南中强调应立即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现将本院成功抢救的1例胰腺癌根治术中突发心室颤动、心跳骤停、经6次除颤后成功恢复心跳和呼吸的患者案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心脏骤停(CA)是临床工作中最严重,最紧急的危重症之一。院内心跳骤停发生并不少见,一旦发生患者死亡,患者家属难以接受,极易引起医疗纠纷。本文对我院2010-10-2013-02期间发生在院内心跳骤停的39例患者按照《2010年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操作流程,进行抢救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救治中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过氧化氢引起心跳呼吸骤停的原因与规律,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8月至2006年1月术中用过氧化氢冲洗致心跳呼吸骤停4例病例资料,并对1994-2006年《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CHKU》进行文献检索出6例过氧化氢冲洗致心跳呼吸骤停报道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术中用过氧化氢冲洗致心跳呼吸骤停与肺气体栓塞有关。结论:过氧化氢可引起致命性严重后果,且发生突然,出现的时间短,常危及生命,临床医师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心脏骤停是指各种原因引起心室停搏而使心输出量突然停止,是临床上最紧急的急症之一.多种心血管疾病、严重创伤、严重药物中毒、各种意外事故如电击、溺水以及血钾< 3.0 mmol/L的患者均可引起恶性心律失常乃至心跳呼吸骤停而危及生命[1].美国和加拿大的统计数据[2]显示,突发心脏骤停(sudden cardiac arrest,SCA)是导致死亡的首要原因.心脏骤停在我国呈逐年上升趋势,如果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就会迅速发生生物学死亡.本文对我院急诊室收治的心跳骤停患者的复苏情况进行分析后,总结急诊室39例心肺复苏患者抢救成功的体会,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对心跳骤停复苏成功后并发癫痫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79例于2013-12-2015-12进行心脏骤停复苏成功后并发癫痫患者。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39例,对照组40例,选取实验组患者均进行亚低温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并在治疗过程中使用脑电图监测。记录患者病历中本研究所需数据,分析使用亚低温治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在治疗过程中,共有40例患者发生了癫痫,实验组发生癫痫的患者有14例,对照组发生癫痫的患者有26例,对照组的癫痫发生率显著高于实验组(χ~2=6.69,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心肺复苏后和治疗中的癫痫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后癫痫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3,P0.05);进行治疗的患者58例死亡,其中并发癫痫患者40例全部死亡;院内治疗过程中死亡的患者有42例,其中有并发癫痫患者27例;出院后在心跳骤停28d内死亡的患者有16例,其中有并发癫痫患者13例。未发癫痫患者在心跳骤停28d内死亡的有18例,病死率为46%,并发癫痫患者病死率为100%,显著高于未发癫痫患者(χ~2=29.34,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能降低心跳骤停复苏成功后患者的癫痫发生率,但对心跳骤停复苏成功后并发癫痫患者的预后情况较差。  相似文献   

18.
241例心跳骤停与心肺脑复苏的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 探讨心跳骤停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救治经验,以提高心肺脑复苏成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1990年10月至2002年10月十二年间院内及院外急救的241例心跳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初步分析治疗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241例心跳骤停患者中,初步复苏成功10例,最终复苏成功(心肺脑均复苏)仅4例,复苏率分别为4.62%、1.82%。1990至1998年间复苏成功率较低,初步复苏成功率1.38%,最终复苏成功率0。1999至2002年间复苏成功率明显提高,初步复苏成功率8.24%,最终复苏成功率4.12%。自1998年我科开展院外急救以来,尚无一例院外心跳骤停者复苏成功。结论 心跳骤停患者抢救成功与否与抢救人员专业水平、抢救开始时间、抢救措施正确与否、对室颤患者能否早期除颤及患者原发病是否可逆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一年来我们遇到3例因喂水(饭)引起呛咳而致呼吸心跳骤停,现报告如下: 例1,男,49岁。因流行性出血热入院,入院第12天夜间,患者睡眠初醒,其家人喂水,当喂第2匙时患者发生呛咳,接着又喂一匙,患者呼吸心跳骤停。抢救无效死亡。例2,男,70岁。因骨折、糖尿病入院,后又发生肺感染,持续发热2周,入院第19天晨起,家人喂饭时发生呛咳,患者即刻面色苍白,大汗淋漓,随之呼吸心跳停止,抢救无效死亡。例3,女,62岁。因肺癌晚期入院。入院第7天夜间家人喂水时发生呛咳,随之呼吸心跳停止,抢救无效死亡。  相似文献   

20.
ACD-CPR初期复苏效果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1992年以后 ,随着心脏泵的出现 ,主动加压减压心肺复苏 (ACD CPR)作为代替标准CPR的高级心肺复苏方法之一而受到了国际国内的广泛关注。为了比较ACD CPR和CPR的初期复苏效果 ,我们设计并实施了随机对照实验来研究两组有无差别。一、对象与方法1.病例选择 :纳入 2 0 0 0年 9月至2 0 0 2年 3月在我科监护室 (EICU)发生心跳骤停的患者进行了研究。纳入标准 :入监护室后发生的心源性心跳骤停 ,年龄大于 18岁的成人患者 (心跳骤停前后有各种类型的心电图改变 ) ;排除标准 :创伤后、孕妇、 18岁以下发生心跳骤停者 ;脑卒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