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目的:调查中专护理专业学生人际关系、孤独感和负性情绪现状,探讨人际关系的作用。方法:采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UCLA孤独量表和抑郁-焦虑-压力量表对1212名专护生进行调查。结果:中专护生抑郁、焦虑、压力情绪检出率分别为26.8%、63.5%、3.5%;79.4%存在孤独感,人际关系不良比例为72.3%;恋爱可以减轻异性间交往困扰(t=-4.49,P0.05),独生子女护生的交际困扰更少(t=-2.15,P0.05)。人际关系、负性情绪、孤独感两两正相关(r=0.260~0.898,P0.01),人际关系在孤独感与负性情绪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中专护生负性情绪以焦虑为主,孤独感和人际关系不良情况较普遍。人际关系、负性情绪、孤独感密切相关,对于有恋爱经历和独生的护生,改善人际关系有利于缓解孤独感和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支持、孤独感和抑郁的现状,分析孤独感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支持和抑郁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UCLA孤独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对70名精神分裂症患者调查,并与84名其他疾病类型的患者比较。结果:①从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支持、孤独感及抑郁的均值来看,孤独感和抑郁分值都处于中等水平以上,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抑郁症患者三者均无显著差异(P0.05),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情绪与中国常模比较有显著差异(t=7.190,P0.01);②客观支持在发病情况存在显著差异(t=2.519,P0.05),社会支持在婚姻状况上存在显著差异(F=4.705,P0.05);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支持与孤独感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r=-0.437,P0.01),抑郁与社会支持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r=-0.301,P0.01),抑郁与孤独感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r=-0.562,P0.01);④孤独感在社会支持与抑郁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抑郁情绪;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客观支持比复发患者高,已婚患者的社会支持比未婚患者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支持越高,孤独感越少,抑郁情绪越少;孤独感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支持与抑郁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学生手机成瘾、孤独感与抑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手机成瘾倾向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和孤独感量表对湖南长沙某医药类院校的67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手机成瘾、孤独感和抑郁在性别(t=-3.386,P0.05)、分科(t=2.252,P0.05)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而在生源地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t=0.259,P0.05)。手机成瘾与孤独感、抑郁显著正相关。孤独感在手机成瘾与抑郁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9.85%。结论:孤独感在手机成瘾与抑郁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知觉压力、安全感、孤独感对老年人抑郁的影响。方法:采用知觉压力量表、简版老年抑郁量表、孤独量表、安全感量表对1926名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①知觉压力、孤独感与抑郁显著正相关,安全感与抑郁显著负相关;②孤独感在知觉压力与老年人抑郁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③安全感调节了知觉压力对老年人孤独感的影响;④安全感调节了知觉压力对老年人抑郁的影响。结论:知觉压力对老年人抑郁的影响是有调节的中介效应,知觉压力通过孤独感影响老年人的抑郁,安全感调节了知觉压力与抑郁、知觉压力与孤独感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学生群体中孤独感和自杀意念水平,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分层随机抽取广东省在校大学生共449名,采用社会和情绪孤独感量表中文版、自杀意念量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同时施测,再通过实验法,考察孤独感高低分组的大学生在内隐自杀联结测验(Implicit Suicide Association Test)上得分的差异.结果:孤独感与抑郁(r=0.290,P<0.01)、自杀意念呈显著正相关(r=0.266,P<0.01),层次回归分析表明,控制抑郁水平后,孤独感对自杀意念也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β=0.262,P<0.001).高孤独感得分者内隐自杀联结测验中的IAT效应明显高于低孤独感得分者(F=7.58,P<0.01).结论:自杀的内隐和外显态度具有同一性.除抑郁外,在大学生群体中,孤独感也是预测自杀意念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考察友谊质量在依恋对抑郁、社交孤独的影响中的中介作用,并检验是否恋爱对该中介模型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亲密关系量表、友谊质量问卷、流调中心抑郁量表和孤独感量表对693名女大学生施测。结果:(1)友谊质量安全在依恋回避与抑郁(95%CI[-0.060,-0.004])、孤独感(95%CI[-0.093,-0.005])的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2)是否恋爱对依恋回避和抑郁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β=0.12,P0.05),恋爱加剧了依恋回避高的女生的抑郁水平。(3)是否恋爱对依恋回避和孤独感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β=0.13,P0.05),恋爱加剧了依恋回避高的女生的孤独感。结论:(1)始成年期女性高依恋回避和焦虑会降低友谊质量,且正向预测抑郁水平和孤独感。(2)友谊质量可以中介依恋对抑郁、孤独感的影响。(3)恋爱的个体友谊质量的中介作用降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农村留守儿童友谊质量状况及其与孤独感、抑郁的关系。方法:采用友谊质量量表(FQI)、儿童孤独量表(CLS)和儿童抑郁量表(CDI)对河南省250名中小学留守儿童和212名非留守儿童进行了测试。结果:①单亲外出留守儿童友伴冲突和抑郁得分显著低于其他儿童。②友谊质量显著预测单亲外出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和抑郁,显著预测双亲外出留守儿童的孤独感。③友谊质量对留守时间在1年以下儿童孤独感的预测作用大于2-4年;对留守时间在1年以下儿童的抑郁有显著预测作用。④友谊质量对初中留守儿童孤独感和抑郁的预测作用均显著大于小学留守儿童。结论:友谊质量在一定条件下能缓冲留守压力对儿童的影响,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一个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校研究生的负向情绪及其因子和自杀意念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广东省某高校采取整群取样方法抽取2944名本科生和3251名研究生,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孤独感自评量表(UCLA)、自杀意念量表(SIOSS)进行施测。结果:(1)研究生中,女性的SDS、SAS、UCLA、SIOSS得分都显著高于男性,(t=-4.270,-3.392,-3.167,-3.436;P0.05);(2)同本科生比较,研究生在情绪和自杀意念方面与本科生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t=-10.340,-7.923,-14.241,-7.127;P0.001);(3)研究生的负面情绪与自杀意念呈显著的正相关(r=0.536,0.553,0.499;P0.01),回归分析发现,抑郁、焦虑、孤独感可以正向预测研究生自杀意念。结论:研究生女性的抑郁、焦虑、孤独感及自杀意念要显著高于男性,研究生的抑郁、焦虑、孤独感及自杀意念要显著低于本科生。研究生抑郁、焦虑、孤独感得分能很好的预测自杀意念的各项因子和总体得分。研究生教育中,应注重研究生心理教育,着重关注研究生的抑郁、焦虑、孤独感等负向情绪。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医学生手机依赖状况及其与孤独感、应对方式的关系,为医学生教育及心理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中文版手机依赖指数(MPAI)、UCLA孤独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696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学生的MPAI平均得分为(42.82±11.30),女生得分高于男生得分(t=1.975,P0.05);农村学生得分要高于城市/城镇学生得分(t=2.056,P0.05);不同年级及专业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医学生MPAI得分与消极应对方式、孤独感呈正相关(r=0.31,0.29;P0.001),与积极应对方式呈不显著负相关。路径分析表明,消极应对方式在孤独感和手机依赖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10.8%。结论:孤独感、消极应对方式与手机依赖关系密切,孤独感能够通过消极应对方式影响手机依赖。  相似文献   

10.
探讨医学高职不同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有针对性地进行医学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008级4个不同专业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①护理专业学生躯体化、抑郁、敌对、偏执、人际关系因子均低于国内青年常模,而强迫、恐怖和精神病性因子高于常模;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躯体化、抑郁、人际关系和敌对因子低于常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强迫、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因子均高于常模;药学专业学生恐怖因子高于常模。②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在医学高职各专业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医学高职不同专业学生在抑郁、焦虑、敌对和其他4个因子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医学高职不同专业学生心理问题存在差异可能与学生心理成熟度、专业思想和就业率有关。应积极开展专业特色和优势以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的自我调适能力,以提高医学高职各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