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1年1月至2003年12月,我们收治7例经手术证实的先天性不可回复性食管裂孔疝婴幼儿,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118例食管裂孔疝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6年10月至2000年12月间,我们共手术治疗食管裂孔疝病人118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技的发展,食管裂孔疝的手术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疝修补术与抗反流手术是治疗食管裂孔疝的重要方式。目前机器人手术系统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胃食管手术,但关于其对比传统腹腔镜临床效果、安全性及可行性等方面的研究并不多,且存在一定争议,本文通过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对以上问题进行总结后发现,机器人辅助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具备自身硬件设施的优势,在未来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及抗反流手术中的应用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da Vinci Si(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行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及胃底折叠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2015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应用达芬奇机器人外科系统完成2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及胃底折叠术。结果 2例病人均成功实施机器人辅助食管裂孔疝修补及胃底折叠术,无中转开腹,无手术并发症。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5、30 mL,手术时间分别为170、180 min。术后分别于44、21 h排气并开始进流食,术后症状完全缓解。结论 机器人辅助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及胃底折叠术安全有效,在裂孔修补缝合方面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经脐单切口腹腔镜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及食管裂孔疝的经验,提高腹腔镜临床应用的水平。方法:2010年3月—2011年10月分别对3例贲门失迟缓症进行单切口腹腔镜食管Heller肌切开、Dor胃底折叠术,对4例食管裂孔疝患者进行单切口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Nissen胃底折叠术。结果:7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115~180 min;出血量50~110 mL;住院时间5~7 d。所有患者均无术后出血、食管漏、发热感染等并发症。患者术后脐部切口愈合良好,美容效果明显。结论:对于有经验的腹腔镜外科医生,单切口腹腔镜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及食管裂孔疝是安全可行的,并具有极佳的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前,一般认为,食管裂孔疝修补后,需要加做胃底折叠抗反流术,这有助于预防疝复发和防治胃食管反流性疾病。当前应用腹腔镜修补食管裂孔疝在欧美发达国家已被广泛运用,手术技术日益成熟,国内报道亦逐渐增多,由于腹腔镜手术的特殊性,手术配合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从2005年6月至2008年11月,我院为64例患者施行该手术,现将手术配合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1年3月期间4例胃食管反流病合并食管裂孔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包括食管裂孔疝修补在内的抗反流手术,术后出现反流、烧心症状及解剖学复发,其中3例行二次腹腔镜手术,1例保守药物治疗。术后随访12个月,反酸、烧心等复发症状均缓解。合并巨大食管裂孔疝的包括食管裂孔疝修补的抗反流手术患者术后复发风...  相似文献   

8.
食管由后纵隔通过膈肌后部的孔进入腹腔,此孔称为食管裂孔.腹段食管、胃贲门部、部分胃组织甚至腹腔内其它脏器和组织经食管裂孔突入膈上,称为食管裂孔疝(hiatal hernia).食管裂孔疝是膈疝中最常见者,达90%以上.根据形态食管裂孔疝一般分四型,即滑动型食管裂孔疝(Ⅰ型)、食管裂孔旁疝(Ⅱ型)、混合型食管裂孔疝(Ⅲ型)和巨大型食管裂孔疝(Ⅳ型).Ⅰ型一般采用内科保守治疗即可,严重者才选择手术治疗,其余类型均有手术治疗适应证.传统的手术方法为经胸或经腹手术,因创伤较大而影响了该手术的推广.腹腔镜手术却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患者只要能耐受全麻就能耐受手术,因此腹腔镜治疗食管裂孔疝逐渐被大家接受.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改良Nissen手术在滑动性食管裂孔疝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1年6月至2013年5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52例滑动性食管裂孔疝经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7例、女25例,平均年龄62.13(35~84)岁。所有患者术前均行上消化道X线钡餐造影、胃镜检查确诊为滑动性食管裂孔疝,均行改良Nissen手术,即胃底上提至贲门口上方2~3 cm,包绕双层缝合固定食管180°,并置于膈肌下方。分别于术后3个月、6个月、9个月在平卧头低位下行消化道X线钡餐检查,并长期随访,以评价手术效果。结果本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手术死亡,患者术前存在的食管下括约肌松弛和胃酸反流,术后均明显改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9(5~11)d。52例患者术后2周内复查上消化道X线钡餐检查,无胃食管反流。所有患者均随访,随访时间2个月至10年。除1例术后半年并发食管狭窄外,其余患者均恢复顺利,症状消失,营养及发育好转。随访期间无复发。结论改良Nissen手术是治疗滑动性食管裂孔疝的有效方法,加强食管下段高压区,折叠胃及贲门口置于膈肌下方,不仅能使胃还纳腹腔,同时还有抗反流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随着腹腔镜手术在胃食管结合部良性疾病的治疗日趋成熟,腹腔镜治疗食管裂孔疝已得到了广泛的临床应用,并已成为该病的首选治疗方法。腹腔镜治疗食管孔裂疝不仅具有开腹手术无法比拟的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而且手术操作区域图像放大,手术操作精细,受空间和距离限制小[1]。尽管如此,腹腔镜治疗食管裂孔疝技术的相关并发症的防治仍是临床治疗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诊疗环节,并逐渐成为临床医师的现实关切议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胃镜治疗食管裂孔疝合并胃间质瘤(GST)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黄石市第二医院接受治疗的22例食管裂孔疝合并GST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腹腔镜联合胃镜下行瘤体切除,后在腹腔镜下行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和胃底折叠术。 结果所有患者均在腹腔镜联合胃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病例。平均手术时间(103.1±15.2)min,平均术中出血量(88.7±12.3)ml,平均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14.3±3.5)h,平均术后恢复进食时间(1.9±1.1)d,平均住院时间(5.3±1.4)d。术后伤口轻度感染患者1例,其他患者术后均未见胃腔出血、肠管损伤、腹腔感染、食管或胃底溃烂穿孔、食管狭窄等并发症。术后随访10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复发及远处转移。 结论腹腔镜联合胃镜治疗食管裂孔疝合并GST手术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少,患者恢复较快,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食管测压(HRM)技术在腹腔镜治疗食管裂孔疝中的作用,为食管裂孔疝的诊断及手术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8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行胃镜及HRM检查,确诊为食管裂孔疝并收住疝和壁外科的6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胃镜及HRM检查食管裂孔疝的确诊率,分析手术情况,总结HRM技术在腹腔镜治疗食管裂孔疝手术中的地位及作用。 结果HRM的检出率80.59%(54/67),特异性为100%(54/54);胃镜确诊为52.24%(35/67);其中由胃镜和HRM均确诊35例患者,约占64.81%(35/54),HRM技术的检出率明显高于胃镜;其中48例行腹腔镜治疗食管裂孔疝修补术治疗,7例患者及家属放弃手术选择内科保守治疗,12例合并其他基础疾病,保守或择期手术。 结论HRM技术能够准确、直观的描述食管裂孔疝患者胃食管压力差,确诊率高,能够有效的指导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及食管裂孔疝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及食管裂孔疝患者17例.其中,单孔法组7例,多孔法组10例.收集两组围手术期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单孔组手术时间115 ~ 180 min,出血量50~110ml,术后住院时间5~7d;多孔组手术时间100~ 155 min,出血量40~ 90 ml,住院时间5~9d.所有患者均无术后出血、食管漏、发热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单孔组患者术后脐部切口愈合良好,美容效果明显.结论 对于有经验的腹腔镜外科医师,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及食管裂孔疝是安全可行的,并具有极佳的美容效果.其临床应用价值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行食管裂孔疝修补术、顽固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迷走神经切断术和贲门失弛缓症Heller肌层切开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从1995年11月至2007年9月,在腹腔镜下共行食管裂孔疝修补37例、顽固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迷走神经切断术26例和贲门失弛缓症Heller肌层切开术4例。结果:手术时间1.0.4.5h,平均2.5h;24-72h后开始进流质。无术后并发症,术后平均6(4-7)d出院。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食管裂孔疝、顽固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和贲门失弛缓症,具有疗效确定、创伤小和恢复快的优点;腹腔镜手术很适用于处理胃食管结合部病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Ⅲ、Ⅳ型食管裂孔疝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1年1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普外科收治的54例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Ⅲ、Ⅳ型食管裂孔疝病人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为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胃底折叠术.随访观察术后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Ⅲ、Ⅳ型食管裂孔疝54例,包括Ⅲ型食管裂孔疝33...  相似文献   

16.
食管裂孔疝(hiatal hernia,HH)在西方国家是常见疾病,其发病率为4.5%~15%。自1991年,西方国家已开展腹腔镜治疗食管裂孔疝,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该技术具有手术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恢复快和患者容易接受等优点。目前,已成为治疗食管裂孔疝的首选术式。但由于食管裂孔疝是良性疾病,治疗方式的选择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如何以达到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选择合适手术适应证、合适手术方式对食道裂孔疝患者进行合理修补,将减少术后复发率及其他并发症发生几率。因此,我们强调规范化的治疗理念。  相似文献   

17.
机器人手术是外科领域巨大的进步。近年来,其成功应用于食管裂孔疝修补术中。机器人辅助食管裂孔疝修补术与传统腹腔镜和开放手术相比具有同样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展示了其更加微创化的技术优势。但是,仍须通过大样本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来证实上述观点,同时进一步评估机器人辅助食管裂孔疝修补术的潜在价值。此外,手术技巧和团队配合在该手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食管裂孔疝的诊治方法及经腹修补术式。方法 对5例嵌顿性食管裂孔疝经腹修补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病人均经手术明确诊断,并选择了相应的术式,除1例术后仍有返流梗阻症状外,其余4例效果均满意。结论 经腹途径施行裂孔疝修补简便易行,疗效满意,能同时处理腹内其它疾病,可作为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9.
自1999年3月至2003年9月,我们行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和胃底折叠术治疗25例食管裂孔疝患者,均获得成功,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女性8例、男性17例;平均55(37~79)岁。主诉为胸骨后烧灼痛、嗳气、反酸和呕吐2~10年,均经1年以上奥美拉唑和西沙必利等剂治疗,但停药后症状复发。其中Ⅰ型疝10例,Ⅱ型疝2例,Ⅲ型疝13例(Ⅰ型为滑动型食管裂孔疝,Ⅱ型为贲门保持原位的食管旁裂孔疝,Ⅲ型为兼有上述两种情况的混合型食管裂孔疝[1,2])。2.手术方法:患者取截石位,头端抬高10~30度,主刀医生位于患者两腿之间。使用5个5~10mm套管,第1个10mm套管位于患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腹腔镜Nissen手术在治疗食管裂孔疝中的优越性。方法:应用腹腔镜行食管裂孔疝修补和胃底折叠术治疗31例食管裂孔疝患者。结果:本组患者手术均获成功,仅1例发生纵隔气肿。术后随访6个月~7年,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无一例复发。结论: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和胃底折叠术具有患者创伤小、痛苦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当今治疗食管裂孔疝手术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