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分支肾动脉阻滞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肿瘤的手术方式和临床效果。方法对肾肿瘤患者行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13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3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及腹腔脏器损伤病例。平均手术时间(85.0±25.0)min,平均热缺血时间(24.0±13.0)min,术中平均出血(150.0±100.0)ml,无术中输血患者。术后病理确诊肾透明细胞癌10例、乳头状肾细胞癌2例、嫌色细胞癌1例,肿瘤切缘均阴性。术后未出现尿漏,未发生肉眼血尿。随访1~7个月,未见肿瘤局部复发。结论后腹腔镜下分支肾动脉阻滞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肿瘤安全有效,手术创伤小,有可能替代后腹腔镜下肾动脉主干阻滞肾部分切除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联合吸引的改良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巨大囊性肾肿物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共收治11例巨大囊性肾肿物患者,肿瘤最大径60~130 mm,平均(83±23) mm,影像学检查诊断为Bosniak分级Ⅲ~Ⅳ级。术中在经腹膜后或经腹腔入路腹腔镜视野下操作,分离出肾动脉备用,并尽可能分离肿物表面,然后在菲薄处用针状吸引杆吸净囊液,并将针孔处密闭。进一步完整游离出肿瘤,阻断肾动脉,行肾部分切除术。采用双层连续缝合技术,缝合肾脏创面。收集患者围手术期资料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或根治。平均手术时间(162±42) min,平均热缺血时间(24.0±5.3) min,平均出血量(107±79) 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7±1.7) d。病理结果显示透明细胞肾细胞癌7例、乳头状肾细胞癌1例、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1例、良性复杂囊肿2例。术后中位随访时间21个月,无肿瘤复发或转移,肾功能情况良好。结论:腹腔镜下联合吸引的改良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巨大囊性肾肿物的安全有效,适合以囊性成分为主、分隔较少的BosniakⅢ~Ⅳ级的病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早期肾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早期肾肿瘤患者30例,对其采取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结果本组均成功进行手术,未发生转开放手术情况。平均手术时间36.8±30.5min。其中28例只阻断肾动脉,热缺血时间24-43min;2例位于肾下极背侧的肿瘤患者未阻断肾蒂。术中平均出血量120.2±45.6ml。平均住院时间1.8±4.5d。本组患者均未出现漏尿、出血等并发症。经病理检查显示肾透明细胞癌25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5例,切缘均呈阴性。随访6-12个月,30例患者的肾功能均正常,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迹象。结论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早期肾肿瘤效果确切,具有住院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保障了患者的就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中使用三套管自制套索法控制肾动脉临床应用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后腹腔镜技术对22例患者行肾部分切除术.男15例,女7例,年龄22~65岁,平均45岁.肾透明细胞癌13例,乳头状肾癌1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8例.肿瘤大小1.0~8.0 cm,平均3.2 cm.结果 22例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120~200 min,平均150 min.肾动脉阻断时间12~38 min,平均24 min.术中出血量50~300 ml,平均80ml.仅1例8 cm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输血400 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8 d,围手术期无并发症.病理检查14例恶性肿瘤切缘阴性,随访5~29个月未见复发.结论 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安全可行,而三套管自制套索法控制肾动脉具有操作简便,干扰少,对肾脏腹侧肿瘤较易显露和操作,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RLPN)治疗T1a期肾细胞癌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T1a期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热缺血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结果:31例手术均顺利完成,1例术中出血较多转开放性手术.手术时间90~155 min(平均115 min);热缺血时间15~34 min(平均23 min);术中出血40~280 mL(平均105 mL);术后住院8~l0d(平均9d).术后1例发生漏尿.患者均康复出院.术后病理:肾透明细胞癌24例,嫌色细胞癌6例,乳头状癌2例.随访3~79个月,患者均未见肿瘤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及切口种植等.结论: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T1a期肾细胞癌安全可行,是≤4.0cm的Tta期肾细胞癌的首选治疗术式,值得在具备条件的医院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Wang L  Wang H  Gao ZL  Wang K  Feng YG  Sun DK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28):1952-1954
目的 探讨腹腔镜技术对T1a期肾癌(小肾癌)行肾部分切除术的经验.方法 2005年7月至2008年12月,对我院59例小肾癌患者施行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并对临床疗效进行了随访观察.结果 59例小肾癌施行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均顺利完成.经腹腔途径27例,腹膜后途径32例,手术时间60~95 min,平均72 min.肾动脉阻断时间15~32 min,平均19 min.术中出血量20~50 ml,均未输血.术中需缝合集合系统2例.无大出血、尿漏等并发症发生.应用Hemo-lok钛夹替代缝线打结13例,其肾动脉阻断时间10~18 min,平均13 min,与传统缝线打结比较热缺血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后病理:肾透明细胞癌55例,颗粒细胞癌3例,嗜酸性细胞癌1例,切缘均阴性.术后住院时间5~10 d,平均6.2 d.术后复查双肾肾小球滤过率核素扫描及肌酐均正常,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间3~42个月,平均24.6个月,肿瘤无复发转移.结论 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小肾癌安全有效,熟练的腹腔镜技术有助于此术式的开展.应用Hemo-lok钛夹替代缝线打结可明显缩短肾脏热缺血时间,减少肾脏损伤.  相似文献   

7.
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在早期肾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估经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在早期肾细胞癌治疗中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对53例早期肾细胞癌患者实施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术前均行CT扫描和彩色超声检查,肿瘤直径最大不超过3 cm,且距离集合系统不小于10 mm。结果: 53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者。平均手术时间为96 (75~110) min;平均热缺血时间为15 (10~21)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70 (40~120) mL。术后平均住院4.2 (3~6) d。术中及术后无出血、漏尿等并发症。病理检查示1例患者肾透明细胞癌切缘阳性,余切缘均为阴性。平均随访39个月,所有患者未见肿瘤局部复发及转移。结论: 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早期肾肿瘤安全可行,并且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脏肿瘤的治疗效果及新进展。方法:2008年10月-2012年1月采用腹腔镜经后腹腔途径对52例肾肿瘤患者行LPN,40例患者阻断肾动脉主干,12例患者选择性阻断肾段动脉,肿瘤直径3.9 cm(0.8~4.9 cm),观察观察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术期并发症及预后。结果:5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80 min(50~160 min),平均热缺血时间23 min (15~35min),术中平均出血量79 ml(10~260 ml)。2例患者术后出现迟发出血,1例保守治疗治愈,1例行介入栓塞治疗。1例术后出现漏尿,2周自行愈合。平均住院时间8.5 d(7~15 d)。术后病理示肾透明细胞癌39例,乳头状肾细胞癌6例,嫌色细胞癌2例,嗜酸细胞腺瘤2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3例,切缘均为阴性。随访12~36个月肿瘤无复发。结论:经腹膜后途径腹腔镜肾脏部分切除术治疗T1肾肿瘤安全有效,并发症少,保留肾单位功能恢复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下分支肾动脉阻滞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肿瘤的手术方式和临床效果.方法 对肾肿瘤患者行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13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3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及腹腔脏器损伤病例.平均手术时间(85.0±25.0)min,平均热缺血时间(24.0±13.0)min,术中平均出血(150.0±100.0)ml,无术中输血患者.术后病理确诊肾透明细胞癌10例、乳头状肾细胞癌2例、嫌色细胞癌1例,肿瘤切缘均阴性.术后未出现尿漏,未发生肉眼血尿.随访1~7个月,未见肿瘤局部复发.结论 后腹腔镜下分支肾动脉阻滞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肿瘤安全有效,手术创伤小,有可能替代后腹腔镜下肾动脉主干阻滞肾部分切除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30例肾肿瘤患者实施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结果 3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式手术病例。手术时间75~110(96.4±10.7)min,热缺血时间10~21(17.5±3.2)min,术中出血量40~120(56.4±7.9)ml,术后住院时间3~6(4.5±1.3)d;术后无出血、漏尿等并发症发生。病理检查提示,1例患者肾透明细胞癌切缘呈阳性,其余患者切缘均为阴性。患者术后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均低于术前(P<0.01)。术后随访6~36个月,未见肿瘤局部复发或转移病例。结论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早期肾肿瘤疗效确切,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带锁塑料夹(Hem-O-lok)在后腹腔镜肾切除手术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应用后腹腔镜技术行肾切除30例,均用Hem-O-lok结扎肾蒂血管,其中肾癌13例,肾盂、输尿管癌17例。结果:26例手术获成功。1例中转开放手术完成,无肾血管出血。手术时间90~180min,平均130min;出血50-400ml,平均100ml;术后住院7~10d,平均8d。随访1~24个月,无肿瘤复发及术区、切口种植转移。结论:后腹腔镜肾切除术中应用Hem-O-lok结扎肾蒂血管安全可行、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2.
2009年5月至2011年11月,我院7例肾肿瘤患者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心应用腹腔镜超声观测肿瘤的大小、部位,协助完成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于术时间102~121min,平均109min;术中出血量60~120ml,平均82ml。术后病理证明标本切缘均阴性,肿瘤病理均为肾透叫细胞癌。腹腔镜超声有助于术中对不突出。肾轮廓的肿瘤提供准确信息,指导手术,完整切除肿瘤,避免肿瘤残留,同时最大限度保留止常肾组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腹腔镜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治疗T1期肾癌的手术方式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行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的T1期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3例,女16例,平均年龄53岁.肿瘤直径2.7~5.1 cm,平均3.6 cm.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结果:39例手术均获成功,无术中、术后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125.8±34.6)min;平均热缺血时间(23.8±3.9)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46.9±41.5) ml.术后病理为32例肾透明细胞癌,5例颗粒细胞癌,2例嗜酸性细胞瘤,切缘均阴性.34例患者获随访,随访2~32个月,平均11个月,无肿瘤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局限性肾癌安全可靠,短期随访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后腹膜腔镜根治性肾癌切除术与开放根治性肾癌切除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90例经术后病理确诊的T1-2N0M0肾癌患者分别行后腹膜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后腹膜腔镜组)32例与开放根治性肾癌切除术(开放手术组)58例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两种手术方法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禁食时间、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两组手术均获成功,后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为(86±17) min,术中出血量为(80±28) ml,术后禁食时间(28±7) h,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2.8±1.4) d,术后住院时间(7.3±3.6) d,30例随访3-18个月,无复发及远处转移,死于脑血管疾病1例;开放手术组平均手术时间为(76±32) min,术中出血量为(140±57) ml,术后禁食时间(39±11) h,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3.7±1.1) d,术后住院时间(9.3±2.8) d,51例随访3-24个月,无复发及远处转移,死于心、脑血管疾病3例.结论 与开放根治性肾癌切除术相比,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具有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用于T1a期肾细胞癌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T1a期肾细胞癌施行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患者和30例T1a期肾细胞癌并施行开放性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放置时间、胃肠活动时间、住院费用以及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以及1年随访情况。结果后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开放组(P〈0.05),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后腹腔镜组明显短于开放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引流管放置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后腹腔镜组患者明显少于开放组(P〈0.05)。住院费用后腹腔镜组明显高于开放组(P〈0.05),术中需要输血患者两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用于T1a期肾细胞癌可最大限度的保留功能性肾单位,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近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6.
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1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的技术要点和临床观察。方法对18例行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例肾癌患者,17例手术成功,1例中转改开放手术。手术平均时间152.17min(75-270min);失血量60-1000ml,中位失血量145ml;术后住院时间7-10d,平均5.5d;15例获随访5-12个月,无肿瘤复发及切口种植转移。结论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可靠等特点,是肾癌外科治疗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32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东  刘竞  邱明星 《西部医学》2010,22(9):1660-1661,1663
目的总结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的经验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经验,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 32例肾癌患者经病理确诊,均为T1~T2期,左侧18例,右侧14例。肿瘤直径1.5~8.0cm,平均4.64 cm;均采用经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32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为90~120 min,平均105 min;出血量70~100 ml,平均80ml。术后住院7~9 d,平均8d,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1~2d,术后随访2~26个月,平均12.1个月,无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无切口或操作孔肿瘤种植。结论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的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腹膜后腹腔镜与开放性分支肾动脉阻断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肿瘤的疗效.方法 选取丽水市人民医院2010年5月~2013年2月收治的29例肾肿瘤患者,分为两组,腹腔镜组14例,经腹膜后腹腔镜行分支肾动脉阻断肾部分切除术;开放手术组15例,行开放性分支肾动脉阻断肾部分切除术.术后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热缺血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①腹腔镜组手术时间[(154±68)min]长于开放手术组[(119±4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腹腔镜组热缺血时间[(18.7±6.1)min]、肠道功能恢复时间[(2.1±0.7)d]、术后住院时间[(9.0±1.9)d]及术中出血量[(233±30)mL]均低于开放手术组[(27.1±2.2)min、(3.0±1.4)d、(13.8±3.9)d、(368±49)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腹腔镜组1例发生皮下气肿,72 h后自然消退.开放手术组出现3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经换药后均愈合.随访期间均无复发及转移.结论 腹腔镜治疗肾肿瘤具有安全有效、康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T1b期肾癌的临床经验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1月至2011年6月15例T1b期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5例,平均年龄(56.2±9.8)岁,其中左侧8例,右侧7例。肿瘤平均直径(5.5±1.4)cm,15例患者R.E.N.A.L.评分均为中度复杂性(7-9分),其中肿瘤靠近肾门血管2例;15例患者均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围手术期无严重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100±23.6 )min,术中平均热缺血时间(21.3±8.6)min,术中平均出血量(35.3±11.6)ml,术后尿漏1例,肌酐短暂升高1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7±1.8)d,术后平均随访(21.2±10.1) m,所有患者肾功能正常且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T1b期肾癌安全、有效,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但其远期疗效尚需大样本对照研究和长期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