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丁苯酞结合早期介入下肢重复性训练应用于脑梗死康复中的效果。方法选取脑梗死患者7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7例,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早期介入下肢重复性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的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以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Barthel指数(BI)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1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86%(P<0.05)。治疗前2组MDA、SOD、BDNF、NS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MDA、NSE均降低(P<0.05),SOD、BDNF升高(P<0.05),且研究组MDA、NSE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SOD、BDNF较对照组升高更显著(P<0.05)。治疗前2组NIHSS、FMA、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NIHSS评分降低(P<0.05),且研究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2组FMA、BI评分升高(P<0.05),且研究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显著(P<0.05)。结论丁苯酞结合早期介入下肢重复性训练应用于脑梗死康复中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抑制氧化应激反应,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提高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外伤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98例外伤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49例.在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应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神经节苷脂;对照组仅给予丹参酮ⅡA磺酸钠.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于治疗前及治疗后7d、14 d、21 d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并比较其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7d、14 d、21 d NIHSS及NDS均显著降低(均P<0.05);第14 d和21 d的ADL评分显著升高(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14 d及21 d的NIHSS与NDS均显著降低,ADL评分显著增高(P< 0.05~0.01).治疗组的治愈率及有效率(24.5%,98.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6.3%,73.5%)(均P< 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外伤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与脑梗死大小、病情及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脑梗死大小、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7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于入院24h内测定血清CRP值,分为CRP正常组(A组)及CRP异常组(B组)。并于入院后24~48h行脑CT检查,确定责任病灶,测定责任病灶最大截面直径。根据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及日常生活活动(ADL)量表的Barthel指数(BI)记分法分别于入院时及治疗30d对2组患者进行评分。结果A组最大截面直径明显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血清D-二聚体的影响。方法采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静滴治疗急性脑梗死80例(治疗组),维脑路通静滴治疗急性脑梗死80例(对照组)。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中D-二聚体的含量变化。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和80.0%,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均明显下降;治疗组较对照组血浆D-二聚体含量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有利于早期恢复脑血供,改善微循环,降低D-二聚体含量,调节体内凝血一纤溶系统功能平衡,促进患者康复,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1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88例。对照组按脑梗死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均治疗2周,治疗前后评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Barthel index,BI)评分,观察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lcitonin,PCT)及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 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_2)]水平浓度变化,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2组NIHSS评分、BI评分、CRP、PCT、Lp-PLA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NIHSS评分、CRP、PCT、LpPLA_2水平均显著降低,BI评分显著升高,且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6.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运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90例符合急性脑梗死诊断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45例给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照组45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分别治疗14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4.4%,对照组为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应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清sICAM-1、YKL-40、S100B蛋白水平的影响,探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相关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60例,行急性脑梗死常规护理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丁苯酞软胶囊,16d为一个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生活质量指数(BI)评分变化,血清sICAM-1、YKL-40、S100B蛋白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7%,对照组为75.0%,2组NIHSS评分均降低BI评分均显著提高(P0.01),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2组血清sICAM-1、YKL-40、S100B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丁苯酞可通过降低血清sICAM-1水平,阻止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的黏附、聚集所导致的微血管阻塞,改善血管的"低灌注"和"不灌注",通过降低血清YKL-40水平而改善斑块的不稳定性,减少脑梗死的再发,通过降低血清S100B蛋白水平,阻止神经细胞的凋亡,减轻脑损伤,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双抗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FIB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6例。对照组予以银杏叶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予以前列地尔联合双抗治疗,测定凝血功能、炎症介质以及氧化应激指标,评估MoCA量表、NIHSS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同时对比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MoCA、Barthel指数升高,NIHSS评分降低,血清PT、APTT、CAT、SOD升高,DDI、FIB、CRP、IL-6、TNF?α、NO、MDA降低(P0.05);研究组治疗后MoCA、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血清PT、APTT、CAT、SOD含量高于对照组,血清DDI、FIB、CRP、IL-6、TNF?α、NO、MDA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有效率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双抗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可改善凝血功能、炎症介质以及氧化应激指标,提高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9.
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脑梗死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脑梗死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测定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时血清hsCRP含量,观察梗死灶大小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不同时含量变化,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Barthel指数(BI)分别对患者入院时及治疗6个月后进行评分,并将血清hsCRP水平与NIHSS及BI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同时选取80例健康体检人员血清hsCRP含量进行对照。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脑梗死血清hsCRP水平越高,梗死灶越大,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重;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与入院时NIHSS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6个月后BI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血清hsCRP水平是临床评价脑梗死严重程度和预后的一个重要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影响.方法 将10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尤瑞克林,共14 d,2组治疗前后分别测血清hs-CRP水平浓度,并观察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结果 治疗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hs-CRP较治疗前均有降低,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且可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水平浓度,对改善脑梗死病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牛磺酸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牛磺酸对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Hhcy)血症的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100例Hhcy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牛磺酸治疗组和叶酸 维生素治疗组,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8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维生素B12水平;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指数(BI)进行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浆Hcy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均P<0.01),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NIHSS及BI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均P<0.01),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牛磺酸治疗对Hhcy脑梗死患者的疗效与叶酸、维生素B12相同。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80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对照组给予巴曲酶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4 d时进行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BI)。观察并监测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明显降低,BI明显升高(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明显降低,BI明显升高(均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液添加尿激酶对尿毒症并发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血浆内皮素(ET)及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将健康体检者30人设为健康组,60例尿毒症并发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在观察组基础治疗上加用腹膜透析液添加尿激酶,治疗8w后观察两组患者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内皮素及一氧化氮的变化。用比色法测定健康组、观察组、治疗组血清MDA和SOD水平,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ET的变化,NO采用硝酸还原法测定。结果与健康组比较,观察组、治疗组血清SOD活性降低(P<0.05),NO降低(P<0.05),MDA含量升高(P<0.05),血浆ET水平升高(P<0.01)。观察组虽能够降低血浆ET水平和升高NO,但未见SOD、MDA的变化,治疗组能够回升SOD活性,降低MDA含量,与健康组及观察组有明显差别(P<0.05,P<0.05),与观察组比较,治疗组在降低ET和升高NO方面疗效更为显著(P<0.01)。结论腹膜透析液添加尿激酶可能通过降低氧化应激反应,降低血浆ET和升高NO水平,对30例尿毒症并发脑梗死患者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静脉应用rt-PA联合亚低温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颅内压和血清SOD、MDA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并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rt-PA静脉溶栓,观察组采用rt-PA静脉溶栓联合亚低温全身治疗1 d,观察时间分别为治疗1、3、7 d; 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颅内压和血清SOD、MDA水平。结果 经过7 d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颅内压和血清MDA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 观察组患者血清SO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静脉应用rt-PA联合亚低温治疗可能通过减轻患者的氧化应激反应而有利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9年1月-2021年12月急性脑梗死患者200例,依据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n=100)与研究组(n=100)。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两组治疗14 d。通过比较两组脑梗死患者治疗14 d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CSS)评分下降率(≥18%为有效),评价两组治疗14 d总有效率;治疗前与治疗14 d Barthel指数(BI)量表和CSS评分,三酰甘油(TG)和总胆固醇(TC)水平,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和血沉(ESR)水平。结果 研究组脑梗死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14 d脑梗死患者BI量表评分高于治疗前,而脑梗死患者CSS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治疗14 d脑梗死患者BI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而脑梗死患者C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14 d脑梗死患者血清TG和TC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治疗14 d脑梗死患者血清TG和TC水平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丁苯酞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预后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丁苯酞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丁苯酞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丁苯酞注射液静滴,2次/d。于治疗前、治疗后7d和14d检测2组患者血清NSE、S-100β、MDA和SOD的水平变化,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和2组3个月后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变化。结果丁苯酞组在治疗后7d和14d,血清NSE、S-100β和MDA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血清SOD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丁苯酞组在治疗后7d和14d,NIHS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丁苯酞组mR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注射液可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NSE、S-100β和MDA水平,提高血清SOD水平,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发病<3 h的ACI患者30例分为rt-PA组与对照组;在给予常规脑梗死药物治疗的基础上,rt-PA组给予rt-PA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给予奥扎格雷钠治疗.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Barthel指数(BI)评价并比较两组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rt-PA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0.01);治疗21 d时rt-PA组显效率(80%)及BI≥95分的比率(40%)显著高于对照组(20%,0)(均P<0.01);两组病死率、继发性脑出血及血管再闭塞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CI发病3 h内给予rt-PA静脉溶栓治疗较奥扎格雷钠更有效,且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18.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急性脑梗死96例随机分成丁苯酞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用药后观察临床疗效及NIHSS评分,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9.6%)高于对照组(7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7d、14d和21d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14d和21d治疗组较对照组NIHSS评分明显下降(P<0.01)。结论丁苯酞软胶囊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商丘市中心医院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建档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2组均予以常规治疗,于此基础上对照组仅采取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联合丁苯酞治疗,均持续治疗2周。统计对比2组治疗前、治疗2周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I),检测2组治疗前、治疗2周后血清NT-proBNP、CRP水平,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前NIHSS评分、BI评分及血清NT-proBNP、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BI评分较对照组升高,NIHSS评分及血清NT-proBNP、CRP水平较对照组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58%(43/48)高于对照组70.83%(34/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25%(3/48)与对照组4.17%(2/48)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联合应用依达拉奉与丁苯酞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C反应蛋白水平,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0.
亚低温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对自由基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本研究观察亚低温(MHT)技术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和对自由基含量的影响。方法:随机将52例急性脑出血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治疗组在药物治疗脑出血的同时加用MHT治疗技术,并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4天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P<0.05),血清SOD活性显著提高,MDA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MHT治疗技术可以明显改善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与其清除自由基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