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在腕管综合征和肘管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方法8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临床疑诊27例腕管综合征和32例肘管综合征患者,超声测量其正中神经、尺神经的前后径、左右径及横截面积,同时测定神经传导速度。结果腕管综合征和肘管综合征组正中神经、尺神经的前后径、左右径及横截面积均大于对照组(P〈0.01),腕管综合征和肘管综合征组的病变神经横截面积均与运动传导速度呈负相关(r分别为-0.76、-0.80)。结论超声可为腕管综合征和肘管综合征的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并对其治疗及疗效评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高频超声诊断肘管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检查在诊断肘管综合征中的作用.方法 以42例初步诊断为肘管综合征患者(43肘)为研究对象(患侧组),以其中15例患者的健侧肘(自身对照组)、15名健康志愿者30肘为正常对照组,进行肘部超声检查,并将患侧组检查结果 与术前肌电图检查结果 和术中所见进行比较.结果 高频超声可显示尺神经卡压后的形态变化及某些致病因素,患侧组卡压近端尺神经的测量值均大于正常组和健侧组,尺神经横截面积(CSA)和CSA肿胀率的诊断阈值分别为0.11 cm~2、141.50%;与术中所见比较,超声诊断肘管综合征的灵敏度为92.86%,与术前肌电图联合后,灵敏度可达100%.结论 高频超声可作为诊断肘管综合征的有效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3.
肘管,腕管的超声解剖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对肘管、腕管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高频超声观察30例正常人的肘管及腕管的超声解剖并对20例肘管综合征、10例腕管综合征患者术前行超声检查。结果 高频超声不仅能清晰显示构成肘管及腕管的骨质、软组织及其内容物,而且能够明确肘管和腕管综合征的病因以及尺神经和正中神经的形态学变化。结论 高频超声在肘管、腕管综合征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高频超声定量测定正中神经诊断腕管综合征,并探索有价值的诊断指标及其标准.方法 对32例经电生理检查确诊的腕管综合征患者及30例正常人的腕管行高频超声检测,两组间的差异采用t检验,超声诊断标准的确定采用ROC曲线分析.结果 除掌侧位移(PD)和钩骨钩水平膨胀率(SR3)外,腕管综合征患者正中神经的内径(D)、腕管3个水平的横径(a)、前后径(b)、横截面积(CSA)、扁平率(FR)以及SR2均较正常组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45、2.56、3.16、2.51、2.66、2.78、3.05、2.28、4.11、2.89、3.37、2.89、3.06、2.76,P均<0.05).其中正中神经豌豆骨水平CSA临床诊断价值最大,当其临界值定为>0.11 cm2时,对应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9.60%、95.30%.结论 高频超声测定正中神经是一种能够准确诊断腕管综合征的新方法,其中以豌豆骨水平CSA的诊断价值最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短节段神经传导检测及高频超声检查在肘管综合征定位定性诊断中的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方法对36例单侧肘管综合征患者术前均进行高频超声检查和神经电生理检查,对尺神经运动传导异常的患者进行短节段神经传导检测,分别确定卡压位点及卡压原因,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验证其诊断准确性。以同期健康志愿者18例(36个上肢)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相关参数差异。结果神经电生理检查中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及动作电位波幅肘上-肘下段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肘下-腕段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超声检查中病例组尺神经卡压位点处及肿胀处的长轴内径、横截面积(CSA)及CSA肿胀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价值:CSA肿胀率>肿胀处CSA>卡压处CSA>肿胀处长轴内径>卡压处长轴内径。31例超声能明确卡压原因。短节段神经传导检测和高频超声检查对尺神经卡压位点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8.9%(32/36)、86.1%(31/36)。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查和高频超声检查均可对肘管综合征进行诊断,对于早期病变电生理检查更敏感,对于形态学发生改变的尺神经高频超声检查更加直观,短节段神经传导检测和高频超声检查均可对肘管综合征卡压位点进行定位,高频超声能检出卡压原因,可协助临床医师有针对性地选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腕管综合征(CTS)的超声检查诊断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临床确诊腕管综合征患者146例(共180只手腕)为病例组,健康志愿者64例(共128只手腕)为对照组,采用超声测量两组腕管钩骨钩截面和豌豆骨截面正中神经的左右径、前后径和腕横韧带厚度,计算正中神经扁平率;采用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检测两组的正中神经弹性模量。结果 CTS组与对照组比较,钩骨钩截面正中神经扁平率、豌豆骨截面正中神经扁平率、钩骨钩截面腕横韧带厚度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诊断指标灵敏度分别为:86.5%、93.5%、95.0%,特异度分别为:73.0%、65.0%、92.0%;正中神经WEmean、FEmean、FRatio CTS组的弹性成像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CTS组正中神经硬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钩骨钩截面正中神经扁平率及腕横韧带厚度诊断价值较高,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可以定性和定量评估组织的硬度,二者结合,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腕管综合征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及量化诊断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腕管综合征(CTS)诊治中的作用。方法60只来自50例CTS患者的手腕,经手术证实。50只无CTS症状的手腕。由同一人进行超声检查,矢状位观察正中神经的形态、回声的改变,计算厚度比(厚度比=最小神经厚度/最大神经厚度)。横断面测量豌豆骨水平的神经面积。结果卡压最常见的部位为钩骨勾水平。卡压两端神经肿胀,肿胀处回声减低。CTS组与对照组在厚度比、豌豆骨水平神经面积这2个量化指标之间差异明显,各自的诊断阈值为≤0.81、>0.11cm2,诊断敏感度为90.2%、80.2%,特异度为88.2%、88.4%。结论超声检查可以从形态、量化指标两个方面鉴别诊断CTS,可以发现局部致病病因及解剖变异,为手术方式选择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腕管综合征是正中神经在腕管内被卡压而产生正中神经感觉或运动功能障碍的一组症状与体征,分急性与慢性.急性腕管综合征多由创伤和急性炎症造成,慢性腕管综合征病因不明,可能与内分泌等因素有关.现将应用高频超声诊断肌腱滑膜炎所致急性腕管综合征2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李丹 《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11):2042-2043
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又称腕管狭窄症,是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而表现出的一组症状和体征,是周围神经卡压性疾患。多种原因可引起腕管内压力增加,引起正中神经受压水肿并逐渐发生纤维化。法国学者Marie和Foix医生早在1913年,首次报道了低位正中神经卡压症状患者的神经病理检查结果,并提出如果早期能够做出明确诊断并切开腕横韧带,或许可以避免其神经病变的出现。  相似文献   

10.
肘管综合征(Cubital tunnel syndrome)是指各种原因造成的肘管部尺神经卡压引起的以进行性手内在肌萎缩无力和手尺侧麻木为主要表现的症状群。该病在临床上较常见,在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中,其发病率仅次于腕管综合征,居第二位^[1]。尺神经松解前置术因其操作简单、创伤小、疗效可靠等优点成为目前临床上治疗该病应用最为广泛的术式。  相似文献   

11.
许惊飞  王劲松  何成奇 《华西医学》2011,(12):1839-1841
目的比较正中神经压迫试验对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CTS)患者正中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设置CTS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共29例受试者纳入研究。CTS组为14例CTS患者,对照组为15例健康受试者。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包括正中神经和尺神经的感觉传导末端潜伏期(distal sensory latency,DSL)、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ensory nerve action potential,SNAP)、跨腕关节感觉传导速度(sensory conduction velocity,SCV)、运动传导末端潜伏期(distal motor latency,DML)及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CMAP)。先测感觉传导,再测运动传导。正中神经压迫试验5min后再次测量上述指标。结果正中神经压迫试验前后电生理检查考虑诊断CTS分别为22侧和24侧。压迫正中神经后,CTS组正中神经DSL较压迫前显著延长(P〈0.05)。CTS组尺神经和对照组正中神经及尺神经的各参数在压迫前后均无显著改变(P〉0.05)。与对照组相比,在压迫试验前后CTS组的正中神经DSL和DML均明显延长(P〈0.05),尺神经DSL和DML均无显著改变(P〉0.05)。结论正中神经压迫试验5min能使CTS患者正中神经的感觉传导末端潜伏时明显延长,有助于提高神经传导测定对早期CTS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诊断腕管综合征(CTS)中的应用价值,并进一步分析神经增粗与神经传导速度及病程的相关性,并证实高频超声在诊断CTS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00例健康志愿者及63例经临床和电生理检查确诊的CST进行高频超声腕管内正中神经的检查,并记录神经的横截面积(CSA),并作CSA与神经电生理及病程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对照组腕管内正中神经的CSA为(8.60±2.25)mm^2,CST组CSA为(15.61±4.60)mm^2,两组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CST组CSA与神经电生理(感觉传导速速)的相关系数为-0.74(P〈0.01),与CTS病程的相关系数为0.79(P〈0.01)。【结论】高频超声在CTS的诊断有重要应用价值,其可作为CTS及周围神经检查新的形态学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3.
高频超声显示及测量正常臂部尺神经及正中神经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显示臂部正常尺神经及正中神经的方法 及其图像特点.方法 利用高频探头对50名正常成人的双臂尺神经及正中神经进行全程显示及观察,并测量伸直位肘管处尺神经、屈曲位肘管处尺神经、腕部尺神经、肘部正中神经、腕管处正中神经的前后径、左右径及截面积.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双侧上肢神经测值及肘管处尺神经伸直位与屈曲位测值.结果 所有受检者双臂尺神经及正中神经均清晰显示;双侧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肘管处尺神经在伸直位时测值大于屈曲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频超声能清晰显示并准确测量臂部尺神经及正中神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寻找诊断轻度腕管综合征(CTS)敏感的神经电生理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手外科医生临床诊断,并经手术治疗疗效确实,但常规电生理检查提示拇短展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的潜伏期(CAMP)及示、中指感觉神经传导检查正常的患者80人,共92例手的腕管综合征患者进行神经电生理分析,采用顺向法记录掌腕正中、尺神经混合神经电位潜伏期时差和环指腕正中、尺神经感觉神经电位潜伏期时差,以潜伏期时差差值≥0.4ms为阳性指标,计算其阳性符合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掌腕正中、尺神经混合神经电位潜伏期时差≥0.4ms为64例,阳性率为69.56%;环指腕正中、尺神经感觉神经电位潜伏期时差≥0.4ms为83例,阳性率为90.21%。其中两种方法均为阳性的62例,均为阴性的7例。结论环指腕正中、尺神经感觉神经电位潜伏期时差在诊断轻度腕管综合征时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高频超声显示正常肘管处尺神经及腓骨头背侧腓总神经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目的评价高频超声在显示正常肘管处尺神经和腓骨头背侧腓总神经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14MHz高频超声检查20例正常受检者肘管处尺神经及腓骨头背侧腓总神经,观察神经的内部结构、回声、外膜等声像图特征,并于横切面上测量受检者左、右两侧神经的长径、宽径及表面积。结果超声可清晰显示所有受检者肘管处尺神经和腓骨头背侧腓总神经。肘管处尺神经显示为圆形或椭圆形的低回声结构,位于尺骨鹰嘴和肱骨内上髁之间,而走行于前臂肌内和肌间的尺神经呈略偏强的细网状回声。腓骨头背侧腓总神经呈略偏强细网状回声。左、右两侧尺神经、腓总神经的长径、宽径及表面积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高频超声可清晰显示肘管处尺神经和腓骨头背侧腓总神经。  相似文献   

16.
陈军  吴珊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6):908-910
目的:通过高频超声获取尺神经的横截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CSA)正常值并探讨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为进一步诊断不同的外周神经疾病提供依据。方法:对临床检查正常的200例健康志愿者沿尺神经预定的测量点上依次获取超声声像图及测量各点神经的CSA,每个测量点重复测量三次取其平均值,并做神经CSA与身高、体重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超声下正常人上肢神经呈筛网状低回声图像,横截面呈圆形、卵圆形或三角形。测量尺神经各测量点处的神经CSA,尺神经在肘管、肘管出口(肱骨内髁下2cm)、肘管入口(肱骨内髁上2cm)、肱骨内髁上6cm、肱骨中点、肱骨内髁下8cm、腕横纹上6cm、Guyon管等8点处面积依次是(6.35±1.48)mm2、(6.20±1.33)mm2、(6.30±1.40)mm2、(5.78±1.34)mm2、(5.68±1.31)mm2、(5.71±1.26)mm2、(5.06±1.30)mm2、(4.71±1.16)mm2;左右上肢之间同一测量点比较神经CSA没有统计学意义,尺神经在肘管出入口、腕横纹上6cm、Guyon管处等四点处的神经CSAs同年龄组男女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尺神经在肱骨内髁上6cm、肱骨中点、腕横纹上6cm、Guyon管等4点处中老年组神经比青年组神经增粗。尺神经CSA与身高、体重呈正相关性。尺神经CSA与体重的最大相关系数分别是0.47(P<0.01),与身高的最大相关性系数依次是0.45(P<0.01)。结论:尺神经在上肢全程是可视,在不同测量点各有特点正常值不同,在性别、年龄阶段之间存在差异,身高、体重与神经的大小呈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腕尺管综合征的肌电图表现。方法对13例腕尺管综合征患者行肌电图检测,包括尺神经运动潜伏期、运动波幅、尺神经小指感觉传导速度、感觉波幅等,与其健侧对照比较,评估肌电图表现差异。结果腕尺管综合征患者其患侧肌电图与健侧比较,尺神经运动潜伏期延长(P<0.01),运动波幅缩小(P<0.01),尺神经小指感觉传导速度减慢(P<0.01)、感觉波幅缩小(P<0.01),小指展肌、第Ⅰ骨间肌肌电图也出现静息状态及重收缩状态的改变。结论腕尺管综合征患者存在肌电图的多项改变,早期检测对于其诊断及其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