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究早期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γ(IFN-γ)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诊治的125例IMN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时期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33例未缓解,92例缓解。检测2组血清IL-2、IL-10、TNF-α和IFN-γ水平及观察组治疗前、后其水平,分析观察组治疗前血清IL-2、IL-10、TNF-α和IFN-γ水平与各项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比较不同疗效患者血清IL-2、IL-10、TNF-α和IFN-γ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血清IL-2、TNF-α水平较对照组高,血清IL-10、IFN-γ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血压、24 h尿蛋白、血清C反应蛋白(CRP)均较对照组高(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IL-10水平与血压呈负相关(P<0.05),TNF-α水平与24 h尿蛋白、CRP均呈正相关,IFN-γ水平与血压、CRP均呈负相关(P<0.05);缓解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Th)亚群平衡偏移及其意义。方法收集78例UACS患者(慢性扁桃体炎25例、鼻后滴流综合征17例、过敏性鼻炎36例),与4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以γ-干扰素(IFNγ-)代表Th1型细胞因子,白介素4(IL-4)代表Th2型细胞因子,ELISA法测定患者血清IL-27、IFN-γ、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水平。结果正常组与UACS组之间比较,IL-27、IFN-γ、IL-4和TNF-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正常组IL-27和IFN-γ浓度高于UAC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正常组IL-4和TNF-α浓度低于UACS组,且UACS组Th1/Th2比例失衡。结论 Th1、Th2细胞因子参与了UACS的发病,且Th1/Th2比例失衡可能是导致其发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CHC)患者抗病毒疗效与血清辅助性T细胞(helper T,Th)1/Th2类细胞因子水平的关系。方法对2010年7月-2011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75例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pegylated interferon,Peg-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ribavirin,RBV)治疗的CHC患者(CHC组)的抗病毒疗效进行评估。用Luminex技术检测基线、治疗4周和治疗12周血清Th1类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IL-12、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及Th2类细胞因子(IL-4、IL-5、IL-6、IL-10和IL-13)水平,并与11例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CHC组绝大多数Th1/Th2类细胞因子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仅TNF-α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获得治疗结束时病毒学应答(end of treatment virological response,ETVR)患者(ETVR组)的Th1类细胞因子IFNγ水平在基线、治疗4周和治疗12周均高于未获得ETVR的患者(nETVR组)(P<0.05),TNF-α水平在基线和治疗4周均高于nETVR组(P<0.05);ETVR组Th2类细胞因子IL-4水平在基线、治疗4周和治疗12周均低于nETVR组(P<0.05)。结论 Peg-IFNα-2a联合RBV治疗过程中Th1类细胞因子优势反应有利于获得病毒学应答。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T2DM合并乙型肝炎肝硬化(HBLC)患者不同HbA1c水平的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选取T2DM合并HBLC患者65例,根据HbA1c水平分为血糖控制良好组及血糖控制欠佳组,检测两组血清IL-2、IL-4、IL-6、IL-8、IL-10、干扰素γ(INF-γ)及TNF-α水平。结果血糖控制良好组血清细胞因子IL-2、TNF-α[(42.7±20.5)pg/ml、(30.5±20.2)ng/ml]低于血糖控制欠佳组[(58.2±23.8)pg/ml、(43.5±33.7)ng/ml],血糖控制良好组IL-4、IL-6、IL-8水平[(3.2±1.1)、(7.1±3.7)、(58.3±50.8)pg/ml]高于血糖控制欠佳组[(1.1±0.5)、(3.0±1.3)、(35.5±17.6)pg/ml,P0.05]。血清IL-8、INF-γ水平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2DM合并HBLC患者血糖控制良好组对比血糖控制欠佳组辅助性T细胞1和2(Th1/Th2)细胞因子差异明显,其意义有待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和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外周血γ干扰素(INF-γ)、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2(IL-2)及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与斑块形态特征的关系。方法 70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ACS组37例,SA组33例,采用ELISA检测冠状动脉造影前外周血INF-γ、IL-4、IL-2及IL-10水平。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斑块形态特征将冠状动脉斑块分为Ⅰ、Ⅱ及Ⅲ型,根据超声特点将颈动脉斑块分为易损性斑块和稳定性斑块,比较不同斑块类型者INF-γ、IL-4、IL-2及IL-10水平变化。结果 ACS患者INF-γ和IL-2水平高于SA患者(P<0.05),IL-4和IL-10水平无显著性差异。ACS患者冠状动脉斑块主要为Ⅱ型,颈动脉斑块主要为易损性斑块;SA患者冠状动脉斑块主要为Ⅰ和Ⅲ型,颈动脉斑块主要为稳定性斑块;不同斑块类型者INF-γ、IL-4、IL-2及IL-10水平不同,冠状动脉斑块Ⅱ型者INF-γ、IL-2水平较Ⅰ和Ⅲ型者显著性升高(P<0.05),而IL-4和IL-10水平无明显差异。颈动脉易损性斑块者INF-γ和IL-2水平较稳定性斑块者显著性升高(P<0.05),而IL-4和IL-10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 Th细胞漂移和斑块特征与斑块的稳定性有关,对于冠状动脉事件有一定的预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的水平,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与SLE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SLE患者和健康志愿者血清IL-4和IFN-γ水平.结果 (1)SLE活动组血清IL-4水平和IL-4/IFN-γ比值明显升高,与非活动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2)血清IFN-γ水平三组(SLE活动组、非活动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SLE患者激素治疗后血清IL-4水平明显降低.结论 SLE患者血清IL-4水平和IL-4/IFN-γ比值明显升高,且与病情活动性相关,IFN-γ水平无明显变化,活动性SLE患者存在Th2细胞优势活化状态,破坏了体内Th1/Th2正常平衡.  相似文献   

7.
采用ELISA法测定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Th1/Th2型细胞因子TNF-α、IL-17、IL-10和IL-4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RA患者血清TNF-α、IL-17、IL-10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其IL-4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认为RA患者血清Th1/Th2型细胞因子表达存在异常,为Th1优势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血清IFN-γ、IL-4、IL-5及IL-17对儿童哮喘影响及相关性。方法分析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39例哮喘急性期儿童的临床资料,并列为观察组,选取37例在我院进行健康检查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IFN-γ、IL-4、IL-5及IL-17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VC%、FEV1/FVC%、MME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IFN-γ、IL-4、IL-5、IL-17水平与FEV1/FVC(%)水平呈现显著负相关。结论儿童哮喘发病与Th1、Th2及Th17细胞分泌的IFN-γ、IL-4、IL-5及IL-17有关,其表达水平升高与哮喘的严重程度呈正比。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Graves病( GD)患者血清Th1/Th2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并分析其意义。方法选择52例GD患者( GD组)及6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以ELISA法检测血清Th1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γ-干扰素( IFN-γ)及Th2细胞因子IL-4、IL-10水平,以化学发光法检测甲状腺功能指标游离三碘甲状腺氨酸( FT3)、游离甲状腺素( FT4)、促甲状腺素( TSH)水平,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上述两类指标间的关系。结果 GD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NF-α/IL-4、TNF-α/IL-10、IFN-γ/IL-4和IFN-γ/IL-10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GD组血清IL-4、IL-10与FT3、FT4均呈明显正相关,与TSH呈明显负相关(P均<0.05)。结论 GD患者存在血清Th1/Th2细胞因子平衡紊乱,Th2细胞因子介导的体液免疫可能在其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海珠益肝加味方对刀豆球蛋白A(Con A)诱导建立的免疫性肝损伤小鼠细胞因子IL-4、IL-6、INF-γ、TNF-a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醋酸强的松组、海珠益肝加味方组,采用尾静脉注射Con A建立免疫性肝损伤小鼠模型,眼球取血,检测小鼠血清IL-4、IL-6、IFN-γ、TNF-α的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外周血IL-4、IL-6水平明显降低(P<0.01),IFN-γ、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醋酸强的松组、海珠益肝加味方组小鼠外周血IL-4、IL-6的水平明显升高(P<0.01),IFN-γ、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海珠益肝加味方能升高免疫性肝损伤小鼠细胞因子IL-6、IL-4的分泌水平,降低IFN-γ、TNF-α的水平,恢复Th1/Th2细胞之间的平衡,具有保护肝细胞的作用,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T2DM合并乙型肝炎肝硬化(HBLC)患者不同HbA1c水平的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 选取T2DM合并HBLC患者65例,根据HbA1c水平分为血糖控制良好组及血糖控制欠佳组,检测两组血清IL-2、IL-4、IL-6、IL-8、IL-10、干扰素γ(INF-γ)及TNF-α水平. 结果 血糖控制良好组血清细胞因子IL-2、TNF-α[(42.7±20.5)pg/ml、(30.5±20.2)ng/ml]低于血糖控制欠佳组[(58.2±23.8)pg/ml、(43.5±33.7)ng/ml],血糖控制良好组IL-4、IL 6、IL-8水平[(3.2±1.1)、(7.1±3.7)、(58.3±50.8)pg/ml]高于血糖控制欠佳组[(1.1±0.5)、(3.0±1.3)、(35.5±17.6)pg/ml,P<0.05].血清IL-8、INF-γ水平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T2DM合并HBLC患者血糖控制良好组对比血糖控制欠佳组辅助性T细胞1和2(Th1/Th2)细胞因子差异明显,其意义有待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结核分枝杆菌复合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患者Th1/Th2型炎症标志物水平。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30例结核分枝杆菌复合HIV感染患者(TB+HIV组),选择同时期同年龄段的30例肺结核患者(TB组)、HIV感染患者(HIV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四组患者外周血Th1、Th2型炎症标志物水平以及Th1/Th2细胞活性间的差异。结果 TB组、HIV组和TB+HIV组患者的IL-2、IL-12和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B+HIV组患者的IL-2、IL-12、IFN-γ和TNF-α的水平明显低于TB组(P0.05)。TB组和TB+HIV组患者的IL-4、IL-6和IL-10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B+HIV组患者的IL-4、IL-6、IL-8和IL-10的水平明显高于HIV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TB组、HIV组和TB+HIV组的INF-γ/IL-10比值较低(P0.05),其中TB+HIV组明显低于TB组和HIV组(P0.05)。TB+HIV组患者HIV病毒载量的对数值与INF-γ/IL-10比值具有较高的相关性(r=-0.844,P0.001)。结论结核分枝杆菌复合HIV感染患者存在明显的Th1/Th2型炎症标志物紊乱,IFN-γ/IL-10比值与患者HIV病毒载量高度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检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血清中1型辅助性T细胞(Th1)和2型辅助性T细胞(Th2)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其在UAP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对近期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选取UAP患者42例(UAP组),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34例(SAP组),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22例(对照组)。测定各组血清中的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2、IL-4和IL-10水平,并观察UAP患者3个月内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Th1细胞因子包括IFN-γ、IL-2,Th2细胞因子包括IL-4、IL-10。结果 UAP组血清中IFN-γ、IL-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SAP组,而IL-4、IL-10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和SAP组(P0.05)。UAP患者中,有心脏事件患者血清IFN-γ、IL-2水平明显高于无心脏事件患者,IL-10、IL-4水平明显低于无心脏事件患者(P0.05)。结论外周血中Th1和Th2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可能与冠状动脉病变不稳定性斑块的存在有关,可反应冠心病患者临床病情,对判断UAP患者近期预后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4.
变应性鼻炎和哮喘患者血清IL-9、IL-4、IL-5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血清IL-9、IL-4、IL-5在变应性鼻炎、支气管哮喘(哮喘)、变应性鼻炎合并哮喘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哮喘组、过敏性鼻炎组、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合并组)患者及查体健康者(对照组)的血清IL-9、IL-4、IL-5。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三组患者的血清IL-4、IL-5、IL-9均明显升高(P均〈0.01);其中血清IL-5合并组高于哮喘组及过敏性鼻炎组(P〈0.01,〈0.05),过敏性鼻炎组高于哮喘组(P〈0.01);IL-4合并组高于哮喘组(P〈0.05)。结论IL-4、IL-5、IL-9参与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的发病,三组患者均表现为Th2型细胞因子过度表达;变应性鼻炎合并哮喘的炎症程度较高,哮喘和鼻炎也有不同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化疗前后肺癌患者血清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60例肺癌患者(观察组)化疗前后及30例健康查体者(对照组)血清中的IFN-γI、L-6和TNF-α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结果化疗后观察组血清IL-6、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血清IFN-γ水平明显高于化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化疗后肺癌复发患者血清IFN-γI、L-6、TNF-α与化疗前比较,P均>0.05。结论化疗后,肺癌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降低I、FN-γ水平升高;动态观这些指标有助于指导治疗、评价疗效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6.
李鑫  季楠  赵元立  赵继宗 《山东医药》2008,48(31):60-61
77例自发性脑内出血患者急诊期及发病第4天行血清IL-6、TNF-α、INF-γ、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和血红素氧和酶l(HO-1)水平检测及颅脑CT检查计算水肿指数,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水肿指数与上述血清检测指标的关系.结果发病第4天患者血清HO-1、MMP-9、IL-6水平与脑水肿指数密切相关,TNF-α、INF-γ、MMP-3水平与水肿发生程度无明显关系.认为检测自发性脑内出血患者血清HO-1、MMP-9、IL-6水平变化对预测继发脑水肿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组合型人工肝对肝功能衰竭患者血清Th1/Th2型细胞因子(IL-2、TNF-α、IFN-γ、IL-4、IL-6、IL-10)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方法检测肝功能衰竭患者、肝损伤患者、正常人血清Th1/Th2型细胞因子的水平,检测肝功能衰竭患者行血浆置换(PE)、双重血浆吸附(DPMAS)、PE+DPMAS治疗前后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结果]肝功能衰竭患者血清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与肝损伤及正常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E+DPMAS组治疗前、后细胞因子水平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组治疗前、后IL-2、IFN-γ、IL-6、IL-1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4、TNF-α比较无差异(P0.05);DPMAS组治疗前、后IL-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细胞因子无差异(P0.05)。PE组、DPMAS组、PE+DPMAS组治疗前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PE+DPMAS组与PE组、DPMAS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PE组与DPMAS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肝功能衰竭患者Th1/Th2型细胞因子IL-2、TNF-α、IFN-γ、IL-4、IL-6、IL-10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人和肝损伤患者。PE+DPMAS对肝功能衰竭患者血清Th1/Th2型细胞因子的清除率明显优于单纯PE或DPMAS。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失衡状态,并探讨针对性免疫干预。方法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2011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52例老年COPD患者,其中合并T2DM患者34例,随机分为COPD+T2DM未干预组16例和COPD+T2DM干预组18例;单纯COPD患者18例作为单纯COPD组;并选取同期体检健康的老年人20例作为对照组。单纯COPD组患者给予常规COPD对症治疗,COPD合并T2DM患者给予常规COPD及T2DM对症治疗;COPD+T2DM干预组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胸腺五肽免疫治疗,10 mg/d,皮下注射,连用14 d;COPD+T2DM未干预组不额外加用任何免疫制剂。记录对照组T淋巴细胞亚群(CD+4细胞分数、CD+8细胞分数、CD+4/CD+8细胞比值)和血清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IL-4)水平及IFN-γ/IL-4,比较治疗前后单纯COPD组、COPD+T2DM干预及为干预组患者CD+4细胞分数、CD+8细胞分数、CD+4/CD+8细胞比值和血清IFN-γ、IL-4水平及IFN-γ/IL-4变化。结果治疗前单纯COPD组、COPD+T2DM干预及未干预组患者CD+4细胞分数、CD+4/CD+8细胞比值均低于对照组,CD+8细胞分数均高于对照组,且COPD+T2DM干预及未干预组患者CD+4细胞分数、CD+4/CD+8细胞比值均低于单纯COPD组,CD+8细胞分数均高于单纯COPD组(P0.05);治疗后3组患者CD+4/CD+8细胞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OPD+T2DM干预组CD+4细胞分数高于单纯COPD组及COPD+T2DM未干预组,CD+8细胞分数低于单纯COPD组及COPD+T2DM未干预组(P0.05)。治疗前单纯COPD组、COPD+T2DM干预及未干预组患者血清INF-γ水平、INF-γ/IL-4均高于对照组,血清IL-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COPD+T2DM干预及未干预组患者血清INF-γ水平、INF-γ/IL-4均高于单纯COPD组,血清IL-4水平均低于单纯COPD组(P0.05);治疗后COPD+T2DM干预组血清INF-γ水平、INF-γ/IL-4低于单纯COPD组及COPD+T2DM未干预组,IL-4水平高于单纯COPD组及COPD+T2DM未干预组(P0.05)。结论老年COPD合并T2DM患者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存在CD+4/CD+8细胞比值及Th1/Th2细胞比值失衡,Th细胞亚群向Th1细胞极化趋势明显,治疗中加用免疫调节剂胸腺五肽后可有效抑制Th1细胞极化趋势,改善T淋巴细胞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Graves病(GD)患者血清中TNF-α、IL-4的表达水平,及其在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以探讨细胞因子对Graves病的影响。方法对45例Graves病未经治疗的非突眼患者(GDⅠ组),26例治疗缓解患者(GDⅡ组)、36例Graves眼病(GO)患者及36例正常者(对照组)检测血清中TNF-α、IL-4的表达水平和甲状腺激素及相关抗体水平。TNF-α、IL-4测定及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测定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血清总T3(TT3)、总T4(TT4)、促甲状腺激素(TSH)测定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GD、GO各组TNF-α、IL-4显著增高(P<0.05,P<0.01)。GDⅠ组的IL-4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TNF-α/IL-4比值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GO组中TNF-α显著高于GDⅠ、Ⅱ组(P<0.05,P<0.01);TNF-α/IL-4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中TNF-α和TNF-α/IL-4比值与TgAb、TmAb存在正相关(P<0.01)。结论TNF-α、IL-4共同参与Graves病的发生。GD非突眼患者以IL-4升高为主,提示Th2所介导的体液免疫占优势;GO患者TNF-α、IL-4均增高,TNF-α/IL-4比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GO的免疫反应呈Th0型,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共同参与眼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症(ACOS)不同发作类型患者痰液中炎症因子水平和肺功能差异及其相关性。方法根据入组前1年急性发作次数,将102例ACOS患者分为频繁发作组(>2次)49例和非频繁发作组(≤2次)53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两组患者痰液中干扰素(INF)-γ、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4、IL-13水平,同时检测其肺功能和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水平并进行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ACOS患者肺功能指标、FeNO与痰液中炎症因子、嗜酸性粒细胞的相关性。结果频繁发作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 1)、用力肺活量(FVC)及FEV 1/FVC均低于非频繁发作组,FeNO、痰液中INF-γ、TNF-α、IL-4、IL-13水平及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均明显高于非频繁发作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ACOS患者FVC、FEV 1、FEV 1/FVC与痰液中INF-γ、TNF-α、IL-4、IL-13水平均呈负相关,FeNO与痰液中INF-γ、TNF-α、IL-4、IL-13水平均呈正相关(P<0.001)。结论ACOS频繁发作患者诱导痰液中炎症因子水平高于非频繁发作患者,而肺功能指标较非频繁发作患者更差。ACOS频繁发作患者肺功能较差可能与自身炎症因子水平过高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