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4 毫秒
1.
王莉 《四川医学》2000,21(4):350-350
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病例均为我院 1995~ 1998年间收住院 72小时以上的病例 ,6 4例均符合 1995年北京召开的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诊断标准 ,其中慢重肝炎4 0例 ,亚重肝炎 2 2例 ,急重肝炎 2例。男性 50例 ,女性 14例 ,年龄 18~ 6 1岁 ,平均 37.52岁。1.2 临床与生化特征 :入院时有腹水者 4 8例 ,占75% ,其中有感染者 2 8例 ,占 4 3.75%。肝性脑病者 12例 ,占 18.75%。血清胆红素水平 :171~ 341μmol/ L 2 8例 ,占 4 3.75% ,342~ 512μmol/ L 34例 ,占 53.12 % ,>512μmol/ L 2例 ,占 3.12 % ,有肝肾综合征者 8例 ,占 12 .…  相似文献   

2.
我科以中药为主,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22例,取得满意效果,兹报导如下: 1 一般资料本组男20例,女2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78岁,平均44岁。平均住院60天。原发病中慢性肾小球肾炎20例,尿道梗阻1例,慢性肾盂肾炎1例,其中氮质血症12例,尿毒症10例;血尿素氮(Bun)水平7~48,5mmol/L,平均21.4mmol/L,血肌酐(Cr)水平177~993.4μmol/L,平均547μmol/L。  相似文献   

3.
一般资料:男17例,女2例。年龄31~60岁14例,>60岁5例。发病诱因:食鱼及高蛋白饮食6例,饮酒8例,劳累受凉10例,无明显诱因3例。临床表现:所有的病例都有急性关节炎的发作,呈慢性关节炎伴痛风石形成2例,其中1例双侧(?)趾内侧溃烂,分泌物中有尿酸盐结晶,另1侧耳右廓、双手食指均有多个痛风结节,死于肾衰1例。实验室检查:急性发作时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白细胞呈轻至中度升高14例,尿常规8例异常,血沉10例升高,为30~130mm/小时。肾功5例异常,急性发作时全部测血尿酸为276.75~952μmol/L。追踪复查每例都有达正常高限水平(416.5μmol/L)。局部关节摄片12例,骨质破坏1例,结石2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分析Gilbert综合征患者临床及肝组织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08年我院收治的25例Gilbert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及肝脏病理资料。结果 25例患者中男性17例(68%),发病年龄18~30岁者15例(60%);合并HBV感染(4例)、药物性肝炎(2例)、酒精性肝炎(1例)等常见肝病7例(28%);多数病例临床症状轻微,17例(68%)表现为黄疸、疲乏,2例(8%)脾大。按照发病年龄分为〈18岁组,18~30岁组,〉30岁组,其总胆红素分别为121.4±27.9μmol/L、56.6±13.8μmol/L、60.7±28.1μmol/L,间接胆红素分别为87.9±35.4μmol/L、42.9±27.0μmol/L、42.0±31.6μmol/L,黄疸分布与发病年龄呈负相关(P〈0.01)。光镜下,100%患者肝脏组织可见中央静脉周围肝细胞胞浆内棕褐色颗粒沉积。结论 Gilbert综合征青壮年男性多见,临床表现间接胆红素上升为主的黄疸,青少年发病可以表现为中重度黄疸;其肝脏病理可见中央静脉周围肝细胞胞浆内棕褐色颗粒沉积;常见肝病原因(如HBV感染,药物性/酒精性肝炎)合并Gilbert综合征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5.
1 临床资料:我院从1980年l月~1989年6月共收治先天性胆总管囊肿22例,男8例,女14例,<1岁2例,1~10岁9例,11~20岁9例,>30岁2例;其中年龄最小者5个月,最大者55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块、黄疸各20例,发热12例。呕吐5例,陶土便2例,脾肿大3例;肝功能检查:SGPT80~90u6例,ZTT11~12u4例,黄疸指数70~120u8例,30~56例,10~20u者7例,总胆红素值超过342μmol/L5例,直接胆红素值超过256.5μmol/L5例。B超提示胆总管囊肿及肝外胆管扩张。X线钡餐检查有5例发现右上腹块影增大,并压迫胃壁和胃窦部向前下移位及十二指肠  相似文献   

6.
胆囊癌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早期不易确诊。因B超、CT等影像学检查的广泛开展,使胆囊癌的发现率有所提高,但确诊率仍很低。现就我院经治的21例进行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中男9例,女12例,中位年龄53(27~73)岁,50岁以上13例,占61.9%。临床表现为腹痛18例,发热9例,黄疸6例,呕吐7例,消瘦7例,贫血7例(Hb<100g/L),上腹部压痛12例,腹部包块4例,腹水2例。病程最短者2个月,最长者为20年。  辅助检查:血总胆红素均高于17.1μmol/L,最高者达762.1μmol/L;碱性磷酸酶高于13U9例(正常值<12U),最高者达412U;γ-谷酰转肽酶超过60U者9…  相似文献   

7.
益肾活血祛风方治疗慢性肾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从1985年1月~1999年10月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以脾肾气虚为主要表现的慢性肾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共65例。治疗组45例,男28例,女17例,年龄17~67岁,平均病程2.3年。对照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20~58岁,平均病程3.4年。治疗组慢性肾炎普通型34例,肾病型6例,高血压型5例。对照组慢性肾炎普通型16例,肾病型2例,高血压型2例。治疗组肌酐(Scr)正常35例,142~312μmol/L5例,312~355μmol/L4例,>355μmol/L1例。对照组Scr正常17例,142~312μmol/L2例,312~355μmol/L1例。2 治疗方法  均予休息,低盐…  相似文献   

8.
1对象与方法
  1.1临床资料12例患者均为住院病人。男8例,女4例。年龄18~69岁。原发病:慢性肾小球肾炎9例,狼疮性肾炎1例,高血压肾病1例,间质肾炎1例。血液透析时间8个月~2年。所有患者因经济条件有限,每周仅能行血液透析1次,每次4~4.5小时,血流量220~250ml/min。最近一次透前血肌酐1130.2μmol/L~1658.3μmol/L,尿素38.2~63.3mmol/L。  相似文献   

9.
本组痛风11例,男性10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56.8±10.3岁(34~82岁),其中10例年龄≥49岁。本组中10例有误诊或漏诊史,误诊率为90.9%。误诊疾病以类风漫性关节炎居多,共5人次;其他误诊疾病有风湿性关节炎、蜂窝组织炎、丹毒、创伤性关节炎及毒虫咬等内外科疾病。误诊时间最短3个月,最长12年。全组合并疾病有高血压病伴高脂血症2例,肥胖症伴高脂血症1例,高血压性脑出血1例,高脂血症伴脑血栓1例,糖尿病1例。 本组血尿酸平均值为498.04±37.19μmol/L(440.15~535.32μmol/L)。 本组痛风性关节炎临床表现:11例均表现为发作性关节肿痛,且均有夜间发作或加重史。受累关节  相似文献   

10.
急性脑血管病尿酸水平与预后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急性脑血管病120例,年龄52~80岁,平均62. 36岁,脑梗死60例,脑出血60例。患者均符合下述条件:① 符合1995年全国脑血管病会议的诊断标准,经CT检查证实 为出血性或缺血性脑血管病;②初次发病;③发病24h内入 院;④未询及痛风病。 1.2分组住院24h内均测空腹尿酸(UA,正常值142~ 416μmol/L)根据空腹血尿酸值分为高血尿酸组(血尿酸> 416μmol/L)和非高血尿酸组(142~416μmol/L)根据病理类 型分为脑出血组和脑梗死组…  相似文献   

11.
毛南方 《辽宁医学杂志》1990,4(3):119-119,130
我院对45例男性慢性肾功能不全(CRF)患者的血液流变学进行测定,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病例选择:年龄20~54岁,平均35岁。慢性肾小球肾炎35例(78%),肾病Ⅱ型6例(13%),慢性肾盂肾炎与肾结石各2例(4%)。①氮质血症:血尿素氮(BUN)≥8.9mmol/L,但≤21.4mmol/L;血肌酐(Cr)≥177μmol/L,但≤442μmol/L,共16例;②尿毒症:BUN>21.4mmol/L,Cr>442μmol/L,共29例;③健康对照组55例,经体检及血、尿、便常规检查,心电图、血生化等检查除外心、脑,肾等器质性病变者。2.测定方法:清晨空腹采静脉血4ml,以  相似文献   

12.
18例中女5例,男13例,年龄12~70岁,平均39岁,病程2~30天,平均14.3天.18例中均有恶心、乏力、尿黄症状,但较轻.化验肝功ALT在100~500μ/L之间,平均134μ/L,GGT也有升高,在70~332μ/L之间,平均96μ/L,TBiL在34~200μmol/L之间,平均68μ/L,经出入院2次检  相似文献   

13.
我们于1986~1988年,共收治新生儿黄疸60例,现报告如下。本组男38例,女22例,出生体重2.5kg以下者9例,2.5~4kg 45例,4 kg以上者6例。一、生理性黄疸诊断标准:①生后2~3天出现黄疸,4~6天最重。②足月儿在生后10~14天消退,早产儿可延至第3周消退。③一般情况好。④不伴有其他临床症状。⑤血清胆红素足月儿<205.2μmol/L,早产儿<256.5μmo1/L。本组新生儿生理性黄疸18例,其中患脐炎7例、上感3例、脓疱疮3例、鹅口疮3例、尿布皮炎2例。但血培养阴性,肝功能正常。二、病理性黄疸诊断标准:①黄疸出现早(生后24小时内)。②黄疸进展迅速,胆红素增长超过85.55μmol/L/日(5mg/dl/日)。③血清胆红素超过生理性黄疸限度,成熟儿>205.2μmol/L (12mg/dl),未成熟儿>256.5μmol/L(15mg/dl)或结合胆红素  相似文献   

14.
手术治疗上尿路结石并发急性肾衰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尿路结石并发急性梗阻性肾功能衰竭 (下称急性肾衰 )病情急 ,症状重且复杂 [1 ]。我院 1991年 1月至 2 0 0 1年 1月共收治 4 0例 ,经及时手术治疗 ,取得了良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4 0例中男 2 8例 ,女 12例。年龄 2 5~ 6 6岁 ,平均 4 6岁。就诊患者临床表现为突发性无尿、腰部绞痛、呕吐、烦躁等。入院前无尿时间为 18~ 30 h,平均 2 4 h。血肌酐 (Cr) 386 .5~ 96 7μmol/ L ,平均 6 32 .6μmol/ L ;尿素氮(BU N) 2 5 .3~ 5 6 .2 m mol/ L ,平均 38.8mm ol/ L ;血 K+ 5 .7~ 7.1m mol/ L ,平均 6 …  相似文献   

15.
经皮经肝胆道内支架置入治疗恶性胆道狭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介入方式放置可膨胀性胆道金属内支架(Expandble MetallicStent,EMS)治疗恶性胆道狭窄,是近年来胆道外科的重要进展之一。作者自1997年3月以来,采用经皮经肝穿刺置入胆道EMS的方法,成功治疗恶性胆道狭窄病人17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17例,男性12例,女性5例,年龄36岁~75岁。黄疸持续时间0.5个月~2个月,血清总胆红素138μmol/L~459.3μmol/L,直接胆红素87.8μmol/L~290.5μmol/L;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皮肤瘙痒,12例大便呈陶土色,5例出现中度营养不良,3例有轻度腹水。术前均经B超、CT或MRI等检查确诊为恶性肝外胆…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内外同治方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我们应用中西医结合内外同治方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 ,取得满意疗效 ,现将 1 997~ 1 999年期间有完整临床资料的 60例病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60例中男性 5 7例 ,女性 3例 ,年龄 48~ 72岁 ,平均 5 9岁。疼痛关节第一跖趾关节 45例 ,累及踝足关节 1 5例。首次发病 42例 ,病程 1年 9例 ,2~ 3年5例 ,3年以上 4例。实验室检查所有病例血尿酸浓度均大于 41 6μmol/L ,X线拍片示关节面缺损 5例。约 1 /3病例伴有不同程度发热、白细胞增高、血沉加速。有阳性家族史者占 45 %。2 治疗方法2 .1 内 治  1痛风汤 (自拟 ) :生地 1 5 g,石斛30 g,…  相似文献   

17.
B超发现病毒性肝炎可合并胆囊增厚声像改变。现将我院1995~1998年80例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患者共80人,男67人,女13人。年龄16~75岁,平均44岁。均为我院门诊或住院确诊病例,所有患者乙肝标志物均为阳性,其中1例合并甲肝。临床分型:慢性重型50例,慢性中度型10例,慢性轻度型12例,亚急性重型7例,急性黄疸型1例。诊断标准以1995年全国肝病会议标准为准。1.2 结 果1.2.1 胆囊壁厚与血清胆红质浓度:胆囊壁厚0.3cm9例;0.4~0.6cm51例,0.7~1.2cm20例。血清胆红质<17μmol/L12例;17~85.5μmol/L14例;>85.5μmol/L54…  相似文献   

18.
张啸  杨德琪 《浙江医学》1993,15(4):250-251
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对阻塞性黄疸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插管造影成功率及显影的满意程度则明显低于黄疸者。笔者就6年来297例阻塞性黄疸的ERCP检查方法及结果作一分析,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共297例,男188例,女109例。平均年龄50.4岁(16~83岁)。病人均有显性黄疸,伴上腹疼痛或胀痛263例,发热32例。黑便6例,首次发生黄疸98例,以往有黄疸史199例;66例有胆胰或胃手术史;发生黄疸持续时间最短3天,最长4年,绝大多数在半月~6个月之间;扪及腹块68例,实验室检查平均总胆红素185.0μmol/L(39.1~767.8μmol/L)、一分钟胆红素95.9μmol/L(13.6~343.7μmol/L),其比值在60%以上者166例;本组肝胆胰B超提示  相似文献   

19.
脑梗死与脑出血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梗死与脑出血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 (lysophosphatidicacid ,LPA)含量的变化规律 ,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脑梗死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确诊的脑血栓形成、脑出血患者于发病 3天内、发病 2周时、发病 4周时取静脉血测定LPA含量 ,动态观察其变化过程。LPA检测采用有机溶剂提取 ,分离LPA ,用定磷法测定。结果 :脑血栓形成患者发病 3天内血浆LPA含量显著高于脑出血组及健康对照组 ,分别为 1 0 .6 3μmol/L± 3.6 7μmol/L ,2 .6 7μmol/L± 1 .4 0 μmol/L ,2 .0 4 μmol/L± 1 .0 1 μmol/L ;脑血栓形成组LPA的增高可持续 2周 (发病 2周时含量为5 .31 μmol/L± 1 .94 μmol/L) ,发病第 4周时降至正常水平 (2 .0 9μmol/L± 1 .0 1 μmol/L) ,总体规律为发病时明显增高 ,而后呈逐渐下降趋势。脑出血组发病 2周时含量 2 .5 4 μmol/L± .91 μmol/L、发病四周时含量 2 .2 8μmol/L±1 .0 4 μmol/L,与出血发病 3天内含量及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LPA可以作为鉴别脑梗死与脑出血的一个指标 ,用来指导脑梗死的治疗  相似文献   

20.
1 病历报告 患者,男,43岁,体检(B超)发现肝占位.生化检查:AFP3.52ng/mL(0~10.9ng/mL),CEA 1.9ng/mL(0~10ng/mL),CA19-9 85.68U/mL(0~37U/mL),谷丙转氨酶 72U/L(5~40U/L),谷草转氨酶 64U/L(5~42U/L),谷酰转肽酶138U/L(0~42U/L),L总胆红素21.5μmol/L(1.7~20μmol/L),直接胆红素7.2μmol/L(0~7μmol/L),间接胆红素14.2μmol/L(0~12μmol/L),HbsAg(+),HbcAb(+),HbeA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