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2 毫秒
1.
目的:分析单发性假瘤的临床X线表现,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对手术切除、CT导引下肺穿刺活检证实的24例肺炎性假瘤的临床、X线胸片及CT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24例肺炎性假瘤中,79%(19/24)的肿块位于肺的外周,贴近胸膜面可伴有胸膜肥厚;75%(18/24)的肿块边缘光滑规整,其内密度均匀;67%(8/12)CT增强值大于60 Hu;CT导引下肺穿刺活检定性诊断率为90%(10/11).结论:X线胸片和CT是诊断肺炎性假瘤的主要方法,CT导引下肺穿刺活检定性诊断率高,可作为组织学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
王继伟 《中原医刊》2009,(16):90-91
肺部炎性假瘤是一种误诊率较高的肺内肿瘤样增生病变,由于其表现为肺内实性占位病变,且临床症状与肺恶性肿瘤及其他良性肿块表现出的症状相仿。因此,X线、CT对该病的诊断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偶合性。现将我院经手术及CT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20例肺炎性假瘤的X线、CT表现及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肺炎性假瘤的影像诊断及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洋  蔡亲磊  李建军 《海南医学》2010,21(12):18-20
目的探讨肺炎性假瘤的影像学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3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炎性假瘤的X线胸片表现、CT征象及误诊情况。结果 X线胸片一般只能查出异常结节或团块影,CT则可显示某些特征性征象。X线胸片误诊率72.2%(26例),CT检查误诊率53.1%。病灶多单发且位于胸膜下,〈3cm病灶多呈边缘不光整的结节或斑块影,3cm以上病灶呈不规则团块状,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可见浅分叶征、周围晕圈样炎性浸润影、粗长毛刺或"核桃尖"样突起、广基底与胸膜相连,靠近肺门侧可见增粗、扭曲的肺纹理或引流支气管影。增强扫描病灶多呈不均匀明显强化。结论肺炎性假瘤影像表现多样化,充分认识和分析其CT表现特征,结合呼吸道感染病史,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12例局灶性肿块形肺炎的CT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局灶性肿块形肺炎的CT特点,以便与周围型肺癌鉴别。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肿块形肺炎的CT与X线检查资料。结果:12例肿块形肺炎的主要CT表现为:(1)病灶全周模糊(除胸膜限制处光外),或有多数较柔软的毛刺均匀地分布于灶周;(2)肿块周围有小薄片影而无引向胸膜的线条影;(3)伴分叶、肺门淋巴结肿大不能完全除外肺炎,均须正规抗炎治疗3周-4周。结论:仔细分析病灶与肺交界面的CT表现,对局灶性肿块形肺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5.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月霞 《甘肃医药》2010,29(4):447-449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肺内肿块穿刺活检术临床价值及并发症发生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45例CT引导下肺内肿块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45例取得病理诊断中,明确诊断42例;有3例因不合作未穿刺成功,均行细胞涂片检查。本组一次性成功28例占62%(28/45),10例2次成功22%,4例3次成功8%。结核球5例炎性假瘤1例,脓肿3例,错沟瘤1例,霉菌1例,恶性肿瘤33例;其中腺癌27例,鳞癌4例,小细胞癌1例,转移癌1例,纤维组织中伴有不典型增生1例,准确率93%。结论:CT引导下肺内肿块穿刺术对于肺内肿块及早定性诊断,可以为临床制订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依据。胸膜穿刺次数,穿刺路径经过肺组织有无肺气肿和穿刺路径经过通气肺组织的长度是影响并发症发生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肺炎性肿瘤的X线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对14例肺炎性假瘤的X线(包括CT)表现的分析,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收集在我院诊治手术后病理证实的14例肺炎性假瘤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及X线检查资料,对年龄、性别及X线表现进行分类统计。结果:14例病灶均为单发,上叶3例,下叶8例,中叶3例。10例病灶呈类圆形肿块,3例呈片状,1例呈肺不张。8例有相邻膜增厚,5例有毛刺征,3例有桃尖征。8例有局部肺纹理粗密改变。结论:肺炎性假瘤好发肺尖后段、下叶背段及后基底段。病灶多呈圆形肿块。胸膜增厚征、桃尖征及粗毛刺征为其特征改变。局部肺纹理粗密的改变亦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7.
张兴隆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3):149-149
目的:通过分析肺炎性假瘤在X线平片及CT中的影像表现,探讨两者的诊断难点。方法:对经临床手术及病理证实的5例肺炎性假瘤X线及CT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X线与CT共性特征为肿块,3例边缘光整,2例边缘分叶有毛刺。结论:X线及CT诊断肺炎性假瘤,主要是与肺内良、恶性肿瘤及肺结核球的鉴别,在排除其他病变后,方可想到肺炎性假瘤的可能,最后诊断有赖于病理证实。  相似文献   

8.
刘辉 《中原医刊》2011,(14):120-121
目的探讨肺炎性假瘤的X线、CT表现及与肺癌、肺结核球的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炎性假瘤的X线、CT及其临床表现。结果瘤体多数呈圆形、椭圆形的球形阴影,密度均匀,直径3~5cm最多;不易与肺癌等鉴别。桃尖征及肿块与胸膜紧贴或有粘连,粗长毛刺索条影等征象,对肺炎性假瘤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结论注意结合临床病史及症状,综合分析影像资料,能提高肺炎性假瘤影像诊断的准确性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肺炎性假瘤X线、体层、CT的表现及其特征.方法 分析研究7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肺炎性假瘤患者的胸部X线、体层及CT扫描的影像学特征.结果 多数肿块包膜完整,边界光滑,肿块与胸膜紧贴或粘连,有粗长毛刺索条影等征象,对假瘤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结论 X线及CT检查对炎性假瘤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叮导引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CT导引下应用活检针经皮穿刺肺内孤立性肿块,取得组织标本行病理诊断。结果64例中有60例得到足够组织标本作出病理诊断,穿刺活检总准确率为93.75%(60/64),恶性肿瘤阳性率为90.0%(54/60),假阴性率6.25%(4/64),似阳性率为0。12例有轻微并发症,其中气胸4例(6.25%),咯血8N(12.5%)。结论CT导引下经皮肺内肿块穿刺活检术是一种简便、安全、准确率高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运用螺旋CT(SCT)对周围型肺癌征象进行观察分析,提高诊断。方法:对37例周围型肺癌患者行胸部常规及病灶螺旋薄扫,小间隔重建,多层面(MPR)及三维(SSD)后处理。结果:周围型肺癌主要表现为肿块分叶,边缘毛刺,空泡征,支气管充气征及周围支气管改变,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等,薄层SCT及小间隔重建可增加上述征象的发现及准确性,MPR,SSD,MIP(最大密度投影)使病灶显示及空间定位直观,明了,并各自对某些征象有进一步显示。结论:螺旋CT可提高周围型肺癌征象显示的信息及准确性,在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圆形肺不张的CT诊断(附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复习圆形肺不张的CT表现,并结合文献探讨CT诊断的可能性。方法:分析4例经皮肺穿刺活检及随访证实的圆形肺不张的CT表现及病理结果。着重观察病变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缘,密度及周围邻 近肺组织,胸膜改变,以确定具有诊断价值的征象。结果:4例病灶均在胸膜下区,分别位于右下叶(2例),左上叶和右上叶,呈圆形或椭圆形高密度灶,最大径分别为2.2cm-4.5cm,均呈周边密度略高的软组织肿块,邻近肺组织支气管,血管呈弧形向肿块集中(“彗星尾”征),均伴有相邻胸膜明显增厚,1例并有少星胸腔积液,病理组织学检查均显示肺组织火车性改变,其中2例伴纤维结缔组织增生,2例检材中含有纤维增生的胸膜组织。结论:胸膜下肿块并“彗星尾”征是圆形肺不张较特异的CT征象,其形成与圆形肺不张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3.
李立新  易建生  冯帮强 《吉林医学》2012,33(21):4583-4584
目的:探讨周围型小肺癌的CT表现,以提高CT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经手术或CT引导下穿刺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的CT影像学资料。结果:圆形或类圆形结节状24例,肿块状18例,不规则斑片状5例,其中见分叶征32例,细短毛刺征25例,胸膜凹陷征24例,血管集束征20例,棘状突起12例,空泡征16例,细支气管征12例,空洞征2例,钙化2例。增强扫描特征:CT值增强幅度在20~60 HU之间。结论:CT平扫的典型征象及增强扫描后强化特点有助于原发性周围型肺癌的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肺炎性假瘤的CT诊断及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穿刺活检、手术病理证实的肺炎性假瘤的CT平扫表现及有关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肺炎性假瘤发生在右下叶8例,右上叶7例,中叶者3例;左下叶8例,左上叶4例.病灶密度均匀24例,病灶呈类圆形或椭圆形者26例,团片状3例,哑铃状1例;边缘出现"桃尖征"9例,周围长毛刺征6例,支气管气象4例,空洞征4例,沙砾样钙化2例,空泡征1例;21例病灶与相邻组织的界线清晰并有轻度压迫征象,17例出现相邻胸膜肥厚粘连,3例纵隔内见肿大淋巴结,相邻骨质未见破坏.结论 CT平扫对肺炎性假瘤的诊断有一定价值,但也有明显局限性,应完善CT增强扫描检查,此外,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是作出诊断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肺孤立结节的正确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孤立结节病例的临床、影像学、实验室检查资料以及诊断和病理结果等.结果:炎性假瘤7例,术前诊断为周围性肺癌;矽肺结节1例,术前诊断为转移性肺癌;周围性肺癌12例,术前正确诊断10例,2例误诊为炎性肿块.本组孤立性肺结节病例主要是肺炎性肿块与周围性肺癌,两者主要鉴别要点是:(1)病变部位:肺炎性肿块主要位于上肺的尖后段、下叶背段及基底段,很少位于前段.(2)病变边缘:肺炎性肿块瘤肺界面清楚,很少有棘状突起和锯齿状改变.(3)病变胸膜面:肺炎性肿块胸膜凹陷征以胸膜肥厚、粘连为主,很少见到较典型的喇叭口状的胸膜凹陷征.(4)病变增强:炎性假瘤增强的程度和持续时间比肺癌更显著、更长.结论:对于肺孤立结节的诊断,检查手段及其重要,X 线平片是基础,结合 CT,综合分析结节的影像表现,可以作出正确率较高的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原发胸膜肿瘤的CT表现并评价CT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01年至今行CT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胸膜原发肿瘤6例,对病变的形态学、范围、邻近结构的侵袭及增强模式分析。[结果]2例胸膜恶性间皮瘤,均见胸膜不规则增厚并伴同侧胸腔积液;2例良性孤立性胸膜纤维瘤,见边界光滑清楚肿物,推移邻近肺组织,增强见明显不均匀强化;1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CT见边界光滑清楚肿物,推移邻近肺组织,增强见明显不均匀强化,并见侵袭肋间肌;1例纤维肉瘤,CT难以确定起源,仅见膈肌与心包间低密度不规则肿物,强化不明显。[结论]CT可清晰显示病变及其侵袭范围,帮助临床分期及评价肿瘤的可切除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CT引导下应用单次弹射活检针经皮肺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科2007年3月至2010年12月未明确诊断的肺部周围型结节或肿块58例患者,应用单次弹射活检针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获取病理标本。结果:全部病例均获得病理标本,穿刺成功率100%,明确诊断57例。其中肺癌49例,结核5例,炎性假瘤3例,报告坏死组织1例。结论:在CT引导下应用单次弹射活检针行经皮肺穿刺活检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李宏宇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20):914-914,915
目的:提高医学影像学检查对原发性肺癌诊断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38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肺癌的X线、CT及高分辨CT(HRCT)征象,评价影像学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138例原发性肺癌中,中央型肺癌91例,表现为肺不张、肺门肿块、支气管狭窄等。周围型肺癌43例,表现为肿块常为分叶状、毛刺及胸膜凹陷等。弥散型肺癌4例,表现为两肺弥漫结节阴影等。结论:原发性肺癌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尤其是HRCT可以较准确反映原发性肺癌的病理特征,是诊断原发性肺癌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比肺癌的CT表现,探讨结节或肿块型不典型肺结核病的CT征象,以提高对不典型肺结核CT表现认识.方法 收集CT初诊误诊为肺癌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肺结核的结节或肿块25例,分析病变的部位、形态、大小、边缘、密度、增强等表现,并分析误诊原因.同时收集经病理证实的肺癌35例,对结核及肺癌的CT征象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5例肺结核包括18例结节,7例肿块.边缘光滑3例,边缘欠整齐22例;浅分叶18例,深分叶4例;短毛刺2例,长毛刺4例;胸膜凹陷征3例;支气管充气征3例,空泡征1例,空洞3例;钙化2例;密度均匀12例,密度不均匀13例;轻度强化16例,中度强化7例,显著强化2例.25例结节或肿块型结核与35例肺癌比较,深分叶征、短毛刺征、空泡征、支气管征,胸膜凹陷征及血管集束征在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征象出现越多越提示周同型肺癌.增强方面,轻度强化及显著强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强化提示结核,显著强化更倾向于肺癌.经统计学分析多种不同征象(浅分叶、轻度增强、无短毛刺、无空泡征、无胸膜凹陷征、无血管集束征、无空气支气管征)联合诊断结节性或肿块型肺结核,征象出现越多,结核可能性越大.结论 结节或肿块型肺结核少见深分叶征、毛刺征、空泡征、支气管充气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等;浅分叶、轻度强化更多见于结核.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误诊为肺癌的肺结核CT、病理表现并分析误诊原因。方法收集CT误诊为肺癌的40例肺结核及40例周围型肺癌,病灶直径≥1cm。回顾性分析病灶的形状、内部特征、强化特点、边缘、邻近肺组织改变及淋巴结并分析误诊原因。结果①病灶形状及部位:类圆形22例,分叶状10例,不规则8例。上叶18例,下叶12例,中叶10例。②内部特征:密度均匀28例,空洞3例,钙化7例,空洞伴钙化2例。③病灶强化特点:中度欠均匀强化18例,中度均匀强化5例,轻度欠均匀强化6例,无明显强化11例。④边缘特征及邻近组织改变:边缘不光整40例,边界模糊12例,毛刺征18例,卫星灶40例,胸膜增厚及粘连11例,胸膜凹陷征3例,引流支气管管壁增厚5例。⑤肺门及纵膈淋巴结:淋巴结肿大31例。肿大淋巴结均匀强化21例,环形强化4例,无明显强化6例。40例病理均可见到结核肉芽组织及干酪样坏死组织。结论误诊为肺癌的肺结核CT表现与病理类型密切相关,病灶周围的卫星灶提示肺结核的可能,但需要组织活检才能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