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评价了苏联制备的经层析法浓缩的列宁格勒流感灭活疫苗的效力,并与捷克斯洛伐克制备的市售流感疫苗及安慰剂进行了比较.苏联制备的经层析法浓缩的流感全病毒灭活疫苗含A(巴西)78(H1N1)株(5120血凝素单位/ml)、A(曼谷)1/79(H3N2)株和B(新加坡)222/79株(均为10240血凝素单位/ml).捷克斯洛伐克制备的Adinvira流感全病毒灭活疫苗含A(巴西)78(H1N1)株和A  相似文献   

2.
目的 优化黄芩苷脂质纳米泡沫气雾剂(BC-LN-FA)的制备工艺.方法 以黄芩苷(BC)为模型药物,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黄芩苷脂质纳米粒(BC-LN),采用均质乳化法制备BC-LN-FA;以粒径和包封率(EE)为指标,以投药量、乳化剂用量、助乳化剂用量、均质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对其制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加替沙星滴眼液的处方、制备工艺和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乳酸为增溶剂、氢氧化钠为pH值调节剂、氯化钠调等渗、苯扎溴铵为防腐剂,制备加替沙星滴眼液;用HPLC法测定含量。结果制备的加替沙星滴眼液在冷藏(2~4℃)、高温(60℃)、光照(4500 lx)下及配制过程中含量稳定。结论处方合理,工艺可行,制备的滴眼液性质稳定,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4.
刘旻  陈建海  董芙蓉  刘园 《中国药房》2008,19(12):905-907
目的:研究银杏内酯AB长循环固体脂质纳米粒(GAB-LSLN)的制备方法,并探讨GAB-LSLN的主要理化性质。方法:分别采用超声法和高压乳匀法制备GAB-LSLN。在电镜下观察其形态,测定其粒径、Zeta电位和包封率,并在室温下放置4周,观察GAB-LSLN的稳定性。结果:超声法制备的GAB-LSLN在透射电镜下呈片状存在,形态不规则;高压乳匀法制备的GAB-LSLN呈球状,形态规则。超声法和高压乳匀法制备的GAB-LSLN粒径分别为(219.6±14.3)nm和(173.9±10.4)nm(P<0.001);Zeta电位分别为(—21.12±1.03)mv和(—27.43±2.14)mV(P<0.001),包封率分别为(85.05±0.67)%和(92.49±0.88)%(P<0.001)。高压乳匀法制备的GAB-LSLN室温放置4周后,粒径无显著增加(P>0.05)。结论:高压乳匀法制备GAB-LSLN具有粒径小、稳定性和包封率高的特点,优于超声法。  相似文献   

5.
吴琳 《药学研究》2016,35(10):600-601,604
目的 制备尼群地平固体分散片.方法 采用溶剂法、熔融法制备尼群地平固体分散体,再与适当辅料混合压片制备分散片.结果 采用固体分散法制备的分散片较原料药直接制备的分散片溶出更快,且聚乙二醇(PEG)为载体制备的分散片较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溶出更快.结论 先制备固体分散体再制备分散片,有助于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出速度和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制备牛血清白蛋白(BSA)/壳聚糖(CTS)双层修饰的载肉桂醛(CA)脂质体(BSA/CTS-Lip-CA),以提高脂质体纳米粒子对药物的缓释效果和储存稳定性.方法 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载药脂质体(Lip-CA)和空白脂质体(Lip-Blank),然后利用静电吸附作用制备CTS修饰脂质体(CTS-Lip-CA)和B...  相似文献   

7.
李丹  初阳 《中国药房》2014,(1):51-53
目的:制备透明质酸钠微球,为进一步制备透明质酸钠缓释制剂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对处方因素、工艺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以包封率为指标,以海藻酸钠质量分数(A)、透明质酸钠与海藻酸钠质量比(B)、交联时间(C)和分散转速(D)为因素设计正交试验优化制备工艺,再通过考察最佳工艺制备的微球的粒径和包封率进行验证试验。结果:优化工艺中A为2%、B为1∶3、C为90 min、D为200 r/min。验证试验中微球的平均粒径为(107.8±5.51)μm、包封率为(58.92±3.06)%。结论:乳化-交联法制备透明质酸钠微球工艺简单、易行。本研究可为进一步制备透明质酸钠缓释制剂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正>浓缩血小板(PC)的制备方法有富含血小板血浆(PRP)法、白膜层(BC)法和单采PC。目前,富浆法(PRP)和白膜法(BC)是国内、外最常用的两种人工制备浓缩血小板的方法[1]。PRP-PC因其制备过程与血小板激活相关,现已较少使用[2]。本文就人工制备浓缩血小板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作者在95名18~20岁的大学生中,比较了以A/苏联/77(H1N1)病毒制备的全病毒(WV)、吸附亚单位(AdSU)、水剂亚单位(AqSU)流感灭活疫苗和以克隆144-B(HINI)流感减毒株制备的活疫苗的反应原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制备和评价α-常春藤皂苷(saponins PD,SPD)丙烯酸树脂S100纳米粒(SPD-S100-NPs)。方法:采用改良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纳米粒,以粒径大小、包封率(entrapment efficiency,EE)和多分散指数(polydisperse index,PI)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制备工艺。以红外光谱(fourier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er,FT-IR)、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ifferentialscanning calorimetry,DSC)、体外释放试验等对纳米粒的相关性质进行评价。结果:制备的纳米粒外观圆整,平均粒径(73.1±4.6)nm,包封率(99.0±0.58)%,PI值(0.249±0.029)。药物在纳米粒中均被载体材料有效包裹,其体外释放具有显著的pH依赖性。结论:改良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了包封率高、大小均匀的pH依赖性α-常春藤皂苷纳米粒。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不同处方组成和制备方法对阿昔洛韦棕榈酸酯脂质体在 4℃和 2 5℃分别贮存 90d和 180d后的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用卵磷脂 (PC) 胆固醇 (CH) 磷脂酰丝氨酸 (PS) ,卵磷脂 (PC) 胆固醇 (CH) 硬脂酰胺 (SA) ,卵磷脂 (PC) 胆固醇 (CH) 胆固醇硫酸酯 (CS) ,神经酰胺 (CM) 胆固醇 (CH) 棕榈酸 (PA) 胆固醇硫酸酯 (CS) ,以薄膜分散法、逆向蒸发法和去水化 水化法 ,分别制备多室脂质体 (MLV)、大单室脂质体 (LUV)、去水化 水化脂质体(DRV) ,以平均粒径、渗漏率、pH值和Zeta电位 4个指标考察不同贮存条件下脂质体的稳定性。结果 脂质体稳定性顺序依次为 ,对不同脂质体处方 :PC CH CS >CM CH PA CS >PC CH PS >PC CH SA ;对不同制备方法 :LUV优于MLV和DRV ;4℃时脂质体的稳定性优于 2 5℃时的脂质体。结论 脂质体的稳定性与制剂处方和制备方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制备冰片(borneol,BO)修饰的葛根素(puerarin,Pue)脂质体(BO-Pue-Lips),进行理化性质考察及大鼠体内脑组织分布研究。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BO-Pue-Lips,通过正交设计,以包封率和载药量为评价指标优化处方工艺。以Pue混悬液和(BO-Pue)混悬液为对照组,测定大鼠尾静脉给药BO-Pue-Lips的脑组织浓度。结果制备BO-Pue-Lips的优化条件为Pue与卵磷脂质量比为1∶10,胆固醇与卵磷脂质量比为1∶4,制备温度为40℃。按优化条件所制备的BO-Pue-Lips粒径为(112.97±0.89)nm,Zeta电位为(–7.48±0.49)mV,包封率为(73.47±1.75)%,载药量为(5.55±0.13)%,药物释放曲线符合Weibull方程模型。脑组织分布结果显示,Pue、BO-Pue和BO-Pue-Lips的T1/2分别为(0.61±0.22)h,(0.55±0.27)h和(1.80±0.17)h,AUC0→t分别为(68.59±1.09)μg·h·g–1,(72....  相似文献   

13.
杨贵忠 《贵州医药》2008,32(8):694-696
目的 初步建立抗人肝微粒体蛋白单克隆抗体规模化制备技术平台,为制备抗人细胞色素P450(CYP450)亚型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奠定基础.方法 按常规方法进行细胞融合,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筛选杂交瘤,以ELISA、免疫组化(IH)、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免疫沉淀(IP)对单克隆抗体加以鉴定.结果 融合后筛出杂交瘤,其分泌抗体类型为IgG1、IgG2a、IgG2b及IgM.免疫组化(IH)图片上,人肝细胞浆内均可见阳性颗粒.免疫沉淀(IP)和免疫印迹(WesternBlot)结果显示,所制备抗体与人肝微粒体蛋白有特异性结合.结论 筛选制备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能分泌特异性较强的抗人肝微粒体蛋白单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14.
周新泽  陈玉泉 《江苏医药》1993,19(4):200-201
急性胰腺炎(AP)的发病机理迄今尚不明了,我们制备大鼠AP 模型,观察异搏定对AP大鼠氧自由基、磷脂酶A_2(PLA_2)、血栓素(TXB_2)和前列环素(PGI_2)的影响,以探讨其作用机理。材料与方法一、动物选择与分组:雄性Wistar 大鼠共36只,体重210~290g,随机分为对照组、AP 组、异搏定治疗组,每组按模型制备后16、24小时分别处死,进行各项指标测定。二、AP 模型制备:参照Nevalainen 法。三、治疗药物:治疗组于模型制备后5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制备槲皮素-白蛋白纳米粒(Que-HSA-NPs),并评价Que-HSA-NPs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肝纤维化的体内外抑制作用.方法 运用去溶剂化-化学交联法制备Que-HSA-NPs,观察其外观特征并检测其粒径、多分散指数(PDI)、Zeta电位和载药量.将槲皮素(Que)和Que-HSA-NPs作用...  相似文献   

16.
加替沙星注射液的制备及HPLC法含量测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加替沙星注射液的处方、制备工艺和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乳酸为增溶剂及pH值调节剂制备加替沙星注射液;用HPLC法测定本品的含量。结果制备的加替沙星注射液在冷藏(2℃~4℃)、高温(60℃)、光照(30001x)下及配制过程中含量稳定,除碳酸氢钠外与大部分常用输液可配伍使用。结论处方合理,工艺可行,制备的注射液性质稳定,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7.
《中国药房》2018,(5):615-620
目的:制备复方莪术油脂质体(ZTOC-LPS)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方法:以复方莪术油中莪术油(以吉马酮表征)和维A酸的包封率及载药量等为考察指标,筛选ZTOC-LPS的制备方法及处方中大豆卵磷脂(SPC)的加入量、脂质中SPC-胆固醇(CH)质量比、莪术油-脂质质量比、维A酸-脂质质量比、水浴温度;并对最优处方制备工艺所制脂质体进行质量评价和初步稳定性考察。结果:优选的制备方法为乙醇注入法;最优处方制备工艺为每1 m L脂质体中SPC 4 mg、SPC-CH质量比3∶1、莪术油-脂质质量比1∶9、维A酸-脂质质量比1∶70、水浴温度55℃。所制3批脂质体中莪术油和维A酸的平均包封率分别为(64.63±1.00)%和(90.33±0.72)%,载药量分别为(9.09±0.14)%和(1.43±0.02)%,粒径为(257.41±7.58)nm,Zeta电位为(-38.77±0.81)m V,多分散系数为0.10±0.04;离心加速试验结果显示脂质体具有良好的物理稳定性;脂质体样品在(4±2)℃条件下放置1个月时各项考察指标均未发生明显变化。结论:建立的制备方法简单可行,所制脂质体质量符合要求,可为后续复方莪术油新剂型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以三甲基壳聚糖为材料制备胸腺五肽纳米粒的制备条件。方法离子胶凝法制备胸腺五肽三甲基壳聚糖纳米粒(Tp5-TMC-NP),用球面对称设计优化制备条件,以粒径和包封率为评价指标,考查TMC浓度(X1)、海藻酸钠浓度(X2)、Tp5加入量(X3)三个指标对制备条件的影响,将实验结果用数学方法处理并进行方程模型拟合,根据拟合方程及由此绘制的反应曲面图(Response Surface Plot)考察指标的最优值和各因素相对应的最佳取值范围。结果以优化条件制得纳米粒粒径110.6 nm,药物包封率78.8%。结论制备方法简便,具有工业化生产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雷诺嗪缓释片的制备工艺筛选及其体外溶出度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治国  谢川黔 《中国药房》2007,18(34):2681-2683
目的:研究雷诺嗪缓释片的制备方法,筛选出最佳制备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设计,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HPMCP)、甲基纤维素(MC)和微晶纤维素(PH101)的用量及缓释片的硬度为因素进行试验,确定出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并对优化的试验结果进行验证,同时考察其体外释放效果。结果:最佳工艺条件HPMCP、MC、PH101用量分别为150、75、30mg,压片硬度10kg;所制备的雷诺嗪缓释片在2、6、12h的体外累积释放率分别为(29.33±1.05)%、(59.93±1.53)%、(95.60±1.31)%。结论:制备的雷诺嗪缓释片缓释效果与预测值基本吻合,工艺重现性好,体外累积释放率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制备丹参酮固体分散体,并考察其体外溶出度和大鼠体内生物利用度.方法 以水溶性高分子材料聚乙二醇6000(PEG6000)及十二烷基硫酸钠(SLS)为载体,采用溶剂-熔融法制备丹参酮固体分散体,测定溶解度及体外溶出度,并应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分析(FT-NIR)技术表征所制备的固体分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