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铅暴露对6~12岁儿童健康状况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南方某地6~12岁儿童铅暴露对健康损害状况.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择某地6~12岁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健康体检、智力测试、Conners行为测试;采集儿童血、尿样,检测血铅浓度,全血锌原卟啉(ZPP)、尿δ氨基-γ-酮戊酸(AIA)含量及血δ-氨基-γ-酮戊酸脱氢酶(ALAD)活性.结果 309名儿童血铅浓度几何均值为71.2μg/L,zPP 0.15μg/g Hb,ALA 24.4μg/L,ALAD活性328.9 U.54(17.5%)名儿童血铅≥100μg/L.血铅<100μg/L儿童zPP与血铅呈负相关(r=-0.240),≥100 μg/L儿童zPP与血铅呈正相关(r=0.403).ALAD与血铅呈负相关(r=-0.287).血铅≥100μg/L儿童存在一定行为改变,身高、免疫力及智力水平低于血铅<100 μg/L儿童.结论 该地儿童的铅暴露使体内相关酶含量、活性改变,且与儿童身高发育、免疫力、智力水平下降及行为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焊工接触多种重金属与其体内氧化应激损伤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以123名焊工和82名非焊工为研究对象,以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铅、镉和锰含量,采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评价体内氧化应激水平。结果焊工血铅(115.49±79.22)μg/L和血镉(3.67±3.19)μg/L含量高于对照组;焊工GSH-Px活力(185.4±31.8)U低于对照组,MDA含量(391.0±128.2)μg/L高于对照组。焊工血铅与GSH-Px水平成负相关,与MDA呈正相关;血锰与MDA成正相关。焊工血铅与GSH-Px和MDA的剂量效应关系拟合曲线分别为y=-0.1353x+212.35和y=0.0059x+4.6407。结论氧化应激水平升高是焊工体内过量铅和锰导致神经行为功能改变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学龄前儿童血铅水平与体液免疫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铅水平对学龄前儿童体液免疫影响。方法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对917名学龄前儿童进行血铅测定,根据血铅水平设立高铅组和低铅组(对照组),分别对两组儿童用免疫比浊法进行免疫球蛋白5项(IgA、IgG、IgM、C3和C4)测定,高铅组及对照组均给予补钙剂(排铅方法之一),3个月后两组儿童再次进行免疫球蛋白5项测定,高铅组重新进行血铅水平测定。结果3个月后,高铅组血铅水平由原来的(143.5±12.1)μg/L下降到(92.6±8.9)μg/L(P<0.05),免疫球蛋白IgA、IgG及C3水平分别由治疗前的(0.64±0.15)g/L、(6.21±1.38)g/L和(1.02±0.26)g/L升高到(0.95±0.31)g/L、(9.56±2.16)g/L和(1.12±0.28)g/L(P<0.05);对照组免疫球蛋白IgA、IgG及C3水平与补钙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铅对学龄前儿童体液免疫功能有一定的影响,且补钙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排铅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牛磺酸对铅脂质过氧化损伤的拮抗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牛磺酸(Tau)对铅致细胞脂质过氧化损伤的拮抗作用.方法 40只Wistar大鼠分为5组,即:空白对照组,染铅组,Tau的100、400、800组:为染铅4周后分别以100、400、800 mg@kg-1@d-1 Tau灌胃4周.第8周末处死动物,测定血铅、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肝、肾组织MDA、SOD、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指标水平.结果①Tau 100、Tau 400组大鼠血铅水平明显降低,与染铅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Tau 100、Tau 400组大鼠血清MDA含量降低,SOD活力升高,与染铅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各染铅组大鼠肝、肾组织MDA和GSH含量显著升高,SOD、GSH-Px活力明显降低,而Tau可拮抗铅的上述作用.其中,与染铅组相比,Tau 400、Tau 800组大鼠肝、肾MDA和GSH含量显著降低,SOD和GSH-Px活力明显恢复(P<0.01或P<0.05).结论 Tau可拮抗铅致大鼠血、肝、肾脂质过氧化损伤,对染铅大鼠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低水平铅暴露儿童的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GH/IGF-1)轴的变化及其与δ-氨基-γ-酮戊酸脱氢酶(ALAD)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用钨舟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来自深圳市区242例学龄前儿童静脉血铅水平(BLL)。按血铅水平将患儿分为两组,A组BLL<50μg/L,B组BLL≥50μg/L。对两组对象的身高(H)、血红蛋白水平(Hb)、ALAD基因、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进行比较。身高测量和血红蛋白检测用常规方法进行;ALAD基因多态性检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生长激素测定采用化学发光法;IGF-1和IGFBP-3测定采用ELISA法。结果:242例儿童的血铅水平范围为8~146μg/L,几何均数47μg/L。BLL≥50μg/L者占43%,≥100μg/L者占0.8%。两组儿童的IGFBP-3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明显低于A组。身高和IGF-1略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基因多态性分析显示,223例为ALAD1-1型,19例为ALAD1-2型,未发现ALAD2-2型。ALAD2基因出现的频率为7.85%。两组儿童突变基因的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发现即使低水平铅暴露也与儿童血IGFBP-3水平明显降低有关,表明铅中毒损害儿童GH/IGF-1轴功能。在低水平铅暴露状态下,ALAD基因的多态性对儿童血铅水平并无明显影响。可能只有在高水平铅暴露时,ALAD基因变异才会对儿童铅中毒易感性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广州市0~6岁儿童铅血水平,为制定干预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5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门诊体检的14 970名0~6岁健康儿童为研究对象;统一采用钨舟型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血铅水平。结果 14 970例0~6岁儿童总体血铅平均水平为(32.5±19.3)μg/L(1.4~319.0μg/L);高铅血症(血铅≥100μg/L)检出率为0.8%;男童血铅水平(33.0±19.3)μg/L高于女童(31.7±19.2)μg/L;儿童血铅水平随年龄增加而升高,0岁组婴儿血铅水平为(29.3±18.3)μg/L,6岁组儿童血铅水平为(37.1±17.8)μg/L。结论广州市儿童血铅水平和高血铅检出率处于较低水平,儿童血铅水平随年龄增加呈逐渐上升趋势,提示需定期开展儿童血铅水平监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和汉族儿童δ-氨基-γ-酮戊酸脱水酶(ALAD)基因多态性及其与铅中毒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PCR-RFLP方法对新疆乌鲁木齐市的维吾尔族443名和汉族469名儿童ALAD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讨了维吾尔族和汉族儿童ALAD基因多态性与血铅水平的关系,及影响血铅水平的因素。结果在维吾尔族人群中,ALAD1和ALAD2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90.52%和9.48%;在汉族人群中,ALAD1和ALAD2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95.73%和4.2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维族儿童血铅浓度为(55.86±2.23)μg/L,铅中毒流行率为23.25%;汉族儿童血铅浓度为(53.05±2.24)μg/L,铅中毒的流行率为23.31%,两民族血铅水平和铅中毒流行率之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吾尔族和汉族儿童ALAD基因多态性与血铅水平间无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ALAD和VDR基因多态性与铅肾毒性易感性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δ 氨基乙酰丙酸脱水酶 (ALAD)和维生素D受体 (VDR)基因多态性与铅肾毒性的关系。 [方法 ]选择 2 16名职业铅接触工人。测定血铅 (BPb)、尿铅 (UPb)、尿ALA(UALA)、尿N 乙酰 β D 葡萄糖苷酶 (NAG)活性、尿白蛋白 (ALB)含量和尿肌酐。尿相关指标采用肌酐进行校正。利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 (RFLP)技术进行基因型分析。 [结果 ]铅接触浓度≥ 0 0 3mg/m3 时 ,ALDA 11基因型和ALAD 12基因型工人的平均血铅水平分别是 2 0 6μmol/L和 2 45μmol/L(P >0 0 5 ) ,VDR BB/Bb基因型工人的平均血铅水平 (2 91μmol/L)高于VDR bb基因型工人的平均血铅水平 (2 0μmol/L) ,P <0 0 5。当血铅水平≥ 1 92 μmol/L时 ,ALAD 12基因型工人的NAG活性 (4 5 4U/mmolCr)明显高于ALAD 11基因型工人 (1 2 6U/mmolCr) ,P <0 0 5。ALDA 11基因型工人血铅与NAG活性不呈剂量 效应关系 ,而ALAD 12基因型工人的血铅与NAG活性呈剂量 效应关系 ,回归直线的斜率为 1 5 8(P <0 0 5 )。 [结论 ]本研究提示ALAD和VDR基因多态与血铅水平升高可能有关 ,ALAD 2等位基因可能加重铅肾毒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佛山市顺德区龙江镇学龄前儿童血铅水平情况,分析影响儿童血铅的主要因素,为制定学龄前儿童铅中毒的预防策略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7年1月-10月,在顺德区龙江社区服务中心门诊入托与儿检845名学龄前儿童,采用ICP-MS方法测定血铅,并做相关因素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儿童的血铅浓度为5. 5μg/L~229μg/L,平均血铅水平为(24. 86±14. 72)μg/L,血铅含量≥100μg/L的儿童有5名,铅中毒检出率为0. 59%。其中不同年龄组儿童铅中毒的检出率以1岁~2岁组最高(2. 12%),0岁~1岁组与4岁~7岁组未检出。问卷调查显示儿童的饮食习惯与卫生习惯较好;父母大多无从事铅暴露职业,同时从事铅暴露工作的父母大多不穿工作服回家或回家后立即洗手。结论佛山市顺德区龙江镇学龄前儿童血铅均数及铅中毒率均低于全国城市儿童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0.
铅暴露对学龄前儿童免疫球蛋白IgE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低水平铅暴露对学龄前儿童免疫球蛋白 Ig E的影响。方法 :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对 2 1 7名学龄前儿童进行血铅浓度筛查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ELISA)检测不同血铅水平对学龄前儿童免疫球蛋白 Ig E的影响。结果 :高铅组 (血铅≥ 0 .48μmol/L)学龄前儿童Ig E水平与低铅组 (血铅 <0 .48μmol/L)比较具有升高趋势 ,但无统计学意义 ( P>0 .0 5 ) ;高铅组血铅浓度与 Ig E水平呈正相关 ( r=0 .5 0 ,P<0 .0 1 ) ;女童高铅组 Ig E水平与低铅组比较显著升高 ( P<0 .0 5 )。结论 :铅中毒具有刺激学龄前儿童 Ig E的产生 ;铅暴露对学龄前儿童 Ig E水平的影响具有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