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维甲酸(RA)对体外培养的新生大鼠皮肤上皮基底细胞DNA和蛋白质合成的影响。RA(16 μmol/L)明显降低基底细胞~3H-dT掺入;显著增加~3H-亮氨酸和~3H-组氨酸掺入细胞蛋白质。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与双相电泳辅以放射自显影术,证实有5种分子量不同的蛋白质受RA诱导合成,其中3种蛋白质为细胞表面膜蛋白。用~3H-甘露糖标记细胞糖蛋白糖链,发现RA可促进~3H-甘露糖的掺入,而且细胞表面糖蛋白中~3H-甘露糖掺入量比对照组增加43%。结果提示RA抑制上皮基底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合成蛋白质,主要为蛋白质的转换率增强,以及增加糖蛋白糖链合成。  相似文献   

2.
维甲酸改变人肝癌细胞表面N—糖链的结构及其酶学机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用3H-甘露糖标记7721人肝癌细胞表面糖蛋白的N-糖链,经提取和去唾液酸后,用ConA和DSA亲和柱顺序层析将3H-标记的N-糖链分成4个类型和天线数不同的组分来研究维甲酸(RA)对细胞表面N-糖链的影响。结果:10umol/L RA处理细胞3 ̄5d后,可使C2C2二天线复杂型N-糖链增加,而高甘露糖型及三、四天线,特别是带有C2,6分支结构的复杂型N-糖链减少。用LCA亲和柱还证明二天线糖链中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N(4-氨基苯酚)维甲酰胺(4-HPR)对肝癌细胞迁移能力和细胞表面岩藻糖糖基化糖链表达的影响。方法 运用自行合成的4-HPR,一种经过羧基修饰的维甲酸衍生物,作用于具有高迁移能力的7721-k3肝癌细胞单克隆亚株。结果 经过4-HPR6h的短时期处理以后,①7721-k3细胞的穿膜迁移能力即受到显著抑制,下降至对照组的27.1%,抑制率与维甲酸作用相似;②7721-k3细胞与荆豆凝集素及小扁豆凝集素的结合率显著下降,分别下降至91%和87.5%,并与迁移力下降有一定的平行性。应用凝集素亲和层析柱分离提取了细胞膜中含有岩藻糖链的糖蛋白,用这些糖蛋白及其糖肽直接作用于7721-k3细胞,显示这些糖蛋白均有直接抑制肝癌细胞迁移力的作用,水解糖蛋白所产生的糖肽与糖蛋白作用相似,小扁豆凝集素吸附的糖蛋白在去除蛋白质部分以后,抑制作用有所加强。结论 与细胞迁移运动有关的岩藻糖基糖链可能参与了4-HPR对肝癌细胞迁移行为的抑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衣霉素对结肠癌5-氟尿嘧啶(5-FU)耐药细胞株(SW620/5-FU)耐药性的逆转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药物浓度梯度递增法诱导建立结肠癌耐药细胞株SW620/5-FU;MTT法检测细胞药物敏感性变化;流式细胞术和Lection blot检测N-糖链结构差异;Western blot检测糖蛋白CD147 N-糖基化水平。进一步采用衣霉素作用于SW620/5-FU,观察细胞耐药性状的改变。结果:成功建立结肠癌耐药细胞株SW620/5-FU,其细胞表面N-糖链合成增加,高糖基化CD147表达上升;衣霉素可阻断SW620/5-FU细胞中CD147 N-糖链合成,实现其5-FU耐药性的逆转。结论:衣霉素通过抑制N-糖链合成从而逆转CD147介导的结肠癌细胞株SW620/5-FU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钙拮抗剂对细胞大分子物质的代谢影响,本文观察了维拉帕米对人成纤维细胞(2BS)和猴内皮细胞(RF/6A)DNA,RNA和蛋白质合成的作用.维拉帕米抑制2BS细胞DNA和RNA合成的作用为浓度依赖性,ID_(50)分别为12.3和22μg/ml.抑制RF细胞DNA和蛋白质合成的ID_(50)分别为34.4和49.6μg/ml.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N-糖链抑制剂衣霉素(TM)对肾小球系膜细胞(GMC)增殖、凋亡的影响以及β1整合素和cyclin D1表达在细胞凋亡以及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的大鼠GMC分四组:正常对照组,0.5、1.0和2.0μg/mL衣霉素组。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β1整合素水平和细胞凋亡率,细胞免疫化学方法测定cyclin D1表达,MTT法测定细胞增殖能力。结果TM作用以后,细胞β1整合素水平降低,细胞凋亡率增加,同时细胞周期正调控蛋白cyclin D1表达下降,增殖能力降低,这种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结论N-糖链抑制剂TM通过抑制β1整合素的表达,影响细胞的粘附而导致细胞凋亡,并影响细胞周期正调控蛋白cyclin D1表达,使细胞增殖能力受抑,这种作用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凝集素芯片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A549和H460细胞膜表面糖链表达类型.方法 用胶原酶Ⅱ消化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对提取的细胞进行荧光标记,利用凝集素对糖链的特异亲和性捕获细胞,激光扫描仪检测细胞膜表面糖链表达.结果 腺癌A549和大细胞肺癌H460除LTL和DBA这两个凝集素位点没有捕获到细胞外,其余各点均捕获到细胞.结论 根据凝集素的亲和特异性表明,非小细胞肺癌细胞膜表面糖链类型主要有:唾液酸、乙酰葡萄糖、乙酰半乳糖、甘露糖和半乳糖糖链,为建立癌症细胞膜表面糖链表达谱和寻找肺癌分子靶向治疗的药物作用位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细胞膜表面的糖链在细胞识别中具有介导作用,糖链参与了细胞间相互识别、粘着、信息交换的过程。细胞的恶性转化常伴有细胞膜N-糖链的改变,其中主要包括唾液酸和β1,6分支结构含量的增多,众多研究已经证实N-乙酰氨基  相似文献   

9.
用3H-甘露糖标记7721人肝癌细胞表面糖蛋白的N-糖链,经提取和去唾液酸后,用ConA和DSA亲和柱顺序层析将3H-标记的N-糖链分成4个类型和天线数不同的组分来研究维甲酸(RA)对细胞表面N-糖链的影响。结果:10μmol/LRA处理细胞3~5d后,可使C2C2二天线复杂型N-糖链增加,而高甘露糖型及三、四天线,特别是带有C2,6分支结构的复杂型H-糖链减少。用LCA亲和柱还证明二天线糖链中的核心岩藻糖也减少。进一步发现上述改变的酶学机制是RA降低N-乙酰氨基萄葡糖转移酶V和α-1,6-核心岩藻糖转移酶的活力。结论:BA通过改变某些糖基转移酶活力而改变细胞表面糖链结构,这可能是RA使7721细胞诱导分化的机理之-。  相似文献   

10.
作者用同位数前体参入法及透射与扫描电镜研究了平阳霉素(博莱霉素A_5)对HeLa细胞大分子生物合成及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平阳霉素能抑制HeLa细胞DNA,RNA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对DNA的抑制作用强,ID_(50DNA)为42.77μg/ml。表现为:染色质减少,核内电子密度低,核仁分离及“核仁帽”形成,细胞表面微绒毛消失或变形,最终导致质膜破裂等。作者认为,细胞膜是否为此类药物作用的靶位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12.
13.
42侧成人尸体上肢,动脉内注射有色乳胶后,用大体和显微解剖法,观察了肘关节的动脉起源、吻合及分布,测量了动脉起始部外径及其起点到内上髁的距离。肘关节的动脉供应符合关节血供的一般规律,动脉在关节周围吻合成网,与关节周围肌肉的血供关系密切,关节伸侧较屈侧血供丰富。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给饥饿家免按每公斤体重4u于皮下注射药用胰岛素。注射前、后30分钟,分别抽血并分离出血浆。用聚酰胺薄层析分离和荧光测试法检测血浆支链氨基酸(BCAA)及芳香族氨基酸(AAA)荧光强度,并以此计算支/芳(BCAA/AAA)比值。以对照液用同样方法做对照组实验。研究结果,AAA变化不显著,但BCAA则明显降低,因而支/芳比值从注射前的2.816下降至注射后的1.486,其下降百分率为48.0%。提示,增加血浆胰岛素的有效浓度能显著改变BCAA的分布平衡。病例测试,选择具有高胰岛素血症的肝硬化患者20例及肝性脑病患者13例,以同样方法进行血浆支/方比值测定,所获结果与上述动物实验的相互吻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低氧环境对大鼠血清促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Ang-1)水平的影响,并探讨低氧条件下血管生长抑制剂沙利度胺对血清Ang-1水平的干预效应。方法采用低压氧舱模拟4000m海拔的高原低压低氧环境。将实验动物分为低氧组、沙利度胺预防组和沙利度胺治疗组,经不同时间的低氧处理及沙利度胺干预后,测定血清Ang-1的水平,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血清Ang-1的测定采用固相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测定。结果低氧组大鼠血清Ang-1浓度呈现随低氧时间的延长而不断上升的趋势;各组与对照组间血清Ang-1浓度存在显著差异(P〈0.01)。采用沙利度胺进行预防性干预后土鼠血清Ang-1水平仍呈持续增高,但增幅显著降低。经沙利度胺治疗后,治疗组血清Ang-1水平恢复到对照组水平。结论在低氧环境中,大鼠血清Ang-1浓度呈现随低氧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增高的趋势;沙利度胺可部分阻止低氧引起的大鼠血清Ang-1的增高;沙利度胺对低氧引起的血清Ang-1水平增高具有治疗作用。沙利度胺在低氧引起的血管增生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可能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低氧环境对大鼠血清bFGF水平的影响,并探讨低氧条件下血管生长抑制剂沙利度胺对血清bFGF水平的干预效应。方法采用低压氧舱模拟4000m海拔的高原低压低氧环境。将实验动物分为低氧组、沙利度胺预防组和沙利度胺治疗组,经不同时间的低氧处理及沙利度胺干预后,测定血清bFGF水平,并与饲养在西宁地区(海拔2260m)自然条件下的对照组大鼠进行比较分析。血清bFGF的测定采用固相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方法测定。结果低氧组大鼠血清bFGF浓度呈现随低氧时间的延长而不断上升趋势(对照组:7.38±1.0pg/ml;低氧1天组:7.47±1.86pg/ml;低氧7天组:16.86±1.91pg/ml;低氧21天组:35.92±23.52pg/ml),低氧不同时间组间及低氧7天组和低氧21天组与对照组间血清bFGF浓度存在显著差异(P<0.01)。经沙利度胺进行预防性干预,未能阻断低氧引起的血清bFGF水平增高,但显著降低了增高幅度(低氧预防7天组:12.28±1.87pg/ml,低氧预防21天组:19.26±2.67pg/ml),预防7天组血清bFGF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升高(P<0.05),但显著低于低氧7天组(P<0.05);预防21天组血清bFGF水平比预防7天组显著增高,却显著低于低氧21天组(P<0.05)。经沙利度胺治疗后,治疗组血清bFGF水平恢复到与对照组无差异的水平(P>0.05)。结论在低氧环境中,大鼠血清bFGF浓度呈现随低氧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增高的趋势;沙利度胺可部分阻止低氧引起的大鼠血清bFGF的增高;沙利度胺对低氧引起的血清bFGF水平增高具有治疗作用。沙利度胺在低氧引起的血管增生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可能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0.
观察50只家兔刺激额区对中脑网状结构痛敏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及针刺效应,结果:227个痛敏神经元有145个痛兴奋神经元,刺激额区引起放电数目增加,82个痛抑制神经元,刺激额区引起放电数目减少或暂停。电针穴位,能使痛兴奋神经元电活动受到抑制;痛抑制神经元的抑制作用减弱或解除。提示:额区与中脑网状结构痛敏神经元的电活动有一定联系,并可能参与痛觉调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