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重组葡激酶溶栓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重组葡激酶对体内外血栓的溶解作用。方法 采用体外纤维蛋白溶解法,家兔体内纤维蛋白溶解试验,胶原蛋白 肾上腺素诱发小鼠体内脑血栓形成模型及静脉结扎形成大鼠下腔静脉血栓模型。结果 重组葡激酶体外给药对纤维蛋白具有显著溶解作用,使家兔血浆优球蛋白溶解时间明显缩短,给药后0-5至2h间血浆鱼精蛋白试验均呈阳性反应,但对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无显著影响;可显著降低脑血栓小鼠死亡率,缩短偏瘫动物的恢复时间;对结扎形成的大鼠下腔静脉血栓湿重有明显降低,给药后血栓所占血管面积明显减少。结论 重组葡激酶具有极显著溶解体内外血栓的作用,等剂量条件下,作用优于尿激酶。  相似文献   

2.
重组葡激酶对兔实验性肺栓塞的溶栓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旨在观察重组葡激酶(rSaK)对兔肺栓塞的溶栓作用。用体外制备125I-人纤维蛋白血块,颈静脉注入。0.5h内静滴2和0.5万AU·kg-1rSaK,与NS和2万U·kg-1链激酶(SK)比较。另设2.5h滴注组,速度与低剂量同而总剂量与高剂量同。结果表明,各组肺动脉内残留血栓分别为62%±11%,78%±7%,92%±7%,60%±13%和64%±16%,给药组与对照比较有显著差异。体外实验rSaK与血凝块作用0.5h和2.5h的溶解率相近。rSaK和SK的最大溶解速率分别为34和10kBq·min-1,Km值均为1.7kBq·ml-1。提示:rSaK的疗效取决于总剂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重组葡激酶在老年患者急性心肌梗死中的溶栓效果。方法入选2005~2009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0例,入选后先予0.9%生理盐水20ml+普通肝素6250U静脉注射,续以0.9%生理盐水100ml+重组葡激酶10mg30min内滴入,后以0.9%生理盐水500ml+普通肝素12500U维持抗凝治疗72h,并维持APTT时间在50~70s之间。在溶栓结束后2h观察患者胸痛缓解情况,心电图ST-T演变,再灌注心律失常及有无出血并发症。结果溶栓后2h观察,38例患者胸痛缓解,其中34例ST段回落至等电位线,T波倒置,符合溶栓成功标准。1例溶栓后4h合并肺出血窒息死亡,6例合并齿龈少量出血,未予处理,自行缓解,其他无出血病例。结论重组葡激酶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同等剂量国产重组葡激酶(r-SAK)、重组链激酶(r-SK)和尿激酶(UK)对兔股动脉血栓的溶栓疗效。方法新西兰兔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r-SAK组、UK组和r-SK组。用球囊损伤法制作兔右股动脉血栓形成模型。球囊损伤后2h分别经耳缘静脉匀速输注各溶栓药物,持续30min:①对照组:生理盐水10ml;②r-SAK组:r-SAK3.0万U/kg;③UK组:UK3.0万U/kg;④r-SK组:r-SK3.0万U/kg。溶栓后持续监测兔股动脉压力以判断血管开通状况。结果球囊损伤后120min各实验组右股动脉脉压均降为0或低于左侧脉压的10%;对照组输注生理盐水后右股动脉压力无显著变化,r-SAK组溶栓后右股动脉脉压均显著增加至大于左侧脉压的50%,而UK和r-SK组溶栓后右侧股动脉压力较溶栓前均无显著变化;溶栓后5h,r-SAK组所有再通血管的脉压均下降至左侧脉压的50%以下。结论同等剂量的国产r-SAK溶栓疗效优于UK和r-SK。  相似文献   

5.
急性心肌梗塞等血栓性疾病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和健康。目前,临床使用的溶血栓药物主要有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尿激酶和链激酶,它们的作用特点、作用机制和治疗效果各异,其中以t-PA效果最好,但价格也最为昂贵;链激酶与尿激酶出血倾向较为严重。因此,研制一种价格低廉、疗效优于t-PA的溶栓药物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6.
陈泰  赵霞 《中国基层医药》2001,8(5):446-447
葡激酶 (Staphylokinase,Sak)是从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提取的一种能够激活纤溶酶原的物质 ,与尿激酶 (Urokinase,UK)和链激酶 (Strcptokinase ,SK)相比 ,葡激酶是一种纤维蛋白专一性极强、纤维蛋白原降解少的极具潜力的溶栓剂。本文就葡激酶的结构、溶栓机制、溶栓特性和免疫活性及临床应用作一综述。1 组成和分子结构成熟的葡激酶由 13 6个氨基酸组成 ,肽链中无二硫键 ,以 3种形式存在 ,即SakSTAR、SakC、Sak42D。他们之间仅有 3个氨基酸不同 ,表现在 3 4、3 6和 43位氨基酸上 …  相似文献   

7.
重组葡激酶对犬股动脉血栓的再通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重组葡激酶对体内血栓的溶解作用。方法 采用狗股动脉富含红细胞血栓形成模型。结果 重组葡激酶明显减少狗股动脉富含红细胞血栓的长度及湿重,促进栓塞动脉再通,给药后,动脉血流量明显增加,再通率提高。结论 重组葡激酶具有极显著溶解犬实验性动脉血栓的作用,等剂量条件下,作用优于阳性对照药尿激酶  相似文献   

8.
刘超龙 《中国当代医药》2012,(5):187+189-187,189
目的探讨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重组葡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3例,随即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6例,给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27例,给予重组葡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管再通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出血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葡激酶用于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安全可靠,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重组葡激酶对中国实验小型猪冠脉血栓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观察重组葡激酶(r-SaK)对中国实验小型猪冠状动脉血栓、心肌缺血、心肌梗塞的影响.方法:直接电刺激中国实验小型猪冠状动脉造成动脉内膜损伤,逐渐形成冠脉内血栓.运用冠状动脉病理切片、显微成像、多媒体图象分析、心外膜电图、心肌组织化学染色、血清生化酶学检查、血液流变学等多种试验手段,研究了r-SaK静脉给药对冠脉血栓的溶栓作用.结果:r-SaK对冠脉血栓有显著的溶栓作用,与对照组比较,r-SaK两个剂量组均能明 显缩小冠脉血栓横切面积(P<0.01),减轻心肌缺血程度和范围(P<0.01),缩小梗塞区(P<0.01),降低CPK活性和血液粘度(P<0.05),抑制血小板粘附、血小板聚集及纤维蛋白原的形成(P<0.05).结论:r-SaK对冠状动脉血栓具有明显的溶栓作用,并可对抗心肌缺血、心肌梗塞等病理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健康受试者对重组葡激酶(血栓溶解药)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法 27例健康受试者静脉滴注重组葡激酶(2.5,5,10,15 mg).结果 用药前后,所有受试者用药前后血压、心率及呼吸无异常变化,与溶栓有关的血液学参数、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血糖均无显著性变化.有10例(37.0%)发生轻微过敏反应;9例(33.3%)发生轻微出血;6例仅有牙龈少量渗血;1例发现尿中红细胞;1例出现静脉穿刺部位小瘀斑;在15 mg剂量组中,1例同时具有上述3种出血表现.结论 在2.5~15 mg内,健康受试者均能较好地耐受重组葡萄酶,但有少数出现轻度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血塞通氯化钠注射液对脑血流量及血栓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传英  董六一 《安徽医药》2009,13(4):374-376
目的观察血塞通氯化钠注射液对脑血流量及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扎颈外动脉的方法观察血塞通氯化钠注射液对犬脑血流量、血管阻力、血压、心率及心电图的影响,采用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实验方法观察血塞通氯化钠注射液对大鼠颈总动脉-静脉旁路血栓形成的影响,采用动-静旁路血栓法观察血塞通氯化钠注射液对家兔溶栓作用的影响。结果静脉注射血塞通氯化钠注射液能增加犬脑组织血流量,降低脑血管阻力,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血塞通氯化钠注射液可明显抑制大鼠动静脉血栓的形成,对家兔动静脉旁路形成的血栓可产生明显的溶栓作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血塞通氯化钠注射液对颈内动脉血管有一定的扩张作用,能增加脑组织血流量,降低脑血管阻力,明显抑制动静脉血栓的形成,对动静脉旁路形成的血栓可产生明显的溶栓作用,从而改善脑血液循环,防治缺血性脑病。缺血性脑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超选择性动脉溶栓与静脉溶栓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随机将本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6例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尿激酶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试验组采用行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的NIHSS评分和治疗后30 d的总有效率。结果试验组治疗后30 min、12 h、1 d、3 d、7 d、14 d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6.84%,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1.05%,试验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效果优于静脉溶栓治疗,值得在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中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2种不同的溶栓方法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青岛市中心医院血管外科2012年3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65例混合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成置管溶栓组与系统溶栓组,置管溶栓组患者采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抗凝、患肢深静脉置管溶栓等方法治疗,系统溶栓组采用抗凝、经患肢足背静脉静滴溶栓等方法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测量并记录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d时、7d时、14d时(出院时)、出院1个月时患侧、健侧3个不同部位的周径,通过观察患肢周径及患肢皮肤张力变化情况来判断治疗效果。结果在相同时间段将2组患者治疗前后患肢周径差进行比较,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3d时置管溶栓组患者踝关节处、膝关节下15cm处、膝关节上15cm处患侧治疗前后的周径差以M(P225,P75)表示分别为0.0(0.0,0.0)、1.0(0.5,1.2)、1.0(0.5,1.2)cm,与系统溶栓组相比[其相应部位周径差分别为0.0(0.0,0.0)、0.5(0.0,0.5)、0.5(0.0,0.5)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7d时置管溶栓组患者踝关节处、膝关节下15cm处、膝关节上15cm处患侧治疗前后的周径差分别为1.0(0.0,1.5)、3.5(2.8,4.5)、2.5(1.5,5.8)am,与系统溶栓组相比[其相应部位周径差分别为:0.0(0.0,0.5)、1.0(0.5,1.0)、1.0(0.0,1.0)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14d时置管溶栓组患者踝关节处、膝关节下15cm处、膝关节上15cm处患侧治疗前后的周径差分别为1.0(0.0,2.0)、4.0(2.8,5.5)、3.0(1.8,7.8)cm,与系统溶栓组相比[其相应部位周径差分别为0.5(0.0,1.0)、2.0(1.0,2.5)、2.0(0.6,3.0)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出院1个月时置管溶栓组患者踝关节处、膝关节下15cm处、膝关节上15cm处患侧治疗前后的周径差分别为1.0(0.0,2.0)、4.0(3.0,6.0)、3.5(2.0,7.8)cm,与系统溶栓组相比[其相应部位周径差分别为1.0(0.0,1.5)、3.2(1.1,5.4)、3.2(1.0,5.4)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系统溶栓组相比,置管溶栓组患者在治疗7d时患肢周径缩减幅度最大;出院后随访1个月,发现2组患者患肢周径与健侧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复查深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发现置管溶栓组通畅率远大于系统溶栓组。结论深静脉置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具有见效快、治愈率高等特点,经患肢深静脉置管溶栓时尿激酶直接注入血栓处,局部浓度高,使血栓清除快,效果显著,症状缓解明显,能够迅速恢复深静脉血流,在无Cockett综合症的前提下,深静脉通畅率远远大于系统溶栓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健康志愿者对国产重组葡激酶(r-Sak)的耐受性。方法 将15名健康志愿者分5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2.5、5、10、15、20mg)的r-Sak,观察r-Sak对凝血及纤溶系统指标的影响及其副反应。结果 使用r-Sak后,全部受试者的出血时间(BT)、凝血时间(CT)、凝血酶原时间(C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α2-抗纤溶酶(α2-AP)活性,纤维蛋白原(Fg)、纤溶酶原(Pg)、D-二聚体(D-D)及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等指标均无明显影响,用药前后血压、心率、呼吸、体温以及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及生化)均无异常变化。试验中有3例发生了静脉穿刺点渗血或牙龋出血,均于30min内自行停止。结论:国产r-Sak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但仍需密切观察出血等并发症并做好处理准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冻干重组葡激酶 (r Sak)对正常人出、凝血及纤溶系统的影响 ,为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翔实的依据。方法 健康志愿者 2 0例静脉注射不同剂量r Sak(1、2 5、5、10、15mg) ,观察临床出血情况以及动态监测用药前后BT、BPC、APTT、PT、TT、Fg、D D、PL∶A、α2 PI∶A。结果  2 0例中 4例有轻微出血 ,以皮肤粘膜为主 ,可自行止血 ,无 1例伴内脏出血。其中 3例牙龈渗血 ,2例穿刺部位出血。 4例有D D轻微异常 ,其余以上指标皆无变化。实验显示本药为高度选择性溶栓药 ,对正常人出凝血相无改变。结论 在本试验剂量范围内 ,该药是相对安全的 ,可很好耐受 ,但用于临床的最佳剂量有待进一步临床验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验证小檗碱(BR)抗富含血小板血浆凝块收缩对两种纤溶酶原激活物引发的溶栓作用的协助。方法分试验组和对照组。前组每管加入不同浓度的BR。所有两组每管分别加入不同的纤溶酶原激活物(PA)。最后以ELISA法测纤维蛋白特异的水解产物D-二聚体。结果证明BR抑制凝块收缩后大大地促进了PA引发的凝块溶解,并证明尿激酶引发的作用大于链激酶。结论当以PA抢救心、脑动脉血栓病人时,若能在6h以内先给病人使用具抗凝块收缩作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则使用PA后可能会得到一快速的比较彻底的溶栓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行局部动脉内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 8例自起病至溶栓时间在 1h~ 12h之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 ,经股动脉插管行全脑血管造影术发现闭塞血管后 ,先用导丝及微导丝通过血栓到达血栓远端 ,撤出导丝后将导管置于靶血管闭塞点或患侧颈内动脉内 ,用注射泵缓慢注射尿激酶行局部溶栓治疗。结果 :2 8例中 14例完全再通 ,8例部分再通 ,6例无效 ,2 4h ,1个月 ,3个月NIHSS评分 ,分别较溶栓前≤ 4分 ,治疗后 3个月神经功能恢复有效率为 70 % (2 2 / 2 8) ,3例合并无症状性脑出血均痊愈。结论 :本组患者血管再通率为 70 % ,经股动脉插管行急性缺血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可使闭塞血管再通 ,此疗法是目前治疗脑梗死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获得大量人源化抗人活化血小板单抗SZ5 1Hu和尿激酶原 (scuPA)融合蛋白SZ5 1Hu scuPA并测定该基因重组抗体导向溶栓剂的导向溶栓性。方法 通过转瓶扩大培养系统获得大量SZ5 1Hu scuPA ;通过抗体竞争结合实验证明融合蛋白的抗体亲和力 ;进而与尿激酶进行比较对不同浓度血小板血浆凝块的溶栓研究。结果 该融合蛋白在培养上清中的表达量为 5mg/ml;其纤溶活性为 390 0 0IU/mg ;抗体亲和力是鼠源性单抗的 6 7% ;体外溶栓效力较uPA提高 4 1~ 8 4倍。结论 该融合蛋白比uPA具有更高、更快的溶栓效率 ,是一种高效抗体导向溶栓剂  相似文献   

19.
尿激酶静脉溶栓合用尼莫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脑梗死患者在应用UK(为天普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前后,合用尼莫地平注射液(拜耳公司生产的尼莫通),可大大增加闭塞血管再通的机率和解决血管再通后的再灌注损伤,保护并改善缺血半暗带(IP)的血供和功能,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尿激酶动脉溶栓和静脉溶栓的临床疗效,旨在探讨动脉溶栓的优点。方法:10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动脉组50例和静脉组50例,动脉组采用尿激酶30~50万U加入氯化钠注射液30 ml颈动脉推注;静脉组用氯化钠注射液100 ml加尿激酶(100~150万U)在30 min内静脉滴注。两组患者均于12 h后复查凝血象和血小板,并给予低分子肝素钙4 100 U/次,2次/d皮下注射,24h后复查头CT,给予阿司匹林300 mg/次,1次/d口服,共3 d,3 d后改为100mg/d口服,同时常规给予静滴灯盏花和胞磷胆碱等药物治疗。结果:动脉组总有效率76%,静脉组总有效率60%,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尿激酶经颈动脉直接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肯定,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