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霉噻唑(BPO)是青霉素过敏反应的主要抗原决定簇,与青霉素过敏休克反应发生有关。本文对女贞子主要成分之一齐墩果酸(OLA)对BPO—BSA致敏豚鼠过敏休克的保护作用进行了研究。取18只豚鼠,随机分为致敏对照组与OLA50,100mg/kg两个剂量保护组;采用ip抗原致敏法,第1、3、5天分别ip0.2%BPO—BSA0.5ml,最后一次注射后间歇14天,致敏后第20天,经耳缘iv0.2%BPO—HSA1ml进行攻击,观察过敏反应症状。实验证明,OLA50,100mg/kg两剂量组均可降低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甘草Lx对青霉噻唑(BPO)-蛋白致敏豚鼠和大鼠过敏休克的保护作用及其机理进行了研究。实验证明,Lx对豚鼠和大鼠过敏休克具有保护作用,可降低休克发生率和死亡率。致敏对照缉豚鼠过敏发生率均为100%。死亡率分别为100%和70%,Lx给药组豚鼠和大鼠过敏休克发生率分别为0和15%,死亡率亦分别为0和5%。Lx可抑  相似文献   

3.
链霉素用于临床已经40余年,至今仍然常用于阴性菌和结核病的治疗。但过敏反应甚至休克屡见报道,并且国内外对其研究较少,为此本室进行研究,以便更好的防治。用商品链霉素和牛血清白蛋白合成链霉素——牛蛋白结合物(ST—BSA)作为抗原致敏豚鼠。过敏反应发生率为88%,其中休克率占76%,死亡占44%,而对照组为0%;ST—BSA致敏豚鼠离体回肠释放过敏介质生物效应实验证明,用抗原攻击后,肠管紧张度升高,  相似文献   

4.
研究新鲜人羊膜的变应原性及其致敏后发生I型超敏反应的可能性。建立豚鼠全身主动过敏实验模型。分新鲜羊膜组、新鲜蛋清组(阳性对照)和PBS液组(阴性对照),每组10只豚鼠。观察豚鼠在致敏期和激发后的反应,采用化学荧光法检测外周血组胺含量,血液流变分析系统检测4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变率黏度、全血低切变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致敏期间各组豚鼠的体重变化无明显差别(P>0.05);激发后羊膜组豚鼠与阴性组表现一致,无异常反应;羊膜组外周血组胺含量及4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与阴性对照无明显差别(P>0.05),与阳性对照有显著性差异(P<0.01)。经规范化无菌处理后的新鲜羊膜,一般不具有变应原性,不会引起I型超敏反应。  相似文献   

5.
不同尘螨过敏原诱导组胺释放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用肥大细胞组胺体外定向释放模型分析重组尘螨过敏原Der f 1和Der f 2的致敏差异性.方法:用重组尘螨致敏原Der f 1、 Der f 2免疫C57/BL6小鼠,收集小鼠腹腔致敏肥大细胞(PMC),在96酶标板孔中分别按不同比例混合尘螨致敏组分诱导PMC定向释放组胺,荧光法检测其释放水平.结果:Der f 1、 Der f 2及两者的混合物都能引起PMC释放组胺,其致敏效果Der f 2明显高于Der f 1,Der f 1、 Der f 2混合致敏组胺释放量未见高于单组分致敏者.牛奶和虾的粗提液与空白对照不能引起PMC组胺的明显释放.结论:尘螨混合组分未能引起比单独Der f 1或Der f 2强的组胺释放,两者间不存在协同效应.组胺释放量随Der f 2比例升高而升高,推测在尘螨过敏中Der f 2起主要作用.尘螨与牛奶、虾之间不存在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抗寄生虫IgE依赖组胺释放因子(HRF)抗体对重组大鼠IgE依赖组胺释放因子(rRHRF)诱导致敏吧大细胞释放组胺功能的影响.方法 用纯化的日本血吸虫和华支睾吸虫IgE依赖组胺释放因子重组蛋白rSjHRr和rCsHRF分别免疫大鼠,分离免疫血清并通过亲和层析纯化出总IgG.将rRHRF(终浓度为75 μg/mL)分别与2种纯化抗体(浓度梯度为3/5,2/5,1/5,0)37℃预先反应30 min后,再加入卵清蛋白变应原致敏的大鼠肺肥大细胞,利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rRHRF诱导吧大细胞组胺释放量.实验中采用未致敏大鼠血清纯化所得总IgG作为对照.结果 得到了纯化的抗rSjHRF IgG和抗rC-sHRF LgG,抗rCsHRF IgG和抗rSjHRF IgG可明显抑制大鼠内源性IgE依赖HRF诱导致敏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的功能,但抗体抑制作用的强弱与抗体浓度之间的剂量依赖关系还需进一步实验验证.结论 抗寄生虫IgE依赖组胺释放因子抗体具有抑制大鼠IgE依赖组胺释放因子诱导致敏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的作用,可能是参与寄生虫感染抑制宿主Ⅰ型超敏反应发生的免疫学机制之一,为预防和控制Ⅰ型超敏反应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研究新鲜人羊膜的变应原性及其致敏后发生Ⅰ型超敏反应的可能性。建立豚鼠全身主动过敏实验模型。分新鲜羊膜组、新鲜蛋清组(阳性对照)和PBS液组(阴性对照),每组10只豚鼠。观察豚鼠在致敏期和激发后的反应,采用化学荧光法检测外周血组胺含量,血液流变分析系统检测4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变率黏度、全血低切变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致敏期间各组豚鼠的体重变化无明显差别(P〉0.05);激发后羊膜组豚鼠与阴性组表现一致,无异常反应;羊膜组外周血组胺含量及4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与阴性对照无明显差别(P〉0.05),与阳性对照有显著性差异(P〈0.01)。经规范化无菌处理后的新鲜羊膜,一般不具有变应原性,不会引起Ⅰ型超敏反应。  相似文献   

8.
RBL-2H3细胞诊断过敏性休克的可行性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索诊断过敏性休克的体外检测方法。方法 :建立豚鼠过敏性休克模型 ,培养RBL 2H3细胞株 ,用致敏动物血清在体外诱导该细胞脱颗粒 ,观察其形态改变及测定组胺释放量与细胞表面AnnexinV标记阳性率。结果 :RBL 2H3细胞在致敏血清刺激下活化 ,在抗原再次攻击后可以脱颗粒 ,AnnexinV阳性率与组胺释放量呈正比 ,二者与致敏血清的滴度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 :RBL 2H3可望用于过敏性疾病诊断及变应原筛选 ,组胺测定及AnnexinV阳性率均为较好的测定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气道速激肽在卵蛋白致敏和激发豚鼠咳嗽发生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 正常和卵蛋白致敏豚鼠各20只,卵蛋白雾化吸入激发。24 h后,正常组和致敏组豚鼠随机各分为2组,每组10只,分别依次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1 mg/kg、0.3 mg/kg和1.0 mg/kg的NK1受体拮抗剂SR140333 或NK2受体拮抗剂SR48968,观察吸入10-4 mol/L的辣椒素溶液诱导的咳嗽反应。用非侵入性方法测量正常和卵蛋白致敏豚鼠注射SR140333或SR48968前后吸入辣椒素溶液所产生的特异性气道阻力。 结果: 致敏豚鼠咳嗽反应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9.3±1.2)times/3 min vs (19.5±5.7)times/3 min,P<0.05]。SR140333不影响正常对照组豚鼠的咳嗽反应,而SR48968则可降低咳嗽频率达30% (P<0.05),两者均抑制吸入辣椒素后增加的气道阻力。而在卵蛋白致敏豚鼠,SR140333或SR48968均抑制吸入辣椒素溶液诱导的咳嗽频率[(9.9±4.7)times/3 min,(8.0±1.6)times/3 min,P<0.05]和增高的气道阻力。 结论: NK受体拮抗剂抑制致敏豚鼠卵蛋白激发后增高的咳嗽反应。因此,气道速激肽可能是嗜酸性粒细胞性气道炎症所致咳嗽的重要介质。  相似文献   

10.
致敏豚鼠咳嗽反应与气道炎症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致敏豚鼠不同强度的嗜酸细胞气道炎症对咳嗽反应的作用。方法:卵蛋白致敏豚鼠34只,分成致敏对照组(7只)、低浓度卵蛋白组(7只)、中浓度卵蛋白组(8只)和高浓度卵蛋白组(12只),分别雾化吸入生理盐水、0.04%、0.2%和1%卵蛋白溶液激发。24h后,比较各组豚鼠吸入辣椒素溶液诱导的咳嗽反应,气道对乙酰甲胆碱的反应性(PC150)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的细胞数量及成分。结果:致敏对照组和低浓度卵蛋白组无豚鼠死亡,而中浓度卵蛋白组和高浓度卵蛋白组激发后分别有1只和5只豚鼠因严重喘息发作死亡。随激发的卵蛋白浓度增高,吸入辣椒素溶液诱发的咳嗽频率从致敏对照组豚鼠的(6±2)次/3min增加到在高浓度卵蛋白组的(22±4)次/3min(P<0.05);低浓度卵蛋白组的PC150无明显改变,中浓度和高浓度卵蛋白组明显降低,伴有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细胞数量和嗜酸细胞比例增加。豚鼠的咳嗽反应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细胞总数及嗜酸细胞比例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分别为r=0.84和0.78,P<0.01),与PC150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0.78,P<0.01)。PC150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细胞总数及嗜酸细胞比例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分别为r=-0.80和-0.85,P<0.01)。  相似文献   

11.
采用ip BPO-蛋白致敏法建立豚鼠过敏休克模型,第一次致敏后每间隔7天心脏取血一次,共9次,采用PCA实验测血清抗BPO抗体效价。结果证明,第9天未测出抗体,第14天抗体效价为128,第20天达高峰为256,随后逐渐下降,第47天和第61天分别降至42和8,其中第14—40天维持较高水平,均在64以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6—APA—BSA的抗原特异性及过敏休克发生的机制,我们进一步对小白鼠过敏休克模型及导体动物PCA试验的观察。实验证明6—APA—BSA致敏小鼠。尾静脉注射抗原攻击后,休克发生率与死亡率分别为100%(20/20)与80%(16/20);导体动物PCA试验证明小鼠体内有抗6—APA抗体产生,并有种属特异性,即可在豚鼠出现阳性反应,抗血清滴度为1:64~1:128,而在大鼠则为阴性,结果表明6—APA—BSA属次要抗原决定簇,县有较强的抗原性,和青霉素过敏休克发生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13.
6-氨基青霉烷酸(6-APA)是青霉素过敏的次要抗原决定簇,与过敏休克发生关系密切。本文对女贞子主要成分之一齐墩果酸(OLA)对6-APA-BSA致敏豚鼠过敏休克的保护作用进行了研究。实验证明,OLA50,100mg/kg两剂量组全程给药可明显降低致敏豚鼠过敏休克发生率和死亡率,致敏对照组休  相似文献   

14.
目的:获得原核表达的可溶性大鼠IgE依赖组胺释放因子(rHRF),并检测其诱发大鼠致敏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的功能.方法:克隆Wistar大鼠rHRF基因完整编码区序列并在BL21细胞中进行原核表达,纯化的可溶性重组rHRF刺激卵清蛋白变应原致敏的大鼠肺肥大细胞,利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组胺释放量.结果:测序证实克隆基因与GenBank中大鼠IgE依赖组胺释放因子(又称翻译控制肿瘤蛋白)mRNA序列的一致性为97%,推测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为95%.SDS-PAGE显示重组rHRF相对分子质量(Mr)约为24 000;重组rHRF诱发大鼠致敏肥大细胞释放组胺不依赖变应原,且呈剂量依赖关系. 结论:rHRF具有不依赖变应原诱发大鼠致敏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的功能,可能在Ⅰ型超敏反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进一步研究rHRF的免疫学功能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制作人工气管的相关组分材料进行生物相容性评价.方法 皮肤致敏实验:雄性豚鼠分5组(n=8),纳米碳纤维组、胶原蛋白-羟基磷灰石组、混合材料组、阳性对照组(甲醛)和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观察各组的材料浸渍液是否引起豚鼠皮肤过敏反应.热原实验:新西兰兔分4组(n=3),纳米碳纤维组、胶原蛋白-羟基磷灰石组、混合材料组和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观察各组的材料浸渍液是否含有热原物质.以及通过溶血实验观察各组的材料浸渍液对兔血细胞溶血率的影响.结果 本实验涉及的生物材料致敏率均为0,与阴性对照组的皮肤致敏反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材料组动物注射材料浸渍液后体温升高分别为(0.3±0.2)、(0.2±0.1)、(0.3±0.2)℃,均在0.6℃以下,且升高总数均在1.4℃以下.各组浸渍液溶血率分别为(0.130 1±0.000 4)%、(0.200 4±0.000 4)%、(0.150 2±0.000 4)%,均<5%.结论 人工气管的组分材料均符合生物相容性评价实验的安全标准,可为建立进一步动物实验模型提供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卡介苗(BCG)对哮喘豚鼠的预防治疗作用。方法:采用31只豚鼠,分为3组进行处理,分别为对照组、卵蛋白(OVA)致敏组和BCG处理组。用OVA(Ⅲ级)致敏豚鼠复制豚鼠哮喘模型。结果:本模型采用10%的OVA致敏,1%的OVA激发,所有动物都表现有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症状。实验动物在接受BCG注射后,表现为以下特点:一是外周血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增加;二是BALF中细胞分类的变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以淋巴细胞的增加最为明显。 经过OVA致敏的动物BALF和肺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EOS)明显增加,BCG不同程度地降低肺组织EOS的气道浸润及减轻OVA致敏豚鼠的气道反应。结论:[HTSS]使用本实验体系BCG可以减轻实验性哮喘的气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7.
类胰蛋白酶抑制剂对人大肠肥大细胞组胺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类胰蛋白酶抑制剂 (TPI)对人大肠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的影响。方法 :大肠组织经胶原酶和透明质酸酶消化后 ,将细胞成分用全HBSS重新悬浮。肥大细胞在LP4试管中于37℃条件下与各种刺激剂反应 15min而完成激发过程。激发液中的组胺水平用以玻璃纤维为基础的荧光方法测定。结果 :4种TPI中 ,高浓度的亮抑酶肽素和鱼精蛋白可刺激人大肠肥大细胞释放组胺 ;而TLCK和乳铁蛋白则无明显的刺激作用。 4种TPI均可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抗IgE抗体诱导的大肠肥大细胞释放组胺。最大浓度的亮抑酶肽素(2 0 0mmol/L)、TLCK(10 0mmol/L)、乳铁蛋白 (30mmol/L)和鱼精蛋白 (10 0mg/L) ,可分别抑制 4 8.7%、36 .7%、4 0 .2 %和 34.1%的组胺释放。在 37℃条件下 ,将 4种TPI同大肠肥大细胞预培养 2 0min ,与未进行预培养相比较 ,它们对抗IgE抗体诱导的组胺释放无明显改变。 4种TPI还可抑制CI诱导的组胺释放 ,抑制范围在 2 5 %~ 32 %之间。与抗IgE抗体诱导的组胺释放则不同 ,与大肠肥大细胞预培养 2 0min ,与未进行预培养相比较 ,亮抑酶肽素和TLCK对CI诱导的组胺释放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 ;而鱼精蛋白则无此作用。结论 :我们首次发现TPI可抑制人大肠肥大细胞IgE抗体依赖和非IgE抗体依赖的组胺释放 ,提示TPI可望成为炎症性肠  相似文献   

18.
过敏性的组胺释放需要钙。根据大鼠腹腔肥大细胞所作实验提出,抗原抗体交互作用很快地打开特异的“钙闸门”,亦即暂时提高了钙离子透过肥大细胞质膜的通透性,钙离子再转而触发释放组胺的过程。作者特就豚鼠作实验,检查过敏时豚鼠肥大细胞释放组胺是否依赖于钙,是否符合钙闸门学说。给雄性豚鼠腹腔内注射3ml含12.5mg的卵  相似文献   

19.
肥大细胞体外脱颗粒的检测方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和方法:模拟体内的脱颗粒反应,分别通过荧光分光光度计和酶活力测定方法定量检测组胺和类胰蛋白酶释放,探讨类胰蛋白酶活力测定法检测肥大细胞脱颗粒的可行性。结果:致敏血清和肥大细胞共孵育后在抗原刺激下,引起组胺和类胰蛋白酶剂量依赖性释放,且二者释放是平行的。结论:与组胺的测定比较,类胰蛋白酶活力测定可以用来标记肥大细胞脱颗粒的程度,该法灵敏可靠,简单可行,为临床上诊断变态反应疾病和筛选变应原提供新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0.
肥大细胞是富含组胺的细胞,是开展组胺释放研究的理想细胞。我们选用体重为200-300克大白鼠,经腹腔注入Hank′s液,收集肥大细胞。并制成1~2×10~5个细胞/ml的细胞悬液备用。以荧光法测定组胺含量,以1ml细胞悬液中组胺释放总量/1ml细胞悬液中组胺总量×100%表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