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急性心肌梗塞为临床急症,病死率较高,猝死是其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抢救及时,部分病人可转危为安。本文对1978~1987年我院急性心肌梗塞猝死抢救成功并出院的22例病人进行临床总结,并进行长  相似文献   

2.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RBBB)病情严重,但是临床表现可不典型,容易被延误诊治,住院病死率高。我院自1994年3月~1998年5月共收治该类患者10例,抢救成功5例,住院死亡5例。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符合1980年全国内科学会心血管专业组制定的急性心肌梗塞诊断标准,有典型的CRBBB心电图改变。男性6例,女性4例;年龄65~86岁,平均74.5岁,>70岁6例,其中大于80岁3例。心电图诊断: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塞4例,急性前壁心肌梗塞2例,急性下壁心肌梗塞2例,急性下壁 前壁 侧壁心肌梗塞1例。窦性停搏、频…  相似文献   

3.
急性心肌梗塞急诊抢救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洁珍 《内科》2007,2(6):1032-103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在急诊抢救中应注意的护理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我院急诊科中接诊的52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人抢救护理的资料,总结抢救成功的经验。结果46例病人经急诊抢救护理后病情稳定转入内科继续治疗,4例病人转入重症监护室,2例病人因梗塞面积较大并发心衰死亡。结论有效的急诊抢救护理能使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迅速有效救治,为后续治疗赢得时间,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5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54例临床分析广东省兴宁市人民医院心内科(514500)李石祥我院1985年1月至1993年12月共收治急性心肌梗塞(AMI)134例,其中症状不典型的AMI54例,现分析如下。本组54例,男45例,女9例,年龄最小51岁,最大80...  相似文献   

5.
上消化道大出血致急性心肌梗塞二例黎忠信,张华急性心肌梗塞(心梗)是上消化道大出血少见而严重的并发症,本院收治2例并抢救成功,报道如下。例1男性,69岁,退休医生。因上腹痛2年,加重伴呕血、黑便1周于1992年5月26日5:00急诊入院,1周来出血总量...  相似文献   

6.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RBBB)病情严重,但是临床表现可不典型,容易被延误诊治,住院病死率高。我院自1994年3月~1998年5月共收治该类患10例,抢救成功5例,住院死亡5例。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我院两年来抢救老年猝死5例成功作一报导。本组5例(男3例、女2例),年龄60~72岁。其中冠心病2例,急性心肌梗塞、高心病、扩张型心肌病各1例。3例发生检睡眠状态,1例在治疗中,1例在谈  相似文献   

8.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 ,病情复杂、病死率高。 1994~ 1999年 ,我院收治老年急性心肌梗塞患者 40例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2 2例 ,女 18例 ,年龄 5 9~ 82岁 ,平均6 5岁。梗塞位于心肌前壁 13例 ,下壁 10例 ,前侧壁 9例 ,广泛前壁 8例。合并心律失常 15例 ,心衰 13例 ,心源性休克 5例。临床特征 :1老年急性心肌梗塞表现不典型 ,胸痛较少出现 ,常表现为胸闷、突然发生呼吸困难、出汗、低血压、休克或意识障碍、眩晕、全身倦怠、表情淡漠、或有不可解释的胃肠道症状 ,如恶心、呕吐、腹部不适。 2查体阳性体征不明显 ,早期心…  相似文献   

9.
基层医院抢救急性心肌梗塞的体会福建省平和县医院(363700)张三连我院从1989年1月至1996年6月抢救急性心肌梗塞(AMI)61例,成功率93.4%。61例均符合WHO关于AMI的诊断标准。其中男48例,女13例。年龄44~77岁,平均58岁。...  相似文献   

10.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常常症状不典型,容易延误诊断,因而合并症与死亡率也高。本文回顾性研究高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诊断特征与转归并和相对年轻病人进行比较。高龄病人100例,男35例,女65例,85~99岁(平均88.2岁)。对比组100例,65~84岁(平均75.9岁),性别组成相似。两组200例均符合急性心肌梗塞的确诊或拟诊标准。  相似文献   

11.
急性心肌梗塞有20~30%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和心电图特征,容易漏诊、误诊,耽误治疗。因此,院外就地诊治非常重要。现将本人抢救非典型急性心肌梗塞1例的体会,简介如下。患者男,50岁,有高血压病史5年,血压150~180/100~120mmHg。1985年10月×日上午10时,突然感胸闷、恶心、难受,出现面色苍白、大汗。查体:神志清,脉搏  相似文献   

12.
16例急性心肌梗塞住院死亡病例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心电监护技术的不断完善,国内外急性心肌梗塞住院病死率均较(?)年代初明显下降。挽救的主要部分是急性心肌梗塞早期的心律失常。相对而言,泵衰竭及后期的心律失常仍然是很难处理的问题,为认真总结过去数年中抢救急性心肌梗塞的经验教训,将我科近年来未抢救成功的病例16例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3.
1989年至1993年,我院收治急性心肌梗塞患者182例,其中有21例发生心跳骤停,经抢救心肺复苏成功5例。  相似文献   

14.
老年人群常见的多发病之一就是急性心肌梗塞,老年急性心肌梗塞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且临床症状表现并不典型。因此,如何科学掌握该疾病的临床特点展开护理,对于降低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意义重大,我院在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65例中,60岁以上47例(72.3%)。临床表现有先兆症状的30例,有疼痛症状34例,有并发症28例,大多数的患者都伴有心律失常、休克、心衰等。下面将结合临床护理经验探讨对该疾病的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15.
我院1982年11月至1988年3月共收治87例老年急性心肌梗塞(AMI),其中首发症状不典型并ECG早期无Q波者14例(16.1%)。误诊率为10.3%(9/14)。本文通过误诊病例的临床、实验室及ECG检查分析,以探讨老年人AMI的特点,如初发症状不典型,多为心外症状。多有第一心音低钝。血象及血  相似文献   

16.
首诊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7例顾雪薇(宁波第一医院急诊科宁波315000)急性心肌梗塞(AMI)是危重、需立即抢救的疾病,医治的及时与否,对预后和死亡率关系甚大。现将我科几年来所遇到的心肌梗塞患者不典型的7例表现提出来,供同道参考,以便早期识别,提高抢救...  相似文献   

17.
自1985年以来,我院有24例心脏性猝死者复苏成活。其中男16例,女8例;年龄为18~85岁;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12例,心绞痛4例,病毒性心肌炎8例。我们的体会如下。1.在猝死抢救过程中,开始抢救的时间越早,成功的机会越多。发生猝死的60例中,复苏成活的24例均于心跳停止后3~5分钟内开始心脏按压,  相似文献   

18.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AMI)症状不典型,尤以消化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AMI,易造成漏诊、误诊,为吸取教训,现将6例急性心肌梗塞延误诊断报告如下。 6例中,男5例,女1例。61岁1例,66岁1例,70岁2例,73、74岁各1例。退休干部4例,退休工人2例。既往有高血压史4例,其中1例合并冠心病。溃疡病史1例,胃痛史1例。本次发病均以急性胃炎为突出表现,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发病至确诊时间为10  相似文献   

19.
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室间隔穿孔和多脏器功能受损抢救成功一例秦学文吴永健胡盛寿刘平宋云虎张兰武玉兰徐义枢患者男,66岁。1996年2月17日因急性心肌梗塞(AMI)住当地住院。发病6日后又发作剧烈胸痛,继而于2月28日转入本院。查体:P110次/分,BP1...  相似文献   

20.
氟卡尼治疗急性心肌梗塞顽固性心室颤动成功一例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刘力文,丛培玲,伊长华,杨清明,张文菊急性心肌梗塞重要并发症心律失常,特别是严重心律失常,常危及患者生命。我们用氟卡尼成功抢救1例急性心肌梗塞反复心室颤动、经多种抗心律失常药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