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下壁心肌梗塞时心电图Ⅱ、Ⅲ、aVF导联上有 Q 波伴 ST-T 波改变,则诊断较易。然病人就诊时可能已无急性心肌梗塞的典型心电图表现,心肌梗塞只能从下壁导联 QRS  相似文献   

2.
陈永文  姜萍 《山东医药》1991,31(10):19-19
心电图是诊断心肌梗塞最有价值的诊断方法,但由于某些心肌梗塞缺乏典型的心电图改变,故容易造成漏诊或误诊,贻误治疗。近年来我们遇到20例心电图改变不典型的心肌梗塞,现报告并分析如下。1.室性早搏的形态:若在心电图上见到以R波为主的导联上出现梗塞性室性早搏,  相似文献   

3.
临床上,人们常根据异常Q波的存在及发生异常Q波的导联,对心肌梗塞进行诊断和定位。但是,心电图上所显示的异常Q波非均由心肌梗塞所致。有很多情况可形成非梗塞性Q波。一般说来,患者心电图上出现Q波的同时,如果伴有急性心绞痛、血清酶(CPK、LDH)升高、心电图上同时伴有代表心肌损伤电流的ST—T改变,则Q波为急性梗塞所致,尤其在上述各项改变有进行性演变者。但是如果患者没有上述一系  相似文献   

4.
心电图诊断心肌梗塞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有局限性。偶尔,急性心肌梗塞时可无心电图改变。心肌梗塞后,病理性 Q 波可减少或完全消失。甚至严重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可能无异常 Q 波。此外,各种正常的变异使心电图的特异性减低,非梗塞性的异常状况可产生 Q 波和明显的 ST-T 改变,本文简要复习主要伪梗塞型心电图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急性心肌梗塞早期再灌注治疗的广泛开展,使梗塞早期冠状动脉造影及无创性心肌显象与心功能检查大大增加,因而对急性心肌梗塞中心电图的变化有了新的认识,这些认识反过来又帮助临床医生能从心电图的角度估计梗塞冠状动脉的解剖以及梗塞的部位和范围。本文将讨论:(1)急性下壁心肌梗塞时前壁导联ST段变化与右冠状动脉闭塞位置的关系;(2)急性下壁心肌梗塞时右冠状动脉闭塞与左旋动脉闭塞的鉴别诊断;(3)急性前壁心肌梗塞时下壁导联ST段变化与左前降支解剖变异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正> 急性心肌梗塞(AMI)时,梗塞部位心电图呈ST段拾高常伴对应导联ST段压低。长期以来,认为这是梗塞部位ST段抬高的反映。而晚近研究发现,其具较重要的临床意义。 AMI时对应性ST段压低的标准及发生率 AMI时对应性ST段压低是指下壁心肌梗塞时胸前、aVL导联出现ST段压低;前壁心肌梗塞时Ⅱ、Ⅲ、aVF导联出现ST段压低。急性前壁心肌梗塞如伴有2个下壁导联  相似文献   

7.
1991年4月~1992年5月所收治的93例急性心肌梗塞中有6例出现具有梗塞图形的室性早搏。该种早搏发生的时间早,在出现典型急性心肌梗塞心电改变之前发生;消失快,在呈现典型急性心肌梗塞心电图图形之后消失;其所在的导联与梗塞部位密切相关。它对急性心肌梗塞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对双峰P波发生较多的风心病、心肌梗塞、阵发性房颤进行观察,并随机抽取心电图100份作为对照。结果表明:观察组双峰P波发生率、P波时间、双峰P波峰距、PTFv_1及Macruz指数,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双峰P波出现导联,风心病见于多数导联,心肌梗塞与梗塞部位密切相关,房颤及对照组多发生于胸导联:双峰P波可能与室上性心律失常有关:“二尖瓣型”P波对病因诊断仍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
右室心肌梗塞1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报告右室心肌梗塞19例,占同期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19.79%,占下壁梗塞的41.86%,并将右室梗塞病人的EKG与二维超声心动图对照分析,认为下壁伴右室梗塞的诊断采用心电图常规12导联加右胸导联STV3R-V7R中多个导联抬高≥1mm为佳,而且是早期诊断右室梗塞的最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1 资料与方法 选择住院,急性前壁心肌梗塞者17例。男性14例,女性3例,年龄36—61岁。7例于发病后12小时内入院,其余于发病后24小时内入院。其中前壁心肌梗塞包括,前间壁梗塞9例、前间壁并心尖部梗塞7例、广泛前壁梗塞5例。均以典型症状,常规12导联心电图变化和血清酶学改变,作为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依据。患者住院过程中,仍作常规处理。必要使用利尿剂和抗心律失常药(利多卡因6例、苯妥英钠3例)。 胸壁R波、Q波和ST段标测方法:前壁心肌梗塞患者,采用Maroko氏35个标测点进行标测;五个横  相似文献   

11.
右心室壁远较左心室壁薄,过去认为右室壁缺血不至于引起心肌坏死。近几年,对数组后下壁心肌梗塞死亡患者作细微病理检查,右室游离壁梗塞率高达43%。常规12导联心电图对右心室梗塞的诊断无甚价值,而加作右胸导联(V_3R-V_5R)心电图成为诊断右室梗塞的一种基本方法。鉴于右胸部不同部位导联的正常心电图特征尚未完全了解,对正常孕妇临产前右胸导联正常心电图特征尚未见报导,作者对53例正常孕妇右胸导联(V_3R-V_5R)心电图QRS波形态进行检测分析:旨在提供正常孕妇临产前右胸导联心电图的正常值应用于临床。 1 材料与方法 所有病例均无心脏病史且常规心电图无特殊异常。年龄20—35岁。V_3R、V_4R、V_5R的探查电极均  相似文献   

12.
异常Q 波是心肌梗塞患者典型心电图表现之一,人们经常根据异常Q 波的存在以及发生异常Q 波的导联,对心肌梗塞进行诊断和定位。但是,心电图上所显示的异常Q 波决非均由心肌梗塞所致。有很多情况可形成非梗塞性Q 波。因此,我们对存在异常Q 波的  相似文献   

13.
骆俊明 《心电学杂志》1994,13(4):230-230
很多临床医生强调右胸导联记录心电图对诊断右室心肌梗塞合并下壁心肌梗塞的重要性。然而,当采用Grant的心电图分析方法时,就可不需要记录附加导联,如V_(3R)、V_(4R)来判断右室心肌梗塞。本文旨在讨论右室梗塞合并下壁梗塞时常规12导联心电图的异常表现。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讨下壁心肌梗塞时围梗塞期传导阻滞的存在与心室晚电位的关系。方法用标准12导联心电图和信息叠加心电图(SAECG)对70例(年龄25~77岁)经临床和心电图证实有 Q 波的下壁心肌梗塞进行分析。全部病例都至少有2个下壁导联Q 波超过30ms,不包括有束支和室内传导阻滞及其它梗塞区导联有诊断性 Q 波。将病人分为围梗塞期传导阻滞组(PERI,23例),无围梗塞期传导阻滞组(NoPERI,47例)。  相似文献   

15.
急性右室心肌梗塞的早期诊断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回顾性分析46例急性右室心肌梗塞(右室梗塞)患者早期临床表现、心电图特征及误漏诊情况,结果表明,早期误漏诊率为39%.由于右室梗塞多合并左室下壁或后壁梗塞发生,临床表现不甚典型,且缺乏特异性,右胸导联心电图及血液动力学监测和床边超声心动图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因此,对所有拟诊心肌梗塞的患者应加作全胸导联心电图,并对右室梗塞早期临床表现和常规12导联心电图上的相关指标在急性右室梗塞早期诊断中的价值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所谓“隐性心肌梗塞”即无急性心肌梗塞(AMI)发作史的陈旧性心肌梗塞。临床上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心电图、X线、超声心动图等改变。在诊断隐性心梗前,病人有活动后的心悸,气短,劳累或情绪变化时出现心前区的轻度闷痛。病人均杏认曾患过AMI,肺心病、心肌病,肺梗塞及脑血管意外等疾病。但经心电图检查,却发现异常的Q波(Q波时间≤0.04″,振幅≥R 1/4)。本文7例均符合陈旧性心肌梗塞的诊断标  相似文献   

17.
右室梗塞的心电图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右室梗塞的心电图改变和诊断标准,对5例患者采用CR_(3R)、CR_(5R)、CR_(7R)、V_(7R)和V_(8R)导联描记心电图,结果ST段抬高出现于发病后5—8小时,抬高幅度为0.15—0.3mV,持续8—15天,较V_(3R)-V_(6R)显著。另外尚出现具有诊断意义的坏死性Q波,而20例对照者无一出现Q或QS波。并就沿用的右室梗塞诊断标准作了评价,讨论双极、单极右胸导联的区别,提出急性左室前壁心肌梗塞合并右室梗塞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随着冠心病发病率和急性心肌梗塞存活率的增加,再发性心肌梗塞亦逐渐增加。再发心肌梗塞心肌损伤面积大,预后差。预防再梗塞的发生对病死率的降低有重要意义。一、再梗塞的定义一般来讲,在有明确心肌梗塞后出现心电图及酶学的改变,符合心肌梗塞的诊断标准即为再梗塞,但目前临床上还没有严格的标准来区分梗塞面积的扩展与再梗塞,严格的来讲梗塞面积的扩展属于早期再梗塞。从病理上区分,梗塞面积扩展是原梗  相似文献   

19.
心电图学一般不将右胸导联心电图作常规描述,亦缺少标准图形。仅见于文献报道。而右胸导联心电图左右室梗塞的诊断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病理性Q波是心梗的特征性改变,但正常右胸导联心电图即可呈  相似文献   

20.
急笥心肌梗塞诊断及抢救成功率的提高 ,使再发心肌梗塞的人数增多。为探讨再梗塞患者临床特点及发病因素 ,现将 4 8例再发性心肌梗塞进行回顾性分析 ,供临床参考。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男 4 1例 ,女 7例 ,年龄 51~ 81岁 ,平均 6 6 .3岁。再梗塞距初发梗塞间隔时间为 3月~ 10年。其中高脂血症 31例 ,高血压 2 0例 ,糖尿病 18例。1.2 再发性心肌梗塞诊断标准既往有明确的心肌梗塞病史和 (或 )心电图、心向量图有陈旧性心肌梗塞改变 ,入院时有新的急性心肌梗塞的心电图改变或原梗塞图改变或原梗塞图形出现动态变化 ,同时伴有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