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采用荟萃分析的方法对Ⅰ型干扰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有效性进行系统评价.方法:检索Pub Med、EMBASE、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BM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所有关于Ⅰ型干扰素治疗UC的随机对照研究.应用比值比(odds ratio,OR)及其95%CI为疗效分析统计量,采用Rev Man5.1进行荟萃分析,比较干扰素与安慰剂治疗UC的有效缓解率及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共4篇文献纳入荟萃分析.结果显示,Ⅰ型干扰素治疗UC与安慰剂相比,有效缓解率无明显差异(OR=1.23,95%CI:0.76-2.01,P=0.40),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OR=1.44,95%CI:0.21-9.82,P=0.71).结论:应用Ⅰ型干扰素治疗UC患者,其疗效不优于安慰剂.  相似文献   

2.
目前,临床上用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虽有一定疗效,但由于不良反应严重而限制了其应用。近年来,我们应用奥沙拉秦钠治疗UC,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方法]8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8例,对照组40例,分别应用中西医结合和单纯西药治疗UC。[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且显效时间短(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UC有较好的疗效,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4.
甲硝唑锡类散联合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甲硝唑锡类散灌肠治疗急性期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方法 选用随机对照双盲方法将54例UC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甲硝唑锡类散灌肠,对照组用庆大霉素、利多卡因灌肠,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2.8%、65.4%(P<0.01),结肠镜下肠黏膜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9.2%、69.2%(P<0.05).结论 甲硝唑锡类散灌肠治疗急性期UC疗效明显优于庆大霉素、利多卡因.  相似文献   

5.
康复新液联合西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联合西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方法]78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38例。分别应用康复新联合西药和单纯西药保留灌肠治疗UC。[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且显效时间短(P〈0.05)。[结论]康复新液联合西药保留灌肠治疗UC有较好的疗效,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对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临床疗效及肠黏膜的作用。方法将符合UC标准的4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抗炎治疗,治疗组采用传统抗炎治疗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内镜下肠黏膜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重度UC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中、重度UC患者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轻、中度UC患者临床疗效与对照组轻、中度UC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营养作为对活动期UC患者的辅助治疗,其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沈骏  冉志华  童锦禄  萧树东 《胃肠病学》2007,12(11):685-690
为找到改善溃疡性结肠炎(UC)疗效的方法,已进行了许多努力。不同研究显示肝素在UC治疗中的疗效不同。目的:评价肝素是否适用于治疗UC患者。方法:对随机对照试验行荟萃分析,比较肝素治疗和传统治疗对UC患者的疗效,计算OR值,评估试验质量和异质性,并行亚型和敏感性分析。结果:最终纳入8项研究。肝素治疗组(包括普通肝素组和低分子量肝素组)的疾病缓解率与传统治疗组无显著差异(P〉0.05)。肝素治疗组的疾病缓解率与安慰剂组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肝素治疗UC患者,其疗效不优于传统治疗。  相似文献   

8.
背景临床工作中,常加用益生菌来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但其在UC的治疗中到底发挥多大的作用、在哪一阶段起作用,目前尚无定论.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比较益生菌与安慰剂在成人UC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Pub Med, EMBASE, Cochrane Library,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有关益生菌与安慰剂在UC治疗中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结果 14项RCTs共计869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关于UC诱导缓解的研究有9项RCTs,关于维持治疗的有5项RCTs.比较其在UC诱导缓解中的作用,发现益生菌对比安慰剂的缓解率分别为45.5%、34.7%, RR=1.36,95%CI:1.11-1.66),二者有统计学意义(P=0.002),各研究之间不存在异质性(χ~2=11.81, P=0.16, I~2=32%);比较其在UC维持治疗中的作用,发现各研究间存在异质性(P=0.09, I~2=72%),进一步亚组分析发现,单独应用益生菌较单独应用安慰剂有效(P=0.004),而益生菌联合应用其他药物(5-ASA、美沙拉嗪、激素和硫唑嘌呤)与安慰剂联合其他药物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95);比较益生菌与安慰剂在UC治疗中的安全性,发现二者副作用相近,分别为23.1%、15.3%,二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86).结论在UC诱导缓解中,无论单独应用益生菌还是益生菌联合其他药物的作用比安慰剂效果好;在UC维持治疗中,单用益生菌的作用比安慰剂效果好,但合用其他药物时,益生菌无明显优势;二者在UC治疗中的安全性相近.  相似文献   

9.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炎症性肠病,尽管其确切病因尚不十分明确,但有证据显示其发病与环境、遗传、感染及免疫因素有关,细胞因子网络及黏附分子在UC的发病中起到了莺要作用[1-3].奥沙拉嗪钠是一种治疗UC的新药,对轻中度患者有较好的疗效,但对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报道较少.我们应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奥沙拉嗪纳治疗前后UC患者结肠黏膜中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标准型吞噬细胞膜糖蛋白(CD44s)表达的变化情况,进一步阐明其对UC的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10.
微生态制剂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佳莹  丁士刚 《胃肠病学》2009,14(4):243-245
微生态制剂定义为可促进肠道菌群平衡的微生物和物质。近年肠道菌群在溃疡性结肠炎(UC)发病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研究显示微生态制剂在UC诱导和维持缓解以及预防复发和并发症的发生中均有一定疗效,且不良反应较传统治疗少,因此有望成为治疗UC的新策略。本文就近年微生态制剂在UC治疗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重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特点与治疗转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重型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及治疗转归,寻找提示疗效及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住院重型UC患者的病例资料.记录临床表现及诊疗经过,对柳氮磺胺吡啶(SASP)/5氨基水杨酸(5-ASA)、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疗效进行评价,并对手术病例进行分析.结果重型UC患者占同期住院UC患者的28.5%(41/144),其中17.1%(7/41)伴肠道外表现;92.7%(38/41)为全结肠型病变,初发型、慢性持续型及慢性复发型分别占36.9%(15/41)、36.9%(15/41)和26.8%(11/41);控制急性发作主要药物为激素,占61.0%(25/41);31例(75.6%)重型UC经药物治疗缓解,7例(17.1%)最终手术治疗.发病年龄轻、全结肠病变、低血红蛋白、低血清白蛋白是提示药物疗效差、需手术治疗的相关因素.结论对于重型UC,除积极系统的药物治疗外,应及时评估药物疗效及手术需求.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美沙拉嗪与康复新液联合治疗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及疗效.方法 83例UC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1组单独口服美沙拉嗪1.0g,3次/d;治疗2组除口服美沙拉嗪外,将康复新液30 mL加入生理盐水150 mL中灌肠,每晚1次;两组均连续治疗30 d,治疗前后检测血清IL-1、IL-8、TNF-α水平,复查结肠镜了解疗效.同时选择80例健康查体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UC组血清IL-1、IL-8、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2组血清IL-1、IL-8、TNF-α水平下降幅度较治疗1组显著(P均<0.05),临床疗效亦优于治疗1组(P<0.05).结论 UC患者存在细胞因子异常,美沙拉嗪与康复新液联合治疗比单用美沙拉嗪治疗具有更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日益增加的研究结果表明,肠道菌群紊乱是诱发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应用益生菌治疗UC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简述益生菌治疗UC的效果及其在信号转导途径中的作用靶标.  相似文献   

14.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反复发作、迁延进展的肠道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近年来生物制剂已用于治疗UC,其疗效优于传统的治疗药物,但也带来诸多不可避免的问题。本文就生物制剂在中重度UC中的应用、药物浓度监测以及用药过程中的特殊情况和处理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饮食的精细化及高脂饮食摄入量的增加,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逐渐成为常见消化系统疾病和慢性腹泻的重要原因.该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部分患者可进一步发展为结肠癌.目前,关于UC的病理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临床上多使用抗炎药物对其进行,但疗效均不理想.因此,建立简便有效的动物模型对深入研究UC的发病机制及新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建立UC动物模型的方法有多种,本文针对实验常用动物大鼠、小鼠,就化学物质诱导法建立UC模型的机制、特点及其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二丙酸倍氯米松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及对P-选择素、ICAM-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UC的价值.方法 将58例活动期UC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口服美沙拉嗪作为基础治疗.治疗组(n=32)采用二丙酸倍氯米松保留灌肠;对照组(n=26)应用氢化可的松保留灌肠.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75% vs 80.77%),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P-选择素、ICAM-1表达强度与炎症程度有关(P均<0.01),二丙酸倍氯米松组治疗后其表达程度明显减弱(P<0.01),而氢化可的松组无明显下降(P>0.05).结论 二丙酸倍氯米松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疗效,下调组织中黏附分子的表达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炎症性肠病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炎症性肠病(IBD)的病因致今未明,因此缺乏特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与克隆病(CD)的治疗原则基本相同,但二者在近期疗效与防止复发方面则有区别,一般在UC优于CD.本病应以内科治疗为主,手术仅适用于UC有中毒性巨结肠经积  相似文献   

18.
叶酸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60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溃疡性结肠炎(UC)是我国常见多发病,病因复杂,且尚未完全明了,治疗方法繁多.为探索更佳治疗途径,1990-01/1997-01,笔者以叶酸口服为主,配合中药灌肠治疗UC 360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侯鹏飞 《山东医药》2008,48(9):116-117
检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评估其与其他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和对临床疗效的诊断价值.发现活动期UC患者血清CRP水平比缓解期患者和健康者明显升高,且活动期UC患者的血清CRP水平与临床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活动性UC患者经激素和美沙拉嗪治疗后,病情得到缓解,血清CRP水平明显下降.认为CRP水平可以反映UC患者的临床严重程度,为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了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0.
背景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患者粪便中部分蛋白、外周血实验室指标与黏膜愈合等预后有关.但目前关于UC治疗前各项临床指标与治疗后内镜下进展的关系并未完全明确. UC内镜严重程度指数(UC endoscopic index of severity,UCEIS)是评估UC疗效的重要工具,包含了血管形态、出血、糜烂与溃疡3个项目.本研究通过分析溃疡性结肠炎治疗后内镜下不同进展情况的因素,以便临床医生更好的预测疗效.目的 分析UC治疗后内镜下不同进展情况的预测因素.方法 选择杭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UC患者156例,按照治疗后内镜下血管形态、出血、糜烂与溃疡是否进展,分为进展组与未进展组,收集并比较两组各项临床指标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UC治疗后内镜下进展的影响因素.结果 血管形态进展组与未进展组治疗前血清白蛋白、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以及血小板体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进展组与未进展组治疗前病变范围、血小板体积以及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