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皮肤色素沉着在很大程度上受黑素小体向角质形成细胞内转运和再分布、降解的影响。而目前发现黑素小体转运的重要调节剂是蛋白酶活性受体2(PAR-2),上调或下调PAR-2活性可提高或减少黑素体转运并影响色素沉着。应用蛋白酶激活受体-2抑制剂在治疗皮肤色素沉着疾病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白癜风患者血浆与皮肤组织液β-内啡肽水平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β-内啡肽在白癜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以125I放免药盒检测了40例白癜风患者血浆及其中33例患者皮肤组织液β-内啡肽水平。结果 白癜风泛发型(11.74±3.47pmol/L,以下单位同)、局限型(8.31±2.57)与节段型(8.61±2.61)患者血浆β-内啡肽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6.69±1.46).局限型与节段型白癜风皮损处皮肤组织液β-内啡肽水平(分别为9.25±4.49,10.24±4.37)明显高于非皮损处(分别为5.50±2.84,6.12±1.61).泛发型患者皮损处与非皮损处组织液β-内啡肽水平均有升高,二者差异无显着性。结论 β-内啡肽可能在白癜风的发病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免疫-神经-皮肤网络与紫外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皮肤中的神经纤维可以分泌多种神经调质如降钙素基因相关肽、P物质、神经肽Y等。皮肤中的角质形成细胞、黑素细胞、成纤维细胞都有表达阿黑皮素原及其衍生肽包括促肾上腺皮质激素、α-促黑素等神经肽的潜力。神经肽还可来自于免疫细胞,如朗格汉斯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他们之间形成一个复杂的免疫神经皮肤网络。紫外线照射皮肤可以调节这个网络合成和分泌神经调质,导致黑素合成和免疫抑制反应的发生,在皮肤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 探讨β -内啡肽 (β-endorphin ,β-EP)、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是否与SLE的发病有关。方法 :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 30例SLE患者血浆β-内啡肽、ACTH水平 ,并与 2 0例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结果 : SLE患者血浆β-内啡肽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 ,P <0 .0 1;ACTH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结论 : 结果表明β-内啡肽与SLE发病可能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μ-阿片系统在特应性皮炎表皮中的表达及其在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以特应性皮炎模型鼠为研究对象,分为阴性对照组、治疗前组、纳洛酮组、0.9%氯化钠溶液组4个组.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对纳洛酮(μ-阿片受体拮抗剂)治疗前后小鼠表皮的μ-阿片受体及其配体β-内啡肽的mR-NA的表达进行研究,同时对治疗前后小鼠皮损严重度评分及病理进行比较.结果 特应性皮炎模型鼠在治疗前表皮的μ-阿片受体的表达较正常小鼠明显下调(t=2.549,P<0.05),经纳洛酮治疗后其μ-阿片受体的表达重新上调,与正常小鼠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71,P>0.05).表皮的β-内啡肽的表达在正常小鼠及特应性皮炎模型鼠的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纳洛酮治疗后,特应性皮炎模型鼠的皮损严重度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t=8.338,P<0.01),并与病理学改变一致.结论 纳洛酮作为一种μ-阿片受体拮抗剂,对特应性皮炎具有一定疗效,能使特应性皮炎模型鼠表皮μ-阿片受体的表达恢复正常,证明μ-阿片系统与特应性皮炎的发病机制存在着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6.
β-连环素与皮肤恶性黑素瘤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不同生长阶段皮肤恶黑中的β-连环素的表达,以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5例皮肤黑素瘤中β-连环素的表达水平。结果:β-连环素在皮肤恶黑的初始阶段、侵袭阶段、侵袭转移阶段、有淋巴结转移阶段、无淋巴结转移阶段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3.3%、65.4%、37.5%、35.7%和77.3%。结论:β-连环素阳性表达与皮肤恶黑的侵袭与转移程度呈负相关,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发生的部位无关,β-连环素对判断皮肤恶黑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β-内啡肽、组胺及Th1/Th2细胞免疫代表因子IL-6和IL-12P70在慢性特发性荨麻疹(CIU)患者血清中的水平.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46例CIU患者及34例正常人血清IL-6、IL-12P70、β-内啡肽及组胺的含量.结果:CIU患者血清中组胺和β-内啡肽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IL-12P70含量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IL-6含量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CIU患者血清中组胺与β-内啡肽水平成正相关(P<0.01),与IL-12P70水平成负相关(P<0.05);β-内啡肽与IL-12P70水平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神经精神因素可能通过刺激组胺释放引发和加重CIU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18β-甘草酸对鼠黑素瘤B16细胞酪氨酸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8β-甘草酸(glycyrrhizin,GR)是由1分子18β-甘草次酸(glycyrrhetinic acid。GA)和2分子葡萄醛酸构成的亲水性三萜皂苷,是甘草提取物中最重要的有效成分之一,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如抗炎、抗病毒、保肝解毒及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笔者观察了GR和GA对小鼠黑素瘤B16细胞黑素合成的影响,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Wnt/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的异常活化常与皮肤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导致通路异常的因素较多,如分泌性Wnt蛋白失调;通路蛋白分子或旁路调控分子的突变;病毒感染和其他通路交叉影响等.通路的致瘤机制及对肿瘤的生物学影响还存在组织特异性,而皮肤肿瘤种类多,且组织来源广泛.因此探索Wnt通路在皮肤肿瘤中差异及组织特异性将对肿瘤靶向治疗研究有指导意义.
Abstract:
The abnormal activation of Wnt/β-catenin signaling pathway is usually and closely related to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cutaneous tumors.There are various factors causing the abnormality of this pathway, such as deregulated expression of secreted Wnt protein, mutations of proteins involved in this pathway or regulatory molecules in bypass pathway, viral infection, interaction with other pathways, and so on.In addition, the tumorigenic mechanisms of this pathway and its biologcal effects on tumors are considered to be tissue-specific.However, the types and tissue origins of cutaneous tumors are various.Therefore, exploring the disparities and tissue specificity of Wnt pathway in cutaneous tumors will provide a guide to the targeted therapy of tumors.  相似文献   

10.
β-七叶皂甙钠治疗皮肤病尚未见临床报道,自1998年9月-2004年1月我科应用β-七叶皂甙钠治疗血管炎性皮肤病168例,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检测淋巴毒素β及淋巴毒素β受体(LTβR)在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CD)小鼠皮肤中的表达.方法 6~8周龄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5只和对照组10只,实验组外用2,4-二硝基氟苯建立ACD模型,对照组不行任何处置,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化的方法分别检测ACD小鼠发生皮炎的耳廓皮肤和对照组小鼠耳廓皮肤中淋巴毒素β mRNA、LTβR mRNA及淋巴毒素β、LTβR蛋白的表达.结果 15只ACD小鼠组织标本淋巴毒素β及LT-βR mRNA相对含量中位数分别为3.630、1.148,其四分位间距分别为1.187、0.617;10只对照组组织标本淋巴毒素β及LTβR mRNA相对含量中位数都为1.000,其四分位间距都为0.000.经秩和检验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ACD小鼠中淋巴毒素β和LTβR表达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小鼠皮损中淋巴毒素β及其受体mRNA相对含量升高,其蛋白表达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2.
维A酸受体在皮肤生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维A酸受体属于细胞核受体超家族成果,在皮肤的分化、增殖、炎症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现就维A酸受体在皮肤生理中的作用进行文献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白介素(IL)-22和IL-22相关的细胞因子受体在皮肤黑素瘤细胞中的生物学活性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方法:通过荧光素酶试验对信号转导子和催化子3(STAT3)活性的分析,观察IL-22与其受体(IL-22R)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基因转染技术和PCR检测,分析IL-22与IL-22R结合蛋白(IL-22BP)的相互关系。结果:IL-22与IL-10R、IL-22R结合后能够诱导信号转导子和STAT3活化。基因转染实验显示IL-22BP具有抑制IL-22活性的功能。结论:IL-22、IL-10R、IL-22R和IL-22BP在黑素瘤细胞中具有相互调节的作用。这种调节作用在皮肤黑素瘤的治疗中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Integrinβ1和CD44v6在皮肤黑素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Integrinβ1和CD44v6蛋白在36例皮肤黑素瘤、34例色素痣及31例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Integrinβ1在正常对照、色素痣和黑素瘤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41.9%,47.1%和77.7%,在黑素瘤组织中的表达强度显著高于色素痣和正常对照( P<0.05) ;CD44v6在正常对照、色素痣和黑素瘤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1.6%,58.8%和75.0%,三组间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Integrinβ1和CD44v6在黑素瘤IV~V级组和有淋巴结转移组中的表达强度显著高于I~III级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 (P<0.05);二者在黑素瘤组织中表达呈正相关(r=0.463,P<0.05).结论 Integrinβ1和CD44v6的表达与皮肤黑素瘤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5.
钠氢交换子调节因子-1是一种支架蛋白,其在调节离子转运、运输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同时还与膜-细胞骨架连接蛋白相互作用,可以稳定跨膜蛋白、参与构成上皮顶端微绒毛结构。它还是一种调节蛋白,能与30余种蛋白质作用并调节其功能。其基因的突变或杂合性丢失可导致肿瘤细胞的恶性程度增高,在正常细胞中通常为胞膜表达,发挥抑癌作用;胞膜不表达或在胞质及胞核中过表达则提示肿瘤恶性程度增加。在进一步的研究中除了不断探索其抗肿瘤的机制外,对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临床意义将成为研究萤点.  相似文献   

16.
Wnt信号转导通路与胚胎发育及肿瘤发生密切相关。目前认为Wnt通路的组成主要包括:细胞外因子Wnt、跨膜受体卷曲蛋白、散乱蛋白、结肠腺瘤样息肉病基因产物、β-连环蛋白及T细胞因子/淋巴样增强因子等一系列蛋白。细胞外因子Wnt激活的信号与受体结合后,通过胞质蛋白的一系列相互作用,能够使胞浆内β-连环蛋白保持稳定并累积,进而入核与转录因子T细胞因子/淋巴样增强因子联合作用激活靶基因的转录,而且在Wnt信号通路的不同阶段有各种蛋白因子进行调控。Wnt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与人类某些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7.
p73 基因是Kaghad 等在非洲绿猴细胞株(COS)细胞cDNA 文库中利用TRS-1 结合区和互补寡核苷酸杂交中偶然发现的,定位于人染色体1p36.2-1p36.3.p73 与p53 无论在基因水平还是在蛋白水平都有很高的同源性,在结构和功能上有很多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与血管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和半定量RT-PCR检测不同分期血管瘤中IGF-IR的表达水平,并与血管畸形及正常皮肤进行比较。结果:SP法和半定量RT-PCR结果均显示增殖期血管瘤内皮细胞IGF-IR表达水平增高,与血管畸形及正常皮肤组织间差异显著;而消退期的IGF-IR表达水平降低与血管畸形及正常皮肤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IGF-IR与血管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为寻找皮肤血管瘤的诊断与治疗的新靶点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转化生长因子(TGF)-β属于TGF-β超家族,具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TGF-β及其受体在毛囊中的表达具有部位和毛发周期的特异性,而且TGF-β在毛囊的形态学发生和周期性循环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该因子在毛囊生物学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黑素细胞痣及不同生长阶段恶性黑素瘤(简称恶黑)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β-连环蛋白(catenin)的表达,以探寻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链霉亲和素一生物素法(简称SP法)检测50例黑素细胞痣及65例皮肤恶黑中的VEGF及β-连环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VEG17在所有黑素细胞痣中表达阴性,而在皮肤恶黑的初始阶段、侵袭阶段、侵袭转移阶段、转移阶段、未转移阶段阳性率分别为33.3%、73.1%、87.5%、89.3%及50.0%。β-连环蛋白在所有黑素细胞痣中表达率为66%,在皮肤恶黑的初始阶段、侵袭阶段、侵袭转移阶段、转移阶段、未转移阶段阳性率分别为93.3%、65.40%、37.5%、35.7%、77.3%。结论:VEGF表达随皮肤恶黑的侵袭与转移程度有增加趋势;β-连环蛋白表达随皮肤恶黑的侵袭与转移程度有下调趋势;皮肤恶黑中的VEGF与β-连环蛋白表达无相关关系;VEGF与β-连环蛋白的检测对预测皮肤恶黑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