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预防和治疗铡草机致手外伤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6例铡草机致手外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9例清创后VSD覆盖,持续负压引流7~10 d;对照组37例清创后常规伤口换药治疗。两组二期均行皮瓣修复或游离植皮术修复皮肤缺损。结果治疗后感染:治疗组1例,对照组9例;治疗后二期皮瓣修复游离植皮时间:治疗组(7.9±1.9)d,对照组(12.5±2.1)d;治疗后伤口缩小面积:治疗组(6.1±1.2)cm2,对照组(1.8±1.5)cm2;总住院天数:治疗组(20.0±2.6)d,对照组(29.8±6.8)d。以上各项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0例感染患者经清创VSD覆盖、持续吸引加用敏感抗生素后均治愈。术后随访2~3个月,76例皮瓣及植皮均成活,无感染。结论 VSD可有效预防和治疗铡草机致手外伤感染,缩短了疗程,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铡草机所致不同类型断指的手术方法 和疗效.方法 单手指再植,应用传统方法 再植;多指、多节段再植应根据伤情、人员组成、再植的顺序等方面进行合理的规划后有序的进行再植;无再植条件的指体则进行残修、皮瓣修复或足趾再造.结果 36例患者离断79指、再植69指、成活63指,成活率91.3%.术后随访3月~2年,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分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44,良10,可6,差3,优良率85.7%.结论 铡草机所致的不同断指经严格掌握再植适应症、周密的手术计划与术中精细操作、术后精心护理和早期功能锻炼,再植指体存活率高,外观及功能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三黄液治疗发泡法致腕部感染的效果。方法 对22例腕部感染的患者,在加强全身用药的同时,局部创面用三黄液清洗并换药。予以精心护理。结果 22例患者中,18例治愈,4例好转。结论 三黄液治疗创面感染疗效显著,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手外伤的疗效。方法:对41例手外伤急性期未手术和手术后出现坏死、感染的患者采用祛腐散、生肌散、生肌膏结合抗生素、消肿及坏死骨咬除的方法治疗。结果:41例愈合时间9-68d,平均29d。结论:年龄、就诊时间、是否有骨外露以及是否行骨咬除对伤口愈合时间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就诊时间与愈合时间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6.
7.
目的探讨三黄液治疗发泡法致腕部感染的效果。方法对22例腕部感染的患者,在加强全身用药的同时,局部创面用三黄液清洗并换药,予以精心护理。结果22例患者中,18例治愈,4例好转。结论三黄液治疗创面感染疗效显著,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易感染因素在开放性手外伤早期处理中对感染率的影响。临床观察具显著性意义的易感染因素被控制后对感染率的影响。方法:将1974-1995年收治的开放性手术外伤545例分成2组,1974-1985年的病例为对照组,1986-1995年的病例为观察组,用电子计算机分别进行统计分析,观察易感染因素的显著性并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在观察组注意和控制具显著性易感染因素,观察其感染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开放性手外伤感染的易感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因开放性手外伤感染就诊的13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于其本次发病的各种诱发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本研究中根据创伤的不同类型并发感染者有Ⅰ级32例(23.5%),Ⅱ级44例(32.4%),Ⅲ级60例(44.1%),Ⅲ级明显高于其他两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诱发因素中污染程度因素为48例(35.3%),时限因素为34例(25.0%),气侯因素为26例(19.1%),止血完善因素为12例(8.8%),操作因素为8例(5.9%),皮肤覆盖因素为6例(4.4%),并发症因素为2例(1.5%),污染程度因素明显高于其他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放性手外伤感染中Ⅲ级受损程度并发感染的发生率高,其中污染程度因素占主导地位、其次是时限因素、气候因素、止血完善因素等,故对其易感因素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总结小儿手部严重鞭炮炸伤显微外科修复的经验。方法26例均采用显微外科方法进行处理,急诊一期修复23例,延迟修复3例,临床上根据不同的伤情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结果本组再造拇指及移植皮瓣均成活,伤口均Ⅰ期愈合;断指再植9例11指,成活7例9指,失败2例2指。经2年随访,手部外形及生长发育正常,对掌对指功能良好。结论在小儿手部严重爆炸伤时应尽早采用显微外科方法进行修复与重建,同时术前选择合适的修复与重建方案对于手术后效果也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补片相关性切口感染的处理策略。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6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收治的22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切口感染病例的临床表现、细菌培养、处理及预后情况,探讨其处理策略。
结果细菌培养情况:22例患者中17例(77.3%)细菌培养阳性,其中8例(47.1%)金黄色葡萄球菌,5例(29.4%)表皮葡萄球菌,4例(23.5%)大肠埃希菌。22例患者经过抗感染治疗和局部引流换药处理,13例痊愈,痊愈后1年内未复发;9例术后感染病程超过6个月,12个月后均采取手术完全去除补片,其中5例一期缝合,局部放置胶管引流患者,切口痊愈平均时间(21.5±4.5)d,1例(20.0%)复发;4例清创术后切口敞开引流,伤口痊愈平均时间(23.3±5.0)d,无复发病例。
结论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切口浅层感染多数经保守治疗可以痊愈,但是对于反复发作、超过6个月未痊愈的深层感染,应手术完全去除补片,彻底清创,敞开引流可以获得痊愈的同时避免复发。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介绍应用持续滴注法治疗再造耳感染的方法。方法取再造耳感染腔隙内的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在埋置再造耳郭支架的腔隙内放置2根引流管;引流管剪侧孔以利于滴注液流到腔隙内和收集流经腔隙的引流液。将生理盐水通过2个引流管对感染的软骨支架进行持续滴注。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行抗生素盐水滴注。经1周滴注后,先关闭上引流管12 h,抽取下引流管内的分泌物做细菌培养;结果示无细菌生长时拔出引流管,封闭腔隙。结果本组3例患者经持续滴注后控制了腔隙内感染,2例保住了再造耳支架,1例保住了耳后皮肤的完整性,避免了再造耳手术失败。结论持续滴注法能够有效控制再造耳感染,且可挽救被感染的再造耳。 相似文献
15.
手先天性并指畸形的治疗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 介绍手先天性并指畸形的治疗。方法 42例先天性并指畸形患者中,2指并指36例,多指并指6例;软组织并指30例,远节指骨骨性并指12例。均采用并指间背侧矩形皮瓣形成指蹼,指间掌背侧锯齿状皮瓣进行分指。皮瓣移位后指部外露创面用游离植皮覆盖,指端骨外露者用局部皮瓣覆盖。结果 3例的游离植皮部分坏死,创面经换药后愈合;39例的创面均I期愈合。术后1年12例失访,30例的指蹼坡度良好,指尖部软组织饱满,手术指的外展良好。12例术毕因指间关节侧弯,术后用支架纠正畸形,效果满意。结论 并指畸形的治疗关键是指蹼的形成,指间关节侧弯术后使用支架纠正为一良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胫骨骨感染的分期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胫骨骨感染的分期与治疗方法。方法1996年3月~2005年6月收治174例胫骨骨感染患者,将胫骨骨感染分为Ⅰ期(急性期)与Ⅱ期(慢性骨髓炎期)。Ⅰ期患者采用清创,更换内固定为外固定,邻近或局部皮瓣转移覆盖创面治疗。Ⅱ期采用清除病灶,去除死骨、皮瓣或肌皮瓣填充死腔,改善局部血运并覆盖创面,术后持续冲洗并应用敏感抗生素治疗。结果174患者术后获1~5年(平均29个月)随访。所有皮瓣全部成活,骨感染全部治愈且无复发。160例患者骨折获一期愈合,14例Ⅱ期患者因骨缺损或骨不愈合而再次植骨治疗获得愈合。13例轻度跛行,7例因肢体短缩、关节倡直及其它合并症重度跛行,154例患者行走正常并恢复原有工作。结论胫骨骨感染的分期对治疗有指导意义,只有采取个体化治疗手段,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其中重建感染局部的血液循环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全髋置换术后感染的治疗方法。方法 本组 15例全髋置换术后感染 ,术前细菌培养 13例阳性 ,应用万古霉素骨水泥进行翻修 ,3例行一期翻修 ,12例行二期翻修 ,术后随访 ,观察疗效。结果 全部病例获得随访 ,平均 16个月 ,所有病例伤口均一期愈合 ,无一例复发。术后髋关节功能明显改善 ,Harris评分为 76~ 93分 ,较术前提高 4 6分。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采用一期或二期翻修应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决定 ,局部应用万古霉素骨水泥能提高疗效 ,并有利于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8.
手部创面的细菌分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开放性手外伤创面常见污染细菌的种类及敏感抗生素。方法 200例开放性手外伤,于急诊室、手术室刷洗创面后、清创后、关闭伤口前分四次取材,作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急诊室、手术室刷洗创面后,清创后及关闭伤口前的细菌检出率分别为71.5%(143/200)、74.0%(148/200)、33.5%(67/200)及25.50%(51/200)。术后伤口感染率为3.5%(7/200)。对环丙沙星及头孢噻肟敏感性最高。结论 开放性手外伤创面菌种分布广泛,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彻底的清创及保持手术室常用器具的清洁是降低术后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治疗假体置换术后感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治疗方法。方法:1998年1月~2002年6月共收治7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采用一期全髋关节翻修术3例,二期全髋关节翻修术4例,术后平均随访14个月。结果:患者髋关节评分平均提高37.6分(Harris评分),经随访无一例感染患者复发。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经过彻底清创和使用有效抗生素治疗后,可一期或二期进行全髋关节翻修术,治疗假体周围感染,改善患肢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20.
手部慢性特殊感染病灶中分支杆菌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应用Nest-PCR检测技术对普通细菌培养阴性的手部慢性特殊感染患者提供有效的诊治依据。方法对15例手部慢性特殊感染病灶,除一般的病理、普通及特殊细菌培养、直接抗酸染色检查外,应用Nest-PCR技术来检测感染病灶中的分支杆菌,并对分支杆菌进行核酸测序分型。结果15例中普通及特殊细菌培养、直接抗酸染色均呈阴性。病理检查:结核性肉芽肿1例,结核样肉芽肿3例,结节性肉芽肿4例,慢性肉芽肿性炎7例。应用Nest—PCR检测技术,测出9例为非结核分支杆菌(Non-tuberculous myrcobacterium,NTM)阳性,结核杆菌为0。经核酸测序分型属海分支型5例,堪萨斯/胃型2例,鸟分支型1例,龟/脓肿型1例。结论Nest-PCR检测弥补了肺外分支杆菌培养阳性率低下的缺陷,证实了NTM感染,尤其是海分支杆菌远比结核菌常见,是沿海地区手部慢性特殊感染的主要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