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分析探讨急诊床旁B超对创伤患者气胸诊断的特异性以及敏感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82例急诊创伤疑似气胸的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床旁B超检查、胸部X线片检查以及胸部CT检查;以胸部CT检查为金标准,对比床旁B超检查和胸部X线片对创伤气胸患者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准确度.结果:床旁B超诊断的符合率为97.67%,X线片诊断符合率为37.20%,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超诊断与CT诊断的一致性较好(Kappa=0.877,P<0.05);X线片诊断与CT诊断的一致性较差(Kappa=0.287,P<0.05);B超诊断耗时均显著低于CT诊断和X线片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创伤性气胸患者采用B超诊断安全性高、操作方便,且具有无创、快速、可以动态观察等优点,且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敏感性和特异性,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5例恶性胸膜间皮瘤,进行X线与B超影像学检查,分析了X线与B超相结合检查优点。B超对诊断胸膜疾病具有独到之处,可弥补X线检查不足,有利于提高对本病正确诊断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X线、CT及B超对胃肠道穿孔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腹部X线、CT与B超对胃肠道穿孔的诊断价值及漏诊原因。方法:全组43例均经X线 照片检查,其中23例同时行B超检查、13例行CT检查。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果:X线检出隔下 游离气体29例,阳性率67.44%(29/43);B超检出腹腔积气3例,阳性率13.04%(3/23),检出腹腔积液10例, 总阳性率56.52%(13/23);CT检出气腹体征10例,阳性率76.92%(10/13),腹腔积液12例,总阳性率92. 31%(12/13)。X线、CT气腹征检出率较B超均有显著差异性(P<0.005),CT与B超检查总阳性率比较有显 著差异性(P<0.05)。结论:X线与CT对气腹征均有较高的敏感性,CT的特异性高。胃肠道穿孔应首选X线 并结合B超检查,根据病情需要可进行CT检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乳腺钼靶X线和乳腺B超对女性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4例乳腺癌患者的乳腺钼靶X线及乳腺B超检查结果,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乳腺钼靶X线和乳腺B超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79.27%(130/164)?82.32%(135/164),而假阴性率分别为20.73%(34/164)?17.68%(29/16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钼靶X线与乳腺B超的联合诊断正确率为92.07%(151/164),与单纯钼靶X线或B超检查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乳腺B超可作为钼靶X线的重要补充,以提高诊断正确率,降低假阴性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三种检查上消化道方法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B超下口服胃显影剂 ,X线钡剂造影结合胃镜检查及活检 ,共检查 86例患者 ,三种检查相隔时间不超过半月。结果 :本组病例术前 B超诊断正确的 75例 ,正确率为 87.2 1% ,X线钡剂造影正确的 70例 ,正确率为 81.4% ,胃镜肉眼结合活检诊断正确的 79例 ,正确率为 91.86 %。结论 :B超检查操作简单 ,病人易于接受 ,但有一定的限度 ,三种检查方法联合使用可明显提高上消化道病变的诊断 ,特别是对胃肿瘤的诊断 ,正确率可达 95 .74%。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钼钯X线和彩超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5例乳腺疾病患者进行钼钯X线和彩超检查,所有患者均进行了穿刺或手术活检,将病理组织学结果与钼钯X线和彩超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钼靶X线正确诊断良性肿瘤27例,正确诊断率79.41%;恶性肿瘤27例,正确诊断率87.10%。彩超检查正确诊断良性肿瘤31例,正确诊断率91.18%;恶性肿瘤25例,正确诊断率80.65%。结论:彩超对良性乳腺疾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钼靶X线对乳腺癌有较高的诊断价值,2种检查各有优缺点。必要时可进行超声及钼靶X线联合检查以降低漏诊、漏诊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B超和X线对输尿管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6 3例输尿管疾病的B超、X线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B超、X线对输尿管疾病均有较高的诊断率 ,分别为 81.0 %和 90 .5 % ,B超对位于上段的输尿管疾病诊断率较高 ,X线则可补充其不足。结论 :B超应为首选方法 ,二者酌情联合 ,可提高输尿管疾病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8.
B超在肋骨骨折法医学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B超检查在肋骨骨折法医学鉴定中的应用.方法 对17例外伤后经X线检查确诊有肋骨骨折的受检者进行B超检查;对9例外伤后有肋骨骨折临床表现的受检者进行B超及X线对比检查.结果 17例X线检查阳性者,B超检查符合率为100%;9例B超检查阳性者,X线检查阳性率仅为22.2%.结论 B超检查在诊断肋骨骨折中优于X线检查,在法医学鉴定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B超与钼靶X线摄片诊断乳腺疾病的诊断差异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164例乳腺疾病患者临床资料,患者术后均行病理检查确诊,其中乳腺癌52例,乳腺良性疾病112例,术前均进行B超、钼靶X线摄片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 的检出率并分析其影像学特点.结果 B超组对乳腺良性疾病的检出率为87.5%高于钼靶组6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超组对乳腺癌的检出率为59.6%低于钼靶组8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患者血流阻力指数、纵横比及搏动指数均高于乳腺良性疾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超对乳腺良性疾病诊断检出率较高,而钼靶X线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则较高,临床应结合诊断经验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 .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乳腺钼靶X线摄影诊断乳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辽宁省大石桥市中心医院2010年7月~2015年7月经穿刺或手术确诊的152例乳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乳腺钼靶X线摄影诊断结果 、B超诊断结果 、两者联合诊断结果 与病理结果 进行对照,比较各种方法 诊断乳腺癌的准确性以及不同乳腺质地对两种诊断方法 灵敏度的影响.结果 钼靶X线摄影诊断的符合135例,符合率88.8%,高于B超诊断符合率77.6%,钼靶X线摄影和B超联合诊断乳腺癌的符合148例,符合率97.4%,高于钼靶X线摄影符合率88.8%和B超单独诊断符合率7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超诊断极高密度型和不均匀密度增高型乳腺癌的灵敏度分别为87.8%和88.4%,高于钼靶X线摄影,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钼靶X线摄影诊断乳腺癌较B超诊断更具准确性,但是B超对高密度型和不均匀密度增高型乳腺癌更敏感;两者联合应用时,能提高对乳腺癌诊断的准确性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11.
廖学峰 《当代医学》2021,27(13):138-139
目的探讨涂片检查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收集的120例标本,先实施涂片染色检查,然后进行细菌培养,分析微生物检出率,并分析不同类型的合格标本与培养阳性符合率。结果120例标本中,总检出微生物116例,革兰阴性菌占比最高,为68.10%;革兰阳性菌占比为18.97%;真菌占比12.93%。经涂片检查、细菌培养后发现,胸腹水、脓液、尿液及痰液阳性符合率分别为75.00%、90.91%、70.00%和76.92%。结论细菌培养前,实施微生物标本涂片镜检,有助于提高送检标本质量,避免培养结果误差,进而提高标本培养阳性检出率,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2.
临床多站式考核在物理诊断学技能考核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诊断学是一门实践性和技能性很强的学科,为了让学生全面熟练的掌握物理诊断学基本技能,我校加强了诊断学技能训练的考核,并成功将临床多站式考试引入物理诊断学技能考试之中。结合我校临床教学改革成功经验和我校办学实际,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物理诊断学多站式技能考核方法。该考核方法,能够客现、可信、全面、公平地评价医学生的技能操作,拓展了学生的临床思维,培养了其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3.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医学生毕业考试中的应用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广州医学院改革传统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毕业考试方式,采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以闭卷笔试考核学生临床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实践操作与现场口试考核学生的临床技能及相关知识。实践证明,这种考试方式能够比较全面、客观地评价教学效果,引导医学生在实习中重视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的密切结合,促进临床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随着计算机的应用与普及,医院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已成为医院管理现代化的标志."军字1号"工程的实施为检验信息管理工作实现计算机网络化管理提供了条件.同时,改善了工作环境,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减轻了劳动强度;增加了收费和检验结果的透明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肺功能检查在体检人群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在本科实施肺功能检查的2388例体检人群,统计分析所有研究对象的检测结果.结果 不同职业人群通气障碍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人群通气障碍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不同程度的限制性通气障碍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功能检查是检测体检人群健康的关键依据,通过应用性能较高的仪器,能促使体检人群积极配合,从而发展为检测工作的重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分析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006年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入学复试能力倾向测试情况,为建立适合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的测试选拔体系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年参加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复试的81名考生的笔试成绩、专业能力口试成绩和能力倾向测试成绩进行分析,并对不同类别的考生进行比较。结果男女考生能力倾向测试平均成绩分别为70.75分和66.71分;具有初级、中级、高级职称的考生能力倾向测试的平均成绩分别为69.25分、67.70分和64.37分;科技人员、行政干部、军人与其他人员的能力倾向测试的平均成绩分别为67.35分、70.36分、68.50分和67.33分。考生的能力倾向测试成绩与笔试成绩没有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217。结论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入学复试应当致力于选拔具有较强工作实践能力或具有培养潜力的人才。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8):84-87
目的探讨计算机网络体检系统在职业健康检查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4~2015年我院职业健康检查劳动者的个人信息及体检结果,将2015年接受计算机网络体检系统体检的劳动者定义为研究组,将2014年采取传统职业健康检查体检的劳动者定义为对照组。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个人报告周期、单位报告周期、替检及漏检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个人报告周期及单位报告周期分别为[(1.3±0.3)d vs(2.7±0.6)d]、[(9.7±2.5)d vs(11.6±3.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替检、漏检发生率分别为(0.007%vs 0.110%)、(0.030%vs 0.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计算机网络体检系统运用于职业健康检查中,可以提高医务人员工作效率,避免替检、漏检及纸质报告的字迹潦草,实现健康档案无纸化管理,实现各部门体检数据网络传输及数据共享。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在肾脏生化检验中分级检验的应用效果与意义探讨。方法:将检验科收取的68例肾脏生化检验标本,随机分成两组,采取常规检验方式称为对照组,另采取分级检验方式称为分级组。观察两组检验效果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两组检测标本在胱抑素C的阳性率检测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级组血尿素氮、血肌酐阳性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分级检验法在肾脏生化检查中,可提升诊断准确率,更有效分析肾小球滤过功能指标,避免误诊与漏诊,为临床医生的诊疗提供重要诊断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20.
医学毕业考试是医学生在校期间的最后一次考试.和国家执业医师考试组织毕业考试能更好地规范医学生技能培训,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完成实习任务;考官和考核标准相对统一,具有更强的客观性;并且节约人力物力.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临床场景模拟不够真实,记忆性知识比重增加,综合能力比重相对较少等.如何在保证客观性的基础上,尽可能模拟真实临床情景,拓宽考核面是今后在组织毕业考试时应不断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