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报告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应用和初步体会。方法:22例冠心病患者(男18例,女4例,年龄49~74岁。平均62·7岁)。均在全麻常温下经胸骨正中切口行OPCAB术,人均远端吻合口3·0±0·9个。结果:全组1例死亡,其余恢复顺利,疗效满意。术后平均呼吸机辅助时间1194·7分钟,人均输血788·2ml,术后患者心绞痛症状均消失,心功能改善。结论:OPCAB安全、有效,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冠心病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报告了1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的护理。术前主要积极改善心脏功能和控制高血压合并症的治疗,完善各项检查,做好心理护理等;术后稳定循环功能,维持水,电解质,控制疼痛,预防和及时和处理心律失常,减轻心脏做功,预防冠状动脉痉挛,积极预防并发症等。经过43d的治疗和精心护理,患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3.
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的现状、围术期监护进行了综述,强调了OP-CAB后的心肌保护及血流动力学监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经验和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病人的围术期资料。结果:共旁路移植血管20支(平均2.2支/例)。全组无死亡,无围术期心肌梗塞或心律失常。术后心绞痛等症状彻底消失,心功能改善。结论: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选择相关手术适应证,良好的术野显露和吻合操作、稳定的血流动力学状态,是取得良好手术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张翀  倪一鸣  金涛  马量 《浙江临床医学》2004,6(12):1035-1036
目的总结分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早期临床结果和经验.方法2001年至今本科完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38例,男33例,女5例;年龄44~78岁;左主干病变6例,单支病变2例,双支病变9例,3支病变27例;左心室射血分数平均(0.52±0.16).结果常规正中胸骨切口共行冠状动脉搭桥90支,其中单支6例,双支15例,3支14例,4支3例,乳内动脉桥数为27支,大隐静脉桥数为63支.2例术后使用了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住院死亡1例,37例痊愈出院.结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安全可行,手术和术后并发症少,早期临床效果满意,远期效果有待于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6.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是指在非体外循环下在冠状动脉狭窄的近端与远端之间建立一条通道,使血液供达狭窄部位而到达远端,主要致力于改善冠状动脉供血,增加心肌的血液供应。所用材料为胸廓内动脉、桡动脉、大隐静脉、小隐静脉、腹壁下动脉及胃网膜动脉等。OPCABG这种术式难度非常高,术者操作极其精细、到位,要求手术医生要有极丰富的外科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7.
总结分析33例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护理方法。通过对血流动力学、氧合情况和血管活性药物的监测,加强呼吸道护理等,保证了手术的成功,有效缩短了病人的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8.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20例护理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20例冠心病患者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并给予密切护理配合.结果患者术中均血流动力学稳定,无一例改为体外循环手术;术后除1例因左心功能不全、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死亡之外,其余均痊愈出院.认为做好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护理配合,可缩短手术时间,预防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9.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是指在非体外循环下在冠状动脉狭窄的近端与远端之间建立一条通道,使血液供达狭窄部位而到达远端,主要致力于改善冠状动脉供血,增加心肌的血液供应[1]。所用材料为胸廓内动脉、桡动脉、大隐静脉、小隐静脉、腹壁下动脉及胃网膜动脉等[2]。OPCABG这种术式难度非常高,术者操作极其精细、到位,要求手术医生要有极丰富的外科实践经验。手术护士要掌握手术方案,做好患者术前心理准备和各种器械的准备,术中配合准确、及时、熟练,严格无菌操作。1临床资料江苏省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02年4月~2006年4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不停跳、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效果和临床经验。方法:2004-01/2009-06 5例冠心病患者接受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平均年龄53.4岁。5例均为择期手术,全部为非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跳手术;其中1例为单支病变,其余4例为2或3支病变。结果:平均术前住院2.3 d。无死亡病例。结论:不停跳、非体外循环CABG是其冠心病治疗的第一选择,且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杜春萍  罗泽玲  张梅 《华西医学》2002,17(4):557-558
冠心病已成为我国常见多发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是目前治疗冠心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G),适合老年人和伴有心、肺、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此手术能维持生理血液流体学,避免缺血再灌注损伤,减少术后炎性反应,有助于心肌保护及减少术后并发症,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和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本文总结了20例OPCABG术护理临床体会和经验,作者认为:术前应做好心理护理、皮肤护理、稳定血压及用药指导,术后应作好生命体征和血液动力学监测、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呼吸道管理、血糖的监测、患肢的护理及健康指导。  相似文献   

12.
冠状动脉硬化、狭窄致心肌缺血是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的常见原因。自1967年,Favaloro和Jo hnson采用大隐静脉在主动脉和冠状动脉之间搭桥取得成功以来,由于该方法疗效肯定,因此迅速得到推广和普及,成为治疗冠心病的主要外科治疗方法。我院开展内镜取大隐静脉作移植血管,施行微创、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相似文献   

13.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手术配合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前冠心病病人的主要手术治疗方法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尤其适合于那些合并多支冠状动脉病变、左主干病变以及不适合内科介入治疗或者内科介入治疗失败的病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作为微创CABG的先驱,以其明显的优越性逐渐成为一种理想的替代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CABG)的方法[1-4]。但OPCAB有着它特有的技术特点,对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在术中的配合要求也更加严格。我院2003年2月~2006年2月共完成187例OPCAB手术,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87例冠心病病人中,男性133例,女性54例;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比较采用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患者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福建省立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入住心血管外科行CABG的82例患者,按是否采用体外循环方式进行CABG分为体外循环组(41例)和非体外循环组...  相似文献   

15.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96例治疗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应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冠心病(CAD)的早期效果和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CABG。应用体外循环(CPB)74例,非体外循环22例。搭桥数264支。平均2.7支。对手术方法、主要并发症和术后处理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组96例手术,95例患者均痊愈出院,1例死于顽固性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伴室性心律失常。术后发生心律失常16例;气胸1例,为呼吸机辅助下自发性气胸;心功能不全32例;二次开胸止血1例;切口感染2例;42例取静脉侧下肢有轻度水肿,2~4个月后消失;胸腔积液11例。上述并发症均给予相应处理后痊愈。术后心绞痛症状消失者61例,明显减轻者29例。无明显改善者6例。92例随访1~41个月,随访率96.8%,所有患者心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合理的选择病人,成熟的手术技术,良好的心肌保护及加强术后管理,能有效提高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对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现状、围术期监护进行了综述,强调CABG后的心肌保护及血流动力学监测。  相似文献   

17.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00例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0例行OPCAB患者,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即加强心理护理、健康指导及术后监护.结果:本组死亡3倒,其余197例均治愈出院.随访1~2个月,197例患者心绞痛消失,均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结论:对OPCAB患者给予积极心理疏导、健康指导和严密监护,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使患者早日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心肌桥的临床效果.方法:2004年4月-2009年1月狭窄程度Noble分级在3级以上的13例心肌桥患者,均接受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采用Genzyme心脏血管稳定器,心脏不停跳下切开心肌桥远端(冠状动脉钻出心肌处)心肌表面脂肪组织,取左内乳动脉搭桥至心肌桥远端.结果:1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6~50个月,均无心绞痛发作,患者生活质量满意.结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治疗Noble3级以上心肌桥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手术配合。方法研究时期为2014年6月至2016年10月,共选择患者39例,经临床确诊均为冠脉硬化病症。采用非体外循环的冠脉旁路移植手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并在围术期以综合护理方式进行配合,记录患者手术指标、恢复时间以及术后心血管功能。结果术后患者均痊愈出院,左心室射血分数为(51.17±5.58)%,明显高于术前(47.48±6.23)%;术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镜为(50.31±3.62)mm,明显低于术前(54.37±3.75)mm,治疗前后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围术期护理配合能够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体外循环和非体外循环下2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4月—2014年4月353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临床资料,其中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组168例,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组185例,比较2组术后早期死亡率及合并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术前资料基本相似。OPCAB组在手术时间、输血量、术后24 h引流量、术后血管活性药物支持时间、ICU停留时间、住院费用、住院天数方面均明显少于CABG组(P<0.05)。2组术后早期死亡率、住院时间及术后机械通气时间,以及术后心肌梗死、低心排出量、脑梗死、肾功能不全、新发房颤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PCAB早期疗效优于CABG,不增加术后心肌梗死、低心排、脑梗死、肾功能不全发生率及围术期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