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Duffy抗原趋化因子受体抑制人乳腺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和肺转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Duffy抗原趋化因子受体(DARC)对人乳腺癌细胞株成瘤性和肺转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DARC过表达的MDA-MB-435肺高转移性细胞株(MDA-MB-435HM-DARC),观察体外细胞生物学行为的改变,检测培养上清中DARC配体CXCL8(IL-8)和CCL2(MCP-1,JE)浓度;建立人乳腺癌BALB/c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观察肿瘤生长曲线与肺内转移灶,检测瘤内DARC、JE、CD34、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等的变化,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MDA-MB-435HM-DARC在体外的增殖及侵袭性未见明显改变,但培养上清中CXCL8、CCL2的浓度明显降低。体内实验显示MDA-MB-435HM-DARC移植瘤生长延迟而且体积缩小,肺内转移灶数目减少,同时瘤内CCL2蛋白水平、微血管密度(MVD)降低,MMP-9的产生也减少。结论 DARC作为促血管生成趋化因子的清除槽,可抑制由趋化因子诱导的血管生成,从而抑制乳腺癌的生长和肺转移。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人乳腺癌细胞BT474中RNPC1对Snail表达的调控,及其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等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2例伴有淋巴结转移及39例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织中RNPC1蛋白的表达,并计算差值;通过TCGA数据库分析伴有或不伴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织中RNPC1基因表达差异;采用慢病毒转染法干扰或过表达RNPC1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 和Western blot法检测BT474细胞中Snail的表达量;以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RNPC1与靶基因Snail的结合。结果:与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织相比,RNPC1的表达量在无淋巴结转移的组织中相对较高;干扰RNPC1能够明显增加BT474细胞中Snail的表达,过表达RNPC1可以显著降低Snail的表达;RNPC1通过结合Snail 3′-非编码区(3′-UTR)降低其表达水平。结论:RNPC1可以通过降低Snail的表达,影响乳腺癌的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3.
癌症是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而癌细胞的转移往往是导致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因此对癌转移的分子机制的研究能够为癌症预后与治疗提供很好的分子标记和治疗方法。随着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深入,肿瘤转移抑制基因(metastasis suppressor genes,M SG)是近年来认识和提出的一类与肿瘤有关的基因。 相似文献
4.
趋化因子受体CCR7在乳腺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受体CCR7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意义. 方法:应用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2例乳腺癌组织和10例乳腺纤维腺瘤中CCR7的表达. 结果:在乳腺癌组织中CCR7 mRNA表达42.9%, CCR7蛋白表达35.7%,在乳腺纤维腺瘤中仅有1例CCR7 mRNA表达. 无淋巴结转移者CCR7蛋白阳性表达率为11.1%(2/18),而有淋巴结转移阳性表达率为54.2%(13/24)(P<0.01);临床TNM分期Ⅰ,Ⅱ,Ⅲ期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39.1%,60.0%(P<0.01). 结论:CCR7可能是介导淋巴结转移和组织浸润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JAK激酶抑制剂AG490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磷酸化的影响,探讨JAK激酶对ERK信号转导通路的作用以及在乳腺癌细胞侵袭转移中的调控意义.方法:以JAK激酶抑制剂AG490处理乳腺癌细胞MDA-MB-231,MTT法检测AG490对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MTT法检测AG490处理后细胞对人工基底膜Matrigel的黏附能力变化;Transwell小室进行人工重组基底膜侵袭和迁移实验,检测AG490处理后细胞侵袭、迁移能力变化;Western印迹法检测AG490处理后细胞中磷酸化ERK(P-ERK)、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水平变化.结果:应用JAK酶抑制剂AG490后MDA-MB-231细胞生长受到抑制,作用呈时效-量效依赖关系;MDA-MB-231细胞黏附、侵袭、迁移能力降低,同时细胞中P-ERK、MMP-9蛋白减少.结论:JAK激酶可以通过改变ERK的磷酸化水平影响ERK信号转导通路的活化.JAK激酶抑制对ERK信号转导通路的激活有阻断作用,可以抑制MMP-9的表达及乳腺癌细胞的侵袭转移. 相似文献
6.
7.
患者,女,55岁.腰背部疼痛4月,左乳腺癌术后7 d于2008年1月8日入院.患者4月前无明显原因出现腰背部持续性疼痛,胸片检查未见异常,未行任何治疗,症状进行性加重.入院前2月腰椎X片检查:腰椎骨质疏松;腰2骨质增生. 相似文献
8.
乳腺癌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皮肤转移最高的恶性肿瘤,常发生于手术和放化疗后,多为胸壁皮肤转移,远处皮肤单发转移罕见,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遇到1例乳腺癌远处皮肤转移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乳腺癌手术10年后发生肺转移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我院1997-2013年乳腺癌手术10年后发生肺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症状和体征)、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方法和预后.结果 36例患者中位年龄为55岁,肺转移发生平均时间为(14.27±2.16)年.乳腺癌手术10年后发生肺转移在年龄、肿瘤病理类型、腋窝淋巴结转移、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表达、术后化疗方案、术后放疗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前临床分期、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表达及内分泌治疗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沪(P<0.05).肺转移后中位总生存期为22.5(5~ 79)个月,中位至进展时间为11(3~77)个月.合并其他部位转移,肺转移瘤的数目和最大直径、肺转移后化疗周期数等均与患者的预后相关(P<0.05).对6例单发肺转移灶手术切除治疗(R0),术后中位总生存期为53.4(24 ~ 79)个月,中位至进展时间为42(21 ~ 77)个月.结论 乳腺癌手术10年后发生肺转移患者的预后与转移瘤的数目、大小及治疗方法等因素密切相关.早期诊断,综合运用化疗、放疗、手术、内分泌等治疗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岑东芝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50(9):83-85,90
目的 探讨核受体相互作用蛋白(NRIP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淋巴结阴性乳腺癌无远处转移生存的关系。方法 利用BRB Array Tools软件分析165例乳腺癌芯片中NRIP3基因表达水平,Kaplan-Meier法计算不同表达水平的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并进行Log-rank检验;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NRIP3基因低、中、高表达组中位无远处转移生存期(DMFS)分别为(3980±331)d、(4391±246)d、(4518±147)d,Log rank检验生存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47,P<0.05),多因素Cox模型分析显示,NRIP3基因高表达是乳腺癌远处转移独立的保护因素(P<0.01,Exp(B)= 0.387)。雌激素受体(ER)阳性患者中NRIP3高表达率为41.2%(42/102),ER阴性患者中NRIP3高表达率为20.6%(13/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27,P<0.05);ER阳性的乳腺癌患者中,低表达NRIP3基因组的DMFS为(4191±366)d,明显低于中表达组和高表达组(χ2=7.268,P<0.05),在ER阴性的乳腺癌患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24,P>0.05)。结论 NRIP3基因高表达可抑制淋巴结阴性乳腺癌发生远处转移,其发挥作用与ER阳性表达以及可能的内分泌治疗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乳腺癌MCF-7细胞系转移亚克隆的筛选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将乳腺癌MCF-7细胞接种SC ID鼠,筛选具有高转移潜能的转移亚克隆,阐明其生物学特性。方法接种培养的乳腺癌MCF-7细胞,取接种的SC ID鼠肺组织做原代细胞培养,将获得的细胞命名为LM-MCF-7。对该细胞进行生物学鉴定,研究其形态学、生长、细胞周期、染色体和乳腺癌特异性标志物等特征,与其亲本MCF-7细胞进行比较,检测二者肿瘤转移相关蛋白表达的差异。将LM-MCF-7细胞回接SC ID鼠,观察其成瘤和转移的能力。结果在接种MCF-7细胞第68天时处死SC ID鼠,经肺组织原代细胞培养,成功获得了MCF-7细胞的转移亚克隆LM-MCF-7。在形态学上LM-MCF-7细胞为典型的上皮样多角形;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显示,G0/G1期细胞为53.40%,S期细胞为17.10%,G2+M期细胞为23.20%;细胞群体平均倍增时间为20 h±14 h;染色体分析显示为人源性异倍体,其数量为16~123条;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显示,乳腺癌特异性标志物CA15-3在LM-MCF-7细胞中呈阳性反应;W estern印迹检测结果显示,与MCF-7细胞相比,LM-MCF-7细胞中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23和细胞周期相关蛋白p27的表达水平明显下调,而与细胞运动有关的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及抗细胞凋亡蛋白bc l-2和survivin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将该细胞株接种SC ID小鼠,与亲本MCF-7细胞相比,成瘤时间由7.4 d±1.3 d缩短至5.0 d±0.0 d,在肺脏、肾脏、脾脏、骨髓、淋巴结和心脏等脏器有广泛转移。结论LM-MCF-7细胞株是乳腺癌MCF-7细胞的转移亚克隆,具有高转移潜能。 相似文献
12.
PHA739358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诱导凋亡的分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Aurora激酶抑制剂PHA739358抑制人乳腺癌T47D细胞增殖、诱导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 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MTT法)评价PHA739358对T47D细胞增殖的影响;免疫荧光法观察染色体、核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率;Western印迹检测AuroraA、pAurora A、Histone H3、p-Histone H3,周期特异性指标Cyclin B1,周期调节性指标Cdc2、Cdc25c、p-Cdc2、p-Cdc25c,凋亡诱导指标p21、p53,凋亡相关指标PARP、Bcl-2、Bax.结果 不同浓度的PHA739358处理细胞24h、48 h后,明显抑制T47D的增殖,IC50分别为(3.44±0.54) μ,mol/L、(0.21±0.67)μmol/L,核与纺锤体形态发生明显变化,G2/M期阻滞增加呈剂量依赖性,Western印迹显示Aurora A、Histone H3、Cdc2、Cdc25c无明显趋势变化,p-AuroraA、p-Histone H3、CyclinB1、Bcl-2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减少,p-Cdc2、p-Cdc25c、P21、P53、Bax、PARP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流式细胞术凋亡率由0.31% ±0.03%增加到40.6%±0.81%.结论 PHA739358抑制乳腺癌细胞T47D增殖、诱导凋亡的分子机制为乳腺癌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利用体外实验方法,观察细胞外基质对LA785细胞系具不同转移潜能亚系体外移动能力的影响,将亚系瘤细胞形成的球体放入混有纤维粘连蛋白(FN)或层粘连蛋白(LN)之培养液中培养,培养不同时间进行瘤细胞移出距离测定。结果表明:FN或LN能促进转移潜能较强的LA5亚系和转移潜能较弱的LA1亚系的运动,其中以LA5亚系移动更快,说明FN或LN与肿瘤细胞侵袭转移能力有关,且高转移的瘤细胞与LN,FN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4.
塞来昔布联合奥曲肽抑制胃癌转移的体内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塞来昔布联合奥曲肽能否抑制人胃癌细胞转移。方法75例胃癌患者被随机分为3组,每组25例。(1)对照组:术前不用任何抗肿瘤药物。(2)塞来昔布组:术前口服塞来昔布200mg/d,7d。(3)联合组:术前口服塞来昔布200mg/d(7d)+奥曲肽100μg/d(皮下注射7d)。免疫组化显示胃癌上皮性钙黏附蛋白(E-Cad)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的表达,免疫印迹法定量检测胃癌组织MMP-2及MMP-9蛋白表达。术后胃癌组织经消化、免疫磁珠分离而得原代胃癌细胞,用改良的BodyenChamber膜侵袭系统比较3组术后胃癌细胞运动能力。结果胃癌组织E-Cad异常表达率在联合组(28·0%)及塞来昔布组(44·0%)明显低于对照组(56·0%,P<0·05)。3组MMP-2、MMP-9蛋白条带面积光密度积分值分别为99±20、260±15、314±11及89±13、180±13、241±12,联合组及塞来昔布组也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胃癌细胞迁移力较对照组低了38%(P<0·05)。结论塞来昔布联合奥曲肽有助于抑制胃癌细胞在人体内的转移。 相似文献
15.
人前列腺癌细胞骨转移潜能差异表达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人前列腺癌不同骨转移潜能细胞株的差异表达蛋白质图谱,筛选前列腺癌骨转移相关蛋白并探讨其功能.方法 应用蛋白质组学和免疫印迹等.方法比较和筛选来源相同但具有不同骨转移潜能的前列腺癌细胞株(PC-3/骨转移亚克隆T3B/淋巴结转移亚克隆P2-4)的蛋白质表达差异.构建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的真核表达载体Pgenesil-1/HMGB1siRNA转染至高骨转移潜能的T3B细胞中,通过动物实验观察HMGB1对前列腺癌细胞骨转移的影响.结果 蛋白质组学技术获得6个有意义的蛋白质,分别参与细胞骨架构成、转录调控、磷酸化过程和物质代谢等功能.成功构建siRNA表达载体Pgenesil-1/HMGB1siRNA,转染后可使T3B细胞HMGB1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动物实验显示,抑制HMGB1表达可明显降低T3B细胞的骨转移能力(P<0.05).结论 高骨转移潜能的前列腺癌细胞株中存在与前列腺癌骨转移相关的蛋白质,HMGB1与前列腺癌骨转移密切相关.应用siRNA干扰技术能有效地抑制HMGB1基因的表达,同时也能有效抑制前列癌细胞的骨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MCF-7、MDA-MB-231及原代乳腺癌细胞微球体形成的影响因素,并检测其中CD44+/CD24-/low的表达.方法:将MCF-7、MDA-MB-231及原代乳腺癌细胞进行微球体培养.取培养第7天的微球体细胞,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干细胞比例.结果:MCF-7形成微球体的效率最高(2.1%±0.3%),MDA-MB-231很少能形成微球体,原代乳腺痈细胞中未观察到微球体形成.但在无B27的干细胞培养环境中,MCF-7易贴壁生长.MCF-7单层培养细胞中CD44+/CD24-/low的比例为2.0%±0.1%,将悬浮及贴壁来源的McF-7细胞进行微球体培养,微球体细胞中CD44+/CD24-/low的比例分别为11.8%±0.3%和8.2%±0.8%(P<0.01).MDA-MB-231及原代乳腺癌细胞中CD44+/CD24-/low的表达比例分别为92.2%±3.1%和93.8%±2.4%.结论:MCF-7细胞通过微球体培养富集了肿瘤干细胞,而MDA-MB-231及原代乳腺癌细胞则不能.MDA-MB-231及原代乳腺癌细胞中CD44+/CD24-/low的表达与微球体形成不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ehymal stem cells,MSCs)移植对H22原位肝癌移植小鼠生存期的影响,探讨小鼠骨髓MSCs在肝癌微环境中是否向肝细胞分化和可能的抗肿瘤机制.方法:体外利用贴壁培养法联合免疫磁珠阴性分选CD45-、CD11b-细胞法制备BALB/c小鼠骨髓MSCs,流式细胞仪行细胞表面标志鉴定,采用绿色荧光染料羧基荧光素二醋酸盐琥珀酰亚胺酯[5(6)-carboxyfluoresce indiacetate N-succinimidyl ester,CFSE]对其标记后备用.随机取12只8周龄BALB/c小鼠,肝脏原位注射法建立小鼠H22原位肝癌移植模型,建模1周后随机分为MSCs移植组和对照组,开腹亢视下分别注射入肝癌组织和/或同一肝叶的正常肝组织内.观察荷瘤小鼠生存期,利用免疫荧光法和激光共聚焦技术检测小鼠肝组织白蛋白表达,并行常规组织学检查.结果:MSCs移植组平均生存期为25 d(95%可信区间:22~28 d),对照组平均生存期为21 d(95%可信区间:20~23 d),但组间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13).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到在肿瘤边缘和瘤体内可见CFSE标记细胞有白蛋白表达;另与对照组相比,MSCs移植组肝癌组织内出现大片坏死.结论:小鼠骨髓MSCs可在原位肝癌移植小鼠模型的肝脏定植,并且能分化为具有肝细胞功能的肝细胞样细胞,同时可能诱发肿瘤细胞坏死,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SMMHC在乳腺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收集乳腺癌标本57例,其中伴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标本32例,不伴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的25例,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肌球蛋白SMMHC在其中的表达。结果:伴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标本32例,SMMHC表达阳性率90.6%,且强阳性表达(以上)占62.5%;不伴有腋窝淋巴结转移阳性表达率80%,强阳性表达(以上)占16%,两者表达有差异。结论:伴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标本中SMMHC的表达明显强于不伴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标本,提示SMMHC的高表达与乳腺癌细胞的定向迁移以及乳腺癌转移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9.
The adrenal gland is a common site of metastases, only second to pulmonary, liver and bone. The prevalence of adrenal metastases in patients with a history of cancer is between 10%-25%.The most common sites of origin are cancers of the lung, kidney, breast, gastrointestinal tract, and skin (melanoma).The mainstays of adrenal metastases diagnosis are computerized tomogramphy (CT),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and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mphy (PET). All patients should undergo complete hormonal evaluation to rule out functional adrenal tumors. Adrenal biopsy should be reserved for cases in which the results of non-invasive techniques are equivocal. In patients with isolated adrenal metastases, adrenalectomy is recommended, because of improved overall survival. For the patient with unresectable adrenal metastases tumor, radiotherapy and ablative therapy are feasible and useful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adrenal metastases and offer patients opportunities for improved survival. 相似文献
20.
结直肠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0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10(MMP-10)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在转移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8例结直肠癌和12例正常黏膜组织MMP-10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68例结直肠癌组织中的MMP-10阳性表达率为69.1%,对照组均无阳性表达。伴有淋巴结转移者MMP-10阳性表达率为82.9%,无淋巴结转移者为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转移阳性者阳性表达率为91.7%,阴性者为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M分期Ⅰ~Ⅱ期者阳性表达率为60.6%,Ⅲ~Ⅳ期者为8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侵透浆膜者阳性表达率为77.8%,未侵透浆膜者为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染色示正常黏膜MMP-10呈阴性表达;原发肿瘤组织呈阳性表达;淋巴结转移灶中MMP-10的表达强度与原发灶中一致。肝转移患者的转移灶周围肝组织均强烈表达,而转移灶本身表达较原发灶弱。结论 MMP-10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MMP-10阳性表达与肿瘤的发生、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在腹腔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