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厄贝沙坦,硝苯地平控释片及美托洛尔对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LVH)的逆转作用。方法92例高血压LVH患者随机分为厄贝沙坦组(31例),硝苯地平控释片组(31例)和美托洛尔组(30例),分别使用厄贝沙坦150~300mg,1次/d,硝苯地平控释片30~60mg,1次/d,美托洛尔25~50mg,2次/d,疗程6个月,治疗前后进行偶测血压(CBP)、动态血压(ABPM)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三组患者的血压均显著下降,舒张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T)、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重量指数(LVMI)均有显著改善(P<0.05~0.01),LVH得到逆转,而厄贝沙坦组的逆转程度大于硝苯地平控释组及美托洛尔组(P<0.05)。结论三种药物均能有效降压,对LVH有不同程度的逆转作用,但厄贝沙坦的逆转作用相对较强。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LVH)的逆转作用以及对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100例确诊为高血压病患者服用厄贝沙坦150 mg,每天1次,每周随访1次,治疗12周,监测治疗前及治疗中24 h动态血压水平及肾功能指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LVH患者左心室肥厚的改善情况。结果厄贝沙坦治疗后,患者24 h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日间及夜间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有明显下降(P<0.01),血及尿β2-MG明显减少(P<0.01)。经厄贝沙坦治疗后左心室重量(left ventricular hypertraphy,LVMI)明显下降(P<0.01)。结论厄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有良好的平稳降压效果,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LVH有逆转作用,且对其肾功能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探讨厄贝沙坦的降压效果,以及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逆转和心功能影响.方法 原发性高血压并左心室肥厚患者65例口服厄贝沙坦疗程20周,观察血压心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厚度及心功能.结果 治疗后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有明显下降(P<0.01),而心率无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舒张期左室后壁厚度、舒张期室间隔厚度、左室质量指数均有显著下降(P<0.01):治疗后心排血量、舒张早期峰值流速/舒张晚期峰值流速、左室射血分数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 厄贝沙坦有良好的降压效应,而且能够逆转左心室肥厚,改善心功能,可以作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首选治疗.  相似文献   

4.
厄贝沙坦对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QT离散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厄贝沙坦对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 (LVH)的逆转作用及对QT离散度 (QTd)和校正QTd(QTcd)的影响。方法  6 8例高血压患者分为LHV组 38例和非LHV组 30例 ,口服厄贝沙坦 15 0mg/d治疗后 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左室重量指数 (LVMI)、QTd和QTcd的改变。结果 两组患者用药后收缩压(SBP)和舒张压 (DBP)显著降低 (P <0 0 1) ,LHV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室性心律失常 (VA)明显改善 ,LVMI显著降低、QTd和QTcd显著缩短 (P <0 0 1)。结论 厄贝沙坦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 ,还可逆转心肌肥厚 ,降低QTd和QTcd ,减少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从而改善高血压LVH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吲达帕胺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效果及对左室肥厚(LVH)的逆转作用。方法:将86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并左室肥厚患者随机分为厄贝沙坦+吲达帕胺组(A组)和氨氯地平+吲达帕胺组(B组),治疗前后分别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和超声心动图、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脂、血糖等生化检查,同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①两组治疗1个月后,收缩压、舒张压及血压负荷均明显降低(P<0.01),降压谷/峰比率>50%;②A组治疗6个月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后壁与舒张期室间隔厚度、左室重量指数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0.01),B组治疗6个月后,左室重量指数有所下降(P<0.05),左室后壁与室间隔厚度略有下降,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③A组治疗6个月后,患者24小时尿蛋白排泄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长期应用厄贝沙坦,能显著平稳降低血压,逆转左室肥厚,减少蛋白尿,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 (厄贝沙坦 )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经超声心动图检查证实左室肥厚 12 0例 ,随机分为 2组 ,每组 6 0例。厄贝沙坦组口服 15 0~ 30 0mg·d-1厄贝沙坦 ,阿替洛尔组口服 2 5~ 5 0mg·d-1阿替洛尔 ,疗程为 8个月。治疗前后各检查一次超声心动图及放射性核素心室显像 ,分析治疗前后左室重量指数及左心功能参数变化 ,并分析 2组间差异。结果 :两组治疗后收缩压与舒张压明显下降 (P <0 .0 1)。厄贝沙坦组治疗后 ,左室后壁与室间隔厚度显著下降 (P <0 .0 5 ) ,左室重量及左室重量指数下降更显著 (P <0 .0 1) ;阿替洛尔组治疗后左室后壁与室间隔厚度无明显的变化 ,而左室重量及左室重量指数下降显著 (P <0 .0 5 )。厄贝沙坦组治疗后左室高峰充盈率明显增加 (P <0 .0 5 ) ,阿替洛尔组无明显变化 ,厄贝沙坦组比阿替洛尔组左室高峰充盈率明显增高 (P <0 .0 5 )。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厄贝沙坦治疗 8个月后可使左室肥厚显著逆转及左心室舒张功能显著改善 ,对左心室舒张功能的作用优于阿替洛尔。  相似文献   

7.
盛东平 《海峡药学》2013,25(1):141-142
目的观察珍菊降压片联合厄贝沙坦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1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片,观察组给予厄贝沙坦片+珍菊降压片,疗程8周。评价两组血压改变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的SBP和DBP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降低程度更明显,两组改变的差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31%和76.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珍菊降压片联合厄贝沙坦片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高,降压程度更明显,优于单纯使用厄贝沙坦片。  相似文献   

8.
李欣荣  曾牡云  吴波  张燕 《中国药房》2012,(20):1883-1884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尿酸(SUA)、尿微量白蛋白(UMA)的影响。方法:将98例老年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HUA)及UMA患者随机分为A组(n=50,口服厄贝沙坦片)和B组(n=48,口服氨氯地平片),用药4、8、12周后观察2组血压、SUA、24h-UMA的变化,疗程12周。结果:治疗12周后,A组平稳降压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12周后A组SUA下降,24h-UMA排出减少,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厄贝沙坦能降低老年高血压同时降低SUA和减少UMA的排出,对肾脏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南药学》2019,(11):1953-1957
目的比较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和厄贝沙坦片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BPV)和肌酸激酶(CK)的影响。方法①入选2017年6月—2018年5月门诊和住院年龄在18~65岁且静息心率≥80次·min~(-1)的初诊为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2例为高血压组,选择同期体检的正常人60例为正常血压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的差异;②将52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硝苯地平组(27例,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及厄贝沙坦组(25例,厄贝沙坦片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常规生化和部分24 h动态血压监测指标。结果①高血压组CK、尿酸(UA)与体质量指数(BMI)明显高于正常血压组(P <0.05,P <0.01);②治疗12周后,硝苯地平组及厄贝沙坦组较治疗前平均血压均明显降低(P <0.01),硝苯地平组24 h收缩压标准差(24 h SBPSD)、白昼收缩压标准差(d SBPSD)、夜间收缩压标准差(n SBPSD)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③治疗12周后硝苯地平组及厄贝沙坦组CK、UA等较治疗前均无明显差异(P> 0.05),但硝苯地平组CK有下降趋势。结论①硝苯地平组及厄贝沙坦组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降压疗效相当,但硝苯地平组在降低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变异性方面优于厄贝沙坦组;②硝苯地平组与厄贝沙坦组对CK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对逆转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左室肥厚(LVH)的作用。方法:对58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患者,服用厄贝沙坦每天150mg,疗程3个月,于治疗前及治疗后测的血压对比,同时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参数对比。结果:58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患者服用厄贝沙坦治疗后血压下降明显,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对比,室间隔厚度(LV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重量指数(LVMI)均比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1)。结论: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除降压效果显著外,有逆转左心室肥厚,同时减少心肌重构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胡永烁 《海峡药学》2010,22(9):120-121
目的为探讨贝那普利与厄贝沙坦对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及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尿的疗效比较。方法将符合糖尿病、高血压及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患者60例随机分层分组。分为两组,每组30例。A组应用贝那普利片,每晨10mg,1次顿服,疗程8周。B组应用厄贝沙坦片,每晨150mg,1次顿服,疗程8周。结论贝那普利与厄贝沙坦均有不同的降压疗效,而厄贝沙坦组不论在偶测血压及24h平均血压中的SBP或是DBP及降压总疗效均显著优于贝那普利;而对24h尿蛋白的排泄量方面治疗后两组均有明显减少。而贝那普利组显著优于厄贝沙坦组,说明贝那普利对肾脏保护作用更强于厄贝沙坦。  相似文献   

12.
目的:系统评价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纳入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的随机对照试验(RCT),使用RevMan5.1软件进行系统评价。结果:纳入8项RCT,合计64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厄贝沙坦组改善左心室肥厚的疗效优于对照组[MD=8.51,95%CI(4.16,12.86),P<0.01];2组降压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3,95%CI(0.93,1.13),P=0.59];厄贝沙坦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RR=0.43,95%C(I0.22,0.83),P=0.01]。结论: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降压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3.
谢梦  王远方  徐敏  涂清源  王梅 《贵州医药》2004,28(7):593-595
目的对比研究依拉普利与厄贝沙坦联用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左室肥厚(LVH)的逆转作用。方法将92例EH伴LVH患者随机分为A组(厄贝沙坦150nlg·d-1)46例,B组(依拉普利5-10mg·d-1与厄贝沙坦75mg·d-1)46例,于服药前及服药6个月后测定血压(BP)、左心室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Ⅳ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VDd)、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和A/E峰值。结果两组治疗后BP、IVST、LVPWT、LVDd、LVMI及A/E峰值均显著降低(P<0.01),其中B组各指标降低更明显,与A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依拉普利、厄贝沙坦均能逆转LVH,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二者合用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厄贝沙坦和硝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影响。方法将8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厄贝沙坦组(41例)与硝苯地平组(41例),分别口服厄贝沙坦150mg,每日1次,或硝苯地平缓释片20mg,每日2次,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检测左心室肥厚指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治疗后左心室肥厚明显逆转(均为P<0.01),其中厄贝沙坦组上述指标改变较硝苯地平组更明显(均为P<0.05)。结论厄贝沙坦和硝苯地平均能有效逆转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左心室肥厚,其中厄贝沙坦疗效更为明显,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和氢氯噻嗪联用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门诊治疗的7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口服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含厄贝沙坦150 mg,氢氯噻嗪12.5 mg),对照组口服厄贝沙坦150 mg,每日1片,4周1个疗程,观察两组用药前后各类指标变化及降压效果.结果 用药12周后,两组患者血压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厄贝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高血压疗效确切,耐受性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厄贝沙坦150 mg/氢氯噻嗪12.5 mg复方制剂)治疗单用厄贝沙坦150 mg控制不良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经厄贝沙坦150 mg 1次/日治疗4周,血压仍未正常(收缩压≥145 mmhg,舒张压≥95mmhg)的99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于厄贝沙坦氢氯噻嗪1片,1次/日,对照组继续服用厄贝沙坦150 mg,1次/日,疗程8周.在治疗4周和结束时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在轻中度高血压患者中厄贝沙坦氢氯噻嗪1片,天比单用厄贝沙坦150 mg/天血压下降达标率高.治疗结束时平均坐位收缩压降低4 mmHg,平均坐位舒张压下降2.5mmhg,血压控制<140/90mmHg的患者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1片/天组和单用厄贝沙坦150 mg/天组分别为53.9%和40.9%.结论: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1片/天降压有效率及达标率优于厄贝沙坦150 mg/天组.厄贝沙坦氢氯噻嗪适用于厄贝沙坦单药控制不良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相似文献   

17.
燕杨 《中国药师》2011,14(12):1790-1791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用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厄贝沙坦组给予厄贝沙坦片150 mg,po,qd加氢氟噻嗪片12.5 mg,po,qd;氨氯地平组给予氨氯地平片5 mg,po,qd加美托洛尔片25mg,po,qd.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血压均较用药前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两组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厄贝沙坦组总有效率为85.0%,氨氯地平组总有效率为8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用氢氯噻嗪与氨氯地平联用美托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均安全有效,耐药性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比较厄贝沙坦与依那普利对高龄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及靶器官保护。方法将94例高龄(年龄≥75岁)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厄贝沙坦组47例与依那普利组47例,两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采用24hABPM前后降压疗效及血尿酸等指标变化。结果厄贝沙坦组总有效率为91.49%,依那普利组为89.36%,两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24hSBP、24hDBP、dSBP、dDBP、nSBP、nDBP均显著降低(P<0.01);两组降压的谷/峰比值分别为(80.65±5.3)%和(47.90±4.6)%,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治疗后非杓型高血压所占比例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厄贝沙坦组治疗前后血尿酸有统计学差异(P<0.01),依那普利组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厄贝沙坦对高龄高血压患者降压疗效确切,并能明显改善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明显降低血尿酸水平,不良反应发生少而轻,依从性和耐受性良好,可以作为高龄高血压患者的首选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厄贝沙坦和氨氯地平2种药物单独应用及联合应用3种降压方案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116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3组:厄贝沙坦组(A组)37例,氨氯地平组(B组)38例,厄贝沙坦+氨氯地平组(C组)41例,均持续治疗8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静息状态下血压、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C反应蛋白(CRP)、尿微量白蛋白(MALB)。结果 3组患者在治疗8周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降低。3组患者在治疗后胰岛素抵抗水平指标(HOMA-IR)均有减轻。C组患者治疗后CRP水平稍有降低,而A组和B组患者无显著变化。A组和C组患者尿MALB治疗后较治疗前有降低,而B组无明显改善。结论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独用药,其血压达标率明显提高,可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CRP和减轻肾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和依那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疗效及对血浆血管紧张肽Ⅱ(ATⅡ)和醛甾酮(ALD)的影响。方法将65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厄贝沙坦组32例口服厄贝沙坦,150 mg·d-1;依那普利组33例口服依那普利,10 mg·d-1,于每天早晨7∶00~8∶00服药。治疗4周后如舒张压>90 mmHg(1 mmHg=0.133 kPa)或降压幅度≤10%者加服氢氯噻嗪,12.5~25 mg·d-1。治疗期间,禁用其他一切可能影响血压的药物。疗程12周。记录血压和不良反应,监测治疗前、治疗4及12周时血浆ATⅡ、ALD。结果与治疗开始前比较,厄贝沙坦组治疗4和12周后ATⅡ明显升高(P<0.01),依那普利组ATⅡ明显降低(P<0.01)。两组治疗4周后ALD均明显降低(P<0.01),12周后ALD较4周时明显增高(P<0.05)。两组降压效果相似,厄贝沙坦组药物不良反应较少。结论厄贝沙坦和依那普利降压效果相似,厄贝沙坦可使血浆ATⅡ水平升高,依那普利可使ATⅡ水平下降。两种药物均可能不能完全抑制ALD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