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 毫秒
1.
心脏创伤时有发生,其伤情常极为凶险,可迅速危及生命,如能及时作出诊断,采取紧急而有效的抢救措施,多数可获救。作者回顾分析1967年5月至2004年12月本院抢救心脏创伤15例的临床资料,从中吸取诊断和救治中的一些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2.
3.
心脏裂伤是胸部创伤中的急危重症,严重者可导致心脏压塞、失血性休克而危及生命。心脏裂伤患者多在现场和运输途中死亡。因此,心脏裂伤的早期准确诊断和及时救治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加强一线救治人员的培训及现场和运送途中的有效救治,缩短从受伤至接受有效救治的时间非常重要。2000年5月至2006年3月,本院收治心脏裂伤患者4例,3例抢救成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提高心脏大血管创伤救治水平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心血管创伤历来是一个具有极端挑战性的医学难题。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 ,自 1896年Rehn首次成功修补一例右室刺伤的伤员以来 ,心脏大血管创伤的救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使许多濒临死亡的伤员获得了生存机会。当代国际社会中 ,随着交通、建筑、医疗业的发展 ,以及近年国际恐怖分子的频繁破坏 ,由此导致的创伤已成为影响人群死亡的“第一杀手”。在交通伤、医源性损伤、空难事故等造成的损伤中 ,心血管创伤具有更高的比例 ,如闭合性胸部损伤中心脏损伤达 10 %~16% ,空难罹难者达 80 % ,车祸死亡者中有 15 %~ 75 %伴有心脏损伤。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脏创伤致心脏压塞并突发危象是否可行胸外心脏按压。方法:对救治成功的3例心脏创伤突发危象病例作回顾性分析。3例患者分别于伤后130min、3d、1h突发危象,均通过胸外按压及静脉用药,使心跳、呼吸得以恢复,并分别于复苏后20h、6h及1h行开胸手术,证实存在心包腔大量积血。结果:3例伤员全部康复出院。结论:对心脏创伤致心脏压塞并突发危象的患者,在没有条件进行开胸手术抢救时,胸外心脏按压有可能使患者的心跳、呼吸恢复,为下一步开胸手术赢得时间,从而提高该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不同特点胸部创伤救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胸部创伤在整个创伤救治中占重要地位 ,本院与北京市红十字会急诊抢救中心于 1 980年 1月~ 1 987年 9月和1 992年 4月~ 2 0 0 0年 9月共收治胸部创伤患者 4 5 2例 ,并将闭合性纯胸伤与穿透性胸伤进行分类比较与分析 ,以期进一步掌握现代胸伤救治规律与提高诊治水平。一、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本院与北京市红十字会急诊抢救中心与 1 980年 1月~ 1 987年 9月和 1 992年 4月~ 2 0 0 0年 9月共收治胸部创伤患者 4 5 2例 ,男 389例 ,女6 3例 ,年龄 7~ 82岁 ,平均 37 5岁。其中 ,车祸伤 2 5 5例 (5 6 4 % ) ,刀刺伤 1 0 6例 (2 3 4 % ) ,…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医源性心脏创伤的损伤机理和救治原则。方法:对近20年来作处理的19例心脏创伤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全组男性7倒.女性12例.年龄11~60岁;致伤原因主要有心脏介入性诊断或治疗过程中的损伤、心包穿刺损伤以及胸外心脏按摩不当。死亡率为19%。结论:心脏创伤的临床表现和凶险程度因其接受的损伤方式及机理形成等因素不同而表现各异,必须根据病情及轻重缓急程度决定抢救方式,才能有效地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9.
26例心脏创伤的外科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振斌  周光华 《临床》1997,4(1):18-20
本文报道26例心脏创伤处理经过,其中穿入性12例,医源性8例,闭合性6例。16例行急诊手术,包括缝合心肌裂口,去除心肌异物,闭式二尖瓣分离,清除心包腔血块和胸腔引流术。Ⅱ期和/或择期手术10例,其中二尖瓣替换术2例,三尖瓣替换术2例,主动脉瓣成形术1例。  相似文献   

10.
急性心脏压塞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文珠  吴晔良 《中国急救医学》1990,10(4):F002-F002,1,2
本文对20例急性心脏压塞的病因、症状及误治教训进行了分析,认为肿瘤是常见原因;肿瘤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等类似心衰症状,或急性感染性疾病过程中突然有休克样症状出现时,应与急性心脏压塞鉴别,及时做超声心动图检查可减少误诊。治疗以剑突下心包切开引流术疗效确实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小儿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小儿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救治过程和效果进行记录并且统计,出院时按GOS评分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根据格拉斯预后评分(GOS)判定疗效:存活44例,经4至12个月随访,恢复良好25例,中残11例,重残8例,植物状态生存0例,死亡5例。结论小儿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表现与损伤程度不一致,低血压发生率高,通过积极治疗,预后较成人好。  相似文献   

12.
心脏破裂早期诊断及处理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目的:探讨心脏破裂的早期诊断和救治原则。方法:对20例心脏破裂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全组患者男15例,女5例,平均年龄39.6岁。其中心脏穿通伤8例,钝性伤6例,医源性损伤6例。现场紧急开胸4例,急诊手术治疗16例。结果:死亡13例,余全部康复出院。结论:对胸部外伤患者应高度警惕心脏破裂可能,早期诊断及手术可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心脏破裂伤的诊治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心脏破裂伤的早期诊断和救治原则。方法对14例心脏破裂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全组患者男12例,女2例,平均年龄42岁。其中心脏穿通伤7例,外伤性室间隔缺损1例,钝性伤5例,医源性损伤1例。现场紧急开胸3例。急诊手术治疗lO例,择期手术1例。结果12例经手术治疗痊愈出院,死亡2例。结论对严重胸部外伤患者应高度警惕心脏破裂可能,早期诊断、果断手术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减少医源性心脏大血管损伤发生,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分析了31例医源性心脏大血管损伤的原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其中介入性检查治疗引起心脏穿通伤7例,心脏手术时意外损伤心房、心室及大血管19例,损伤传导系统致Ⅲ度房室传导阻滞5例。主要临床表现是心包填塞和大出血。治疗根据不同的损伤原因而采取了相应的措施。结果:全组死亡6例,余病人治愈。结论:医源性心脏大血管损伤应以手术治疗为主,关键在于手术时机的掌握。  相似文献   

15.

Aim of the study

This exploratory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psychosocial outcomes for cardiac arrest survivors and explore if there is a greater impact on psychosocial outcome for individuals experiencing anoxic brain injury as a result of the cardiac arrest.

Methods

Self-report measures were used to compare the quality of life, social functioning and symptoms of anxiety, depression and post-traumatic stress of individuals with and without anoxic brain injury. Secondary measures of subjective memory and executive difficulties were also used. Fifty-six participants (27 with anoxia, 29 without anoxia) took part in the study between six months and four years after experiencing cardiac arrest.

Results

A MANOVA identifie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ith the anoxia group reporting more psychosocial difficulties. They reported more social functioning difficulties and more anxiety, depression and post-traumatic stress symptoms. There was, however,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elf-reported quality of lif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Conclusion

As the first known study to compare psychosocial outcomes for cardiac arrest survivors experiencing anoxic brain injury with those without anoxia, the current results suggest that cardiac arrest survivors with subsequent acquired brain injury experience more psychosocial difficulties. This could be due to a combination of neuropsychological, social and psychological factors.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对心肌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包括99例小儿肺炎患者,其中46例为重症肺炎,40例正常小儿对照者;采用罗氏2010型电化学发光免疫系统检测心肌三项(CKMB质量、肌红蛋白和肌钙蛋白)。结果肺炎患儿与正常小儿CTnT、肌红蛋白(Mb)、CKMB值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重症肺炎患儿CTnI明显高于普通肺炎患儿。结论心肌标志物的检测,尤其是CTnI的检测是监测小儿肺炎并发心肌损伤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冠脉介入治疗前后心肌损伤因子变化及原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冠脉介入治疗术(PCI)在恢复正常冠脉血流的同时,分析可能造成心肌缺血及微小损伤的原因及结果。方法:46例接受PCI治疗的患者在术前、术后不同时间抽取肘静脉血栓测CK-MB、cTnT、CRP,同时对手术中球囊加压时间、次数、平均压力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术后cTnT升高占63.04%(29/46)、CRP升高占50.00%(23/46),与术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高峰出现在24小时,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CK-MB术前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nT和CRP升高与球囊扩张时间、次数及平均压力密切相关(P<0.05)。结论:尽管PCI可能造成患者心肌缺血及微小损伤,但这一过程是短暂和可逆的,PCI对药物疗效不佳的患者仍然是最有效和完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救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21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预后按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OS评分),恢复良好78例(36.1%),轻残43例(19.9%),重残26例(12.0%),植物生存12例(5.6%),死亡57例(26.4%)。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应早期诊断及早期判断伤情,首先处理危及生命的损伤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动态观察反复评估病情是避免漏诊和误诊重要手段,系统的重症监护及术后综合治疗可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伤残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结合家兔肢体挤压伤后心肌组织超微病理改变情况,应用多功能复合心脏超声心动图技术评价家兔挤压伤后左心功能变化的情况。方法健康新西兰家兔42只,雌雄不拘,将其随机分为未被挤压组6只(对照组)和挤压伤组36只。挤压伤组应用自制挤压器具按标准制作挤压伤模型,依据解压时间不同将挤压伤组分为:解压即刻组、挤压伤后6 h、12 h、24 h、48 h和72 h,每组6只;应用多功能复合心脏超声测量各组心脏整体功能;透射电镜观察挤压伤前后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改变。结果持续挤压6 h后解压,解压即刻组心脏整体收缩指标及舒张功能指标测值均降低,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解压后6 h和12 h组左室收缩功能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而左室舒张功能在解压后24 h下降最为明显(P<0.01)。电镜下观察可见挤压伤后心肌细胞线粒体水肿、嵴小梁断裂等改变。结论严重挤压伤后可致心肌组织继发损伤及心功能障碍,在解压后逐渐加重,至解压后12~24 h达到峰值,持续至伤后72 h后逐渐缓解;多功能复合心脏超声技术能够较精准、客观、快捷评估挤压伤后左室整体功能情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窒息程度新生儿治疗前后血清肌钙蛋白-I(cTnI)水平变化及QT离散度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30例轻度窒息新生儿(轻度窒息组),20例重度窒息新生儿(重度窒息组)出生后24h内及治疗后第7天的cTnI与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同时第1天及第7天对收集病例进行心电图检测计算QT离散度,并与围产期无窒息史的20例新生儿(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窒息组新生儿生后第1天血清cTnI与CK-MB及QT离散度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均<0.01),且重度窒息组较轻度窒息组cTnI与CK-MB升高更明显(P均<0.01),表明窒息程度越重血清cTnI与CK-MB升高越明显。治疗7d后窒息新生儿cTnI与CK-MB水平及QT离散度均能下降,与治疗前(第1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cTnI与CK-MB均能敏感检出窒息新生儿心肌损伤,且随着病情好转cTnI与CK-MB及QT离散度均有明显下降,但由于CK-MB影响因素较多,且活性持续时间较短,目前多用cTnI作为反映心肌损害指标,其联合QT离散度检测能早期敏感检出窒息后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有助于疗效判断及病情与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