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校园心理》2006,4(9):60-60
小伟来到了咨询室.他说自己心里有个解不开的疙瘩。这个疙瘩经常弄得他心情压抑.但又不知道原因,怎么克服。“我不知道怎么拒绝别人.不会对别人说‘不’。有时候,同学提出一些要求,即使自己再忙、心里再不愿意.可为了不得罪同学.从不敢拒绝别人。因为这个,自己经常做一些不愿意做但又逼迫自己去做的事情.制订的学习计划也经常被别人的要求所打乱。”小伟的话里有着几丝无奈。他还说,虽然表面上没有人看出自己有什么不高兴.但内心里的苦闷只有他最清楚。他经常责怪自己:“为什么说一个‘不’字就这么难?”  相似文献   

2.
我们根据天津李振涛[1]等用森田疗法的理论及住院疗法的规范,对10例住院神经症患者进行治疗,经康奈尔健康调查表(CC.MI)Sd-90及Kraepelin作业测定,证实了森田疗法对我国的强迫症、疑病症,恐怖症和焦虑证的治疗卓有成效。收治了10例强迫性神经症,如香港患者许XX,由于在港上班比较紧张,又得了强迫症,每天要正点起床,洗刷后吃饭及上班前的准备工作:如带眼镜,乘车带钱,上班前门是否锁好等都要重复检查数遍。据他说那是制度很严,上班很严肃,他总担心因琐事而迟到,在临走前要看清楚,以免中途返回,而耽误时间,结果忙了不…  相似文献   

3.
见过一些这样的人:他们面前好象总是有什么东西堵着、挡着,有人成功了,他觉得自己失败了;有人失败了,他觉得这人太无能;有人高升了,他觉得这人一定用了什么手腕;有人受到一点赞赏,他又觉得这人其实没什么了不起…… 这种人其实是在不停地和别人较劲,而这种较着劲的人,自已又拿不出什么象样的成就来。我想,对这样的人,应该进行劝告了:活着自在一点,别老是跟别人较劲,否则,你肯定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人,同时,你也可能自己就把自己糟蹋了。  相似文献   

4.
有 人会说,拒绝别人不是很 容易的吗?其实,要拒绝别人,对某些人来说还真的是个难题。无论是在心理咨询中,还是生活中,时常会有人为不能果断地拒绝别人而给自己带来不少的苦恼。 一位大学三年级的男生说:“可能是我喜欢交朋友,也乐于助人。因此,总有很多同学找我帮忙,久而久之,花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有时违心地满足一些同学的要求,可总是不好意思也不  相似文献   

5.
晓年 《校园心理》2006,4(6):24-24
他和她是大学同学.他皮肤黝黑,身材瘦削,常常有人取笑他是非洲难民;她皮肤白哲,身材矮小。他和她在外表上对比鲜明。但都属于那种不爱说话,别人怎么吵闹.自己都气定神闲的人。呆在自己的世界里,或看小说或听音乐。  相似文献   

6.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可避免地要与不同的人交往,当看到有人一言不发,说话时不敢看别人眼神,人们通常说他是胆子太小。然而,当听完下面的故事,主人公的表现能否仅用一句“胆小”简单解释呢?  相似文献   

7.
王虎林 《校园心理》2006,4(5):63-63
有个人一直想追求快乐、幸福、充实和满足.为此,他总是紧随潮流。当别人有手机的时候.他立刻就买,当别人有轿车的时候,他也不甘落后.马上开上了属于自己的小轿车。凡此种种.但他仍然快乐不起来,也感觉不到丝毫的幸福和满足。郁郁寡欢的他为了摆脱这种情绪,决定出门旅行。  相似文献   

8.
倾听的艺术     
很多人抱怨说,难以跟别人搞好关系,缺少真正的朋友。殊不知,这往往是由于不能很好地倾听造成的。语言的交流在人际互动中至关重要,一个不善于倾听的人,很难让对方推心置腹。  相似文献   

9.
《校园心理》2006,4(4):53-53
每个人对自身的优点或多或少都有引以为傲的心态,同时也希望他人能肯定自己的优点,因此。我们若能善于利用此心态,必能使别人向着我们甘他的期望而付出努力。比如,你若对一个用功的孩子说:“你好聪明呀!”他必定会因为你这句话而加倍努力。相反地。如果你对一个不太用功的孩子说:“你好笨哦!”他也势必因你这句话而越来越怠惰。  相似文献   

10.
一定会结果     
姜静怡 《校园心理》2007,5(10):43-43
故事说一个德性不好的人。好吃懒做,借钱不还,还总是赌博,所以,周围没人再借给他钱。某日一位远房亲戚家把钱借给了他,亲戚说曾有人告诉她说他不会还钱,“但我相信你不是那样的人,也许他们对你有误解。”[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正我们时常注意一些百岁老人的养生经验,但他们的一些经验却时常让我们困惑:有人说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才有健康,有人说生命在于静止,像乌龟那样静养才能长寿;有人滴酒不沾得以长寿,有人一辈子喝酒,寿命也很长;有人爱吃素食可以颐养天年,有的人餐餐不离肉也可健康百岁……这些看似水火不容的完全相反的养生方法在不同的人身上演绎得却那么美好。别人的养生经验可以参考,但不能照搬,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各种看似矛盾的保健方法其  相似文献   

12.
<正>有人说他一辈子沥胆剖心,让解剖学这棵"枯藤老树"焕发了新的生机;有人说他有一双化腐朽为神奇的手,独树一帜,开创了现代临床解剖学的新风;有人说他甘当外科学的配角,也有人说他勇于创新,是中国数字人之父;但他最喜欢的称呼是老师,喜欢站在讲台,面对着一个个稚嫩的面孔、渴望的眼神传道  相似文献   

13.
就这样离婚?     
经典故事男人和女人是同事,同在一个单位上班,一个办公室里办公。有一天,男人说:"这几天,我老婆总是没事找事,嫌我没本事,不会赚钱,在她眼里,除了钱还是钱,女人都这么贪钱吗?"女人说:"当然不是,我就不看重钱,我认为女人不能有依赖心理,要做一个经济上的独立者。"男人说:"你说得太对了,我老婆如果能像你一半好,我就心满意足了。"女人笑了,说:"老婆总是别人的好,你们男人都这副德性。"两个月后,女人柳眉倒竖,气呼呼地坐在男人的对面,说:"我老公真不是个东西,他今天骂我一天到晚不顾家,说我整天在外面风流,不像个女人,真是岂有此理!"  相似文献   

14.
有一个争强好胜的人,总爱和别人攀比,他不容别人强过自己,只要别人比自己强,他便会想方设法赶上或者超过别人。前几年,他的一个同学装了电话,老同学说,如果有事,请来打电话。他虽然嘴里没说什么,心里却认为老同学是在向他摆阔气,于是便跟人家较上了劲。虽然他的日子过得紧紧巴巴,还是借钱也装了电话。按说,装个电话,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即使一时拿  相似文献   

15.
精神病人在发病前期一般有一段不正常的性格或性格改变,如患者与亲属及周围的人疏远,工作能力下降,经常出现差错,甚至不能正常工作,不愿意上班或上学,日常生活懒散;原来爱说爱笑的,现在变得孤僻少言,或原来性格内向的,现在变得无话不讲,与别人过分亲近,挑剔小事等,这些微小的变化不易被人们重视,不能及时的进行纠正,久而久之发展为明显的情感和意志方面的  相似文献   

16.
什么是害羞? 说得好听些是这个人很含蓄,说得直白些是他感到不安全、害怕。怕别人说他的行为太幼稚、能力太差、水平太低。  相似文献   

17.
世上没有什么比快乐更可贵的了。有人一切都不缺乏,但是他活得并不快乐;而有的人虽然什么都不比别人好,但是他感受到快乐,原因就在于他善于寻找快乐。那么,我们应当怎样去感受和寻找快乐呢?以下建议不敢说是“指点迷津”,但肯定是行之有效的。 要平实,对别人不要期望过高。妻子盼望丈夫飞黄腾达,父母希冀儿女成龙成凤,向亲友所求时希望能得到帮助,一切皆遂愿,心想事成。其实,每个人都有他不能之时,何必强求别人一定要满足我们的要求呢?  相似文献   

18.
车广秀 《校园心理》2006,4(1):15-15
读大学时,我是个自卑心理极重的女孩,觉得自己处处都不如人,终日缩在角落里,瞪着一双哀怨的眼睛,看着别人在各种舞台上争奇斗艳,觉得自己活着真是多余,口不能说,笔不能写,没有任何特长和才艺。偶尔上课被老师指名发言,我的脸都会红得像煮熟的虾,声音也抖颤得令人同情。没有人认为我可以当老师。我最好的朋友文子常常替我发愁,说:“老天.你这么胆小怕羞,将来当老师还不被学生欺负死。你这样的人怎么敢报考师范院校呢?”  相似文献   

19.
不听的智慧     
闲话,套话,大话,空话,废话,假话,混话,不仅无益,而且有害。对这一类话,从理论上说,人人厌恶。不会有一个人为之唱赞歌,更不会有人以说这类话为光荣,除非神经不正常,才承认他最爱说也最爱听,而且说不够也听不够。实践却是别样情形,常常有人还  相似文献   

20.
正朋友在一家电脑公司上班,工作压力很大,每天晚上加班到九点多才回家,年纪轻轻的就已经大把地掉头发了。他觉得付出和收获不成正比,总是怨声载道,朋友们都劝他,既然这样,还不如出来单干,人生总要试着搏一把。他也好几次动了心,却在交离职报告的前一秒,打了退堂鼓。因为有人告诉他说:"自己开公司风险大,还不如打工安稳。"于是,他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