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受体酪氨酸激酶EphA1 mRNA在胃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EphA基因是受体酪氨酸激酶基因家族成员,可能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文中通过检测EphA1基因在正常胃黏膜和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索EphA1基因对胃癌发病、进展及预后的作用. 方法:用荧光标记实时定量RT-PCR检测56例胃癌患者肿瘤和正常黏膜组织中EphA1 mRNA的表达,分析其差异与临床多项指标之间的关系. 结果:EphA1表达下调在直径小于5cm的肿瘤中多见(P=0.017).EphA1表达上调多发生于胃癌晚期(P=0.002)及伴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P=0.020).EphA1表达与其他临床指标之间无明显相关. 结论:EphA1基因可能具有促进胃癌进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EphA4mRNA在胃癌组织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多项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39例胃癌患者肿瘤和正常组织中EphA4基因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多项临床及病理学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EphA4基因在胃癌患者中均有表达,并且表达程度具有差异性。EphA4基因表达与淋巴结分期相关(P=0.017),也与临床分期相关(P=0.015)。与年龄、性别、分化程度、浸润深度、Lauren分型、脉管和神经浸润无显著相关。结论:EphA4可能促进胃癌的进展和转移。  相似文献   

3.
受体酪氨酸激酶EphA7基因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基因是受体酪氨酸激酶(RTK)基因家族中最大的亚族.文中通过CpG岛高甲基化是导致EphA7基因在结直肠癌中表达下调的重要机制.检测EphA7基因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对胃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意义.方法:利用荧光标记探针进行实时定量RT-PCR,测定62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非癌组织标本中EphA7 mRNA表达水平,结合临床病理学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EphA7基因在胃癌组织和正常胃黏膜中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资料之间的关系.结果:EphA7基因表达水平在不同胃癌患者的癌组织标本和癌旁非癌胃黏膜中呈现差异性表达.根据EphA7在癌组织和癌旁非癌胃黏膜中的表达水平,可分为3种类型:正常黏膜/癌组织mRNA表达比值(N/T)﹤0.5为表达上调(22/62),﹥2为表达下调(27/62),介于0.5和2之间为表达无差异(13/62).EphA7 mRNA表达与患者年龄有关(P=0.030),亦与肿瘤分期有关(P=0.031).EphA7表达上调与肿瘤转移有一定的相关性(P=0.063).结论:EphA7基因表达水平在不同的胃癌患者中有很大差异.EphA7基因表达上调可能在胃癌的发生和疾病进展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EphA2/EphrinA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EphA2与其配体EphrinA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82例胃癌手术切除标本中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胃黏膜中EphA2、EphrinA1的表达,并采用CD34抗体标记微血管内皮细胞,计算微血管密度(MVD)。分析EphA2、EphrinA1的表达与MVD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EphA2、EphrinA1的表达及MVD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胃黏膜(P〈0.01);EphA2、Eph-rinA1表达水平及MVD值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MVD值还与肿瘤直径有关(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表明,EphA2、EphrinA1表达分别与MVD呈显著正相关(r=0.485,P〈0.01;r=0.512,P〈0.01)。结论EphA2及其配体EphrinA1在胃癌组织中特异性高表达,可能参与肿瘤血管的生成,在胃癌的发病及恶性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胃癌细胞中EphA7蛋白高表达的临床病理学意义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了解EphA7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胃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等方面的作用。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方法对胃癌组织及其正常黏膜中受体酪氨酸激酶EphA7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测定。结果:对52例胃癌标本检测发现,EphA7蛋白表达水平在不同患者的胃癌组织和正常黏膜细胞中呈不同形式的分布。比较EphA7蛋白在胃癌细胞和正常黏膜细胞中的表达阳性率和强度,可将胃癌分为高表达和非高表达两组。统计学分析发现,EphA7蛋白高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有关(P=0.016)以及与肿瘤分期有关(P=0.033)。结论:EphA7蛋白表达水平在胃癌患者中分布不同。EphA7蛋白高表达在胃癌的发病和疾病进展中可能发挥着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徐文娟  马杰  赵仲生 《浙江医学》2011,33(4):453-456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36例胃癌组织石蜡标本及92例癌旁非肿瘤胃黏膜组织标本中IGF-1R表达.结果 IGF-1R在胃癌组织表达明显高于癌旁非肿瘤胃黏膜组织,436例胃癌组织中有385例 IGF-1R蛋白表达阳性,216例高表达,IGF-1R蛋白的阳性表达与患者的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Lauren分型、浸润深度、脉管侵犯、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TNM分期有关.I、II和 III期胃癌患者中IGF-1R高表达者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IGF-1R低表达者,IV期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与IGF-1R表达无关,IGF-1R表达、浸润深度、淋巴结和远处转移和TNM分期为胃癌患者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 胃癌组织IGF-1R表达与淋巴结和远处转移及预后显著相关,IGF-1R可能成为一个预测肿瘤进展、浸润和转移的分子标记物.  相似文献   

7.
COX-2在人胃癌中的表达及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环氧合酶-2(COX-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43 例胃癌组织和40 例正常胃黏膜中 COX-2的表达,对胃癌中COX-2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胃癌组织中COX-2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6.74%(33/43),正常胃黏膜COX-2蛋白阳性表达率为22.50%(9/40),胃癌组织的COX-2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胃癌中COX-2蛋白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部位及肿瘤的组织学类型无关,与病变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有关.结论 COX-2蛋白的表达与胃癌相关,可作为反映胃癌侵袭转移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家族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HER家族蛋白表达或过表达及联合表达或过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24例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中HER家族蛋白的表达,分析HER家族蛋白表达、过表达、联合表达、联合过表达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124例胃癌中HER家族蛋白HER1、HER2 、HER3、HER4的表达率分别为41.1%(51/124)、59.7%(74/124)、82.2%(102/124)、28.2%(35/124);其过表达率分别为6.5%(8/124)、26.6%(33/124)、22.6%(28/124)、12.1%(15/124);癌旁非肿瘤胃黏膜均未见HER家族蛋白的表达;HRE2过表达在肠型胃癌较弥漫型胃癌更常见(P = 0.001);HER3过表达与胃癌更深的浸润深度、易于淋巴结转移、易于远处转移、TNM分期更晚及预后差有关(P均 < 0.05);HER1、HER2和HER3联合表达与胃癌远处转移有关(P = 0.035)。【结论】 HER家族中HER3过表达可以作为评估胃癌恶性生物学行为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人胃癌组织中分化抑制因子1 (ID1)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初步探讨ID1在胃癌发生、发展及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法检测91例胃癌组织、30例正常胃黏膜和35例不典型增生胃黏膜组织中ID1蛋白的表达,分析ID1蛋白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临床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法单因素分析肿瘤临床病理学特征和ID1蛋白的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胃癌组织中ID1蛋白的表达阳性率为63.7% (58/91),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10.0%)和不典型增生胃黏膜组织(4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胃癌组织中ID1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临床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Log-rank法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浸润深度与淋巴结转移与胃癌患者的预后有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及肿瘤直径、大体类型、分化程度、Lauren分型和ID1蛋白的表达等无关(P>0.05).结论 ID1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异常,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和发展有关,有望为胃癌治疗提供新的治疗靶点,但并非是胃癌患者预后的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指标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G6PD在63例胃癌组织和17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以及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 G6PD在胃癌组织中呈高表达(P<0.01),其高表达与胃癌的浸润深度、肿瘤TNM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G6PD蛋白阳性表达组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表达组(P=0.041).结论 G6PD的高表达与胃癌的发展、侵袭转移相关,并且可作为评价胃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